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敢于质疑使我作文600字
在当今社会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教授,老师,领导……他们说的话世人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肯定他们说的是对的,是正确的,是没有误的,是……但是我想说这些都经过证实吗?这些都有证据吗?这……
其实以前我也和世人一样不经过大脑只会跟着一起附和,但是直到……
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在上数学课。老师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同学们也在下面努力的接收着老师传授的知识。讲完课后,老师便叫我们做一道“算术题”,我在下面认真的算着。后来老师又抽了两名同学上讲台去做。我信誓旦旦的肯定自己的和同学的是一样的答案。但是一个人越肯定的东西越是出乎意料,我的答案和同学都不一样,我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打了两个大大的红勾时,我心里作文很不是滋味。看看黑板上的答案有看看自己的答案。我又埋头在纸上又算了一遍,还是我原来的答案。我一边想老师是权威怎么可能错呢?但是一边又想……
我想了一会儿,心里还是觉得不甘。我拿着自己的答案与黑板上的答案相对。“这步是对的,这也是对的,这……哦,原来这里错了”我说着,脸上便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虽然知道这答案不对,但我又不敢指出。我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指出。于是,我举起了我的小手。老师看见了,抽我起来,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解析及方法。老师看了看,便拍手叫好“你们之中终于有人发现了,哈哈还以为你们……”
经过这件事后,我从一个只会随着别人附和的人,变成了一个会自己思考,会自己质疑的人了。敢于质疑,使我成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高希霸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梅州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捉摸不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吴木兰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敢于质疑使我快乐作文600字
四百多年前,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上丢下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可以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不符啊!
想到当时在场的人一脸惊愕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上课不要开小差,尤其这次没考起来的同学。”我低了低头,老师不是正在讲我吗?不过伽利略真的很棒,他只是一个学生,却敢质疑权威。
“同学们看这道题目,电动车在匀速行驶时,电能是不会转化为动能的……”咦!这道题目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电能不转化为动能的话,那电动车不是就一直不会耗电了吗?那不就永远都不用充电了吗?这怎么可能呢?
忽然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爸爸骑着电动车叫我回家。他开的很慢。我很不耐烦地问“你怎么开的那么慢呀,电动车没电作文了吗?”爸爸回答我说“是啊,开的慢一点电,消耗的慢一电点嘛!”
咦?他们那么多年的生活经验也应该不会有错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忽然想像伽利略那样举手问老师,但是不是太丢脸了?
保险起见,我先问问我的同桌:“诶,这道题目的电脑为什么不变啊!”同桌低着头小声的和我说:“我不清楚啊!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直觉告诉我电能就是不变”唔,其实不止我一个不懂啊!
这时我的心里似乎有个小人鼓励我:“快啊!举手问啊!”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我赶忙拿着试卷问老师,老师笑了笑:“这个问的好。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电能是转化为摩擦的热能,但这里说不计摩擦阻力,所以不会消耗……”
老师走时还不忘拍拍我的肩膀说:“下次要多问啊!”
