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洛克菲勒回忆录》

1、读《洛克菲勒回忆录》

读《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洛克菲勒回忆录》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能力越大的人,责任越大。当你拥有的资源(如:权势、金钱等)相当巨大,大到可以影响很多人的时候,你所担负的责任相应加大。

在经历了几天的阅读,也颇感此书带来了不少收益,因是所读第一本自传体书籍,很想将其中的颇多感受记录下来,以方便将来的回忆。

戴维小时候及学生时代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到不论多么成功的人来自家庭亲人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更感到自己母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母亲自身修养和素质对孩子的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同时也倍感孩子不能太娇惯,培养孩子真正独立自主是每个父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件事,对社会对孩子个人都是最有意义的。还有一点也是最深刻的就是,学生在求学阶段,真的应该认真汲取知识,有了过硬的知识基础,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戴维战争年代的经历,倍感老年的他,能如此镇定的不评论战争的是是非非,简单平叙那个纷乱年代,让读者的我,特别佩服他的那份从容。随他安静的回顾,看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总结。更加感到人去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在新的变化中学到新技能,依赖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所以说,在平和安稳的环境中,居安而思危,不是件多余的事情,只有如此,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接下来讲述的是戴维在大通银行的职业生涯,既是他个人的职业成长过程也是大通银行的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虽从未涉及银行金融业,从他的叙述中,也能深深感到一个国家各方面的经济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有多么大的影响。而一个国家的和平共处原则,对经济的向前促动有多么的重要。由于经济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太大,而且自己在这方面确实也不是很精通,不敢针对此话题胡言乱语。就摘抄一小段感觉很有道理的话放在这儿吧。

“但是,正如我已经明白的那样,职责是一种解脱。它迫使你超越自己的极限,迫使你去做一些并非自然而然但又必须完成的事情,因为那些事情是正确的。”

“如果两个庞大而对立的制度通过某种形式愿意在这个星球上并驾齐驱,那么大家都必须了解对方,而这种了解必须超出明显的意识形态这个狭隘的范畴。我们必须了解人民,了解他们的态度,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创建的社会机制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形态。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我们彼此有哪些共同志向可能是不可调和,但未必是不可忍受的。

贸易可以是实现该()目标的载体。于是,我在那次讲话中説,扩大物质商品的贸易,应当走在改善我们与苏联关系的努力最前沿。”

这本书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笔描述了戴维的国际事务,由于不懂政治,就不写任何感想了。最后想以下列摘抄结束这篇读后感。

“在我 87 岁的今天,我的生活依然繁忙而充实。我还在四处奔走旅游,为了生意,也是为了享受。”

“随着我的孩子们年岁越来越大,他们每个人都发现了自己乐在其中的特殊兴趣领域,并通过这些兴趣为我们所在的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许多方面来说,我都觉得我最感到骄傲的成就 —— 主要归功于我妻子佩吉的成就 —— 是这 6 个生龙活虎、聪颖智慧、矢志不移的孩子。 …… 他们已经跟我一样坚强地继承了遗产,运用他们的资源来改善世界,或至少努力改变世界。我为他们每一个人感到无比自豪。”

2、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29封:尾声就是开始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29封:尾声就是开始

亲爱的约翰:

安德鲁·卡内基先生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一直弄不明白,他为什么总喜欢在报纸上抛头露面,我猜想他准是患了恐惧遗忘症,惟恐人们忽视了他的存在。

但我还是比较欣赏这个常与我争风的家伙,因为他勤奋、雄心勃勃,像个不知疲倦的铁汉,总将向前视为他第一、第二、第三重要的事情;也许因此,当被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才会告诉记者说:尾声只是开始。

真难以置信,这个铁匠怎么会说出如此精辟的话。我相信这个仅由三个单词组成的短句,很快就会远播出去,或话卡内基先生也会因此得个商界哲学家的头衔。事实上他值得人们这样称道他,难道能将自己成功的一生浓缩成一个短句,不正是表现了这位商业巨人的非常智慧吗?

