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俗感受传统文化_传统文化——剪纸作文

1、寻找年俗感受传统文化

寻找年俗感受传统文化
寒假的生活五彩斑斓,春节的风俗代代相传。今天我们先锋小队出发去寻找城市里的年俗,感受年味儿。
吴山广场上处处可见高高挂着的灯笼在微风中左右摇摆,时刻准备着迎新年,公园门口花丛中的三只山羊不知何时,脖子上都戴上了大红花,那仰首挺胸的样子神气十足,寓意着三阳开泰福运到。旁边门口的草丛中两个大陶瓷娃娃顶着“阿福头”身穿火红的衣裳,手拿细杆子挑着一大串鞭炮,好像就等着你去点火,真是喜气洋洋。小队员们个个都准备了节目,在广场上玩开了,猜字谜、歇后语、俗语、古诗······玩得不亦乐乎,尽情地感受节日的气氛。
往前走来到了河坊街,街上许多店门口都挂上了“年味儿”的彩旗,各种美食看了不禁让人流口水,甜甜的糖葫芦,香香的糍粑······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从河坊街头往上走,我们来到了杭州博物馆“第二课堂”,馆里的叔叔阿姨为我们准备了许多年俗活动:新春送福,剪窗花等。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围着大圆桌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立体”春字如何折,怎样剪,梅花窗花又是要怎么折,怎么剪,大家齐动手,认真仔细地做着。当我们把“立体”春字一个个立在桌上的时候,队员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课堂上欢声笑语,成了我们的乐园。
这次的寻找年俗活动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传统春节,也让我们体会了浓郁的年味儿和美好的生活。【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胡丽莉 作者年龄9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教室布置设计图片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3班
性格特点腼腆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综艺娱乐节目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尚师徒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传统文化——剪纸作文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寿”“喜”等贴在门上,窗户上来表示庆贺。

今天上午,老师让我们做剪纸互动活动,有的同学剪得五角星,有的同学剪得花。其中宋一诺剪得最特别,她剪作文了一个囍字,她说:“囍”字代表的是喜庆、喜事临门。还有一个同学剪得福字,她说“福”字代表的是福气,大福大贵。令外,还有一个同学剪了一个大大的“寿”字,他说:“他要祝他的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过最值得欣赏的是丛老师剪得牡丹花,它是花中之王,是国花,好看极了!它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使大家看得都目瞪口呆,不可思议。没想到丛老师是那么心灵手巧。不但讲课讲得好,而且还多才多艺。太棒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争着让老师教剪纸,就在这时,铃声响起,同学们都沉浸在剪纸热潮当中。

通过剪纸体现了同学们的心灵手巧,更体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韩飞行 作者年龄9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潭园小学 在读班级三年级1班
性格特点大嗓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玩网络游戏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颜丹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中国传统文化作文900字 诵读经典,感受中国梦

身在中国,心在中国,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中国,这个熟悉的名字,早已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的一切,当然,包括那份经典,那部历史,我也无比地崇敬和喜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时候,爷爷总喜欢教我念唐诗,我也乐此不彼地学着,总觉得这个东西读起来很好玩,《咏鹅》就是我第一次接触的诗,再大些,“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一首首唐诗,一直伴随着我。等上了小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我已能背诵地朗朗上口了,到现在,我仍是那么喜爱唐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诗是多么优美,多么传神啊。

我有时也会问:我为什么喜欢唐诗呢?可能是因为这是我最先接触的经典?现在我觉得唐诗比宋词元曲更押韵,更能让我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能体现文言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唐朝诗人中,我最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诗人,很真实,很准确,而不像浪漫主义,总是夸张地表现理想。我喜欢杜甫的诗的语言,沉郁顿挫;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风格,淡雅真挚;我喜欢杜甫的诗的内容,寓意深远。

