励志小故事:不要由两匹马的屁股决定一切

1、励志小故事:不要由两匹马的屁股决定一切

励志小故事:不要由两匹马的屁股决定一切

文/卢化南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四尺八寸半的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是四尺八寸半。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订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的,所以四尺八寸半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尺八寸半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等一下,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solidrocketboosters),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名为thiokol的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大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这么做,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设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所决定的。而这两匹马如果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是否也还是那样宽呢?

匪夷所思?看看周围,有多少事情是“昨是而今非”的。

工业社会要求员工打卡上下班是因为工厂内的工人要各就各位,生产才可以开始。但管销售的人还是要求销售人员打卡签到,却从来没有想过在公司里端坐的销售人员是毫无生产力的销售人员。

“多做事,少说话”、“管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是老式工业生产线上的至理名言。可是用在要求团队协作的组织里面正是倒行逆施的绝对毒药。

为了阻止亚洲卡塔尔足协招募外援,维护公平竞争一事,国际足联不得不在已有章程中增加一条可以限制巴西球员艾尔顿加盟卡塔尔队的新规定:未来球员为一国国家队效力的前提是必须在该国居住两年以上。

想想看,有多少你每天在做的事情是已经在今日的商业社会中失去意义的?哪些报表?什么会议?什么礼仪?哪些做事的方法?手段?

人生箴言:

生于当今之世,我们的确应当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思想、习惯、行为、方式,或许早已成为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陈规陋习。

2、经典励志故事:不要怕,不要悔

经典励志故事:不要怕,不要悔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推荐阅读:[珍惜自己的财富:时间管理能力] [高三励志文章:累,依然要奋斗 ]

3、励志故事:眼光决定财富

励志故事:眼光决定财富

 

比尔·盖茨说过:“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看世界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往北,大约 30公里处,有一个小镇施托克劳。小镇的东头,有一间酒馆,这是一间老字号酒馆,老板叫莫卡尔,他从年轻时就在这里经营了,现在,他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头发也全白了,酒馆依然不改当年模样。

那是1811年,酒馆的门前突然停了一辆马车,从车里走下来一对衣着华美的老人。这是一件稀奇事,因为在当时这样的马车很少,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坐得起,平时来这间酒馆的都是些穷人和下层社会人士,他们是谁呢?

莫卡尔热情地把客人迎进店来,安排他们落座,给他们拿来了最好的葡萄酒和烤牛排。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过了一会儿,那男的把莫卡尔叫了过来,问他:“莫卡尔,你不认识我了吗?”

莫卡尔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半天,摇摇头说道:“记不起来了,请问您是……”

“我叫斯特拉蒙,36年前,我在这里买过一张乐谱。”

“乐谱?”莫卡尔努力搜寻记忆,终于想起来了。

那时的斯特拉蒙还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是镇上一间剧院的乐手,经常来这里喝酒,那天,他对莫卡尔说:“老板,我想买你一件东西。”

“先生,”莫卡尔说,“你想要什么?只要店里有的,我都可以卖给你。”

“是一张纸,准确地说,是一张画满了琴线和小豆芽的纸。”见莫卡尔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斯特拉蒙又说,“你还记得吗?两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少年……”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夜,那少年满头雪花地进来了,他背着一个琴盒,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质地看上去很不好,寒冷使他紧缩着身子,他在微微地发抖。他要了一杯葡萄酒,坐下来慢慢地喝,一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励志名言 https://)过了一会儿,他又要了一碟烤牛排。他写得很专注,吃得津津有味,等他吃完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他身上没有付葡萄酒和那碟牛排的钱!

少年很难为情地对莫卡尔说:“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今天晚上不走了,就在这里为您的客人拉琴吧!”

莫卡尔答应了。他开始拉琴,他的琴拉得很好,琴声悠扬,就像一条美丽的小溪在酒馆里流淌,客人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他走的时候把乐谱留在了酒馆。

莫卡尔的酒馆后来没有再演奏过他的曲子,可是那张乐谱还在,他把它找了出来,给了斯特拉蒙。

斯特拉蒙兴奋得叫了起来:“是它,就是它!真是太好了!你要多少钱?”

