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读后感

1、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一)

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 年7 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着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楼,听两个歌女为他唱曲。听着听着,他会觉得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子就是歌女自己心里的歌;听着听着,李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地击节赞赏不已,并将其中一首歌词反复咏哦;更会感叹“民间竟有如此优美的天籁!如此动人的绝妙好词!这一支支曲子都是浑金璞玉啊!……”李白加倍给了歌女赏钱,临走时,她们再三道谢,李白却说:“该我谢你们哩!”两人大惑不解。李白又说:“我给你们的是铜钱,你们给我的是黄金。”是啊,李白在游历中不断地搜集“黄金”,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诗仙的重要原因啊!

其实,读《李白传》一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李白游历的一生,几经波折的一生,才华尽现的一生……也让我明白了诗仙是怎样炼成的。另外,这本书让我赞叹不已的还有作者安旗的语言功力,此书以李白游历的过程一一道来,而作者所述李白游历景观之词无一重复,而且一词一句都妙不可言,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极度贫乏;所记李白拜访的名人,形容才华横溢之词也总是让人倍感绝佳且新鲜,简直就是词库大全啊!

说实话,读完《李白传》后,我依然觉得自己只是触到了一点皮毛,对李白的一生我还是无法细致而确切地道来,对文中的佳词妙句也没能记住多少。我想这本书,还要再读,三读,四读……也许才能真正获得其精华,理解其内涵。

李白传读后感(二)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生活如同馥郁的浓酒使诗人心醉,这当然不是说生活中没有悲哀和痛苦,但诗人的乐观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战胜忧患意识,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传读后感(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2、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诗句

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5、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6、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8、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11、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1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

1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4、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16、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词》

1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20、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21、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2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25、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2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8、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29、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玉壶吟》

3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1、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32、遥闻会稽美,一度若耶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送贺宾客归越》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3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3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36、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39、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曲》

4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

41、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

4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43、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4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4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4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4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4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4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

5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5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54、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公无渡河》

5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56、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3、李白将进酒读后感

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一)

说起将进酒,就不得不提前一个人,那就是诗仙‘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望庐山瀑布》等,都出自他之手,他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他的诗以逍遥自在着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却大多悲壮。所以,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特别是《将进酒》,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

首先,就要从开头开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听,就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由此,他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告诫人们人人都要得意的时候,不能骄傲,要顺其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要告诉人们不能太注重钱财,不管有多少钱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有多少终究是身外之物,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的才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说明了李白心中的无奈。‘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人不能太注重钱财,倒不如长醉不复醒,但谁又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借曹植,来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可谓心之豪情大发。

我们说不出李白的豪情壮志,说不出他的逍遥自在,他看破红尘,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李白乃一代名诗人,李白深刻的写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用将进酒来抒发自己心中之情。望《将进酒》能流芳百世。

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二)

生活好像是在品一杯茶,又像是夜深人静时,笼罩在柔和中看出首诗,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试看,人间有多少人,胸无半点志向,只是浑浑噩噩的活了多少年;也有的人刚踏上社会,不能说无雄心大志,但稍遇挫折,便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一振不蹶。他们的沉沦丧志,归根到底,是没有能把握住自身存在的价值。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敢于逆风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王,勾践称为阶下囚,但他不干屈服,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战胜了吴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一美谈。这就是一个实例。

在一定意义上,“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体现在成才目标的自我调节上。一个人能否成才,固然需要树雄心、下苦功,但能否正确的确立成才目标,也有着重大关系。齐白石30岁前当木工,师傅骂他连刨口都磨不平,后来他该学国画,成了一代国画大师。还有道尔顿、契诃夫等例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点也没有错,此路不通硬要走,只能是到处碰壁。愿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三)

说起将进酒,就不得不提前一个人,那就是诗仙‘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望庐山瀑布》等,都出自他之手,他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他的诗以逍遥自在着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却大多悲壮。所以,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特别是《将进酒》,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

