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感_《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1、《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文/十三

养病期间,读完了阿图(阿图 葛文德,atulgawande)医生的《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

这本书跟《解忧杂货店》几乎同时买来,但读后感却迟迟未有,一来是书读得断断续续,没有成效;二来则是读完了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个沉重的话题,沉重到无法去思考,一思考就会落入一个深渊中,解决不了,却又跟着难受。

它离我还算遥远,但离我的亲人却如此接近。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对待老年病的问题,如何帮助老年人(其实我觉得年轻人也应该认识)认识到,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你选择在医药技术的折磨中苟延残喘,全身插满管子的活着,还是跟家人,跟自己需要的环境,跟你自己的医院开开心心地死去。医疗对于患者,究竟是活着的人对即将逝去的亲人的苦苦留恋,从而抓着不放,还是死者的意愿?

这都是从理性的医药科学到人文科学都需要综合考虑的话题。

being mortal 应该是mortal being换了顺序,译为凡人,相对于神的存在,正确的参考也许应该是“身为必死的凡人”。

那么,既知必死,医生的责任究竟是维持病人的生命质量,还是延长病人的生命长度?

我们一直犹犹豫豫,不肯诚实地面对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应获得的安静缓和医疗与许多人擦肩而过,过度的技术干预反而增加了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剥夺了他们最需要的临终关怀。人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乏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给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掌控。

这并不是一个诱人的前景,人们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所以畅销书大多是《younger next year》、《ageless》、《the fountain of age》等等,却有效地规避了如何面对的问题。

也因此书中“主流的医生会避开老年病,因为他们没有对付‘老废物’的措施。‘老废物’要么耳背,要么视力差,要么记忆力衰退。为‘老废物’看病,你得放慢速度,重说一遍或者再说一次。而且他不止一个主要问题,他有15个主要问题,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胃病等等,有些病可能已经50年了。”

身体的衰退就像藤蔓一样慢慢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人会适应变化,直到有一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明白情况终于不同了。衰老是我们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来临。当我们身体的最后一个备用系统失灵时,医药可以决定你的生命道路是猛然下降的,还是舒缓下降,于是当各式各样的医疗设备加在病人身上,或者护工,或者疗养院等等一切手段都实施之后,有了以下的情景:

“在爱丽丝搬家后的几周,我见到了她。她一点都不开心,也完全没有适应。她从来不是一个会抱怨的人,所以她并没有表达任何愤怒、不快或者痛苦,但她显得从所未有的沉默寡言。大体上,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她眼睛里的光芒不见了。”

总体感觉这是一本信息量很大的书,需要很多时间去阅读,更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在我看来,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地读,身临其境地去想,才能慢慢接受。

我无意于推广或者嫁接,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对我这样的年轻人而言,衰老和死亡也许近也许远,都可以由自己说,但从来不能让你感同身受。也许它在某一刻离你特别近,离你亲人,你的朋友,甚至是你的擦肩而过的路人,我们可能从不在意,或者在意那么一瞬间,在意一阵子,但却没有思考过。

只能说,我有读闲书的习惯,所谓闲书,可能就是暂时用不上,或者永远用不上,又或者用上了我也不知道的书吧。这本书也许今天之后就会放入书柜,我想,终有一天我还会再翻开。人生在世,闲事也做过不少,何况看几本闲书呢?

我扶他起来,他紧紧抓住我的胳膊,缓缓迈步,半年以来,他走得最远就是客厅……

生命是短暂的,如何面对别人的告别,或者以后与自己最好的告别?

2、《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文/马军启老师

《漫长的告别》悬念重重,笔触文艺感很浓。

整个故事都笼罩在反舌鸟嘟嘟的警告声中,也仿佛使惊悚的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故事开始时硬汉私探马洛萍水相逢大好青年特里和只把他当成毛绒玩具随时能抛弃他的放浪形骸的妻子西尔维娅,她是一个亿万富翁的千金。西尔维娅和特里婚姻有名无实,一无所有的特里也无法约束(也是达成私下协议)西尔维娅混乱的私生活。

