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渔夫和魔鬼》读后感550字
从前有一位老渔夫,他每天只撒四网,不会多撒。
这天渔夫去海边撒下网,等了一会觉得渔网很沉,把网捞上来却发现里面是条死驴,把网都扯破了。渔夫非常伤心,把死驴倒了,重新把网撒进海里,过来好久,渔夫觉得比上次还沉,一位是鱼,就把网捞了上来,一看却是一个装着沙子的破缸。渔夫这时更加伤心了,他坚持撒下了第三张网,等了好长时间他才收网,结果网里都是些破瓶子、烂罐子,他看到这种情景以后就控制不住的哭起来。接着他失望的撒下了第四次网,耐心地等待着它全部沉进海底后开始动手收网。老渔夫打开网一看,发现里面有个黄铜做的细颈大肚子瓶,渔夫高兴作文极了,他摇摇瓶子,发现瓶子很沉,里面像装满了东西,于是他打开瓶盖,瓶口朝下倒了倒,便冒出一股黑烟,黑烟瞬间变成了魔鬼,魔鬼长的很恐怖,老渔夫吓得浑身发抖。魔鬼让老渔夫选择死亡的方式,可是渔夫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错竟要自己死去,魔鬼说谁救了它就该死去。老渔夫想了想说:“这个瓶子既容不下你的手也容不下你的腿,你是怎样到瓶子里面去的呢?”渔夫说完,魔就变成黑烟往瓶子里钻,渔夫赶紧把瓶盖盖上了,他把魔鬼重新扔到了大海,从此魔鬼就又永远呆在了海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要多动脑筋,冷静沉着不着急慌乱,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乐众网 | 作者年龄 | 12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明翔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有计划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排球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王立行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想再读一下小时候的童话,于是就读到了《渔夫和金鱼》这个故事。
贪心的人,虽然开始沾了点小便宜,但最终下场是惨不忍睹的。善良的人,终究会有好的回报。而受人指使的人,一生注定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渔夫和金鱼》便是证明这三点的证据。
我比较喜欢故事中的金鱼,因为它善良、热爱生命。而故事中的老太婆贪得无厌,一心向往作文荣华富贵,这使我想到了现在的世界:有些人为了当上高官、获得厚礼而不择手段;也有些人为了一时的荣华富贵而当上贪官,贪污公产;还有些人仗着他一些仗势来骗钱骗吃。最终这些人都被关入大牢。而故事中的老太婆比较幸运,只是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作为惩罚。而故事中的渔夫则是受人指使的人,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以后要多读书!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时捷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富春第七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易轻率作决定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练字 | 平均成绩 | 92分 |
指导老师 | 闫博雅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平时很喜欢读课外书。今天我读了俄国文学家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深受教育。
从前在海边有一座茅草屋,里面住着一对夫妇,以打鱼为生。一天渔夫捕获了一只美丽的金鱼,愿意答应渔夫的一切条件,善良的渔夫什么也不要,就把金鱼放走了。但渔夫的妻子得知后,向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条件,并且越来越过分,最后金鱼在一怒之下,收回了之前送给他们的一切,他们家又恢复了以前的贫穷。
我认为如果老太婆知道见好就收,也不至于让之前的荣华富贵都消失殆尽,到头来一无所有。这个故事与我之前看的那篇《作文米斯达国王金手指》故事差不多,米斯达国王因为非常爱金子,他不甘心眼前仅有的财富,他向神仙许愿,要金手指,他的手点到什么,什么就变成金子。神仙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拥抱女儿的时候,女儿变成了金像;拿面包,面包变成了金子;洗脸、喝水的时候,水也变成了金子……他无法生活,最后他又恳求神仙收回魔法。
人不能贪心,要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往往天使变成魔鬼,只有一念之差,当你用亲情,友情,爱情去换取金钱的时候,就完完全全地成了魔鬼。其实,善良、知足、勤奋、诚实等可贵的品质,才是一笔真正的财富!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生 | 作者年龄 | 12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延吉市北山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易怒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剪纸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徐庆华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渔夫与金鱼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诗,感受颇深。
这篇童话诗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渔夫捕了一条小金鱼,后来又无偿地将它放回大海。可是,他的老太婆却发怒了,她让渔夫一次又一次地去向金鱼索要木盆、木房子、当贵妇人,直到女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不满足了,想当海上女霸王,让金鱼来服侍她。可这回,金鱼却不再答应,尾巴一划,游到了大海深处。当渔夫回到家时,一看,没有了仆人,没有了宫殿,只有老太婆和那个破木盆以及茅草房子,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这篇文章给了我许多感想,可那个老太婆的贪得无厌最值得谴责。
贪,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小到一官半职,大到高官,都是因为“贪”导致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自毁前程。在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克制欲望,做到清白呢?如果真能做到廉洁奉公,确实使人敬佩!
古代春秋时期,一百姓挖作文出一宝玉,这本是件好事,可是他怕有人抢夺,便献给当时宋国一位重臣,从而想换取一官半职。那位重臣并没有收下,而说了一句话:“你的宝物是玉,而我的宝物却是廉。”这,就是成语“不贪为宝”的历史典故,可如今大小官吏谁又记得呢?他们追求的是“金钱宝”,却把“道德宝”遗忘在了心中的某个角落。
官场如果不治理,就正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海面一样,先是清澈,后浑浊,再阴暗,最后波涛汹涌。如今的官场虽不似古代用钱买官,但用金钱贿赂上级,以金钱谋私利的现象,不也常见吗?贪污受贿不可避免,可人数多了,就会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阴暗。“贪”就会成为潮流!
古人常说:知足常乐。虽然知足不一定会安乐,如果贪得无厌,就要去监狱里吃“自助餐”了。
明代的于谦曾留下这样的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真希望如今的官吏也能留清白在人间!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龙晶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汕头大学附属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见异思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上网聊天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罗杰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农夫与魔鬼读后感
农夫与魔鬼读后感
我有许多的课外书,其中有一本的名字叫《格林童话》,它是德国的兄弟格林编写的。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有优美的,有伤心的,有开心的......每个小故事我都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名字叫《农夫与魔鬼》。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农夫和一个小鬼,故事说的是小鬼不劳动就想得到农夫田里的一半庄稼,结果农夫用他的智慧让小鬼什么也没得到。
第一次,农夫告诉小鬼:“土地上面的物产属于你,土地下面的物产属于我。”小鬼听了很高兴,以为这下发财了,可聪明的农夫种了萝卜。到了收获的时候农夫得到了许多萝卜,小鬼只得到了一堆枯黄的败叶。第二次,小鬼不要土地上面的了,它要土地下面的了,农夫也答应了它,聪明的农夫这次改种了小麦,结果小鬼又只得到了麦草根,气的它一下就钻到岩缝里去了。
小鬼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而农夫用他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庄稼。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很大,任何的收获都是要付出劳动和汗水的,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我们的学习就是这样,我们上课只有认真听讲,认真学习,下课认真复习......我们的学习成绩才会好,才能考出好的成绩,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庄稼”。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养阴 | 作者年龄 | 11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天坛南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成熟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睡觉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裴明浩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