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将十种生命气质传给孩子
请将十种生命气质传给孩子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个优秀的父母亲,并不是给你的孩子留10亩地、10栋房子、10辆轿车、10个百万元的存款,而是言传身教给他们10个生命气质。
第一、要训练孩子会耐心地倾听
倾听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倾听别人的解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很多情形下自己考虑的会有很多的片面性。
第二、非常勤快地阅读
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持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阅读,首先是对艰深文本的阅读,也包括对网络信息的阅读,还包括对各种身边真实信息的关注等。
第三、可以和任何人沟通
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会写
没有良好写作能力是很难在现代社会中谋求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与宣传方式。
第五、自己能解决生活问题
现在大陆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生活的本领,不会煮饭洗衣,不会换轮胎,不会换灯泡,不会油漆家私,这不是你高贵的表现,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动手做事,说明你观念很落伍啊。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
第六、养成孩子严谨的性情
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现在的真实情形是,讲究严谨、在乎严谨、坚持严谨的人或许愈来愈少,但能够始终严谨者就是时代的骄骄者。
第七、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评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八、有环保的观念,要留给下一代一个完好的地球
其实,如今很多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在满足个人生活舒适的情形时,常常是不顾和忽略“环保”概念的。比如,装修一间房屋你使用了多少木材,那样对人类的未来会带来灾难吗?配置家庭影院、音乐中心时,你考虑过播放时的分贝会干扰邻居、带来噪音污染吗?吃各式食品,特别是品尝野味时,你想过哪些食品的原材料是应该控制和保护的呢?
第九、教育并培养周围的人
不仅懂得自己学习、自己阅读,而且会带动和影响身边与周围的人们共同学习,这会给自己的不断学习、深入学习营造一个理想环境,学习渐渐地会在自己的周围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第十、与外界友好地接触
善于接受外界世界,善于接受崭新的事物,善于发现和学习新东西并且不断去接受它,这在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2、让你的孩子具备三种非凡气质
让你的孩子具备三种非凡气质
气质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像胸腹间的一股气,看不到摸不着,却决定着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每个孩子都具有超凡气质的潜质,只要父母顺应孩子的先天气质精心打造,定能培养出超凡气质的孩子。
气质一:洒 脱
典型人物:孙悟空
培养途径:
1.培养独特个性
有个性的孩子往往较为自信,敢于表现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一面,从而显得飘逸而不落俗套。但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时,应当及时纠正孩子个性中不好的一面,以免使孩子变得桀骜不驯,影响其正常发展。幽默使个性更具魅力,所以要从乐观的心态入手培养孩子幽默的语言。
2.学会放弃
斤斤计较、过分拘泥于细节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不会是一个洒脱的人,他们往往也难以有大的成就。父母应当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放弃,让他懂得诸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事物的轻重缓急等朴素的道理。不过,在教孩子学会放弃时,一定要掌握恰当的度,以免造成消极后果。
3.敢于质疑
洒脱气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敢于向权威挑战,说到底就是敢于质疑。一成不变的生活则会造就一个个“小绵羊”,这些孩子往往经受不了生活的风吹浪打。家长平时应当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并及时回答他提出的“为什么”,培养他多问多思的习惯。冲破现有束缚的孩子自然会变得洒脱起来。
气质二:浪 漫
典型人物:大头儿子
培养途径:
1.热爱生活
所有浪漫的情愫都缘自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父母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给孩子创造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体会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热爱现有的生活,大胆去憧憬和实践更加美好的生活。
2.学会感受美
对美感受强烈的人必定是浪漫的人。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他去发现美;通过教孩子欣赏风景、文艺作品等,让他去感受美;对孩子进行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让他学会创造美。对美向往可是浪漫的原动力哦。
3.丰富的想像力
枯竭刻板的思维不会产生浪漫,大胆的想像力是浪漫的源泉。孩子天生就是善于想像的,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https://)父母不妨就从这一点着手,培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比如通过编故事的形式让孩子自己进入故事的情境里去畅游;尊重并理解孩子,不以成人刻板教条的观点束缚孩子的异想天开。
气质三:优 雅
典型人物:白雪公主
培养途径:
1.良好的道德品质
外在气质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体现,而道德是人们内在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同情、善良、关心、宽容、谦让等内容。父母平时应当以身作则,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他良好的道德品质。
