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身影作文1000字_晨光作文700字

1、晨光中的身影作文1000字

我的前路很长,覆盖着无垠的黑夜。但幸好,你一直都在,像一缕晨光,照亮了人生,温暖了岁月。——题记

迎着晨光,校园里书声琅琅,我却在心里分外紧张,原因无他,只因接下来,我要参加三好学生的竞选。

写好的演讲稿在手心被攥得死紧,又被汗濡湿,模糊了字迹。我展开它,打算再读一遍,突然有人叫我名字,回头,看见那晨光中的身影,是母亲。

“怎么这么早?不是说八点半开始吗?”我看看表,这才七点一刻。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帮我整了整衣领。我看着她,额前几缕碎发还凝着汗,气息不稳、略有些喘,无不昭示着她出门时仓促的步伐和内心的焦虑。她或许一路上都在担心会不会迟到,会不会错过我的演讲,会不会没能及时给我鼓励。于是,她只想着早点到,早点看见我,早点帮我纠纠错。于是,她披着晨光来,成了第一个到达的家长。

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帮我整了整衣领。

她翻开随身的小包,从里面拿出来一铁盒茶叶:“前几天你说上课容易打瞌睡,我就给你带了包茶叶。”她话说得随意,仿佛随口一提。

“是吗?我啥时候说的?”我却愣了一会,有点懵。二模快来了,早就连年月日都记不清了,哪还会记得电话里交谈的内容,又没什么约定。

“就上周日那次,我记得可清楚了。三分三十一秒,跟你生日一样。”她说完,自己都笑了。我也笑,为她的奇思妙想,也为她的温柔细腻。她总是这样,明明有作文些时候粗心得很,却又能在细枝末节叫你感动,把电话里的每一次交谈都记得牢牢的,就连时长都了然于心,一辈子不会忘似的。

而后,她又一件件地拿出别的东西,全是我的。春天新上架的衣服,她看版型好看、颜色得体,就给我买来了,果然适合我;书桌上的练习题,她算着快到考试的日子了,特意为我带上,复习的时候有个参照……全是小事,是那些遗落在记忆角落、我从未注意到的小事,一桩桩一件件都被她极用心地收集。她对我观察之细腻,无人能比;她对我的爱,无可替代。我心里暖流涌动,突然就不慌了,一种淡淡的、平静的幸福从心底流向四肢百骸。时间到了,我拥抱了她,上台演讲。

演讲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自然大方。在演讲的最后,我看向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只微笑着静坐在晨光里。晨光亦是偏爱她的,为她镀上金边,细细柔柔,却无微不至。

窗外是繁茂的树,葱茏的叶片投下柔和的绿意,不刺眼,却带着蓬勃的、怒放的生命。

母亲的爱也似晨光般,柔柔的,浸入我生活的每一道罅隙,埋下爱的种子,有一天会长出繁茂的树、开出温暖的花,投出一片摇曳的、绚烂的晨光,将时光涂抹上温柔的明黄。

可是她什么都没说,把言语藏在了行动里,叫我无知无觉。恍惚间发现,她已经这般爱了我十四年,从未离开。她什么也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我看向那晨光中的身影,彼此都笑得很幸福。

你一直都在,我真幸运。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龙桂江 作者年龄11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丽水文元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8班
性格特点侠义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饭 平均成绩117分
指导老师常文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晨光作文700字

我一直以为,一座城最过真实的模样,应是在拂晓时分。白昼或是夜午,都太喧嚣,是每个城市复刻出一致的灰色。唯有在早间,人们往往恬梦未觉,浅碧粉红的私语撩过古刹檐角,独存韶华。

兜里躺了几张纸币,眼底留了几分懵懂,迎着醉清风的杨柳而出,去追寻小城赤裸的印记。

走过小道,细草微风岸,声声叩响吻过足间盈盈沼光。水皆缥碧,荡漾在柔波里的池鱼碎石,直视无碍。

踏上石板,白衣红裙的姑娘桥上婀娜。晓风轻吹,带着湿润的寒意,掠过耳际,游于天边。慢行缓步,在茫茫天地间,身上崭新的运动服都好似褪去了棱角,不经意染成青青子衿,带着我心悠悠。

