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颠覆你的八个未来观念
颠覆你的八个未来观念
1、世上万事,不变的是多数
通过上网来看电视;一脱衣服,浴缸就自动注水;饥肠辘辘时,冰箱门就自动打开……这些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做我们要做的事,让做事更轻松、快速、广泛与持久,但生活的实质并未改变,我们照样上学、结婚、生子、送孩子上学。家、家人与工作,是最大的常数。
2、专注现在,就能预见未来
如果你想找到世界上的关键事件,你就得从远处观察,而不要被一时的流行所蒙蔽。
揭开未来面纱的最佳知识来源是报纸。有人说“报纸是历史的初稿”,看报纸,就好像先行阅读百年后的历史。当然,我们要看的不是个人意见,而是事件的记录与结果。
3、别将信息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坏事往往更易流传。统计数字会变化,特别是灾害,且各方政治力介入时,相关数字改变得更多。当灾害发生初期,高或低的死伤数字并不可信,最好是等到可靠消息。人类的天性,往往就是将信息扭曲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4、不争对错,豁然开朗
哈佛智商专家贾德纳相信,爱因斯坦发现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秘密,是因为他从未失去赤子之心,并称他为“恒童”。鞭策爱因斯坦的是他那想发现的热情,而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人人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父母是对的。老师也没错,老板更是英明。我们都见过夫妻大吵大闹,争的就是谁对谁错,但争议的问题本身往往被忽略掉了。
5、未来像拼图,看谁善联结
天才往往从细节着手,这些细节许多人都看得到,却无法加以联结。
未来,是结合了可能性、方向性、各种事件、曲折过程、进步与惊奇的集合体。如果我们想预知未来,那就没道理把拼图放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必须找到互相吻合、交杂与联结的各小块。是你自己,决定了未来图像的大或小。
6、克制一下,别跑得太靠前
达尔文在1838年发展出“物竞天择”说,他深信自己的进化论,但也相当清楚物种的变异理论一经发表恐怕会引发社会动乱。因此他从容不迫地仔细研究,直到发现足够证据。
1858年6月,达尔文听说华莱士也有类似发现时,才正式发表自己的理论。
即使是最有才华的领导人,也要有人追随,才能实践其想法。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愿景跑到前面,把其他人远远抛在后面的话,那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当然,要走在前面多少才适合,会因状况不同而有差异。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随者展示你;公司领导人则只需稍微走在前头一点就行了,他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公司业务。
7、预期的事往往延迟发生
19世纪70年代,贝尔与葛雷分别设计出可用电讯传送话语的装置。几乎花了整整100年,电话才在欧美地区普及。后续产品加速了电话的推广,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39年推出的“影像电话”,在当时实在太前卫了,一直到最近几年大家才接受手机的影像屏幕。
预期的事往往延迟发生。对于新发明,我们总是低估了充分实现概念所需要的时间。
8、成果来自利用机会,而非解决问题
若想预知未来,请寄希望于机会的寻找者,别指望问题的解决者。机会的寻找者知道,只有转变才有机会;而问题的解决者。只关心昨日之事。“转机,转机”,转变才有机会。
2、没有这些观念,成功离你远着呢
没有这些观念,成功离你远着呢
文/曾仕强
人的命运在选择,选择的轴心是观念,而人的成功就在于观念。一旦观念出了问题,不管你多么有能力,都失去了意义。可以说,观念是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
但是,不少人从出生到现在,不断地把各色各样的观念堆积在自己的脑袋里;如果自己从来没有整理过,怎么能够期盼有一个清楚的头脑呢?人的脑袋,必须花费一番心思来加以整理。整理脑袋,主要在理清自己的观念。其实,改变世界之前,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改变从观念开始,是你的观念在决定成败,而不是环境。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正确的成功观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成功固然是必要的,但是要合理合法
现代社会盲目鼓励大家从事无情的竞争,显然是促使社会道德败坏的主要原因。如果再以金钱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那就更加令人忧虑。
追求成功,务必注意手段的合理合法。任何不择手段以求取成功的念头,都应该毫不犹豫地予以扬弃。衡量成功的标准,不能限于金钱或其他物质或财富,应该兼顾精神和健康等方面,以免过分看重某一种因素,而迷失了自己。
2.人无志不立,但是志向必须深长远大
立志的最高原则,中山先生认为“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多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不可害及他人。
凡事多问应该不应该,凡是认定应该做的,就要择善固执,不屈不挠,不成功誓不罢休。大家秉承所学,立志为社会人群做一番事业,这才无愧于心,心安理得。
3.人应该知命,却绝对不可以认命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非由于上天的安排,而是因为自己不想成功。只要不违背老天的旨意和社会的法则,谁都有权利选择成功的目标,凭着自己的努力,也必然能够成功。
失败的人常常埋怨命运不济,成功的人才知道一点一滴,都是努力的成果。可见努力能够改变命运,甚至创造命运。
4.真正的成功,乃是一种综合内心的满足、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虽然中国人有“在人群中成就个人”的理想,但是绝对不可以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所以不能采取西方那一种跃进的征服态度,最好以中国人渐进的感悟态度来获取成功,比较圆满。
时下的风气,逐渐倾向于凌厉而带有侵略性,动不动就令人下不了台,或者没有面子。这种作风,并不能以德服人,仅能得到表面上的成功,殊不足取。
为什么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国人主张以龟为师?用意在提醒我们,勤勤恳恳,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只要不间断,自然有成功的一天。现代人希望速食式的成功,经常引起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剧,实在得不偿失。
5.财富和地位,只是成功的副产品,却不是成功
自己有成就感,而且也让周遭的人自发地觉得十分快乐,这种能够共同分享的成功,才值得追求。
成功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带给我们成功,真正的成功却必须包含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失调,成功就带有严重的缺陷。
6.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不要盲目要求尽早成功,以免过早的成功使自己骄狂,种下日后失败的恶因。不要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以免过度紧张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你的观念决定成败,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观念,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并不断参考上述的标准改进自己的观念,让命运在观念的引导下熠熠生辉!