哈哈,这感觉真好。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谢尔豪 | 作者年龄 | 14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纳兰慕德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6班 |
性格特点 | 勤劳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92分 |
指导老师 | 林铎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敢于质疑,使我快乐作文600字
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题。我突然发现老师在写某一步骤时,把答案写错了一位数,导致后面的步骤都跟着错,最后的结果也错了。我敢肯定我的判断是对的,但内心却纠结万分:要不要告诉老师呢?不告诉他吧,这一题会影响全班同学的,也许考试就考到这一题;告诉他吧,会不会有损老师的威严,或者惹他责怪?我犹豫不决,十分忐忑。
经过好一会儿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起勇气,举起了我的手。偌大的教室中,那只手显得很突兀,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老师的目光,终于锁定在我身上。
“怎么,你没听懂吗?”老师和蔼地问。我站起来,急忙说:“不,不是。只是,老师,您错了!”我语无伦次、一鼓作气把自己心中的疑点说出来,并大胆指作文出老师的错误。顿时,心中无比畅快,也不管老师会不会生气,就坐下了。老师仔细看了一下黑板,沉默片刻,恍然大悟道:“噢,原来真的出错了!是我粗心大意,看错了数!”更正后,老师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大家应该向李思雨同学学习,敢于质疑老师,有怀疑的精神。如果不是她帮我指出错误,我可真要误人子弟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不要以为老师讲的都是绝对正确的。我天天在重复:不怕你们不会,就怕你们不问。”
听了老师这么一番话,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像吃了人参果一样舒服。被老师夸奖的滋味真是甜如蜜啊!我不禁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庆幸,甚至一整天都喜滋滋、乐陶陶的。
敢于质疑,使我快乐,使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孙婧琪 | 作者年龄 | 14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邯郸锦玉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谨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羽毛球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王庆喜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敢于质疑作文800字
“学问”中的“问”巧妙地告诉我们问是学习的一大法宝。许多时候,只有发问,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好。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在一间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认真地抄着黑板上的笔记,聆听着老师的话语。教室里,老师的声音在回荡,同学们抄写笔记的“沙沙”声和粉笔与黑板摩擦出的“咔咔”声相映成趣。
“好了,下课吧,检查完笔记的就回家了。”同学们疲惫的心立马解放了,争先恐后地奔向讲台。我却为今天讲的一道题而犯困,埋头苦思。同学们的噪声阵阵传入耳中,我于是堵着耳朵,继续思考。
同学一个个走出了教室,只有老师还在整理讲义。
在实在是无法理解这道题的情况下,我的疑惑又加深了:为什么同学们都没有质疑,莫非是我错了?老师讲的,怎么会错?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我,疲倦和饥饿也折磨着我。最后,我坚定了,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勾起我的睡意之前,向老师求助。
我向老师说起了我的困惑,老师依旧埋头备着他的课,整理作文讲义:“你说说你的看法。”我有些畏惧但还是说了。老师终于抬起头来,面露喜色:“恭喜你,你是对的。”
什么?在我半信半疑的心情下,老师道出真相,这个题是他故意讲错的,就是想考察同学们的听课质量。“原来,老师真是在考验我们。”我大吃一惊。老师又说,常问学生们有问题吗,却得到的是“没问题”这个一贯的回答,他感叹,现在的质疑精神正逐渐走下坡路。
我的一个同学,在一道题的答案位写上了无解,竟正确了,原因是此题有误。我便深受启发,也敢写无解了。以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遭教会挤压,下场凄凉,后人却证明其正确性;伽利略质疑“圣者”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比萨斜塔亲自进行实验,最终得到真理。有时候,追求真理的路需经过一道槛,那就是质疑真理,但许多人没有勇气,终停滞在此。阅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只有质疑权威,才能成为权威。问,成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只有敢于质疑,有“敢写无解”的精神和勇气,才能抵达真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露 | 作者年龄 | 12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4班 |
性格特点 | 慈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减肥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何展鹏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敢于质疑坚持真我作文600字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浓淡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这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青蛙的反击,令教授哑口无言,是呀,即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人类呢!
第一位向上帝叫板的人
基督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上帝一手创造的。在古代的欧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教会在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但就有这么一位先生宁愿承认自己是猴子变成的,也不愿和上帝攀亲戚。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本叫做《物种起源》的书,教会不乐意了,开始向他施加压力,在真理面前,他没作文有退却,坚守自己的立场。他就是达尔文,正是他的坚持,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上帝的束缚。
第一个坚持日心说的人
同样在欧洲,也教会严密禁锢的中世纪,布鲁诺,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竟然大胆宣布——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谁也公然挑战上帝的权威呢?连布鲁诺的老师哥白尼都保持了沉默。年轻的布鲁诺被当做异端活活烧死,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真理,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无知的世人。
纵观历史长河,像达尔文、布鲁诺、麦哲伦这样敢于质疑,不畏强权,坚持真我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真理和正义才得以战胜谬误和邪恶,社会才得以进步和发展。让我们学习这些勇士和殉道者的精神,高举敢于质疑的火把,照亮未来的探索之途!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黄健然 | 作者年龄 | 14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振民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2班 |
性格特点 | 真诚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书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李尚顺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