书中悬念满满的描写了处在洛杉矶穆赫兰道北边休闲谷中上流社会人际关系和荒唐混乱且酗酒嗑药空虚的生活及谋杀。酗酒者被利用,竟然在当时谋杀发生时,自己也稀里糊涂,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一箭双雕的谋杀,特里好像很快觉察了,为了十几年前的一段婚姻,自己承担了罪名,也不想让美梦似得韦德夫人承担罪过,匆忙中向马洛告别,并让马洛帮助他逃离出境。

马洛认为是特里不可能杀了他的妻子西尔维娅,逃出境外的特里又在两位黑白道上混得不错的老战友帮助下,在墨西哥伪装自杀平息谋杀案,自己也改头换面化名逃离原先的那种生活。并且寄给马洛一张五千元的麦迪逊美钞,暗示让马洛不再关注此事。

故事中作家韦德也与放荡的西尔维娅有私情,被韦德夫人看到自己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都被染指很是嫉妒。案件发生后作家韦德在困惑中渐渐发现真正的凶手是谁后,内疚特里是一个无辜的好人而自杀,更加沉迷酗酒,却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对他有了杀心。

韦德夫人一个美梦似的,眼睛是罕有矢车菊蓝的金发美少妇,笑容是那么温柔,那么优雅而纯洁。没有想到她还很聪明有心机,不动声响精心谋划了并且实施了两桩凶杀案,且用美色挑逗硬汉侦探马洛,并把他也牵连作家韦德之死的案件中。

故事结尾特里整容后用化名再次向马洛告别,马洛感叹特里以前从许多方面是个很可爱的人,到变成现在学会演戏,且从中得到了乐趣的人,从前惺惺相惜的感觉随着也烟消云散。

苍蝇沾染蜂蜜就不能再扇动翅膀。

故事很精彩,译文也流畅,书本装帧也很好,很值得一读。

3、告别天堂读后感

告别天堂读后感(一)

那层层叠叠的云朵,是你我年少时的忧伤,云朵深处的光芒是你我想都不敢想的天堂。

如果告别天堂能换取万里无云,那么我宁愿拥有永恒的悲伤。

我们不是靠惯性活着。

女主人公宋天杨出生于1979年,而作者笛安是1983年出生,也就是说笛安用一种时过境迁的眼光审视着这个叫做“告别天堂”的故事,正是这种时空的差距让故事从开始便埋下了炸药的倒计时器,“滴答,滴答”逐渐笼罩心房,等待在令人窒息的一瞬爆发。整篇文章不乏《梦里花落知多少》似的搞笑语言,或者说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而酿制成的嘲弄的笑料,让我们在嗤笑的同时心湖泛起伤的涟漪。

书中的五个人,他们以不同的、听任自己内心呼喊的方式生活在他们的“天堂”里。那是只有青春才能赐予我们的天堂,里面有血色欲滴的带刺玫瑰、肆意开放的野菊花、简单的喜怒哀乐、角落的骄傲与卑微、好胜的占有还有胆小的退却……

对爱倔强的天杨,点燃火柴就拥抱天堂的方可寒,默默也孩子气的肖强,几番挣扎终究回到原点的周雷,还有那个我不知该如何形容的江东。他们在这个终将要告别的“天堂”里努力活过、幼稚过,但是谁又能去取笑他们呢,谁没有幼稚的时候呢?他们凭借主角的身份肆意的飞扬跋扈,用开了又谢的回忆花瓣在天空幻化出无数铅黑色的云,最终以一场空前的飓风横扫整条银河,心也在这一刻成了死灰。