3、观念的力量读后感
观念的力量读后感
《观念的力量》是王京生在担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对深圳文化发展理论思考的结晶。从深圳十大观念说起,系统分析和阐述了深圳观念对深圳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观念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还影响着个人和国家社会的发展。下面我将从对文化的三个层面的理解上看待《观念的力量》。
首先,观念对个人的影响。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影响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思维形式。由此可见,人类是观念的创造者,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观念的发展程度,决定着观念的发展去向。反过来,当观念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这要从观念对思维的影响上说起。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固化下来就成为观念文化。深圳十大观念就是一种观念文化,它的产生绝不是政府部门的随意规定,而是由深圳市民发起,经过多方评选产生出来的深刻影响深圳市民的观念,这些观念作为一束有力的力量影响着深圳每一个人,进而辐射到全国各地。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人们进行价值重构和力量重组,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由此可见,正确观念的引领力量是无限的,我们要发挥正确观念的巨大作用,避免和抑制错误观念的消极作用。
其次,观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深圳文化奇迹的出现绝不是必然现象,但深圳确实创造了文化奇迹,其中观念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然,在《观念引领文化文化塑造深圳——深圳十年文化发展综述》中,作者总结出了深圳文化奇迹产生的九个影响因素,从根本上说,深圳文化奇迹的出现取决于深圳文化观念的决定性影响。因为人是城市的创造者和主体,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人自身观念的影响,城市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人们观念的发展程度。()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创造精神,使深圳得以迅速崛起,创造城市发展的奇迹。由此可见,观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城市的高度发展必定以文化、观念高度发展为前提。为此,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们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观念文化,用正确的观念来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
最后,观念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观念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观念文化为要素之一的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竞争中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评价国家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极其注重对先进观念的总结归纳以及示范推广,向世界其它国家展示和输出我们先进的文化,指导国家发展,这有利于我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虽然我对《观念的力量》一书的具体内容介绍得很少,但《观念的力量》一书对我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我把对此书的理解与把握内化为我对观念文化的三个方面的理解,这有力地体现了观念文化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4、《颠覆者》读后感
《颠覆者》读后感
文/吕东明
这本书我三个月前就开始读了,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一直没有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把周鸿祎(“祎”字读音同“一”)40余年的经历写的非常清楚,从如何在80/90年代接触电脑,到之后的不参加高考而上名校,再到遇到自己的配偶,加入雅虎,在10几年前赚到9000万美元,在到做360,以及著名的“3q ”大战等,写到送360上市为止。
读这本书可以俯瞰近代中国互联网的发家史,从互联网的引入开始写起,马云、丁磊、李彦宏、马化腾等一批互联网大佬的发家等等,还有当年著名的「中关村」……
这本书描述地最精彩的莫过于2010年的“3q”大战了,当年凡是装有qq的电脑都不能使用360安全卫士,事情的起因经过在这本书里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现在有周鸿祎谈起,对当年的腾讯也一定有恨意,但很佩服的是书写的很客观,虽然没有把腾讯描写成一个中立甚至好人的角色,但也没有刻意丑化,还是尽力客观地在描述,能看得出这本书是好好写的。
创业公司的艰难也在这本书里得以体现,记得最穷困的时候周鸿祎自己带队编程软件,让妻子胡欢在另一家公司上班,因为他实在没资金了……也体会到了老罗说的“钱不到账上就不是钱,口头的承诺都不是”的心酸。
虽然我现在不建议任何一个人使用360的软件,包括安全卫士、360浏览器呀等等,但是不得不承认,周鸿祎是一个互联网的天才。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互联网的大佬级人物。
此外这本书也描写了周鸿祎在困难之时给予力量的一些书籍——《免费》、《反脆弱》、《创业违艰》等,这些书到手给了我很大的兴趣。可以搜集一波,借光一览。
总之,故事平平,经验丰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