首先,就要从开头开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听,就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由此,他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告诫人们人人都要得意的时候,不能骄傲,要顺其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要告诉人们不能太注重钱财,不管有多少钱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有多少终究是身外之物,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的才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说明了李白心中的无奈。‘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人不能太注重钱财,倒不如长醉不复醒,但谁又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借曹植,来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可谓心之豪情大发。

我们说不出李白的豪情壮志,说不出他的逍遥自在,他看破红尘,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李白乃一代名诗人,李白深刻的写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用将进酒来抒发自己心中之情。望《将进酒》能流芳百世。

4、李白诗词读后感

李白诗词读后感(一)

今天我拿出一本《李白名诗名句》,我读完后感悟很大。

李白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在书中记载的诗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多么简单的七言绝句啊,但是它却有着更深一层的魅力。诗人李白在诗中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他开阔的胸襟、豪放的气势,抒发了他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的感情。短短二十八个字却饱含了诗人的性情,真是无与伦比啊!

读了这首诗、这本书,我看到了李白的才华,我想只有他平常的用功刻苦才成就了他成为一位伟人的基础,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白诗词读后感(二)

生活好像是在品一杯茶,又像是夜深人静时,笼罩在柔和中看出首诗,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试看,人间有多少人,胸无半点志向,只是浑浑噩噩的活了多少年;也有的人刚踏上社会,不能说无雄心大志,但稍遇挫折,便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一振不蹶。他们的沉沦丧志,归根到底,是没有能把握住自身存在的价值。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敢于逆风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王,勾践称为阶下囚,但他不干屈服,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战胜了吴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一美谈。这就是一个实例。

在一定意义上,“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体现在成才目标的自我调节上。一个人能否成才,固然需要树雄心、下苦功,但能否正确的确立成才目标,也有着重大关系。齐白石30岁前当木工,师傅骂他连刨口都磨不平,后来他该学国画,成了一代国画大师。还有道尔顿、契诃夫等例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点也没有错,此路不通硬要走,只能是到处碰壁。愿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李白诗词读后感(三)

他字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一生放荡不羁,不为世事所困;他笔下的诗词豪放又不失细腻,受世人所敬仰。他,就是李白。

手中的笔狂舞着,一首首诗词流淌千年,成了世世相传的经典。“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笔落经风雨,诗成泣鬼神”都是李白的至交好友杜甫的评价。的确,李白作诗风格豪迈、清新飘逸,如月般温情,又如日般火辣,看似平庸的字却被他谱写成了千古佳句。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都出自李白笔下。有人说,他不是神却胜似于神,说他是诗仙当之无愧。在他手中,纸为地,墨为物,而李白就是手持灵笔的造物主,造就了一首首无与伦比的人间绝美。

人们把他捧得像神一样高,但他的一生也历经坎坷。多少次对夜独醉,向月倾诉自己的满腔苦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竟能将借酒消愁之事写得如此荡气回肠,托出他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傲岸精神。如此豪情,是只有李白才有的吧?

但,即使是放肆无忧的人生也有结束的时候。李白,一生留下了许多贤诗圣词,他终年六十二岁,留下了他在人世最后一首词——《临终歌》。寥寥几笔引得多少人潸然泪下,为李白之死痛感悲憾。人们只记得他留下的不朽文明 ,可又有多少人记得,他经历的心酸悲愤、痛楚忧肠?踏进青山西麓,石上刻着的字壮观却又悲凉。北风呼啸,一阵阵刺骨的寒意,伴随着滴滴雨珠打落在碑上。越下越大的雨,仿佛在为谁哀悼——“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岁月 悠悠,花开花落,流年似水,时光的年轮辗转千年,耳边的一首歌万般悠扬“对饮东篱三两盏,何妨轻佻?把酒问月姮娥可好……”

我 们不会忘记 ,大唐盛世,有那么一个人,挥笔成诗,流传千古千世。愿他,能够永生清乐。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