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又是清明作文700字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这也是一首有关清明的歌儿。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清明,我也回老家扫墓了。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他们为了祖国,抛头颅,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大义凛然,大勇无畏,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作文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那些伟大无私的先烈,不只是在战战死沙场的革命烈士,还有的是在人群中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出自己,放下自己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的利益着想的英雄。他们可能只到逝世,也无人知晓他们所做的贡献。
因此,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更爱自己,更要爱祖国。作为石室的我们更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容组词 | 作者年龄 | 13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浙江省东阳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搞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牛大力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清明作文7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祭拜死去的亲人的日子里,爸爸带上我和好朋友一家,还有一位抗战老兵—黄爷爷,一起来到岳麓山。
我们来到山下,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一同往山上走去。突然,九十四岁的黄爷爷不走了,爸爸问:“爷爷,您怎么啦?”黄爷爷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说:“我的心跳很快!”爸爸忙扶着他在路旁的木椅子上静静地坐着。不多久,一辆银白色的汽车在我们的面前停下来,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下车后朝黄爷爷走来:“来,黄爷爷上车吧!”。说完,那位爷爷和爸爸一起扶着黄爷爷上了车。
来到目的地后,我们迅速下了车,哇!眼前的景象把我们惊呆了,在纪念碑的周围站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的手里拿着雨伞为老爷爷挡雨;有的一手持着白菊花,一手持着香烛;有的站的笔直,认真倾听抗战老兵叙说他们过去的故事;有的弯作文着腰为阵亡将士祭拜;还有的手拿摄像机为人们拍下这一幕……我忍不住问爸爸:“他们为什么要来祭拜呀?这些都是他们的亲人吗?”爸爸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躺在这里的都是抗战英雄们,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听完爸爸的话,我思绪万千:那些抗战士兵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是多么的伟大啊!这么多的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我也应该啊!想到这里,我也向爸爸要来一根香和一朵白菊花,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在墓碑前深深地鞠着躬。
公祭活动在蒙蒙细雨中结束了,人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离开了岳麓山。
今天虽然很冷,但是我感觉到了人间的温暖。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国、爱兵、爱人民的好学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孔秀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什邡国人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感情丰富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笛子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东昌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关于清明的作文700字
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时因不能够回家扫墓,独自一人在异乡路上奔波,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以表自己此时的心情。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流传至今。
今年的清明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们一家步行来到了一座山前,这座山我来过很多次,但都是每年清明的时候。山上有着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墓,我们来到一座坟前,却发现我的阿姨已经开始给坟墓除草了,我们便自动加入了扫墓的队伍。妈妈告诉我,那座墓有两层,上边葬着的是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下边葬着的是我的外婆。在我的记忆中我只见过我的太奶奶,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只有她坐在家门口的那张椅子上等着我们回家的样子。至于我的外婆和太爷爷,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我忘记了他们,还是根本无缘相见,我也无从得知。
在他们的坟前,还长着两棵十分茂盛的树,它们长出了许许多多的绿叶,但在这些绿叶中总夹杂着几处枯枝,我喜欢将上边的枯枝从树上摇下来。我随意地作文从路边捡了一根长木条,往树上一打,便落下许多枯枝,若将它们换作是雪,那也得是鹅毛大雪。
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还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当然也有不少的习俗。
在每年清明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祭扫坟墓,是表示对死者悼念。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荡秋千、踏青、放风筝、戴柳等习俗。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扫完墓后,我们来到了外公家,那时已经是中午了,在吃午饭之前,妈妈和阿姨们总是会准备一些吃的,比如青团、粽子、虾、苹果、糕点什么的,将它们摆在桌上。记得很早以前妈妈说过,那些都是供品,是给外婆他们吃的,我们要在他们吃完以后,才可以吃。要是趁大人不在偷吃,那便是对那些过世的亲人的不敬,若是偷吃时还被大人们抓个正着,那可就不是一顿教训这么简单了。
渐渐地,太阳已经开始西落,我们也该回家了,在这回家的路途中,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太奶奶那慈祥的面庞……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谢艾格 | 作者年龄 | 13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北海市银海区福成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顺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龚旭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清明作文700字
“清明佳节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屋后的李子开花了,清明节又到了。《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来历,据说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后来演变成纪念祖宗的节日。民间此时往往都会做一些糕点祭祀祖先。比如开花馒头、米糕等。开花馒头是由面粉加上糖水、酵母发酵上一段时间,然后搓成长条,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在蒸笼里蒸熟了,还要用木麻黄子在上面印个小红花,吃起来香香甜甜的,晒干后更是农民们必不可少的美食。
女人们在家忙着祭祀祖先,孩子们则喜欢跟着大人去踏青。踏青古时又叫寻春、探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草儿长得绿油油的,像给大地披上绿色地毯,清明花开得正艳,好似白雪,煞是好看。路边的樟树也穿上了嫩绿色新装……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田里,农名伯伯正在插秧种豆,正所作文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他们播下的不仅仅是种子,还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希望。不仅人忙,动物也忙,树上,黄莺正在欢快地歌唱,几只燕子忙碌地衔泥做巢,真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处处一派繁忙景象,到处都透露出春的气息。
除了踏青,扫墓是清明的重头戏。在外出门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必须回家扫墓。这一天,山上都是扫墓的人。“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坟里住着是我们的祖先,那是我们的根。清明扫墓是慎终追远、孝敬先人的一种表现。这一天,各个山头,人头攒动,给祖先坟墓清理杂草,给祖先坟上培上一些土,再往坟上撒一些纸钱,向祖宗表示问候,表达我们的思念。
清明节,是我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一天,我们缅怀先人,继往开来,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在这一天,我们踏青赏春,迎接新生,开创美好的明天。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魏娟 | 作者年龄 | 12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通小海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怪异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跳舞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孙禄堂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又一清明作文700字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呤:“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到了。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每逢清明时节,总要在故去的长辈们墓前砍去杂草,排除积水,供上瓜果鱼肉,挂上各种颜色的纸,点燃百十个一串的鞭炮。年长的每到一座墓前,就介绍着墓主人的辈分,功过是非,不时的“啧啧”有声,并感叹一生的不易,匆匆而又短暂,最终化为那抔黄土。末了,不忘叮嘱后生们要努力、向上、珍惜。一边上的少年,听得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作文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每年此时,爷爷总会带上我和弟弟上山去祭拜。如果哪一年不下雨,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礼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暖和的微风抹不净伤感的眼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年,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在某个暖春四月的又一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你在缅怀着谁?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子嘟 | 作者年龄 | 16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8班 |
性格特点 | 倔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黄文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