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镇西 我的老师作文1000字_走近柳宗元作文1000字

1、走近李镇西 我的老师作文1000字

茫茫人海相识是缘,而人与书的相遇也是一种缘份。早在2003年就读了李镇西的《教育所思》,怀着对李老师由衷的敬仰我走进了李老师的《把心灵献给孩子》。洗手净心,细细品读,一个个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让我身临其境,亲切感人,李老师日记的字里行间记载的全是细小繁琐的平常事;他也从不追求华词句的丽,但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李镇西对学生的爱心、保持的童心、执拙的科研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李镇西说最好的老师要拥有一颗童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做最好的老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拥有一颗童心,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所需所想,教育才会更好更有效。“爱心教育”是李镇西不变的追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说,为了报答童心,我尽量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他说,每带一个新班,我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第抄写在我书房的最醒目处,每个学生生日那天,我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他小礼物。每次放假,我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

每一次,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单是学生奉献给他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他的科研精神值得我学习,有一年,他主动要求学校将全年级名次最靠后的几十名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他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和科任老师一起进行转化“后进生”的教改试验。他把所有时间用于对这些“后进生”的琢磨研究,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和他们一起在野外的草地上摸爬滚打。他每带一个班,便确立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同时,便和学生一起用童心写教育的诗篇。20年来,他不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而且和学生一起编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班级史册。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他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

这就是我们的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却在自己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感谢李老师,他让我懂得:教育不仅是大智,更是大爱。我会感念着李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启迪和引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曹霖 作者年龄12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温州十二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4班
性格特点冷淡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论坛 平均成绩113分
指导老师沈竹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走近柳宗元作文1000字

柳宗元为人所知,大多因为他的《江雪》一诗。俞平伯先生的父亲,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俞陛云先生从这首诗里读出一种“悠然”的态度来,他说:“空江风雪中,远望则鸟飞不到,近观则四无人踪。而独有扁舟渔父,一杆在手,悠然于严风盛雪间。其天怀之淡定,风趣之静峭,子厚以短歌,为之写照。”(见《诗境浅说》)对于俞陛云先生所讲的“天怀淡定、风趣静峭”,我理会不到(借用梁启超读李商隐《锦瑟》语),反而对霍松林先生所读出的“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和“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见《唐诗精选》)有所体会。

永贞元年(805),唐顺宗重用王叔文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政治革新。他们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打击贪官污吏,废除宫市、五坊小儿及进奉等弊政,免除民间欠税和各种杂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官。永贞革新仅五个月即受到残酷的镇压,八位革新派的主要成员纷纷被贬谪为远州司马。唐宋官制,一般官员三年一调,可是柳宗元等整整过了十年,才奉诏进京。谁料想又被贬为更荒凉的边缘州郡。他在原配夫人去世以后,一直没有续弦,原因是他在贬谪之地,没有门当户对的女子,而且士人家庭出身的女子,也不愿意与他这样一个“罪大者”亲近,因此只好独自一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一想到这种情况,他便极为忧伤痛恨,内心如有热水沸腾般焦灼不安,甚至在寒食节时无法回到家乡为祖先扫墓,担忧祖坟被损,无法为家族延续后代,唯能向北方长号大哭,用头撞地。人生经历了这样的打击,难怪他的心情抑郁之极,以至于在他的“永州八记”中,偏好于描写那些“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过清”之境。结果,他年仅47便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作文,唏嘘不已。

与柳宗元同为“八司马”之一的刘禹锡,年长一岁,与柳宗元所受到的迫害几乎完全一样,但却活到了71岁,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由想到,在境遇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胸襟是否开阔、性格是否爽朗、精神和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的大小等因素,都会给予人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还可能影响到人的生命。从刘禹锡的《秋词》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位诗人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见解。诗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等到读到他在《游玄都观》和《再游玄都观》两首诗中对当时执政者的冷嘲热讽以后,便俨然看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开朗的胸怀。他在诗里嬉笑成风,说你们这些当政者,都是我走以后才来的;又说,十四年以后我倒是回来了,可你们去哪儿了呢?言外之意是在笑问:谁笑到最后了呢?具有这种性格和胸怀的人,才能在被打击了23年之后,仍然不抱怨、不颓废,仍然可以放眼瞻望,写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

当然我也在想,把柳宗元寿夭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性和胸怀,对他是否过于严苛,是否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呢?我愿意援引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的一些话,来表达我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景仰之情。韩愈先是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才华和见解,称其“儁杰廉悍,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尽管“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但是韩愈却肯定地说,柳宗元坎坷的一生玉成了他的文学成就。如果他被打击得不是那么久,不是那样的艰难困苦,即使他有出众的才华,他的文学词章也一定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一定不会流传百世的。与一个人生命的质量相比,寿命的长短毕竟不是最重要的啊!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爱觅团 作者年龄12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惠州市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木讷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游泳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孙翊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走近殷墟作文1000字

