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文/白岩松
看过了那么多的励志文章,我们还需要被激励吗?好吧!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下面是白岩松在江西财大的即兴演讲,还算不错。
开场:我是被绑架来的,因为这并不在这次我南昌计划中,前天晚上易建东教授恳请我替学生加这一站,不仅仅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财大这个位置蛮特殊的,我6点05的飞机要飞,他强调这离机场很近。此刻站在这里,原本不可能站在的地方。既来之,则安之。
【在大学里一定要去珍惜维系和发展一辈子很难再遇到的集体友情】
书萍曾有一句话: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但是在大学结下的情谊最深。以后你们大多在一个行当,一生当中有许多交集,没有 很多利益纠葛,为什么这么强调集体友情,我既不反对也不同意大学谈恋爱,但不要提前谈恋爱走入两人世界而丢掉一生难得的集体友情。
【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让自己的心脏更大,学会面对失败,同样面对成功也是很严峻的考验。对于心理素质不强的人几乎演变成自卑压抑,对于心理素质强的人愈挫愈奋。让我衡量一个人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很多层面,心理素质是我照顾的优先方面。
【在大学期间用自己的脑子思维】
在座的同学也许发现刚进大学和高中同学没什么差异,也许你们高中45个同学,有的去了清华复旦,有的去了南昌大学,有的去了财大,是什么让你们4年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第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用你们的专业思维方式看世界。但是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的成功也取决于思维方式的成功,一个思维方式不断学习变化的人会更强,一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则不强,一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性更高的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可替代。我们总是想做到和别人一样,但是你能做到别人无法和你一样吗?这点比如我们干新闻的,每天围绕不超过5个的网站找选题,新闻不再具有垄断性,拼的是你在传播发布新闻中你是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挑战,这就是竞争。
【学习和工作与未来的关系】
曾经我见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实习,我问:“校友?”“校友,广播学院的”“几年级?”“一年级”“从明天开始本单位不接受你实习,回去上课”。因为我当时还是有点小权利的,把他撵走了,我不能接受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实习。你连自己要什么,填充什么都不知道,不能拥有一个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训练,实践对你没有意义。因为你不知道缺什么。大学实践是一面镜子,大学相当一部分实习心猿意马,许多大学实习形同虚设。如果我们大学无法向社会提供需要的成品而是残次品,社会怎能接纳。没有必要在专业知识不充分发情况下实践,工作恋爱和婚姻都相似:求之,不得,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过程做的好必有好结果。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相当一部分不好结果的人却是心猿意马,所以有的时候上来就功利性地去追求往往求之不得。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不做就是去赌博,有人会赢,概率很低。为何不去用做好一个过程的方式去求得一定的结果?
【大学校园中你终将面向社会】
社会需要的不是成品,我需要的是看到你不断可成长进步的人,我屡次招聘,我从不看他现在的水准,看他有没有很大生长空间。你不会电视我可以教你,而你仅仅会电视而不会其他,我又如何教你?我的选择不要求你立刻为我师傅。于是,我招聘进来的有新华社的,报纸的,各行各业的,现在成为我们那的中间力量。我用 人是得知道这哥们抗打击能力强不强?抗表扬能力强不强?很大一部分人折在第一二次成功上,厄止了原本相当不错的生长空间。另外我格外看重人格,这是一种直觉,无法衡量人格人性,相当不错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所以做人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改变的行业。时代不管怎样变迁,终极权衡人的标准变化不大,100年前坚信有人和我这般讲过,50年后也这般。93年我问过一位上海哲学家: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医学进步如此之快,为什么现代人需要一两百年前的人的音乐抚慰心灵,他说:人性的进化是很缓慢的。
很多人问我:“你真的是手写的书?真的不会打电脑,发邮件?”“那你怎么知道犀利哥呢?”我当时很同情这位朋友,这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呢?对,相当多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说到思维方式,很多下意识的习惯是不对的,比如考试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连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记笔记,我劝他们:该记的不记你也会记得,不该记的记了也记不住,100个计笔记的99个都没有再翻过。有了电脑我一定要会吗?会了固然可以,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手写和思维之间的同步速度,我不打电脑是因为我等不及我的脑子,因为它更快。朋友相处恋人相处,都是因为优点而走进,但是因为接纳对方缺点而相近,没有觉得的对错,生活都是如此。