《告别天堂》没有让我流泪,他不像以前我看到过的任何一本书,他好像没有起伏的顺其自然的就朝那里发展了,不等我们酝酿出泪水他早已云散风流。

笛安是个奇特的作者,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形容:“黎明像个苍白的怨妇一样来临……”她的文字里有种奇妙的张力,她大胆的描写“性”但又不似七堇年的《澜本嫁衣》那样赤裸。这与她对文字的真诚有关,但这真诚中又充斥着残忍。她先将每个人物依次变得鲜活再一一“杀死”他们,用近乎决绝的手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奉献”。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她的天使,这个天使如果觉得你的生活太过悲哀,你的心情太过难过,那么他就会化身成为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你的恋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仅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他再不动声色地离开。于是你的人生就有了幸福的回忆,即使以后你的道路上布满了风雪,可是你依然可以想起曾经幸福的事情,你就可以依然勇敢。所以那些默默离开我们的人,其实都是天使回归了天国,比如那些离开的朋友,那些曾经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那些曾经爱过最后分开的人,曾经你向他问过路的男生,曾经讲过一个很好听的笑话逗你开心的同学,曾经唱过一首好听的歌给你听的歌手,写过一本好书的作家,他们都是善良的天使。也许你有段时间会对于他们的消失感到伤心或者失落,会四处寻找他们去了哪里,到了什么国度,可是到最后,你都会相信,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安静而满足地生活着。于是曾经的那些失落和伤心都将不复存在,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

所以说当我们为爱、为生活去告别天堂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对我们生命中的天使说再见。只是天使不曾离开。告别天堂也告别了青春的张扬与疯狂,告别江东,告别可寒,告别肖强,最终告别天杨。海子说,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能够见到,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原来那一刻,不是公元前也不是公元后,那次最美的微笑一直绽放在心底,只是你我只在乎了自己。

天堂,别了,流年。

告别天堂读后感(二)

漫无目的的在图书馆闲逛着,忽然“告别天堂”这四个悲伤的字眼跳入了我的视线。翻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人看到真正美丽的来到。”让我很有感触,因为悲伤。

书里面讲述了五个为爱痴狂的、孤独的孩子在青春岁月中演绎着一段纯粹却迷乱透顶的爱情故事:温暖而倔强的天扬,绚烂而脆弱的方可寒,有点坏其实不太坏的肖强,傻的可爱的周雷,还有明明比谁都敏感却羞于承认的江东,五个人之间“因为彼此深爱,所以互相伤害”的惨爱让你动容,让你扪心惨烈地去痛去哭。当然这是作者笛安对他们的定义,我在看书前并没有先看这段话,所以感觉有点偏差,第一次看多人物的第一人称小说,看得有点晕乎乎的,因为要随时转换角色。

虽然江东和宋天杨是男女主角但是周雷和方可寒却更让我记忆犹新。在方可寒病危的时候周雷最终和天杨举行了婚礼,但天杨对江东的一个回眸落泪让故事的结尾又多了一份揣摩。

江东,他深爱着天杨,却又同时和方可寒维系着那层微弱而柔韧的感情。他与天杨一开始就岌岌可危的爱情最后变成一句话:比遥远更远,却触手可及。离咫尺更近,却可望不可即。这便是他们的爱情。渐行渐远,可永远不会趋于零。

天杨,开始的时候温暖、纯粹,让我感到舒服。而在与江东交往的过程中,她倔强:“眼泪是最珍贵的东西,只能留给这种深切的悲伤,这悲伤与羞辱无关,与委屈无关,与疼痛无关,你依靠这悲伤和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联系。你和这悲伤在烟波浩渺的孤独中相互取暖,相依为命。”到最后面对三人的感情纠葛和方可寒病重时天杨做出的事,或许我可以说一切的悲剧都是她引起的,而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

我最喜欢的是周雷、也许就是因为他简单天真没有心计,即使知道中学时代的天杨只会把他当作朋友却仍然爱着她,即使明白天杨和江东之间的爱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泯灭却仍然爱着她,傻傻地爱着天杨。

在书里方可寒被形容的很难听,但我不讨厌方可寒、她自有自己的苦衷、这点毋庸置疑。大多数人都恨着方可寒,而我却一点也不恨她,反而觉得她是这个故事中最值得悲哀的人。除了她的身份和命运之外,我愚昧地认为她只是个单纯的女子。她可恨,的确,她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天杨和江东间的美好的情感。可我觉得,这种罪愆究竟应归于方可寒的身上么?她只是和天杨一样无可救药地爱着江东。我甚至有些恼怒,为何天杨要口口声声说方可寒“弄脏”了她的感情?从一些细微之处甚至可以看出她的懊悔。而也正是她的身份,让天杨和江东不断地误解她,可她却无动于衷。甚至在生命的末端,天杨是心怀鬼胎地努力地去“宽容”她,可她一定是把天杨当作了挚友的。无奈命运悲哀,江东说得好:“总有一些人要以‘我们’这个黑夜为背景怒放,就像烟花,比如方可寒。所以方可寒,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而我们需要你。”