不远处,些许闲杂的嘈声划破静谧。说是突兀罢,又不让人厌倦;说是奇异罢,又夹了几丝亲切。小城里西北角的苑落,溢着满当的早餐摊,小食铺,人间烟火的气息,在这里浓郁。

走近,知道左作文边的店家那可以买到两元钱大团的面条,酥脆好吃的煎饼油条;前头的蛋糕铺里有松软的点心;身旁的推炉里,烤着通红的番薯。只有走在这里,讲着一贯的吴侬依语,乘着蒲扇凉凉的风儿,才感觉是真正的小城人。

“早啊,小姑娘。”粗糙的嗓音不失率性,定然是那包子铺的胖老板,一面手忙脚乱地做生意,一面不迭地和来人打着招呼。“还是鸡蛋灌饼吗?”语调极快,就分辨出是一旁支早餐车的阿姨,风风火火,总是第一个开了铺。

就这样踱过一条街,每次走来,都有一种安稳的归属,岁月静好的沉淀。

流动聚集的早餐铺是小城区别于一线城市的一部分特点,在北上广的路旁,根本不会有热气腾腾的锅子和烧红的脸庞。但就是这人来人往的小道,好听的乡音,烟火凡界,就如同是小城蕴在暗处的灵魂,酿了多少人的怀恋和生气。

拾起一缕剪阳,我返身离开,远处,晨光初煦。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易升 作者年龄13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湘府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4班
性格特点积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保龄球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安宰贤 老师职务班主任

3、那个笑容那个身影作文1000字

又是一个雨夜,天上没有一颗星星,寥若晨星的雨滴,悄悄地爬上了我的窗户,我望着被浸在夹杂着月儿幽辉的灯光里的作业,耳畔,恍恍惚惚地,我好似又听到了娘娘跟我母亲抱怨奶奶。我望着窗上的雨滴,听着稀稀拉拉的雨声,不禁陷入了回忆……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似乎一直都不受人欢迎。每次过年回家,奶奶都会“拖”着她那瘦瘪的身子步履蹒跚的出来迎接我们,满面笑容地和我们寒暄最近隔壁的婶儿送了她多少鸡蛋和自家种的青菜,可每每换来地都是大人们的斥责和不耐烦——你怎么出来了?万一摔了怎么办?快回去,快回去,这里不用你操心。奶奶每次都会很不开心地瞪他们一眼,然后又把我们这些小孩带到那斑斑驳驳的大门前,从口袋里摸出钥匙,打开门,接着露出她那残缺不堪又泛黄了的牙齿,说道:“快坐快坐,我去给你们拿吃的,昨个儿你们晓珠嫂拿来好多吃的。”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向那油腻的桌子,破旧的椅子,脸上都是显而易见的嫌弃,表弟甚至厌恶地说了一句:“我宁愿站着,也不坐在这种地方。”后来几天,陆陆续续地有人来拜年,娘娘和几个熟人打起了牌,奶奶就在一旁看着,空隙时,有人揶揄起她,她耳朵不好,听不太清,以为在夸她呢,便笑呵呵地答着。那时,我在房中,眼里看见的她,一如作文既往的驼背,坐在昏黄的灯光中,笑意盈盈,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看她。

我依稀记得,后面几年,奶奶因为身子不好还到处乱跑被接到了上海来;可不久,奶奶摔骨折了,之后她便一直执着的要回去,不管别人怎么劝都不听,甚至闹出了胃病,说是水土不服;最后没办法,她被送回了老家。

去年,我们又回家过年。那一年,奶奶没有出来迎接我们,与奶奶较为亲近的我心中困惑,一个人悄悄地走了进去,我看见奶奶站在“高高”的石头堆上落日的余晖笼罩着她,她驼着背,不知道在看什么,后来母亲拉着行李箱走了进来,看见奶奶立马说了一句:“你怎么站这么高?摔了怎么办?赶快下来!”奶奶突然回了神,她那黑斑如枯竹的手不在意地挥了挥,笑着说:“不打紧不打紧,回来了就快进去吧,外头冷。”可我总感觉那笑容变了,真的变了……

