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赞美,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1、别人的赞美,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别人的赞美,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文/李娜

下班路上听樊登读书会的节目,有一期讲到教育孩子,观点是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但是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安全感,他讲到一位母亲,这位母亲去开家长会,回到家之后非常歇斯底里,因为老师没有表扬自己的小孩。别的小孩都被赞美或表扬了,唯独自己的小孩没有受到半句的表扬,她很崩溃,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不够好。

这位母亲为什么那么在意老师的赞美?因为她没有建立内在的价值体系。只有当别人肯定她的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是好的;别人没有赞美她,她就觉得自己不好。

没有建立内在的价值体系,把对自己的认知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体系中,是我们内心安全感匮乏的根本原因。

我想起我小时候,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每次考试总是前三名,担任少先队大队长,班长,在学校里面是风云人物。总是收获老师和家长的赞美,因此我的虚荣心特别强,去外校参加比赛,也要特意戴着大队长的三道杠;平时对怎样取悦老师和家长很有一套。

那时候我真的快乐吗?不,我每天都诚惶诚恐,担心哪件事做得不好,或者哪句话说错了,老师或父母就不再喜欢我。

长大之后,我却成了和小时候截然相反的人:讨厌规则,讨厌形式主义,在集体中喜欢做一个边缘人物,是个不折不扣的自由主义者。王小波一生在向自由致敬,他是我的偶像。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做了那么多违心的事情取悦老师和父母,就是被赞美绑架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别人的赞美?

威利。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是被人所重视。

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太过看重别人的赞美,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建立清晰的三观和核心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很容易活在外界的价值体系里,别人的赞美就有可能是你的枷锁。

比如全世界都在歌颂赞美母爱,我有时候觉得这不过是男权世界的阴谋。母亲是伟大的,所以你必须要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不然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其实这种对母爱的赞美,成了很多职场妈妈的心灵枷锁,她们会为加班回家晚了,就觉得对家庭和孩子愧疚。可是男人呢?一个父亲从来不会因为加班而觉得对不起家庭,反而他还会觉得自己在为家庭做贡献呢。

荞麦说得好,对女人的赞美就是她们的枷锁,对男人的调侃就是对他们的纵容。

很多姑娘一直很懂事,也被一直称赞为好姑娘,总是为别人考虑很多,可是别人未必重视她。好男人总是被“坏”女人吸引,渣男收割机却大多是好姑娘。

为什么?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有时候会不自觉得变成圣母心。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听不得别人的好话,一句赞美就可以让他违背自己的本意,做出自己本来不情愿的事。

比如我一个亲戚,自己本来也没什么钱,可是他的朋友们总喜欢跟他借钱,每次他都不想借,但是每次他都不会拒绝。

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那种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又强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肯定,对别人的滥美之词毫无抵抗力。所以即使理智上并不情愿,几杯酒下肚,一筐好话一听,就稀里糊涂答应了,使得他本来就拮据的家,更加一贫如洗。

很多人也深谙此道。当需要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放出“我喜欢你”的大招,经常可以拉近两人的距离,轻而易举把事情办成。不过很多情况下这招会失效。

最近很多商家找我合作投放广告,前几天有个女孩给我发了文案之后,我觉得还不错,聊得也蛮开心,就给了她报价。

结果她说,不能免费吗?因为我很喜欢你啊。

不好意思,不给钱的合作都是耍流氓。立即拉黑。

当一个人建立了核心自信和清晰的三观,他就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不会被别人的赞美绑架。

你喜欢我,我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很棒;你不喜欢我,我也不会因此觉得自己很差劲。无论你是谁。

因为我知道,我真的很棒,我对自己非常满意。不管别人认同与否,我都喜欢自己。

所以面对赞美,有时候你也需要小心,你不需要去迎合他们,你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依据自己内心的准则去做事。

别让赞美成为你的枷锁。

2、觉得别人晒,可能是你缺

觉得别人晒,可能是你缺

文/琢磨先生

前段时间特别流行一句话:别人晒什么,就是缺什么。

而这件事残酷的真相却是:我们觉得别人在晒什么,经常就是我们缺什么。

我刚工作那会儿,每个月领着400块工资,每天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早上买份报纸,然后在办公室里给大家轮番传阅,那感觉自己就是上帝。仿佛他们读的不是报纸,而是我的施舍。

结果偶然听到,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姑娘说自己每天早上的早餐是肯德基,立刻就让我装逼的世界崩塌了。这种崩塌事故立刻转变成了自卑,自卑立刻进化成了鄙视,觉得不可能,每天早上吃肯德基,那她得多有钱呢!