《告别天堂》的结局是出乎意料却也耐人寻味:“她终于转过脸,含着泪,嫣然一笑。”

这是江东在天杨和周雷的婚礼上对天杨说 “天杨,跟我走吧。现在,你和我。” 之后,天杨的回应。整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作者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但是我觉得宋天杨跟江东不会在一起,虽然宋天杨仍爱着江东。

在这个故事让我收益最深的就是‘宽容’。宋天杨因为爱,宽容了方可寒,在方可寒生命即将结束前放下之前的种种纠纷,细心地照顾方可寒;江东因为爱,宽容了宋天杨,在距离高考只剩一个多月时,选择隐藏他发现了宋天杨的背叛的事;周雷因为爱,宽容了宋天杨,选择给她时间去处理与江东的爱恨纠缠。

告别天堂读后感(三)

江东更不可能承认自己和方可寒的情感。()江东与方可寒的爱,江东与天杨的爱,它们相互干扰着,几乎两败俱伤。但遗憾的是,卑微而畏缩的深爱终究还是输给了炙热而浓烈的深爱。“绚烂而脆弱”的天杨最终还是被“温暖而倔强”的天杨所打败了。肖强的爱情始终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对方可寒的喜欢还是对天杨的爱。可他的身份和立场注定了他的爱终将无疾而终。残酷地说,他始终是个局外人。他的生活和天杨、江东、方可寒固然关联紧密,可生活本身毕竟是截然不同的。我也说了,他是悲哀的。

有许多的人不甚看好这部小说,我想是因为文中部分对“性”叙写。“性”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希望大家不要遗忘,“性”的本源实则在“爱”。笛安在新版里的后记写道“因为当时的尖锐和不羁,我设置了一些或者激烈的情节。但我也相信,纯净的眼睛阅读的时候,不会看见污秽的东西”我想大抵足矣。在书中也有江东的一段话:“一直假装开放,假装前卫的我今天才理解‘性’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与占有无关,与堕落无关,与隐晦无关,与罪孽无关,甚至与欲望无关。我想要天杨。就算我们俩改变不了已经成为泡沫的这个事实,那就让我们合为一体,高高兴兴地接受这寂静的谴责和抚慰。不管这寂静是如何判决的,在我心里,她永远是小人鱼公主变成的泡沫。”它不过是一件近似于“我们要在一起”的一样纯粹的事。

在旧版的后记中,笛安说她真正想要讲述的,是奉献。在我的理解范围内,便是那些隐忍的宽容。要做到容忍他人,自己的心灵或多或少也得做出些妥协与退让。我想,他们一定都放弃了许多,才能做到如此的宽容。当两年之后江东在小强的出租上笑着邀请他去喝酒叙旧时,我想,江东最终宽容了肖强,宽容了肖强“背叛”自己,爱上自己的爱人。而天杨宽容了一切:“我原谅了一切。我原谅所有伤害过我的人,我也希望所有被我伤害过的人能原谅我。我原谅自己和江东的爱情里那些自私的占有欲,我原谅我们在缠绵悱恻或恶言相向时以‘爱’的名义对彼此的侵袭和掠夺,我原谅我们的每一句情话里那些或真诚或虚伪的夸张,我原谅我迫切地想要留住江东不过是因为我舍不得我自己的付出。我原谅他在真诚地爱我的同时像吸毒者抗拒不了海洛因那样抗拒不了方可寒。……我原谅,我什么都原谅了。我终于理解了你,我的默尔索,我的朋友,我的兄弟。”

成长的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在这残酷的成长中,他们变了。江东变了,原本有些羞涩的他竟可以说出自己内心明知可笑的祈求,虽然这些祈求也把他自己吓了一跳,但成长毋庸置疑。学中文系的周雷尽管仍然单纯、专一地爱着天杨,可在经历了大学几番感情之后变得更有情调了。天杨本是纯粹而温暖的,在青春的爱中她逐渐变得随性与自私,可最终在时光的洗涤下她重新恢复那一分纯粹与温暖。这些成长不能武断地判定孰好孰坏,但不置可否的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回到青春那些轰轰烈烈的日子去了。

阖上书,那些真挚的话语仍旧在脑中回响,余音绕梁。

“唐槐寂静地在步行街的尽头矗立着,唐槐什么都知道。夕阳来了。那么多人哀叹的悲凉就像那么多人赞美日出的蓬勃。可是日出的时候人们大都还在梦里,而夕阳却是人人天天都能看到的。这就像一出票房超好的悲剧和一出无人问津的喜剧一样,到底哪一个更惨?”