不过,卡内基先生只给出了一个成功者的成功公式,却没有给出其中的演算过程,看来这个家伙就是不能改变自私的本性,总怕别人窥见他成功的秘密。我倒想试着替铁匠解一解那个公式,但你不要外传;否则,他会因我泄密,在圣诞节时就不光送我威士忌了,他一定还会送来雪茄,他知道我滴酒不沾,更知道我是个禁烟主义者,这个有趣的家伙。

“尾声只是开始”,在我看来,铁匠是在试图表明成功是一个不断繁衍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多产的母牛,当它生下一个牛崽之后,马上又怀上了另一个牛崽,如此往复,生生不息。尾声是一段路程的最后一站,又是新梦的开始。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用一个个小的成功把自己堆砌上去的,他们用尾声欢庆梦想的实现,又用尾声欢送新梦上路,这是每一个创造了伟大成就的人的品质。

但是,如何开始新梦呢?卡内基先生“忘”了没说,而这恰恰是期望能否顺利冲到最后一站的关键,更是开始下一个新梦的关键。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从一开始你就要千方百计地掌握优势。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三种策略能让我拥有优势。

第一个策略:一开始就要下决心,关注竞争状况和竞争者的资源。这点表示我要注意自己和别人都拥有什么,也表示要了解降低机会的基本面。从事新事业时,在了解整个状况之前,不应该采取初步行动,成功的第一步是了解达成目的所需要的资源在哪里,数量有多少。

从一开始,我就设法预测会出现什么机会,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会像狮子一样扑向它。而且我还知道,最好是好的敌人。很多人总喜欢追求最好的东西,而放弃好的东西。这样做不是聪明的策略,因为好总是胜过不好。而现实是,理想的机会很少送上门,却常常有很多不尽理想,但还算好的机会虽有不足之处,却绝对远胜过完全没有机会。

第二个策略:研究和检讨对手的情况,然后善用这种知识,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了解对手的优点、弱点、做事的风格和性格特点,总能让我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当然,我也要知道自己是谁。我用这个策略就曾经让那个“尾声只是开始”的发明者卡内基先生甘拜下风。

卡内基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钢铁巨人,挑战他就如同挑战死亡。但是他的弱点却能帮上对手的大忙,他固执己见,也许他钱包太鼓了,他总喜欢俯视、低估别人。他不把我放在眼里,愚蠢地认为石油行业才是我的舞台,而且他固执地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干采矿那一行,因为他认为矿石的价格太过低廉,而且矿石取之不尽。

所以,当我投资采矿业时,他几乎逢人就不忘讥讽我,说我对钢铁业一窍不通,是全美最失败的投资者。事实上,卡内基是个只能看到山腰却望不到山顶的人,他不知道价格是没有什么神圣的,重要的东西是价值,如果不能控制采矿业,他那些引以为豪的炼钢厂就只能移为一堆废铁。

在别人不把你高看为对手的时候,就是你为未来竞争赚得最大资本的时候,所以,从一开始,我便放心大胆地全面投资。冲动胜过慎重,很快这个高傲的铁匠就发现,那个“以最差投资者而闻名于世的人”控制了铁矿业,成为了全美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一举取得了支配地位,要与他分庭抗礼,他坐不住了,只能低声下气地向我求和。

在竞争中,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第三个策略:你必须拥有正确的心态。从一开始,你必须下定决心,追求胜利,这表示你必须在道德的限制下,表现得积极无情,因为这种态度直接来自残忍无情的目标。

既然决心追求胜利,就必须全力以赴。也只有全力以赴才有辉煌的成就。在竞争开始时更应如此。说得好听一点,这是努力取得早期的优势,希望建立独占的地位,说得难听一点,付出努力等于让别人减少一个机会。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面勇猛,要有吞下鲸鱼的胆量。我相信,天才的竞争者总是由勇士来承担,这是千古不易的规律。

在《新约》哥林多前书里,使徒保罗说:“如今常在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在每一个新梦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追求胜利的决心。没有追求胜利的态度,关注竞争状况和了解对手没有什么作用。获得知识、保持控制力、评价竞争状况,正是让你建立信心,协助你达成追求胜利最高目标的东西。

看看那些失败的人,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企业也是一样。

约翰,别忘了卡内基先生那句即将广为传诵的名言,“尾声只是开始”,当然,还有我那三个策略。

哦,我不是在营救一个不需要营救的谋略家吧。

爱你的父亲

august 31, 1908

洛克菲勒名言:

1、最好是好的敌人。

2、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3、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