杜甫的诗,首首是精华,句句是精髓所在,杜甫的诗,大多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感,“三吏”“三别”就是他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在乱世之中飘零的孤独,所以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怀家人,忧国伤民,念家悲己的人。

虽然杜甫仕途不顺,被皇帝贬諦,在战乱流离中生活,但是杜甫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这都表现在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诗《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透露了作者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敢于攀登人生顶峰,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种乐观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学习杜甫的精神,也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调整好心态纵使结果不那么完美,但拥有过、努力过就足够了。

唐诗教给我很多,这仿佛是那一位位诗人跨时代想要跟我们说的话;唐诗,是中国的经典,我们有义务继承它们,把伟人的话传递给中华的子子孙孙,这就是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这些经典,都是国家的精髓所在。我崇敬和喜爱中华经典,因为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我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跟随着时代在奔跑,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在无数炎黄子孙的心中传递、在血液中流淌……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曹襄 作者年龄14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知行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2班
性格特点勤劳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游泳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饶雪莉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论传统文化的基因作文

五千个春秋,浮华与残败;五千个岁月,梦醒与梦散。我们从石器和青铜器指示的方向走来,我们见证了诸子百家激情澎湃的辩论,我们感受到四诗五经的厚重,楚辞汉风的典雅。每一块石板,每一条幽径,每一条屐痕,都见证了先民的智慧与聪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互交融,各色样文明在民族的图腾里绵延成不朽的传奇。是的,国学不仅有儒学《诗》《书》《礼》《乐》,也应有墨家的《兼爱》《非攻》,当然也要有道家的《老子》《庄子》等。这些传统文化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穿越过巍巍秦关,皎皎汉月,最终演变成现代文明。并以绝对的加速度不断刷新着“限高”的尺度。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国学观,尊重并认识到国学是包括一切智慧与建树的主流和非主流思想。

易中天教授把百家争鸣主要分为儒墨、儒道以及儒法之争。不可否认,儒学自然那是百家争鸣中的众矢之物。它的核心是“仁”,主张礼乐制度,直至今日,它们在我们的社会伦理观上做出卓越贡献,它不仅可以用来调和社会矛盾,也可用于维持社会和谐。

作为儒家对立面的墨家则是跟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它主张“兼爱”,即无差别的爱。这如一记响雷重击着当代麻木漠然的人的心,在这个道德滑坡,底线全无的后工业时代,“兼爱”就是这个时代的道德丰碑。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也对现代文明、艺术、政治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而,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试缤纷多彩的,应是兼容兼色的。与文化类似的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小到大,父母给我们灌输的是“努力学习,以后做一个运筹帷幕的领导者,或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政客,抑或是做一个众星捧月的明星作文……却很少有人规劝我们选择自己想到的生活方式并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也的确有些人用不同于世俗的方式诠释生活方式的多样选择性。

他叫王万青,一名来自上海的支边医生,他于一九六八年孤身一人赴藏,并在那一待便是四十三年。他秉承着医者的仁心,兢兢业业为藏区人民务,托起生命的希望。若说他一开始是因为潮流驱动,那么中间多次回繁华大上海的机会他都放弃了。在世俗欲望的眼光中外,他选择了一种他想要的生活,“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他用他的大好青春向世人阐述了什么是贡献,什么是“兼爱”,什么是生活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成不了伟人,是因为大多数人憧憬奢靡繁华的生活,向往纸醉金迷的腐化。而梭罗恰恰是那个另类。他舍弃了所谓的“文明”生活,在凡尔登湖畔亲手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小木屋,独自在里面住了两年零二个月。快乐地过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这段生活看似避世厌世,实则他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警示那些由于终日自寻烦恼的“俗人”。用他的话说:“我绝没有鼓吹悲观颓废的意识,我只愿像报晓的公鸡,立于栖木之上,引颈高歌,唤醒世人。”传奇阐述了他那“逍遥”“无为”的道家思想,也成就了他传世之作——《凡尔登湖》。