我想无论是受捧的悲剧还是落寞的喜剧,这一切都是终将老去的。那所有梦寐以求的渴望和撕心裂肺的情谊终将幻灭,在灰烬中……

4、《当呼吸化为空气》《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文/孔祥龙

题记:看完这两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却迟迟不敢动笔对所思所想做下记录,因为谈及生死很容易陷入一种浩渺的空洞感与无力感;

但岁月无情、死生有度,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亲人都患病或离去,不健康不释然不勇敢的生死观真切会影响到患者本人、甚至整个家庭,我体会过那种阴冷的磁场,让人避而不急、不寒而栗。两本书恰恰以更为积极、主动、释然的姿态去面对生死,以正能量去化解人生的难题,趁本次读书活动,我努力尝试对这两本书作以了结,简述以供分享。

《当呼吸化为空气》

本书是美国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命笔记,他出生在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之前保罗接触了无数病人、见识了无数痛苦,但他自己第一次零距离遭受如此重疾却无力回天,我们无法想象保罗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文字里他并没有强调这些,他反复思考的是今后的生活会如何、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还会有多大价值。保罗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如果只有两年时间,他会退休并全力铺在写作上面,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如果还有十年时间,他仍然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

一般确诊癌症的人会有两种态度:立刻辞职,或是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保罗选择了后者。正如当生命边界触手可及的时候,保罗和妻子选择了更加轻盈释然的态度,于是有了他们的新生命,也有了这本书。

《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医生世家,作为印度新移民的后代,阿图成长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他更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书名全称是《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生死,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更接近于一本常识类书籍,谈了很多关于美国的养老制度、护理、临终医疗(可供我国参考的姑息治疗和善终服务)。有趣的是,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凡人)换了顺序,其实翻译成“凡人皆有一死”或“向死而生”更为准确,但我猜译者出于中国文化对“死”的忌讳,同时也为了留下人近黄昏、且行且告别这个过程的无尽遐想,这也是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的原因。

本书也谈生死,不过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他通过故事来给大家讲述人类必将面对的衰老与死亡,在五十岁之际他意识到无论医学怎样发展,依然无法阻挡死神到来的脚步,那么既然无法抵挡,怎样让老人更好地面对衰老与死亡,以及让活着的人生活的更好,成为本书最关键的主题。最好的告别既是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也是在世者与即将离世之人的告别。

这两本书共同点都是从医生角度谈及生死,不同点是《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癌症患者的生前自白,《最好的告别》是作者从旁观者视角通过讲述自己亲友、患者的遭遇来分析美国医疗与养老制度。主题深邃厚重,以下我从三个角度融合两本书的内容并结合本人浅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恋生恶死,人之常态

毛姆讲过一个叫“萨马拉之约”的寓言,说的萨马拉城里一个商人的仆人出门买粮食,在市场撞见了死神,看到了死神威胁的手势,仆人受到惊吓后跑回家借了商人的马,逃往巴格达;商人出门也碰到了死神,便问死神为何要吓唬自己的仆人。死神答道,那绝不是威胁,而是没想到在萨马拉城碰到他,被吓了一跳,我本来应该是今晚在巴格达见他的。

这个寓言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畏惧却每个人都逃不过。我身边真实的至亲好友曾遭受过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当他们或多或少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没有一个人会坦然处之,我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眼神中立即暗淡下来的光芒、可以嗅到空气中失望甚至绝望的味道。我在初次接触到这种悲剧、面对患者时好像被一种力量控制着,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我说不出“没事,会好起来的”,我也说不出“相信医生,相信科学”,连我一个旁观者都只能去不相信和不接受,可以想到当事人心中会有怎样的痛苦与恐惧。