3、敛财大亨洛克菲勒的十六点启示

敛财大亨洛克菲勒的十六点启示

      100年来,人们将美国镀金时代第一个10亿富翁、强盗大亨的代表人物约翰·d·洛克菲勒刻画为一个冷酷魔头,他的形象和内心世界成为了一个谜。所幸,近年来被公开的一份长达1700页的洛克菲勒自述,使我们能够走进这位敛财大亨的内心。原来,将自己神秘地隐藏在标准石油公司办公室中的洛克菲勒是一个生活简朴、和蔼可亲的老头。他一生中最大的奢侈可能就是抛洒在高尔夫球场上的巨额花费,晚年的他太迷恋高尔夫了。这个奇瘦无比的老头,尽管在商场上扮演冷酷无情的角色,但在私生活中谨守清教徒般的节制习惯。他一生疯狂敛财,一方面因为他将此看作上帝赋予的使命;也因为他太喜欢金钱了:看到金钱能够令他的神经高度兴奋。 

      洛克菲勒如何从一贫如洗的少年崛起为石油业霸主,这段经历绝对是一段经典的励志故事。来看看这位敛财大亨给我们的16点启示吧。

(1)出身低微、教育不足不影响成才。

    约翰·d少时贫困,16岁就外出打工。他还缺少一个英雄楷模式的父亲,父亲是令他感到丢脸的假药贩子。约翰·d小时候给人的印象是目光有些呆滞,郁郁寡欢,人们看不出他日后能有多大出息。

(2)不要相信“你越想发财,你就越发不了财”的论调。

    约翰·d很早就喜欢钱。他打工时,将老板的一张4000美元的期票从保险柜中偷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激动无比。他创办企业的目的也完全是因为:想赚到很多钱。

3)拥有坚定的发财信念,甚至勇于喊出它。

    约翰·d的日记里记载了大量关于发财信念的内容。有一次他受到客户的歧视,便愤怒地喊道:“等着瞧吧,有一天我会成为天下首富!”他还多次敲着朋友们的膝盖说:“我必定会发财,必定会发财,必定会发财!”对发财有一种强迫症似的渴望。

(4)从小处做起,研究数字。

    约翰·d一生始终保存着他十几岁时的第一个账本,他当时命名为“账本甲”,从这个账本开始,他将生活中的一切开支数字,不论大小,通通记录下来,并仔细研究,这培养了他对数字的敏感。对数字的敏感认真始终是约翰·d的长项,是他经商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高度自信,严格要求,以及斗牛犬般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约翰·d 16岁时开始找第一份工作,便决定只在知名大企业里工作。他按照城里最大的企业名录一家家上门求职,并且提出要见企业最高管理者。找完了第一轮没被录取后又开始找第二轮,并且毫不气馁,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求职战略。半年后才找到一份簿记工作。工作中他替老板要债,在欠债者门前一等数小时,神情完全像是好像要不到这笔钱,他马上就得死去一样。

(6)将工作当成积累资本和经验的渠道,而不仅仅是糊口的工具。

    尽管最初2个月的工作表现相当出色,可约翰·d只领取了低得可怜的工资。但他热爱簿记这份工作,加班加点,并且敏锐地发现企业账本中的错误,他的特长找到了发挥的舞台,同时他在吸收商界经验。

(7)一日三省吾身,大材自我造就。

    约翰·d自年少时便异常注意自我控制,每天仔细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稍有不妥言行或思想杂念便自行纠正。他能熟练地控制自己的脸部肌肉,使之不表现出任何喜怒哀乐。

(8)在真正强大之前,忍耐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尽管约翰·d在簿记工作上感到,与其所做贡献相比待遇严重偏低,但他选择了忍耐。终有一天机会降临,一位同事邀请他合伙创业,他以辞职的方式,对不公平待遇进行了报复。

(9)在合作与动态平衡中谋求控制权。

    他与共同创业的伙伴在最初的几年中合作愉快,但后来进入石油经营领域时,双方分歧越来越大,他经常遭到贬低和忽视,便借助一个机会让创业伙伴出局,并引进合适的新伙伴。( https://)约翰·d采取的策略是:谋定而后动,布好局,等待合适时机,出其不意,让不合适的伙伴出局却无法反抗。内部重新洗牌后,约翰·d获得了控制地位,他不崇尚单打独斗,非常重视合作互补效应,引进了能够和谐共事、使1+1>2的伙伴