【我们带着什么离开大学】
70%女的结婚理想有房,我觉得太浪漫了,应该是100%。现实生活中不会100%26到30岁的男人有房,中国女性都单身了吗?人们总是因为别的因素选择结合,就像我和我的太太那时居无定所,前景不明朗,但是那是我们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非常简单的想就能把简单做到不平淡来了解生活是这样的,你走向社会才能适应。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平淡的,只有做好迎接平淡的准备,才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冯友兰说过人生三个成功标志。
立言。《道德经》在25岁之前别翻,否则你翻了以后不看可惜了。立言靠的是天赋
立功。立功需要机缘,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还需要机缘巧合
立德。大成功的标志,最容易也最难,需要你每一天约束自己,积极向上,去准备迎接挑战。
要么天赋要么机缘巧合要么坚持每一天。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现在算成功吗?我说不算,运动场上有个项目如同人生,我一直喜欢跳高。跳高,越过一个高度就要摆 上一个新的高度,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即使你身边的竞争对手全没了,你已经拿到了冠军,你也一定要升,注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 才是人生。(励志演讲 )因此很多人说,白岩松你很成功。我说:“那是临死前才可以念叨念叨的”。
很多人包括我讨论过一个问题,现在年轻人压力很大,我们对你们要关爱但不必溺爱。这一代因为有了互联网,可以把委屈拿出来说一说,把他们的压力和委屈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这一代,包括上一代,哪一代敢拿出来说一说呢?现在蚁族很难,漂泊在北京确实不行就回老家,我们那一代连成为蚁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们解决不了户口,没有粮票,必须遣返回原籍。人不拥有自由,连痛苦的权利都没有,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和中国的环境居然给大家描绘了这么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饼,所以大家以为每个人都要有一套住房,丈母娘告诉他:没有住房不能娶我女儿!曾经我从一个校区的六层搬到另一栋的六层,我厚着脸皮说:搬在一个小区,可不可以便宜?他说:对不起,我们得加钱,我们不算路程只算楼层。季羡林老先生当年去德国,二战爆发十年回不了祖国,你说那一代容易吗?49年出生的新中国的同龄人,在61,62,63三年自然灾害,长身体的时候吃不着东西。决定去上大学了,66年文革爆发这事取消了,谈恋爱吧男女不分,那时候男女特征一样,性别掩饰的越没越好。等我要结婚了,70年代中末期,突然面临残酷的选择:您是回城?还是高考?还是结婚?好不容易熬完了多生几个孩子天伦之乐了,计划生育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时代,却下岗了。等到有一天孩子千辛万苦毕业了,找工作困难了。你们苦还是这代苦?没有一带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固然好,因为在回忆中。青春好在于可以尝试可以花大把时间改正错误,人生中无数次第一次在考验我们,我们上大学有一首诗: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可见大家都还在沼泽地里,所以希望大家放大青春的最美好的日子,把平淡的日子过好。
2、你是一个可被替代的人吗?
你是一个可被替代的人吗?
文/柒先生
1
过年的时候,小表妹托我帮她找一份新的实习工作,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不喜欢现在的实习单位吗?她说,感觉这是一份没有未来的工作。
我问她,那你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子?她想了想,笑着说,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问她,恋爱了吗?她又笑了笑,那满脸洋溢的幸福感应该是正在经历热恋。热恋最典型的状态就是:明明一无所有,却幻想着有一天光芒万丈。
我接着问,你觉得你的恋爱是一份有未来的恋爱吗?她说,是啊,我们打算……打算……还打算……她是带着笑讲完了他们所有关于未来的计划。
是的,做一份计划的时候,我们都是满怀信心的,只是常常,时间会让我们反省而后悔。如果做一份计划却不付诸行动,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回头的后悔:后悔没有好好学习英语,后悔没有多读书,后悔没有多锻炼身体,后悔没有早点谈恋爱……
其实,回头看,如果不曾试图改变,就算人生有机会重新来一次,你此前错过的依然还是会错过。人生的每一份计划里都藏着你想要的生活,可惜,你没有坚持下去。换一份工作,就会拥有更好的人生吗?换一个喜欢的人,就可以碰到美好的爱情吗?不一定啊!让你苦恼的现在,是你未来的一部分,也是你过去的一部分。
2
什么叫做有未来的工作?什么叫做有未来的爱情?
我问过小表妹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你是一个可被替代的人吗?
如果一份工作,你来做和别人来做,没有什么分别,那么,你早晚会被替代。很简单,同等的工作量,有的人愿意要更低的报酬,他就可以取代你。
当你需要一件东西,大于它需要你的时候,你失去的几率也会很大。因为,你产生了依赖,它对于你来说不可替代,而你却可能面临随时退场的危险。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公司需要你还是你需要公司,爱情需要你还是你需要爱情?