人生有一千种说法,人们称之为成功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罢了,文化也是如此,人们尊崇推广的只是符合时代主流中的其中一种罢了。很喜欢东山魁麦作品中的一句话:竞相争艳的华丽色调,相互配合地非常协调,明暗的对拉变得柔和,各种颜色独具妙处,令人感到深沉。每个人都有选择挣脱世俗桎梏的能力,放下心中的枷锁,砸念世界人生,体会各种文明。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干你 作者年龄16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汉源县第四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5班
性格特点直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二胡 平均成绩112分
指导老师刘铁军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传统文化作文三篇 寻找传统艺术

传统文化作文三篇 寻找传统艺术

吹糖人

在河坊街上,有一个吹糖人的小铺,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吹糖人这种民间艺术是在明末清初传开的。这些民间艺人一般都挑着担,里面放着火炉和饴糖,手里还握着麦秸秆,上面插着一些栩栩如生的糖人,这些糖人多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

我站在小铺前,只见吹糖人把饴糖放在火炉上,等火烤软,揪出一团饴糖,先搓成圆球,然后压成圆饼状,用食指沾一下淀粉,洒在饴糖饼中间,再把它像包馒头一样封口。接着,小心翼翼地把饴糖搓成空心的椭圆,拉住椭圆的两头,向一边快速地拉去,这时出现了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他用指甲把它弹断,一根既圆又空心的细线出现了,和喝牛奶的吸管一样。最后,他鼓起腮帮子,往里使劲地吹气,饴糖像气球一样慢慢变大,身体就做好了。接下来就简单多了,把动物的五官和脚,还有尾巴做好,分别粘到身体上,一只活灵活现的动物出现在大家眼前。

原来,传统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呀!

魅力中药

11月21日,我们寻宝小队到河坊街去寻找生活中的传统艺术。

早晨,河坊街上就已人山人海,我看到那里的老艺人有的在捏泥人,有的在做扇子,有的在弹棉花。

我们来到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它由陈列展厅、手工作坊、营业大堂、庆余名医馆四部分构成。馆内,展示了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及上万种中药植物、动物、矿石标本。让我惊奇的是虎骨、猴骨、树皮、车前子和白矾等居然都可以入药。这时,我想起平时我也在喝中药,我的药方里是不是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动植物呢?我一回到家,就看了一下妈妈给我拿回来的药方,发现真的有啊!比如说白菊花,我以前只知道它是用来泡茶和观赏的,没想到还可以入药。另外,像蝉衣,甘草也是如此,平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时会有很大的作用呢!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不能小瞧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中药文化的魅力。

糖画

小朋友,你见过糖画吗?糖画是用溶化的黄糖制作成的。

关于糖画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从前,四川有个大诗人叫陈子昂。他喜欢吃黄糖,但吃法不同,他先把黄糖溶化后在干净的桌子上画一个小动物,等糖汁凝固后把“动物”拿在手中吃。后来,他到京城做了一个小官,因为没事干,就如法炮制,正好被小太子看见了,就吵着要,陈子昂就给了太子一些。没想到回到皇宫的小太子很快把糖画吃完了,吵着还要,惊动了皇帝。皇帝就请陈子昂到皇宫当场制作。陈子昂因此升了官,还收了一些徒弟,将这门手艺一代代传下去,就成了民间艺术“糖画”。

我也利用空闲时间到河坊街看到了糖画艺人制作糖画的过程。他们用的工具是勺子、铲子、锅、溶化的黄糖和白色的石板。先付十元钱,然后拨动转盘,指针转到哪个图案就画哪个糖画。制作糖画要以很快的速度用勺子里的液体黄糖作画,速度快慢和勺子的倾斜决定了画的线条粗细。随着艺人上下左右地移动勺子,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出现了。

糖画真奇妙啊!【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汤立路 作者年龄13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锦山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3班
性格特点爱交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减肥 平均成绩111分
指导老师刘智勇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