(10)想大做大,大胆博弈。

    约翰·d最初从事的是农产品代理业务,赚取寻常利润。石油淘金热兴起后,在朋友的建议下,进入石油业。在全民争着找油源、挖油井时,他分析了大势,觉得最稳定、业务量最庞大的不是找油源、挖油井,而是炼油,于是花巨资收购炼油厂,逐渐在炼油、石油运输、油桶业务等方面做大。在并不知石油资源到底有多大,人们担心石油很快会被开采枯竭,不敢在这一行业建立庞大的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以乐观的眼光看待行业发展,为此不惜与合伙人分道扬镳,将自己的未来赌在这一行业的发展上。

(11)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

    约翰·d在石油业称霸的历史就是充满商业诡计、合纵连横、不惜一切手段争取上下游资源合作而打击竞争对手的历史。在商业尚没有明确规则的时代,约翰·d充分利用想像力、胆识,促成种种力量的联合与分化:有残酷无情的打压、有大胆的贿赂拉拢。在过度分散的行业,玩家会耗尽整个行业利润的情况下,松散的联盟无济于事,需要强有力的并购手段,以形成足以控制行业的力量,约翰·d便采取凶狠的收购攻势,终于实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和可怕的规模效应,约翰·d所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一度占领美国炼油业90%以上的市场。

(12)现金是强大武器。

    约翰·d始终保持自己的手头拥有大量的现金。这样便可以在任何必要的时候,发动迅猛的商业攻势。而他的标准石油公司,也是一个创造高利润率、高分红、高现金流量的赚钱机器。

13)绝对冷静,绝对自信,深思熟虑,少说或者不说。

    拥有不可思议自信的约翰·d,越临大事越冷静。( https://)他奉行少说多做的原则。集中精力在当前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上而不分神。一旦下定决心便雷厉风行地执行,而在下决心之前则深思熟虑,考虑每一个细节对事情的影响。

(14)使天下良将为我所用。

    约翰·d的霸业离不开一批忠诚的良臣猛将。不少良将甚至总裁一级的人物,都是入公司前作为“敌对”势力与约翰·d作过激烈对抗的人。但约翰·d胸怀天下,广纳良才,整个标准石油公司就如一部运转良好效率奇高的机器,诸多干将都能尽弃前嫌在这部机器的框架内发挥激情、干劲,乃至约翰·d退休后的二三十年内,现金利润仍如滚滚潮水般涌来。

(15)远离社交应酬者也能成功。

    约翰·d一生行事低调,恪守新教教义,不慕奢华,深居简出,不喜应酬,性格内向,即使在公司内员工也很少见到他,风格神秘,并严格保守个人及家庭隐私。

(16)自律者寿。

    约翰·d一生谨守良好生活习惯,虽历几十年商界打拼,压力重重,屡遇危机,但长寿至98岁。他大概也是美国富有人士中年老后最瘦削、也最长寿的人之一。 

本文链接地址:lizhirenwu/20100120818.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励志人物——李彦宏] [励志人物——牛根生]

4、洛克菲勒名言

洛克菲勒名言

1、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2、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

3、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4、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5、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6、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7、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8、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

9、往上爬的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10、即使输了,唯一该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输。

11、享有特权而毫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12、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

13、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因此成为什么。

14、我不迎接竞争,我摧毁竞争者。

15、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

16、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么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17、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18、你利用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自己。

19、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

20、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

21、我不喜欢取得一时的胜利,我要的是持续不断的胜利,只有这样我才能变成强者。

22、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为的平凡的人。

23、要求我以诚相待的人,是想在我这里捞到好处。

24、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

25、人要有远见,只有长时间的吃苦,才有长时间的收获。

26、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27、累坏自己总比放着朽坏要好。

28、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我唯一的信念就是相信自己。

29、我应该是富翁,我没有权利当穷人。

30、除去恶意,我想我们之所以会遭受侮辱,是因为我们能力欠佳,这种能力可能和做人有关,也可能与做事有关,总之不构成他人的尊重。

31、对我来说,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理解了它,那么我以无可争辩的王者身份统治石油工业就不足为奇)

32、在我眼里金钱像粪便一样,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来,它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33、侮辱是一种动力。

34、相信不如人愿的事屡屡发生,好事终将占得上风。

35、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