我吃不起,她吃得起,我就觉得她在晒,她在显摆,她在吹牛逼。

因为她拥有我无法企及的生活,那不是晒是什么?后来才知道,人家是富二代,每天早上吃早餐是最稀松不过的事情,这对她来讲算是平常事一件。

后来我在论坛上遇到一件类似的事情,一个人发帖子说自己本来要去买奔驰,结果路过保时捷瞄了一眼,就顺手买了一辆911。最招人恨的莫过于“顺手”这两个字,我能顺手做的事情,就是去菜市场买水果,顺手买了几头蒜。他竟然能顺手买辆911。果不其然,帖子下面全是骂他吹牛逼的人。

后来,人家晒了一下家里的车才知道,911对他来说,确实是顺手。因为他爸是重庆力帆的董事长。

因为自己没有,所以才会在意。

试想,我也经常顺手买911,我绝对不会觉得他说这个话是晒。因为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这样的生活场景,我想象不出那是怎样一种随意。我就会认定这是晒。其实,人家顺手买辆911,跟我顺手买几头蒜,没什么太大区别。

iphone现在对有些人来说也跟买头蒜没什么区别,但对于需要卖肾买iphone的人来说就是显摆,何止是显摆,简直就是晒肾。

带着这个思路再去看看你的朋友圈。

如果你没有男朋友,别人在朋友圈里发跟男朋友吃饭的照片,那就是晒幸福。但是对她来说,那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因为你缺少这种幸福,你就觉得对方在晒幸福。

如果自己没法出门旅行,看到别人在发旅行的照片,那就是晒旅游。但对方不过就是想记录下旅游的过程和体会。这对于你一个苦逼呵呵每天只能加班的人来说,当然是晒。

自己如果没有孩子,看到别人总发孩子的事情,那就是在晒娃。但那是对方作为父母,最自然的情感表达而已。这对于你一个单身狗来说,简直就是在晒嘿嘿嘿,嘿嘿嘿无聊了,顺道产了个娃。

自己如果没有美貌,看到别人发自拍,就觉得那是狐狸精。但你有没有想过女人嘴里的狐狸精,往往都是美女这个事实。其实,人家就是随便化了点妆而已,你就假想对方美图秀秀了千万遍。因为你是丑半球的人,你就觉得帅半球的人都在晒,却忘记了人家本来就帅这个事实。就好比王牧笛总觉得我自拍是在晒帅,但他总忘记和我之间差着18个梅长苏这个事实。

自己没有房子,看到别人家新房装修,就觉得那是在显摆。但人家仅仅就是想记录下装修的过程而已。

所以说,不要苍蝇面前拉屎,因为对于它来说,会觉得你是在炫富。

如果当我们想评价别人为“晒”的行为时,懂得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别人的条件,才会觉得别人“晒”的。

如果是,要发奋图强,不能学阿q,自己意淫着别人的心理状态,然后在别人评论里委婉地留下刻薄的话。

看到别人的生活,能理解。

反思自己的生活,能自省。

哪怕别人真的在晒,我们也觉得也是稀松平常之事,这才是高境界。

3、学会适当地赞美别人

学会适当地赞美别人

雅特·鲍奇华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呀!”司机说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不解地问。

“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他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1000多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希望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吗?”

“我并没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这种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300人之多。”

“我承认这套理论很中听,但能有几分实际效果呢?”

“就算没效果我也毫无损失呀!开口称赞那司机花不了我几秒钟,他也不会少收几块小费。如果那人无动于衷,那也无妨,明天我还可以去称赞另一个计程车司机呀!”