莫卡尔想了一下,说:“这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它值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

他这么说是漫天要价,其实,他只是想随便要点钱,因为那东西他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斯特拉蒙没跟他还价就付了钱,高高兴兴地拿着乐谱走了。

莫卡尔也很高兴,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这是他的酒馆赚钱最多的一天了。

36年过去了,现在,斯特拉蒙也老了,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气色很好,莫卡尔再也找不到一点儿当年那个瘦年轻人的影子。莫卡尔问他:“您现在在做什么呢?”

斯特拉蒙说:“我什么也不做,就带着我的太太到处游玩。我们去过伦敦,巴黎……”

“您这样不是要花费很多钱吗?”

“没关系,我赚到的钱这辈子也花不完。”

莫卡尔问他:“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呢,这么赚钱?”

斯特拉蒙说:“我只做了一笔生意:我花了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的钱,后来赚到的钱足以买下100间像您这样的酒馆。”

他告诉莫卡尔,那个拉琴的少年叫莫扎特,死于1791年,只活了35岁。

美国著名企业家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眼光决定财富。”听起来有点玄乎,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斯特拉蒙是颇有眼光的,19岁的莫扎特只是初露头角,斯特拉蒙已经看到了他“世界音乐之王”的雏形,17岁的莫扎特写的乐谱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他已经看到了,有一天它会价值连城。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故事:喜欢你已经拥有的] [经典励志故事:信念的力量]

4、励志故事: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一个人的道路到底应该如何走?

有的人满足于一辈子打工,有的人则热衷于创业,两者之间的观念不同往往决定着命运的不同。

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有不少人来我们蓝哥智洋机构接受创业指导或有关创业专题培训,在来之前,他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许多困惑,有的甚至遭遇了挫折,面临瓶颈,还有的往往凭着一股激情一腔热血就开始了义无反顾似的执着,碰到问题了,还自我安慰,认为坚持就是胜利,以至于跌进别人设下的迷魂阵和陷阱还全然不知道,这里面许多人其实都很盲目,创业的方向都没搞清楚,你再怎么拼搏努力、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所幸的是,他们慕名找到了我们机构,希望我作为创业导师能给予指点迷津,以避免把有限的时间白白花在无奈的摸索中,说老实话,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他们期待的眼神让我有责任帮助他们尽快找准方向、找好方式、找对方法,让他们回去后能轻装上阵。

几年来,我积极撰文著说,在全社会倡导创业和鼓励创业,但时至今日,我发现仍有许多人想创业但畏首畏尾,因害怕担忧而徘徊不前,这使我不仅想起在报上看到的一则故事。

讲述这段故事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二十多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相识,一起挑过红砖、抬过预制板,同吃过一份盒饭、喝过一瓶矿泉水。如今,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潘石屹却成了身价亿万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石屹曾经是盲流

李勇是四川绵阳涪城区杨家镇人,1987年2月,21岁的他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深圳打工。在这里,他认识另一个同样也想去深圳的年轻人。

李勇知道了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甘肃天水人,是从国家石油部管道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李勇吃惊地说:“你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干吗?”潘石屹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在深圳市布吉镇,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钱一晚的的招待所里。

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一家工地上找了个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一个月后,两人各领了350元的工资,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现在我们可以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了。”李勇有些不舍:“我们就在这里把工程干完吧,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块呢!”潘石屹说:“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最后,李勇跟他一到辞了工。

1987年11月,他们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公司主要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再按业绩提成。潘石屹点子多,他们很快就打开了销售局面,月收入从200元涨到500元。但潘石屹并不满足,一天,他兴奋地对李勇说:“老弟,报纸上说海南建省,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潘哥,去海南人身地不熟的,每月能挣这么多钱吗?”潘石屹笑道:“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得是。我们去,一定不会错!”就这样,1988年5月底,两人各自带着1000多元积蓄闯到了海口。

潘石屹就是喜欢折腾

然而在海口,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没找到工作。眼看带的钱快要花光了,潘石屹还每天买报纸看,李勇心急如焚:“我们饭都没钱买了,你还看报纸?看报能赚到钱吗?”潘石屹说:“我们不怕吃苦,还有什么可怕的?万一没钱吃饭,就去卖苦力呗!”

