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争论的故事读后感
争论的故事读后感(一)
《争论的故事》,初看这个文章题目,我就觉得很好奇。很想提几个问题,是谁和谁在争论呢?他们是为了我们而争论的呢?争论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了这文章。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他们有一天出去打猎,刚好有一只大雁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哥哥说要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煮着吃,弟弟说要把大雁射下来烤着吃,双方就为这件事情争论不休。这时,刚好有一个老人经过,他们就请老人来评理,老人说把大雁煮一半烤一半,兄弟二人觉得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是,这时大雁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
我觉得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他们不争论,互相谦让着点,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了。读了这个故事,我获益匪浅。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抓住时机,要先动手做起来,不能纸上谈兵。有句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为机会总是垂怜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把握机会,做点实事吧!
争论的故事读后感(二)
今天,翻开语文书,我无意中发现里面有一篇课文,名字叫《争论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默读起来。读完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课文一开始讲述哥哥和弟弟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我很好奇:兄弟俩为什么事吵得不可开交呢?哦,原来他们看到一群大雁从头顶上缓缓地飞过。只听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用热水煮着吃。”可弟弟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这么好的食物,一煮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应该用明火烤着吃”。哥哥根本听不进弟弟的任何建议,便又对弟弟说:“你这话不对,大雁不该用火烤着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也不甘落后,说:“大雁就该烤着吃,皮香肉嫩,还可以撒上咸咸的盐、香喷喷的芝麻,多味美可口啊!”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找一位老爷爷评理。老爷爷建议他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兄弟俩都很满意,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故事虽然读完了,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先做起来。比如,我经常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想:如果每次考试都考100分多好啊!我妈妈知道了我的心意,就对我说:“你只是在温暖的被窝里痴心妄想,而不是立即起床去勤奋读书,这就等于黄粱美梦一场。你只要认真学习,不想着其它事情,那肯定能梦想成真的。”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我就不再想这些黄粱美梦,总能抓住关键的时机做好每一件事。
争论的故事读后感(三)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叫《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是这样写的: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
就在兄弟俩争论不休的时候,刚好有个老人经过,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来,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当他们抬头看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读了这篇课文,你们会怎么想呢?()
我是这样想的:“兄弟俩应该抓住时机,先把大雁射下来,再来讨论怎么吃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机会是不等人的。
2、励志故事:毫无意义的争论
励志故事:毫无意义的争论
有人提供奖品,来奖励速度最快的赛跑者。这不是指一次竞赛中的赛跑者,而是指全年赛跑中速度最快最值得奖励者。
“我得到头奖了!”野兔说,“有人在评审委员会中有亲戚和朋友,所以我们必须主持公道。蜗牛居然得了二等奖!我真要认为这是对我的一种污辱。”
“不对!”篱笆桩说,“热忱和毅力也必须考虑进去。许多有地位的人都这样说过,我也懂得这话的意义。蜗牛的确要花半年的时间才能走过门口,而且因为他要赶时间,还把大腿给摔断了。他是全心全意地赛跑,而且背上还要背着自己的房子!这都是值得奖励的!”
“你们也应该把我考虑进去呀!”小燕子说,“我相信,在飞翔方面,谁也没有我快。我什么地方都去过,我飞得才远呢,好远好远呢!”
“对,这正是你的不幸!”篱笆桩说,“你太喜欢流浪了。天气一冷,你就老不在家,跑到外国去了。你一点儿爱国心也没有。你没有被考虑的资格!”
“不过整个冬天我是住在沼泽地里呀!”小燕子说,“假如我把这段时间都除去,我值不值得考虑呢?”
“如果你能从沼泽女神那儿得到一张证明书,证明你有一半时间是睡在你的祖国,那么人们就会考虑你的!”