“我看你脑袋有点天真病了。”

“从这就可看出你越来越冷漠了。我曾调查过邮局的员工,他们最感沮丧的除了薪水微薄外,另外就是欠缺别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但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差劲呀!”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在意他们的服务质量。我们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呢?”

我们边走边聊,途经一个建筑工地,有5个工人正在一旁吃午餐。我朋友停下了脚步,“这栋大楼盖很真好,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危险辛苦吧?”那群工人带着狐疑的眼光望着我朋友。

“工程何时完工?”我朋友继续问道。

“6月。”一个工人低应了一声。

“这么出色的成绩,你们一定很引以为荣。”

离开工地后,我对他说:“你这种人也可以列入濒临绝种动物了。”

“这些人也许会因我这一句话而更起劲地工作,这对所有的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光靠你一个人有什么用呢?你不过是一个小民罢了。”

“我常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泄气,让这个社会更有情原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我能影响一个就一个,能两个就两个……”

“刚才走过的女子姿色平庸,你还对她微笑?”我插嘴问道。

“是呀!我知道,”他答道,“如果她是个老师,我想今天上她课的人一定如沐春风。”

学会赏识别人,学会与别人分享成功之喜悦,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宽容大度、包容谦让、兼容向善等美好品质,都来源于赏识别人。

戴伦是个很懂得运用赞美方式与人交往的人。有一回,在公司的会议上,有一个同事提了一个报告,他的报告寻常无奇,现场也没得到任何掌声,散会后,戴伦和这位同事相遇,他对那位同事说:“你刚才的报告很好,简单扼要,我很欣赏!”

这位同事本来就不指望自己的报告得到谁的注意,但戴伦的几句话,却让他心情愉快了一天。每个与戴伦相识的人,都会很快与他建立友谊。可以想像,戴伦与公司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而这良好的人缘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

赞美赞美,因美而赞,因赞而美。不要让赞美之口难开,你应该大胆地说出来,你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和人缘。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粮。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需要一种来自别人的肯定。赞美实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剂融化剂。一句赞美的话使本来办不成的事办成了,使本来阻止不了的行为阻止了。赞美别人,并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抬高自己。你想一想,生活中有赞美别人换来别人瞧不起自己的事情吗?

当然,赞美要适当,不可过头,过头就变成了虚伪,不仅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还会让人感到此人阿谀奉承、不可靠。例如,有的同学为了取得同学的帮助,就说:“你的字写得真好。”而这位同学写字并不好,就厌恶别人议论自己的字体,一听同学这话反而恼了

因为她明白你是有求于她才这样说的,是虚情假意。

适当的赞美,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语言艺术,正像歌德说得那样,“赞美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同他人一样的水平上。”但是,过分赞美就显得虚伪。所以古人谓“誉人之言太滥不可”。

赞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适当的赞美之声,恰如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能使人与人的关系融洽和谐,心境美好:而肉麻的恭维话,却令人对你心生轻蔑。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恳切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

其次,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你想要人家有这样的优点,那你就这么地赞美他!”

再有,适当地赞美对方,能够很自然地赢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热情友好的赞许,总能换取对方同样的态度,从而为相互沟通开亮绿灯。

在人际沟通中,要善于赞许,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

4、高考志愿:高考提前批录取是机会也可能是枷锁

高考志愿:高考提前批录取是机会也可能是枷锁

提前批在志愿填报中所起的作用有时是可有可无的,有时又是左右结局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尤其对于考前及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市。策略无非两种,一种是保一保,就是为高报或冲击的第一志愿学校外加一道保险,这时提前批的学校录取分比一志愿学校低,考生是想在够不到一志愿的时候用它来保底,这种思路的提前批学校最好是附加面试或者可以撤销的学校,比如国际关系学院,一旦一志愿学校够线,不参加面试就相当于自动放弃而不影响一志愿。另一种是冲一冲,就是为求稳的一志愿学校设置一个超常或正常发挥自己最好水平的出口,这时提前批的学校录取分比一志愿学校高,这种思路的提前批学校就可以是不可撤销的无面试学校,比如外交学院,也可以是可撤销的学校,但总的来说应该是自己愿意去上的心仪学校,这样一旦录取就欣然前往。但无论哪种情况,提前批学校一般都有较多的身体附加条件,填报前一定要细心关注。以下的文章例子虽然有些过时,但还是能说明清楚问题,值得借鉴。