那年8月26日,李勇和潘石屹手中只剩6元钱了。中午,潘石屹拿着5元钱去买了一份盒饭,两人分吃后,顶着太阳继续走在大街上,渴得嗓子都冒烟了。潘石屹拿着最后1元钱买了瓶矿泉水,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议说:“这里到处办砖厂,去砖厂打工吧!”

当天下午,他们来到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做工。砖厂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托砖坯和垒砖墙全靠人力。

第二天,潘石屹找到了老板给老板提建议:引水到厂提高工作效率,雨季搭建雨棚烧砖……“老板,我不会一辈子在这里卖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让我帮你管理这个砖厂,第一个月暂时付200元钱工资,保证比现在效益好。一个月后,我让你心甘情愿地付我500元工资。如果你不信信任我,那就算我没说!”老板想了想,说:“我想想,明天再给你们答复。”

李勇说:“潘哥,你真大胆,和老板刚见了一面,就向他提建议,要当厂长……”潘石屹说:“他如果答应,我觉得我能管理好;不答应,我也不会亏什么。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第二天,老板叫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吃饭,表示潘石屹说得有道理,答应让她做砖厂的厂长。

潘石屹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花几百元钱买来水管,从山上引水到砖厂和泥;又买来小型发电机,方便夜间照明加班……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的生产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砖厂管理得有声有色,老板第二个月便把他的工资提高到每月500元,3个月后提高到800元。

潘石屹创业成为大老板

1989年10月,砖厂老板把经营重点转到了房地产上,准备转让砖厂。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我想把砖厂承包下来,你干不干?”李勇连忙摇头:“潘哥,我们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你又要折腾啊!”潘石屹说:“我们来海南不就是寻找机会的吗?承包砖厂就是不错的机会。你不干,我也要干!”李勇不好意思再拒绝了:“我不投钱,只帮你做事。到时赚得多,你就多给点儿工资;亏了,算我白干。”

两人找到老板,通过一番谈判,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砖厂。承包后,潘石屹把砖厂经营得更加红火,第一个月交了承包款后,还净赚1万多元,给了李勇1000元工资。很快,砖厂从员工从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每月营利两三万元,李勇的收入也涨到了两三千——这在当时可是老板级的待遇啊,李勇乐得像做梦一样。

然而,1990年初,海南经过迅猛的大兴土木后,房地产市场跌入低谷,红砖卖不出去了。坚持两个多月后,潘石屹低价处理了所有砖瓦,、勉强付清了员工的工资。这次打击让李勇变得消沉,他一个劲儿埋怨自己:明知道潘石屹过不了安稳日子,为什么要跟着瞎折腾啊!此时,潘石屹站在砖厂门口和手下员工一一道别,最后一个员工离开后,他泪流满面。晚上,他提了瓶白酒对李勇说:“老弟,我们今晚一醉解千愁,酒醒后重新开始!”那晚潘石屹醉得一塌糊涂,第二天中午才醒来。(名人名言  )他看到李勇还在发呆,说:“不要伤心了,经历过,失败过,才能成功……”李勇想,你说得轻巧,这次我可亏了上万元,你亏了好几十万哪!当潘石屹说要再出去闯荡时,李勇摇头说:“我不愿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那是1990年8月25日,两人在破败的砖厂握了握手,互道珍重后便分道扬镳。

李勇开始在海口一家建筑工地上干活,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仍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碰到潘石屹。潘石屹请他到附近一家饭店吃饭,席间告诉李勇,自己和介个合伙人贷款500万元,以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了8栋别墅,准备高价转手卖掉。李勇目瞪口呆:“潘哥,500万哪!万一亏了,一辈子就完了!”潘石屹笑道:“老弟,你不比为我担心。我即使失败,也是轰轰烈烈地失败!”

当时的李勇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此后的潘石屹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10月,李勇来到北京建国门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当他听说soho的老板是潘石屹时,内心顿时掀起狂澜:如果一直和潘哥在一起,自己怎么可能还在工地上卖苦力!他心中涌起一阵冲动,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犹豫再三,最终没有去。

2008年春节过后,李勇来到广州一家工地打工,他喝潘石屹的交情,只能让他在打工之余独自回味了。

由于观念的不同,最终形成了人生的巨大落差和命运迥然转折,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希望众多的“李勇们”能够警醒、觉悟,因为在这个时代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不要等到别人成功了,你再去烦恼、痛心和伤感,那又有什么用呢?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