雨突然大了起来,霹雳拍啦的雨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看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雨,耳朵留神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和往常一样,无非是奶奶喜欢乱跑之类的,我叹了口气,无奈地耸了耸肩,每次都是这样,突然——“又病了!不知道能活多久?”这句话在我的脑中炸开了,我哽咽起来,脑中浮现出那个瘦瘪的身影,那个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的老人,蓦地,泪悄然而下……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刘丽丽 作者年龄13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四川重点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3班
性格特点随波逐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跳舞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朱启明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当我面对晨光的时候作文

不知不觉,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面临中考的中学生了,也算是个初中阶段的老大哥。可是,我道还不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料。漫长的晚自习,繁重的科目,“艰难”的作业,使一个成绩平平的我,时常在接近黎明时睡觉。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晚起的习惯,当然,这是曾经。

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半睁着眼,骑着“咯吱——咯吱——”的自行车,向学校方向驶去。我听着自制的有节奏的音乐,感受着这一个寂静的早晨。看一下表,已经是七点十几分了,离上早读还早着呢,我边哼着调子,边想着。

一声车笛,打破了这一片寂静,讨厌的声音与那愉快的尘土,将我身边的一切主宰,我气愤地看着汽车驶去的方向,它却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我看着天空,继续“爬行”,偶然之间望到了那一只圆圆的大太阳。咦,怎么?这有何情感上的变化吗?我悄悄地问起了自己。哦,不对啊,这是一只冰封着的太阳——月亮!显然,只有它是照不亮人间的。回首望去,那才是万物之母呢!早晨的太阳依然身披着霞光,这一件似乎比昃时的更加漂亮。此时,如果有一个可以谈天的人,那该有多好!无聊的我竟忽地停了下来,惹得几个过往的人转身相看。他们会不会想:这穿校服的傻小子是在干嘛?我也不管了。

我再次对准原来的方向望去,作文太阳这次所给我的光,足以让我的眼睛灼伤!低头间,我想到了一个东邻我国的国家——日本。一个大和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一个小小的岛国,而它却拥有强大的势力,我国虽今非昔比,但依旧被欺负的团团转。

是啊,再次将话题引入钓鱼岛,真的倦了。我曾在随笔中写道:钓鱼非孤岛,日本你莫望而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可是,如今想来,我有什么权力说这话呢?唉,我只是空喊口号罢了,我好虚伪。天天看着《七龙珠》、《海贼王》却对别人说我抵制日货。我渐渐地心情烦躁了,开始自我安慰起来,也好平静一下。就想着,这些全部是中国商人的盗版好了。支持了国货,可我更加的心痛起来,那些,就是中国人的能力与特长吗?他人眼中的中国就只有盗?

我想明白了,是时候该走了。加足马力,去上学吧。看到大街上空荡荡的,只有孤独的我,我有些欣慰了,几百口人。只有我一人是无用的,只有我一人在迂腐、堕落,我知道了,身边没人也好,因为他们在做应做的事儿。

就这样,我走了,有一双温柔的、无形的手在我脸上轻轻抚过,转眼望去,太阳又恢复了原有的美丽。我感觉好温暖,因为,我意识到了,那就是我要到的地方。国家就要去到那里,那是永恒的正确的方向!

我走了,在这遥远、漫长的路上,泪在风中湿了脸庞……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周轩菲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长沙雅礼天心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3班
性格特点忍让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小说 平均成绩113分
指导老师武巫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第一缕晨光作文1000字

当第一缕阳光从青藏高原的最高峰跳入人的眼界,染红了天边的云彩,跃上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奔跑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时,远处的“当当”上课铃响了,响彻整个山谷,好似母亲在呼唤着远处游玩的孩子。

“卓玛。”“到!”

“布尔。”“到!”……

“布克。”

“布克。”

“布克,到了么?”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老龄教师托了托鼻梁上八十年代的古老玻璃眼镜,习惯性地眯了眯那因常年居住在高原而变得小却和蔼的眼,用沙哑的嗓音询问道。

“没有见到他呀!”“每天他都第一个到的呀!”“今天,我路过他家家里还没人了呢。”“是呢,是呢。”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这间小教室里议论开来,直吵得人耳嗡嗡作响,小小的教室顿时成了一锅快要煮沸的粥。

老教师踱步走到教室门口,四处望了望,将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想起了那个每天早早来敲他家的们讨钥匙的留守少年。过了几分钟,他仍没瞧见那小身影,不觉纳闷了,这个小少年,哪儿去了?