案例一:某省理科考生刘庆,2009年高考分数是505分,军检合格,高出一本省控线7分。提前批填报兰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国防生,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刘庆最终被兰州大学的国防生录取。

案例二:某省文科考生小云,今年高考分数586分,高出一本省控线46分。提前批报考了华侨大学的金融学、物流管理、英语、对外汉语专业。一本平行志愿依次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小云被华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录取。但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后悔了,打电话咨询笔者是否可以退档,因为她想去华东师范大学上学。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凡是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换录。不想去,为何当初要填报志愿呢?原来,小云填志愿时受同学影响,同学告诉她要把所有的空都填满,于是,她也没有仔细看,在提前批的招生计划里,随便拣了个学校就填上去了。9月初,小云也只得收拾行李去福建上学。

郭老师在线:所谓的提前批,就是在一本批次之前,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院校或专业单独设立的一个录取批次,一般包括军事、武警、国防生、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以及某些普通院校,如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还有一些普通院校中的部分特殊专业,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轮机工程、航海技术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的德语专业。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笔者想提醒考生:对于提前批,同学们不得不慎重。考生如果能在填报时好好把握,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励志名言  ) 但如把握不好,也会造成遗憾。上述案例中的刘庆利用提前批的填报机会,顺利就读一本院校,但若他没有被提前批填报的学校录取,就可能落入一本征集志愿或者后续的二本院校志愿。因为,从刘庆填报的一本院校志愿来看,所报考的院校2009年在其所在省的调档线明显高于其高考分数。而案例中的小云则让人感到比较遗憾,如果她没有受同学的影响,以她的分数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也是有可能的,因为该校2009年在其所在地文科调档线是566分,如果小云没有填报提前批或者填了提前批院校但没有被录取,或许她这时应该在上海上学。

对考生而言,填报了提前批志愿意味着多了被录取的机会,而即使没有被提前批院校录取,也不影响其后续志愿的录取。但是,提前批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正如第一个案例中的刘庆同学一样;反之,则会成为阻挡你前行的枷锁,就像该案例中的小云一样。因此,考生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一本中的高分考生,对待提前批,切忌抱着“不填白不填”或者把所有的空都填满的心理,随意填报。这部分考生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时,一定要仔细琢磨自己对这些院校是否真的中意,是想去提前批的院校或者专业就读,还是更倾向于一本中的名牌高校。如果,对这些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盲目报考,考生一旦被提前批院校录取了,也同样意味着失去了被后续志愿录取的机会。

同学们在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你所在省招生的提前批院校里,有没有你特别想去的院校和专业。如果有,请仔细查阅这些院校和专业以往在你所在地的录取分数,仔细分析这些院校和专业以往几年在你所在地的录取数据,再认真比对你自己的分数实力,做到心中有数。

2.在提前批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很多都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如军队、武警、国防生、公安类院校和专业一般都要求考生要经过体能测试和面试,如没有这方面的成绩,就算文化课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也不能录取。此外,还有一些在提前批招生的普通院校的特殊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特殊要求,如广东海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考生双眼裸眼视力≥5.0,如果考生的视力不符合要求,在提前批报考该校的该专业则不会被录取。因此,考生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注意该校的《招生章程》,看看自己的条件是否达到学校或者相关专业的特殊要求,千万不可大意失荆州。

3.考生在填报提前批院校和专业时,一定要把这些院校和专业与后续志愿的院校和专业相比较。如果自己更倾向于后续志愿的某些院校或者专业,在填报提前批的院校和专业时,就千万要慎重,绝对不能抱着“不填白不填”或者“把空白处都填满”的思想,否则,就可能重蹈上述案例中小云的覆辙。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