“我应该得到头奖,而不是二等奖!”蜗牛说,“我知道,野兔是因为懦弱才拼命跑,他老是以为停下来就要碰到危险。相反的,我把赛跑视为一种任务,而且在完成这项任务时还挂了彩!如果说有人应该得到头奖,这个人就是我!不过我不愿意小题大作,我讨厌这种做法。”蜗牛吐了一口粘液。
“我可以向你们正式保证,每个奖项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至少我投的票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做为树林界标的那根木桩说,“我总是深思熟虑后依照顺序来决定。我每次给第一奖的时候,总是从头一个字母往下顺数;而决定第二奖的时候,总是从最后一个字母往上倒数
.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顺序,所以,我把第一奖送给野兔。”
“假如我不是评审员,我一定会投我自己一票。”骡子说:“人们不仅应该考虑跑的速度,同时还应该考虑其他条件吧!比方说一个人能背多重的担子。不过,这次我不愿把这一点提出来,也不愿意讨论野兔在赛跑时所表现的机智,或是为了迷惑行人,而向路边一跳,让人看不到他的狡猾。不过,我想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大家所谓的‘美’,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在‘美’这一点上着眼。我喜欢看野兔那一对美丽而丰满的耳朵,看到它们好像看到自己儿时一样,所以我投他一票。”
“嘘!”苍蝇说,“我不愿意发表演说,我只想讲一件事情。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不只一次跑在野兔的前面,而且前不久我还压断了一只野兔的后腿呢。那时我是坐在一列火车的车头上,我常常做这样的事,因为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自己的速度。一只小野兔在前面跑了很久,他一点也没想到我就坐在火车头上。()最后他不得不跑开,但是他的后腿却被火车轧断了,这是因为我在上面呀!野兔停下来,但是我继续向前跑。这可算是打垮他了吧!可是我并不需要得奖。”
“我觉得……”野玫瑰想,但她却迟迟不说出口来,因为她天生不喜欢多发表意见,“我觉得太阳光应该得到头等奖和二等奖。他在转瞬间就走完一条无法计算的路程。他直接从太阳走向我们,而且到来的时候力量非常大,使整个大自然都苏醒过来了。他具有一种美,我们所有的玫瑰花一见到他就红脸,散发出香味来!我们可敬的评审先生似乎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假如我是太阳光,我就要使他们害日射病。不过,这会把他们弄糊涂的,然而他们可能本来就是糊涂的。我还是不发表意见吧!”野玫瑰默默地想,“但愿树林里永远都是和平的!因为太阳光的寿命比我们所有的人都长!”
“头奖究竟是做什么呢?”蚯蚓问。他睡太久了,直到现在才来到。
“是免费进入菜园!”骡子说,“这个奖是我建议的。野兔应该得到它。我身为一个有头脑的评审员,特别考虑到得奖人的福利。现在野兔可以不愁衣食了。蜗牛可以坐在石墙上舔青苔和晒太阳,同时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评审员的职位,因为所谓的委员会有个专家总是好的。我可以说,我对于未来的期望很大,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这篇略带讽刺意味的小品,让你想到什么?是这些参与评奖的无聊的动物们,还是大自然中自以为是的人类?
人生箴言:
其实在时下这个喧嚣的社会,有太多的虚名虚利并不值得追逐,而往往有许多无聊的人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评奖和争论中去,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可结果呢,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你毫无意义,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孰不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江竹筠故事读后感
江竹筠故事读后感(一)
江姐,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故事叙述只有十岁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机器,她够不到,干活必须坐在特制的高脚凳上,稍有疏忽,就会被皮鞭打。看到这里,我颇有感触:10岁,正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欢乐的黄金时期。江姐的童年时光却在“轰轰”的机器声中悄悄流逝。可我在10岁那年,正过着比蜜还甜的生活。为了给我庆贺10岁生日,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前来祝贺我的长辈足有二、三十人,他们赠送给我的礼物五花八门,使我看得眼花缭乱。我的童年和江姐的童年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江姐19岁那年,加入了党组织,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狼,他们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还边恶狠狠地说:“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我愤狠地高喊一声:“住手,惨无人道的魔鬼!”奶奶急忙赶来,担心地问:孙女,你怎么了?“
我含泪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江姐在受刑后说的”毒刑是个小小的考验,筷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这句话时,全身的热血奔向胸膛。在旁的奶奶情不自禁地说:”多好的江姐啊!孙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她们给的。“我频频点头。
”假如我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他踏着父母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这是江姐的遗言。这不仅是江姐对儿子的希望,也是对我们的希望。
读完这本书,江姐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她英勇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激荡着我幼小的心灵。江姐啊江姐!我们要高举党的旗帜,踏着你的足迹,学好本领,建设好伟大的祖国。
江竹筠故事读后感(二)
我认真读完了《江姐》这本书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翻看着自己拍的照片,又回忆起渣滓洞的故事。渣滓洞监狱座落在连绵的山峰中,四周都是高墙、电网、岗亭。院坝的一边是座一楼一底的男牢房,另一边是一幢作女牢用的平房。牢房面积极小,昏暗的灯光照着房间里的4个上下铺,非常拥挤,四周的墙壁粗糙不平,唯一的窗户和房门都用木条钉得密密严严,空气和光线只能透过这些小小的缝隙传到牢房里。还有专用的刑房,敌人就是在这里用各式各样的刑具来逼问、拷打共产党人,竹签子、竹筷子、老虎凳等刑具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书中写道:从审讯室传出来的,接着便是一片动刑的声音和行刑专家们的咆哮声,但从此,便再也没有了江竹筠说话的声音……江姐是勇敢的、坚强的,不论是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一刹那刺骨钻心的疼痛,还是敌人连续多日惨不忍睹地严刑拷打,她都没有动摇信念,以自己宁死不屈的行为为所有的战友作榜样!我仿佛看到了阴森森的监狱、潮湿狭小的牢房、敌人穷凶极恶地折磨、沾满鲜血的刑具和江姐的顽强表现!我们国家有无数个象江姐一样的共产党员,对党和祖国无比忠诚,用生命和鲜血坚持着崇高信仰。
我又想到了悬挂于太行悬崖上的”绝壁长廊“郭亮洞,村民为了改变交通闭塞的贫困生活,自发组织起来,由13名青年农民花了6年时间硬是用手工一锤一锤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1250米的通车隧道。这是个伟大的工程,令人惊叹不已。以前的江姐和现在的他们英勇精神相同,正是有千千万万个他们的努力,才有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才有了我们幸福安逸的生活!