是啊,他去哪了呢?

在遥远的小城镇的另一个遥远的与这贫瘠的土地成鲜明对比的一个无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豪华的用钢铁建造的名为——青藏铁路沿线站点的小火车站,一个身着被几近洗白的少数民族服装的黝黑肤质的小少年,一直盯着那在晨曦下发出熠熠光辉的从未知远方来又去向不详远方的铁轨,然后不断地来回走动。

一阵“呜——”传来,今天最早的火车来了,带来了外界的物,和人,同时也将带走一些家乡的熟面孔。

“谁家的女孩呀!谁家的?从贵阳送来的!”售票员冲着密集的人群大叫。

小少年,忙回过神来,又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喃喃你看你又发呆了吧,今天早起赶了这么久的路不是来看这崭新的火车的,今天可是接妹妹的。

小少年,挤出人群,忙跑到咨询台,红着脸,极小声地问:“阿姨,能把女孩给我看看吗?”

火车站的阿姨看着他,一脸的狐疑,但是最终还是将酣睡的女孩抱了出来(从竹篓中)。

他从胸口的小兜中小心地拿出一张纸,看一下纸,看一下女孩,又看了一下纸,点了下头,在第五次点头后,男孩将阿爸阿妈托邻居卓玛的妈妈送来的三人照(阿爸,阿妈,妹妹)给她看了一下,极其确定地对眼前的她说:“阿姨,她是我阿爸,阿妈从贵阳寄来的我的妹妹,我要带走她了。”说罢,微笑着背上背篓,抱起女孩道。

咨询处的阿姨惊了一下,心中诧异,却也只是颔首随他抱去了,毕竟在这么各地方,若不是生活过于困窘,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把孩子寄回来。

男孩望着女孩温和地笑了,露出皓白的牙,眼睛也弯成了一双好看的月牙,动作虽生涩,笨拙却是极轻柔的。而后,男孩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丘,开始踏上了归途。

正午,孩子们都在教室里吃饭,也是喳喳叽叽的都在继续着早上的话题,老教师现在额头上的皱痕现在比揉成团再展开的纸还要皱,口中不断地念叨着什么,像足了村口那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他想:“这个在山里独自一人的小孩,哪儿去了,哪儿去了,又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突然,一位在高地上玩耍的小孩冲着远方大叫:“嘿——布克,嘿——”老教师忙托了眼镜瞪大了眼,站起身走出教室的们,发现了那越变越大,越变越清晰的小点穿过那片石块,夏天种下的希望树,直至破旧低矮的大门。

过了好半晌,布克,走到了教室前的那块小空地,低着头说:“对不起,老师,我迟到了。”老师看到了在竹篮子中睡得直打呼的小女孩,隐隐约约就明白了些什么。是啊,布鲁今天早上好像很小声地在门前讲了句什么,听不真切却还是隐约听见“接”,“妹妹”这几个词了。老教师说:“没事,这是妹妹吧?有困难可以来找老师,”

同学们,围了上来都使劲地将手在打着补丁的衣裤上搓了搓,才摸上了小女孩的脸,然后又恋恋不舍地注视着这位新成员。卓玛奇怪地问:“怎么一早不见你,现在又多了个妹妹?”不待布克回答,布鲁便接道:“我说昨天他妈打电话叫他接妹妹了吧,你们还不信!”布克腼腆地笑着,一如往常,小妹妹不作文哭不闹,安静极了,吃了便睡,睡醒后也不哭,只是“吧嗒”下嘴,好像说着什么,又安安静静地睡去了,也没给他带来什么麻烦。放学后,他背着妹妹归去了。