身为土生土长的安阳人,空守着中国最早的朝代遗址,竟没有仔仔细细的去好好看看这些文化,看看殷墟,我不禁有深深的惭愧。

于是,我怀着满腔的敬畏,走进了殷墟,走进了殷商时代的历史。

以前的我也去过殷墟,小小的我却还不懂得那一个个青铜器具的历史和意义,甚至在看过遗址中泛着土色的文物之后转身离开。小时候的殷墟是模糊的,它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被称作妇好的人和一堆阴森的白骨。然而,今天殷墟给我的印象再不如从前了。

我慢慢的沿着扶梯而下,内心生成一种压抑沉重之感。扶梯伸到地下,旁边是一个巨大的坑,坑内横七竖八堆放着一片片龟甲,金色古朴之下,我看到了它们和泥土融合千年的颜色,隐隐约约之间,那些龟甲上面刚硬的刻纹也显露出来。这些曾经跨越千年的文字,这些中华悠长历史孕育出来的文字,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文字,它们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跟着兽骨和龟甲,一起沉睡在沉沉的泥土中。它们曾静静地等待,静静地等待再出土那日,替它的主人诉说给后代,诉说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沉淀成的殷商文明,那些亘古历史中的智慧结晶。

历史易老,但那些成为载体的文字和文化永远不老。

我回头再看一眼那些陈色的甲骨文,步伐缓缓的,妇好墓却出现在眼前。透明的玻璃柜里,精致的摆放着司母作文戊鼎,那鼎的颜色浑厚灰暗,由内而外透着黑青的颜色,黑之间夹着青,青之间又夹着些昏黄,昏黄之间又夹着古铜的青。古人的文物,却被现代人陈列在明丽的玻璃之间,供来来往往的游人注视,倒不如永不出土,一直埋在黑暗的地底,随着那段凄苦的历史远去,默默的追随本属于它们的朝代,追随着拥有它们的古人。

我就这么一个人静静的走着,走在历史之间,走在殷商时代的文化之间。

终于,我来到了那些阴森的祭祀坑。俯下身子来看那些人形的白骨。他们身子被埋进土里,佝偻蜷缩的姿势今天都还能展现。他们生着时是奴隶,统治者从不把他们当作人来看,死去了,化成一抔白骨,终随着风化了,随着历史去了。然而,有谁知道他们被埋葬之前曾经历过的痛苦呢?那个仅一周婴儿的母亲,怀抱着自己命运已定的孩子,绝望地走向养育她的土,走向暗无天日的灰暗的土,她有没有惧怕?

我凝望着那些古怪的姿势,这些可怜的奴,它们生来就束着自由,面对死亡,他们只能蜷缩着,将生命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然后默默的告别这个时代。想到这些,我惊悚的向后缩脚,向那些被摧残的生命深深鞠躬,怀着敬畏致敬。

这些人的苦难,文史之中是没有记载的,但是它们用这样特殊的方式留给后人。

且行且止,我就这样走近殷商的历史,走近殷墟。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胡因梦 作者年龄16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广州实验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7班
性格特点机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糕点 平均成绩111分
指导老师赖弘国 老师职务班主任

4、走近风作文1000字

我要走近春天的风。看它婀娜的身姿,轻嗅它芳香的味道。春风飞过了村庄,原本寒冷僵硬的冬天,无声地撤退了。春风轻抚人们的脸颊,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春风挥起演奏棒,大地万物唱起了欢快的歌。汩汩小溪流动了,向远方奔去;树醒了过来,动动身子抽出了新芽;花儿绽放笑脸,为人们捎去春天的祝福;人们卸下沉重的棉袄羽绒服,换上了轻便的衣服,结伴登山。春风拉着我的收去踏青,我伸手猛地一抓,想要将一些春风带回我的家。春风灵活地一躲,我气恼地去追春风……“抓着了!抓着了!”我兴奋地笑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打开手掌,没有?!春风又调皮地飞走了,我又去追。人们看见,笑着说:“瞧!又是一个追风的孩子!”

我要走近盛夏的风。盛夏的风可不像春天的风一样轻柔,而是狂野、嚣张的。盛夏的风弥满了整个角落,连昆虫也烦躁地叫了起来,人们的衣裳慢慢减少了,变成了t恤短裤。盛夏的风掠过每个人,恨不得从每个人身上再挤出一滴汗。盛夏的风带着一股狂热,挂到每个人身上总会觉得烦躁。知了也不满地叫了起来。盛夏的风嚣张地笑了起来。整个夏天总有着这股笑声。嘿!有一天,盛夏的风更热了,但却没有了平日里的嚣张。我乍眼一看,它生病了发高烧了。我将它装入瓶中,瓶子里总伴着它的哀号。看样子它病得不轻。我作文给它扔了一些冰块,它似乎好多了。几日后,它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嚣张,它说,要带我去玩。我兴高采烈地追了出去。大人们总说:“这孩子,总跟着那风玩!”