很多年以前,听一首歌《遗失的美好》,里面有句歌词这么唱着: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那么,你是一个可被替代的人吗?这句话,真伤人。好像很多失败的事儿,都在这句话里找到了答案。
以前,有很多事儿不理解,直到我想努力变成一个不被替代的人,出现在我最想出现的人的世界里或者回忆里。可是,最后呢,我还是在时间面前缴械,变成了一个轻而易举被替代的人。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挤进别人的世界,反而,荒芜了自己的世界。
你看,同样是切好的肉丝,为什么非要去鱼香肉丝里凑热闹跑龙套,而不去青椒肉丝里痛快地爆锅做主角呢?有的人不喜欢吃麻,不喜欢吃辣,却喜欢吃麻辣烫;不喜欢吃蒜,不喜欢吃茄子,偏偏爱吃蒜泥茄子。因为他找到了那种不可替代的味道,这一味起,垂涎三尺。
3
时间比我们想象中更残忍,它不管你昨夜哭得泣不成声,依然会推着你前进,不停地转啊转,像是小仓鼠踩着小转轮,转啊转。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啊!你总要百般热情地去制造麻烦、习惯麻烦、解决麻烦,然后一轮又一轮地上演。
你担心失去的,总有一天会失去;你担心被替代的,总有一天会被替代。你讨厌的现在,都是过去的你给的;你憧憬的未来,都是现在的你创造的。
有时候,你需要换的并不是一份工作,或者一份爱情,而是你自己。你想过,去过一段不可替代的生活、一段老了不会后悔的生活、一段无论多难过哪怕眼角有泪嘴角依然有笑的生活吗?
你怕什么,这世上有离别就有重逢,有分手就有拥抱,万事万物都有天敌。
你看,下起了雪;你看,太阳出来了。你听到雪融化的声音了吗?春天总会来的,如你所愿。
为什么不试着去做那个不可被替代的人,去选择你想要的一切?让一份工作离不开你,让一份爱情离不开你。
你要记得,大雨磅礴,你被淋成落汤鸡,并不是上天责罚你,那是你出门前忘记了带伞。总要经历一点磨难,你才知道,残酷能让人成长,小的困难、小的情绪,总会消磨你。但是,下一个雨天,你从包里拿出雨伞的时候,你一定嘴角有笑,然后大步走进雨里,享受。
我们不必在新的一年开始,喊着口号告别自己。因为,如果你想过得好一点,随时可以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在工作、爱情、生活里做一个不可被替代的人。
有一份工作,老板点名非你做不可,那么你能担此重任,就会变得不可替代;你能完成得漂亮,别人做只是勉强交差,你就不可替代。可是,优秀的人永远比你更努力,所以,你要时刻保持可能被替代的危机感。
有一份爱情,你被他需要,你也需要他,这样的爱是相互的,彼此变成了对方生命里的不可替代,就像薯条一定要蘸番茄酱,甜面酱、黄豆酱、辣酱,都不行。我喜欢的是你,脾气像你、长得像你、笑起来像你,都不行。
你,不可替代,这才是全部的意义。
来源:两个大叔(id:lianggedashu)| 作者:柒先生,一个养金毛狗、开包子店的理想主义创业者。只写好吃的睡前故事。新上市情感美食料理小说《解忧包子铺》,新浪微博@柒个先生。
3、没有谁不可替代,厉害的人都在拼命奔跑
没有谁不可替代,厉害的人都在拼命奔跑
文/三月楚歌
1
我朋友小吴有段时间特别郁闷,他是公司的技术总监,业务能力一流。他觉得整个公司都是他一个人撑起来的,如果没有他,公司的很多业务没办法开展,其他同事更是不堪大用。
他甚至放言,如果他走人,公司就会垮掉。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他提出要加薪和占股,然而老板拒绝了他。
小吴辞职了,但公司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会垮掉,一切都照常运转。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顶替他的人,竟然是他曾经的下属,而且工作能力更是不逊于他。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无可替代,甚至替代你的那个人就一直在你身边,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只是你正处于那个位置,而其他人没有机会罢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在一直等待机会,去证明自己也可以很优秀。
2
《哈佛家训》中有一个故事,叫《每个人都有一根指挥棒》。
美国著名音乐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20多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难免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才华横溢,是乐队的灵魂,不可或缺。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排练,准备开始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指挥捧了。助手告诉他,借一根就行了。沃尔特觉得不可思议,整个乐队就他一个指挥,他能找谁去借?他试着问了一句:“谁有指挥捧,可以借我一下吗?”