这种精神这些事迹都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坚贞不移地为理想奋斗,要不畏艰难挫折,努力开拓奋斗,胜利一定属于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以江姐的精神激励自己,不轻易放弃理想目标,越是困难坎坷,就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要成为一个象江姐似的英勇坚强的人!
4、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一)
《战争论》,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非军事界的人可能没有系统地读过《战争论》,但相信大多数人对"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争论》。《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观察、研究、分析的结晶。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被称为研究战争而真正摸索到其主题之根本的第一人。也是采取一种对军事史的任何阶段都能适用之理论的第一人。他很早就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进柏林陆军大学就读。做过拿破仑军队的战俘,一年后又投入各种战斗。1818年升任少将并担任母校校长。1830年离开军校接任炮兵训练总监。这部军事哲学书,是他把自己历史研究的成果和战争经验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观念。在他突然去世后,被其遗孀在一个密封的包裹里发现。克拉塞维茨曾一再强调,他的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教育未来战争领袖的心灵,又或在其自我教育中提供指导,却不陪伴他走上战场”。合理的理论并不能代替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这是克劳塞维茨的一贯坚持!经过了一战、二战的炮火,尽管有作者所处时机避免不了的局限,这部书依然被世界上大多数军事院校列为经典,为世界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熟读。克劳塞维茨被认为真正触到了战争的本质,他本来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这部书是哲学,而不是操典。——“凡事研究战争的人,不管是军人还是文人,都应该有所了解”。
战争论读后感(二)
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
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战争论读后感(三)
何谓战争,《战争论》作者克劳维茨对战争的理解是“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不可否认反恐战争、局部战争等各种战争危险仍然充斥着这个世界。研究战争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和平鸽能展翅在天空;研究战争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制止罪恶枪声的响起。
《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著作,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的见解,对军事思想的发展曾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著作至今仍为资本主义国家军事界所推崇。阅读此书能让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批判的选读这本书后,让我对“国家使命”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
今年是我军建军八十三周年。在这风风雨雨的八十三年里,我们历尽磨难,饱经战火的洗礼。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而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边境冲突、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乃至中美的数次军事交锋无不坚持自主、自强、自卫的基本原则,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所谓自强,就是紧紧抓住新时期军事变革的难得机遇,尽快实现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质的飞跃。引述《战争论》中的一段话,“面对重大的历史变革,唯有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拥有自主决定权。”中国的主权与安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能寄希望于任何人恩赐和施舍。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政治家一再发表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实际上就是“威胁中国论。”就是威胁中国不可壮大军力国力,扼杀中国这头雄狮于睡梦中。应对这些心怀叵测的人,唯有自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经。加快发展中国军事力量,当中国的国防力量与别国对等,才能拥有同等的地位和话语权,“中国军事威胁论”也就不攻自破。但我们在自强的道路上不能迷失方向,不能以“超英赶美”或“取代美国,争霸世界”为目标。中美军事战略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国土防御战略,后者是全球进攻战略。()如果我们参照美国的军事战略,不仅走偏了方向,更是贬低了自己。
所谓自卫,就是科技强军加快建设的步伐。我们不能任人欺侮,必修有能力让任何威胁我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略者付出应有而又惨重的代价,并且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但我们的自卫必须有严格限定,不能像《战争论》中所述暴力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坚持不能“打第一枪”更不能去挑衅别人。和平解决争端才是首选的方式。
当我合上这本书,不禁长吁一口气。我们90后该如何肩负使命,我们该如何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引用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的一句话“国防不是军防,一个民族、政党、国家,每一个人,如果不爱国,不重视国防,民族也好,国家也好,就会任人宰割,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远站不起来。”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是一个对国家负责任的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逐渐挑起国家这个重担。只有我们热爱国家,重视国防才能对身后数万万的同胞负责,才能对中华民族负责,才能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