2.高雅的谈吐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孩子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孩子谈吐的培养可不能忽视。父母是孩子语言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千万不要让父母的脏话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倾听是对交谈者的尊重,所以让孩子学会倾听同样重要。
3.得体的衣着
得体的衣着是优雅气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得体的衣着不仅要求孩子的穿着要整洁大方,而且要与自己的年龄及身份相配。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以下文章: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培育年轻人的精神气质] [培养孩子优良性格的五要素]
3、请给孩子这十个生命气质,胜过10栋房子
请给孩子这十个生命气质,胜过10栋房子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个优秀的父母亲,并不是给你的孩子留10亩地、10栋房子、10辆轿车、10个百万元的存款,而是言传身教给他们10个生命气质。
第一,要训练孩子耐心的倾听
倾听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倾听别人的解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很多情形下自己考虑的会有很多的片面性。
第二,非常勤快的阅读
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持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阅读,首先是对文本的阅读,也包括对网络信息的阅读,还包括对各种身边真实信息的关注等。
第三,可以和任何人沟通
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会写
没有良好写作能力是很难在现代社会中谋求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与宣传方式。
第五,自己能解决生活问题
现在大陆去美国留学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生活的本领,不会煮饭洗衣,不会换轮胎,不会换灯泡,不会油漆家私,这不是你高贵的表现,你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动手做事,说明你观念很落伍啊。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
第六,养成孩子严谨的性情
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现在的真实情形是,讲究严谨、在乎严谨、坚持严谨的人或许愈来愈少,但能够始终严谨者就是时代的骄骄者。
第七,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评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八,有环保的观念,要留给下一代一个完好的地球
其实,如今很多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在满足个人生活舒适的情形时,常常是不顾和忽略“环保”概念的。比如,装修一间房屋你使用了多少木材,那样对人类的未来会带来灾难吗?
配置家庭影院、音乐中心时,你考虑过播放时的分贝会干扰邻居、带来噪音污染吗?吃各式食品,特别是品尝野味时,你想过哪些食品的原材料是应该控制和保护的呢?
第九,教育并培养周围的人
不仅懂得自己学习、自己阅读,而且会带动和影响身边与周围的 人们共同学习,这会给自己的不断学习、深入学习营造一个理想环境,学习渐渐地会在自己的周围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第十,与外界友好的相处
善于接受外界世界,善于接受崭新的事物,善于发现和学习新东西并且不断去接受它,这在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2019年,如果我们的家长和家庭能给孩子们留下这10个气质,那么孩子的一生会受用不尽!
4、不要把你的“穷病”传给你孩子
不要把你的“穷病”传给你孩子
文/夭夭
二胎政策一出,关于要不要生二胎的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都在说着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方面的“大”问题,可我不禁想起的,却是前几天带宝宝出去玩时见到的简单一幕。
上周末带宝宝去商场,看到有捞鱼的项目,宝宝便千方百计要进入对他而言很高的栅栏,非要去玩一玩。一岁的小宝,要捞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捞鱼也就变成了倒水、洒水、傻笑、叽里呱啦表达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绪的活动。
旁边还有一个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妈妈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爸爸在看孩子捞鱼。父母的打扮都很时尚,从背的包包、戴的手表,手里甩的车钥匙串也能看出来收入不会太低,至少也是中产。但从我们坐下开始,这对儿父母的唠叨、抱怨便从未停止。
“诶诶,你好好捞,衣服袖子都湿了。”是妈妈。
“你过来,这边鱼多,快捞。”是爸爸。
“我来吧,你看你,才捞那几个。”爸爸说着一把将小网子夺过去。
“捕鱼神将”爸爸捞了几网以后,池里的鱼基本没有了,他心满意足的坐回去,得意地告诉儿子说“你要这样捞”。
男孩则一脸寥落地接过小网。
爸爸继续甩着钥匙串,妈妈继续盯着自己的玫瑰金玩游戏,但是唠叨依然在继续。
这边呢,我家宝宝虽然捞不到鱼,但依靠我们偶尔的救济和配合,还在欢实地奋斗着。
过一会,那边的小男孩突然扔下小网,说不玩了,要回家。
他爸爸瞟了他一眼,立马严肃地对自己的儿子说:
“不行,钱都交了,要玩够半个小时。不然钱就白花了,不能浪费!我告诉你,你今天如果不好好玩,以后就一次都别来玩了。”
小男孩听后,沉默一阵,小声说:“我衣服湿了,冷。”
“冷也不行,谁让你不穿好罩衣。继续捞!” 爸爸严厉地告诫。
小男孩拿起小网子,蹲下慢慢地捞着。
妈妈还在丧心病狂地玩手机,对发生的一幕,熟视无睹。
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他们对孩子的一句鼓励,没有看到孩子脸上一点点开心的表情。50块钱,一杯贵些咖啡的价格,对这对父母来讲,根本不会构成什么经济压力,但是为了不浪费,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冻着,也要压迫着他足额消费完这花了钱的时间。
当我抱着宝宝离开时,那个小男孩看了我们一眼,继续低下头默默地捞鱼——因为还不到半小时。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平日里是什么样子,但现在,他们三人脸上都写着“不高兴”。也许这对有经济头脑的父母觉得自己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浪费钱。但是这个男孩回忆起这段捞鱼的经历,会幸福吗?