话音刚落,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都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指挥棒。
这一幕深深地震动了沃尔特,在别人眼里,自己从来都不是无可替代的,不少人甚至暗自努力,随时想取而代之。
在这个位置上,与其说自己无可替代,不如说是占得了先机。竞争者无处不在,如果自己不能持续进步,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被其竞争者所淘汰。
从此以后,沃尔特更加努力,每当他自满自大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三根指挥棒。
3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情话式的煽情语言:你独一无二,你是无可替代的。
这样的好话没有谁不喜欢,但不管语言如何动听,也无法改变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要面对的残酷的“丛林法则”。
没有什么无可替代,厉害的人都在拼命奔跑。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一位老人告诫年轻人:“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过日子,再厚的家底也会被败光。有危机感的人不一定会有危机,没有危机感的人一定会有危机。”
任何人都可能被替代,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用更好的你替代过去不太成熟的自己。
4、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被替代性
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被替代性
最近,公司陆陆续续有一些人提出要离职,我都挨个找他们谈话,最近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有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想离职,而是想试探自己的位置是不是不可被替代。
其中有一个分公司的财务,我和她谈话时从她的言语中感觉她并不是想辞职,她提出了公司一些不合理的安排,还提到了待遇问题,她只是有辞职这个念头,但不是特别强烈,如果在待遇方面能稍微有一点点提高,她是不会离职的。她想以这样方式看看公司会不会给她加薪,我和boss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给她加薪,因为同样的薪水也许我们会找到一个比她更合适人选,而以她目前的能力,还不具备给她加薪的条件。
你在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被替代性。
公司只能给你位置,却无法给你未来,你的价值取决于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理性看待工作,因为就连那位置,随时也可找到替代的人,那你对于老板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央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社会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他所工作的领域内,越是无可替代,收入就越高,社会地位也越高。相反,一个人如果在他所工作的领域内,可有可无,无足轻重,那么他的收入肯定就会很低,社会地位也就无从谈起。细细想来,说的确实有道理。
我职场中的第一个领导丽姐,比我大五岁,个子很小,相貌也平平,我入职的时候,她是公司的行政主管。行政的工作杂乱繁多,从来没听她抱怨过,每项工作她都安排的很好,和各个部门的关系处的也非常融洽,一年后她被总部提升为行政经理,后来公司扩大规模,她的位置显的越来越重要,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被替代的。我记得那时有一个业务经理打算出来自己干,就想从公司挖几个员工过去,一个资历比较老的员工说,如果你能把小丽挖过去帮你,那你就能轻松很多了。
在职场,一定要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到时候就不是你能不能在这,而是老板留不留的住你。一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性更高的那个人。
要想成为职场中不可替代的员工,我总结了几点给大家参考。
1.珍惜机会: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遇。要知道,没有哪个机会是专门为你预留的。乐观的人会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2.既专业又敬业: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事业的高度。只有敬业,才能刻苦钻研,在行业内有所建树,在专业上'高人一筹',最终独当一面。一个每天都在'应付'工作的人,很难把工作干好,更多的时候,还会把工作干砸,最后饭碗都难保。
3.高效:效率就是生命。能干并不等于蛮干,必须善于动脑子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苦干是老板喜欢看到的,但老板更喜欢巧干、高效率的下属。
4.稳定:稳定表现才能稳定升迁。企业里越是往上的职位,越对员工稳定、稳重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不可替代的员工练的是长跑,比的是耐力,靠的是毅力,拼的就是稳健的表现。
5.诚信:诚信是职场立足之本。不欺上,不瞒下,不违背公共道德。言必信,行必果,错就是错,绝对不要找借口。
6.自觉: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分担一些“分外”事。永远做得比上司要求的更高一点,先做后说,给上司惊喜。学会毛遂自荐。高标准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7.团队合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员工的升迁往往取决于其推动力和影响力,老板也乐于提拔有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员工。不管个人能力多强,只要伤害到团队,公司决不会让你久留。不要认为缺了你一个,团队就无法运转。
8.业绩说话:好员工要学会给公司多赚钱。工作中没有所谓的苦劳,只有功劳。职场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做出业绩才是硬道理。出众的工作业绩更能证明你的能力,体现你的价值。
9.低调:才高不必自傲。不要以为自己不说、不宣扬,别人就看不到你的功劳。不要邀功请赏,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成绩只是开始,荣誉当作动力。
10.人脉:随时拓展人脉体系并维系好。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人脉关系永远会带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处。拓展人脉,处处是契机。人脉的建立不难,重点在维系。所以维系好的人脉可以在职场中走得更远。
所以如果想收入高,有社会地位,那么,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行业里不可替代的那个人。虽然,这种不可替代不是绝对的,但是,至少做到,如果想找人替代你,对方需要更好的成本,所以,你就是那个最佳人选。如果一直抱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来混日子。那么你早晚会被替代。我们应该找到自己工作中的短板,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成为公司里一个'有用的人'。
如果你变得越来越不可替代,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其实,不光是在职场中,在情感和生活中,道理一样,可以慢慢体会。
记住,不可替代性,永远是最好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