他家的地势较高,虽然简陋,甚至可以说是破旧,但柴米油盐,还是足的。以前,他和爷爷一起生活,可是去年爷爷生病,没钱治,死了。后来他就只有一个人住了,其实这房子与他而言一点都不空洞,因为房子再空洞也空荡不过那颗由时光沉积而愈来愈空寂的心。幸而,妹妹来了,虽说会是个负担,但定能填补他空虚孤寂的心吧。他,靠在妹妹身旁,沉沉睡去。

天不亮,他便被那一声“哇”的尖锐的婴儿声音刺得,猛得坐了起来,而后突然想起,现如今已不是一个人了,还有一个妹妹。他揉了一下眼睛就马上坐起来了,从妈妈说过有婴儿用品的小竹娄中找出尿布。不经意间,还触到了一封信:布克,爸爸妈妈在努力地赚钱,妹妹就拜托你照顾一下,妹妹叫小安,很汉族女孩的名字,希望你能照顾好她,用的东西我每月会寄过来的,不要太想我们,要好好读书。虽说下面的署名是妈妈,可是他知道一定是同乡人代写的,因为家里穷,爸妈不识字。他望着一小袋的米,突然提不起食欲,于是他生涩地换了尿布,泡上奶粉,而又带个奶瓶,背上妹妹便登上去学校的路途。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他登上了一坐峰,背后的小安,呓语似地笑说:“依依呀呀,啵——”小家伙还手舞足蹈的,还不时地动动他的头发与衣服,好似才被带到他身边一样,才见到他一样,新奇的很。他温和地笑了,朝着仍旧是墨蓝色的群山的尽头看去,那是去学校的方向,去远方的方向。

不一会儿,第一缕晨光从最高峰后,喷薄而出,瞬间驱除了他们身边的黑暗,阴霾,只留了万丈光芒,那轮橙红的圆日上附带的满天血红般绚丽的朝霞把他红扑扑的脸映得更温暖了,他仿佛到了传说中神圣的布达拉宫,神佛居住的地方,背上的小家伙也眯着眼睛安静地出奇。

他沉迷于此,静静地享受这温暖,这光明。它们直射进了他的心中。

他背着妹妹,此刻,心突然变得很柔软,很柔软。他和她该被称作:山区留守儿童吧?自他记事起,即上学时,他从妈妈那儿学会了生活自理,而后,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地更好,常年不归家。他常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大石块上呆坐着,望着晨曦初现的那一处,那儿,不会只是山,听爸妈讲,他们就在那儿打工,在那些繁华的城市,有没有听过的许多好玩的东西。

他对父母的感情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了去了,他也不怨父母,他知道,父母也是不容易的,为了维持这个家,他们付出许多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知道,这叫做穷人的无奈,对于这种情况,他又能怎么做呢?

走着,走着,他叹了口气,而后笑着看向满脸阳光的妹妹,却也是舒心地笑了。

有个妹妹做伴会好一点吧?虽然知道妹妹是由于父母不便照顾而被送过来的,拜托照顾的,可起码,他有了个伴了不是,他不会那么的寂寞,不会经常梦见爷爷,然后留下一枕的湿濡了吧?

虽然,带着她上学会有诸多不便,自己用石头打磨的教桌上会出神还会不专心,可是,比起以前不是很好吗?

他可以照顾妹妹,待妹妹长大,他们可以一同在老师这儿学习,然后,他们可以吃饭、睡觉、去学校,一起学习。

很美好呢。他微笑地叹了句。

终于到了老师家门口,他向老教师要了钥匙,在老教师的注视下,他向小学校方向走去。然后,他开了大门,开了教室的门,还帮助阳光叩开了木窗子。

妹妹还算乖在学校不哭不闹,只是小眼不住地乱转,打量着四周,这么一天就过去了,同学们也都围着妹妹,玩、逗。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地,一如以往地从高峰上射入,他的心更加温暖了,抱着天使般的妹妹,他温和地想:妹妹,我们一同等待远方的家人,要一起,相依为命。虽然我们很穷,常年见不到阿爸阿妈,我们还是有希望出去的,只要哥哥学好了,带你出去找阿爸阿妈。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不分开。

他相信,他会与她,一同等待下一个第一缕晨光,冲破天际,看朝霞染满那湛蓝的天空。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