一般人遭遇恶性疾病时的状态路径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除了最后的无奈接受外,治疗期间的态度全部都是消极的负能量,反而加速了病魔对于身体的侵蚀和伤害。保罗在确诊肺癌晚期时也承认自己不想死,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此接近死亡,保罗并没有太过悲伤,他很清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决不能一无所事、等待死亡,生活也绝不能一味躲避痛苦。于是保罗积极配合治疗,他和妻子决定要一个孩子,他爱妻女、他爱自己的工作,他又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要有价值有能量地活接下来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书中写道:“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地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不过,即便我有这个精力,我也更希望像一只乌龟,深思熟虑,稳步踏实地向前。有些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在坚持而已。”

保罗的妻子露西在后记中写道:保罗临终之时,微笑着和家人说:“我准备好了”。随后要求dnr(do not resuscitate拒绝心肺复苏),他抱过女儿、坦然和妻子、父母、亲人告别。家人为他摘下呼吸机面罩,请医生给他足量吗啡,几个小时候,他像睡着了一样离开了这个他深深眷恋的世界。

没有任何人能避免人生的苦痛,只有接受它、对抗它,并与它共存。

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句诗大意是人生漂泊在天地间如旅人一般,不知何处是归宿。两本书中所讲故事的所有主人公,全部无不例外的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最在乎的就是亲情。如同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天地间无处归宿,正如病人最恐惧的就是会永久的、孤立的、无助的游荡在天地间,亲人朋友们最害怕的就是生命中从此以后再无这个人。

国内也有一本谈及生死的书很有名,是年轻的复旦博士讲师于娟生前所写的《此生未完成》,我在很早之前看过,触动很大,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人死将至才能够明白真正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如于娟所说:“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于娟在确诊癌症之前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非常优秀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透支着自己生命,她自己写道:"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不健康的生活导致了年轻生命的陨落,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并集结成书,她最在乎的不是自己复旦博士、优秀青年讲师的头衔,而是自己是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最舍不得的也是她的家人们。

《最好的告别》中有这样一段:“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唯有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纽带关系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唯有维持社会的联系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和长久的陪伴。

前段时间我在电影院里一个人看《寻梦环游记》,幸亏戴个帽子遮住男儿泪。无论是活着的米格,还是逝去的埃克托,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回家。死亡意味着逝者将与生人天涯两隔,永不相见,电影中生者唯有生者还祭奠着死者,才能够让灵魂“回家”,“remember me”音乐响起令人动容。

时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怀念亲人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使自己更好地生活,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便使自己及家人、朋友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死亡会极大程度地改变当事人、改变亲属或旁观者对于“生”的基本看法。史蒂夫乔布斯在确诊癌症后,每一天清晨起床后都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吗”,这样不断的反问自省,使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英雄,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疑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人们年轻时总喜欢挥霍时间,甚至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这样就可以快高长大、可以成熟自如,我也是如此;但当亲历生死悲欢,便会懂得时间点滴的珍贵,每一年过生日都是挣扎地爬过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欢快地跑过去,时间慢一点,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才能老得慢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我们既要佛系的去接受生命的无可奈何,进入冯唐所描述的状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更要用倒数生命的姿态去珍惜时间、努力前行。

我希望这里的“努力”是有价值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个人热爱的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却不尽相同,我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但关心生计的人和关心生命的人,追求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包括我也为生计不停奔波,但不妨碍去热爱生命,再忙再累也有时间给爸妈去个电话、陪爱人做顿饭、去野外感受阳光花香。

“前行”当然不是害怕老去、踟蹰不前,渡边淳一教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方法论,叫做“优雅地老去”。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每个人都是一天天在变老。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终究是有限的,在死亡面前,既然无力回天,不如安宁死去。不管是仍在壮年途中跑的我们,还是终点临近的病人、老者,去往终点的姿态应该是优雅的、从容的。

无论是即将离世者对生命的告别,还是生者对逝者的告别,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正如前文所说,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无意去影响他人,但通过阅读和感悟,我觉得几个“no”和“yes”应该是相对正确的,与朋友们共勉:

不熬夜、不动气、不攀比、不懈怠、不穷也不丧;

淡泊名利、乐观生活、珍视情感、心里温暖、身体健康。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