他的心里已经被爸爸妈妈的抱怨、恐吓、不耐烦占据,他能想到的恐怕只是“我下要去玩某某,一定要玩够时间,不能浪费钱。”又或许,这个男孩并不是个例,有很多孩子生活在“不能浪费钱的阴影下。”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计算,功利地计较一件事情值还是不值,要计算每一分钟的性价比,每一个人的可利用率。但对于孩子,他们心中的最高性价比,就是开心。
父母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却又不断地在计较,自己付出了最好的,孩子有没有给到最好的反馈。
花钱让你上了早教,你不能不好好学;
花钱给你买了新衣服,你不能乱爬;
花钱给你买了最好的奶粉,你不能不吃。
那么你还你还记得你为了让孩子幸福、为孩子好的初衷吗?现在因为计较钱,让孩子失去应有的快乐,不是得不偿失吗?
对于金钱我们没有安全感,恨不得学会一切理财、赚钱技能,赚尽天下钱。而这不过是穷怕了,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穷病。可怕的是,并不是只有真正的穷人才会有穷病,经济富裕的家庭甚至富人也会有。
像那对父母,他们真的支付不起这50块钱吗,这50块钱对他们而言极重要吗?他们只是太怕浪费;也许更因为,他们骨子里觉得,快乐不值钱。
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节俭,我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变得重视金钱,小心翼翼攒钱、理财,但一定不要把这种用钱衡量一切的思维,影响到你的孩子。
拿我自己来说。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堂哥堂姐就有八九个,我又是最小的那一个,宠溺自然不会少,但也因此,那些哥哥姐姐的旧玩具、旧衣服都会转移给我。我妈妈也就不再给我买新衣服,用她的话来讲“从这些衣服里挑挑,就够穿的了。”
但对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来讲,那些旧衣服根本就不可能满足我爱美的心。可以自己支配生活费以后,我就开始丧心病狂地攒下每一分钱去买新衣服。工作后更是如此,最大的乐趣便是买衣服,总也买不够似的。
买买买的时候,我特别的开心,特别的幸福,但把衣服拎回家以后,心里便又被内疚感填满,后悔自己买了那么多衣服,觉得该把钱用在其他地方。每次都这样的重复、纠结,从没有过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的购物体验,多买、错买的情况倒不少。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根本就是童年时我妈妈的心理模式。长大的我把妈妈“有旧衣服穿着凑合就得了,要把钱花在其他地方”的心理模式继承到自己身上来了,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童年里的妈妈”。
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对子女的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我们喜爱或讨厌的自己身上的某种行为,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现在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围,尽量不把自己以往不好的心理模式、行为习惯带到现在的家庭里,影响自己的孩子。
不要总是一遍一遍告诉他这个玩具多么贵,要他过度珍惜了;也不要再反复强调自己加班有多辛苦、赚钱有多么难了,请不要让孩子过早背负上沉重的心理枷锁,他们的衡量标准只是“开心”,和这个东西的价码无关。
爱孩子也不是无条件地满足他的物欲,更不能因为自己穷怕了,苦怕了,就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不要把自己童年的匮乏投射到他的身上,加倍地补偿给他。
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等他对数字有概念后,给他一小笔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浪费掉也好,买对了也罢,你的生活不会因为这一小笔钱受到什么影响,孩子运用金钱的能力、理财的技能却可以得到提升。
所谓屌丝与真实的财富状况并不直接相关。屌丝是一种气质,富人里面的精神屌丝也有一大把。
不要用你所谓的节俭束缚住他的一切可能,从小被金钱束缚的孩子长大后只会成为和我们一样有“穷病”的精神屌丝。记住钱永远是为人服务的,而人的终极奋斗目标是开心幸福。
纪伯伦的这首诗一直是我提醒自己的座右铭,也送给你: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作者简介:夭夭,queen主义编辑。queen主义,为数万女孩服务的女神修炼顾问和励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