我要走近秋天的风。秋风总充满着丰收的喜悦。秋风穿着盛装让庄稼结果。秋风唱着丰收的赞歌,为农民送去丰收的祝福。秋风总是很忙。它匆匆地掠过果树,庄稼。当秋风掠过果树时,果树意识到它该开始了,果树们慢慢成熟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香气似一根无形的绳,把农村里的娃子们“牵”到了这里。娃子们总会趁主人家们不在偷偷地摘几个,一溜就跑了。它匆匆地飞过庄稼,庄稼们慢慢变熟了。麦子们随风轻摆,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麦浪翻滚着,层层叠叠,煞是好看。秋风匆匆大树。大树们的叶子,开始由绿变黄,缓缓地飘落,踩在上面“沙沙”作响。枫树的叶子变红了,飘落在地。枫叶的颜色似玫瑰又似郁金,远远望去就是一幅五彩的油画!我总是很喜欢把一些落叶拾起来,在田野里兜个圈,在果林里面兜个圈,再把落叶包起来,我一直认为那落叶里包含着秋天的风,秋天的气息。我总会和秋风一起玩耍。

我要走近寒冬的风。安抚它那冰冷的心。让它快乐。让它吹的不再是冷漠,而是温柔!

我要走近风!风,无色无味无形,既亲切又神秘。我要走进风,和它一起开心地笑……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艾格纳 作者年龄12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泗洪县人民路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7班
性格特点常为小事动感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下棋 平均成绩97分
指导老师空之战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走近你作文1000字

虽然你并非王族,没有戴安娜王妃耀眼的皇冠,但你有奥黛丽·赫本娜那样的高贵,儒雅的气质,人格都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在我心里,这样的女孩就是最有公主范的那一个。

——题记

如果有如果,如果一切都能从头来过,如果能紧握彼此的双手,如果没有擦肩而过,如果从未相识,如果你能给我想要的,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要走近你,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

多少次,我纸下道出无尽的思念;多少次,我悲痛欲绝仍笑靥如花;多少次,我擦肩而过却悔恨已晚。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世界那么大,我却遇见你,从此飞蛾扑火,即使灼伤消亡,你也是我唯一的方向。

为何让我遇见你,让我走近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此,我已在佛前乞求了五百年,求他给我们结一段尘缘。许多人问过我,为何奋不顾身地走近你,我一笑而过,默默无语,或许连自己都不敢正视自己的心,掀开散落在谜底上的灰尘。

我爱你,我愿意用清茶涵养你的才华,我愿意用烈酒唤醒你的梦想,我愿意用肩膀挡住一切对你的伤害,我愿意独自在寒冷的黑夜忍受着噬骨的痛苦。只要你幸福,开心就好。

我愿意做一个摆渡者,带你跨过寒冷的海洋,我愿意做一个引路者,带你避开泥泞的沼泽,我愿意做一个孤独者,带你看清你想要的真相。

即使我只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即使我只是作文你征程中的一道风景,即使我从未走进你的心里,即使我明白你从未属于我,我还是想留下一些回忆,哪怕是一些苍白的回忆。

泪眼问花花不语。既然花儿不说,又何须再问?曾几何时,我问你愁容不展,千杯酒不醉,把酒问青天;曾几何时,我问短暂花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曾几何时,我恨背道而驰,已沧海桑田,此生不愿相见;曾几何时,我们即将心心相连;曾几何时,我们惆怅与彼此绝别;如愿以偿,我走近了你的世界;如愿以偿,我逃出了你的世界。你满眼愁怨,质问你,为何心狠至此,无情绝天?

“蝴蝶眨几次眼睛,才学会飞行,天空洒满了星星,但几颗会落地,多的事,你不知道的事。”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而你,是我珍藏了十年的回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相遇,不是开始认识,是重逢,是好久不见。多少寒冬里,夜不能寐,只因你的潸然泪下;多少痛苦中,伤心欲绝,只因你对他绚烂一笑;多少惊喜中,大呼小叫,只因你擦肩一句问好。爱之深,恨之切;思念太深,怨恨太重。我看到了走近你的开始,却算不到憎恶的结局,如果一切从头来过,愿此生从未与你相识。

这次我走近你,是晴天是阳光;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了两头。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萧浩冉 作者年龄16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盖州第一高级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9班
性格特点果断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保龄球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韩王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