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树·新枝 创新作文700字](http://www.wenzidahui.com/tu/822.jpg)
1、老树·新枝 创新作文700字
泉州花灯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园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正是泉州每年正月十五灯展的真实写照。
“啪”的一声,夜空中升起万千璀璨的光华,散落成无数星点坠向大地,在这合家欢乐的美好气氛中,我们一家到泉州去看花灯展。
“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哇!好美啊!”看到眼前流光溢彩的景象,我不禁惊呼!爸爸笑着向我招手:“快来,这儿还有更漂亮的呢!”我赶忙向爸爸跑去,继续往前走,越靠近中间人越多,花灯的光彩照在人们满溢笑容的脸上,打出一个个七彩的光圈,萦绕着温暖的气息。
我兴高采烈地边走边看,这些花灯真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玲珑剔透的宫灯、活灵活现的走马灯、吉祥如意的莲花灯,舞姿婆娑的仙女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这时,人潮开始朝着灯展的中心涌动,灯展中心的花灯更是绚丽夺目。我的目光被一盏神奇的花灯——熊猫灯所吸引。熊猫灯栩栩如生,闪着黑白交替的光芒,更让我惊叹的是,花灯加入不少高科技的元素,活灵活现熊猫会做各种各样的动作:一会儿学招财猫晃动手臂,一会儿趴在地上用四肢不停地刨,一会儿双手抱拳不停摇动,好像在恭喜人们发大财……憨态可掬的熊猫灯引来大家驻足观看,人们对此赞不绝口……
看着现在这些五彩缤纷的花灯,我想起了以前用纸糊的传统花灯,相比之下,不难发现,现在的花灯在传统的工艺下增加了科技元素,使得花灯更加多样化,更加精致美丽,成功迎合了大众的品味,打开了市场。而永春的纸织画则没有那么幸运,虽然它与泉州花灯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工艺太过于繁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已经濒临失传了。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一盏盏花灯,忽然觉得那七彩的光芒竟神奇如同混沌初开的一缕细细的微光。我的心里顿时掀起一场风暴,是什么力量让原本平凡无奇的花灯能长久地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创新!是创新的力量!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应该刻苦学习,使得华夏文明再度翻开灿烂辉煌的一页!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秋张 | 作者年龄 | 12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纪姿含在北京哪个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沉著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饲养宠物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双龙记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新枝和枯叶作文700字
清晨,我独自一人踩踏着雨水,穿过小径,来到了这个被我称之为“乐园”的地方。
昨夜,春雨悄悄地来了,给“乐园”的一花一草都清洗了一番,它们都精神抖擞的样子。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真香啊!小草的清香混杂着泥土的味道,这是在车来车往的街道闻不到的。
一阵风吹来,树摆动着枝条,叶与叶之间的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新长出来的叶子似乎在感受生命的喜悦,它们欢呼雀跃,还想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一样,一会贴在这片叶上说,一会贴在那片叶上聊。而整棵树像张开怀抱拥抱风。他高兴的头发甩来甩去,闭上双眼,这“沙沙”声好似一首交响曲,走出了生命的喜悦,但又好像唱出了一种不可言喻的悲伤。
走过青石板,一眼望去,悲伤的情绪突然笼罩着我。这一条小路上落满了落叶。有一片叶子在空中旋转、漫舞,多像一位舞者,舞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世界带来了这片刻的美。我用手轻轻地接作文住了它,心疼地抚着它的脉络,在望望头顶那散发着生气息的嫩叶,心中无限感慨。它用整个生命贡献给了大自然,最后却无声无息地离开,没有人会知道有个它。因为它太渺小了,小得不值一提。
弯腰还拾走了几片叶子,低着头,捧着叶子,离开了“乐园”,回到家,用布轻轻擦拭着叶片。擦干净之后,我把它们放在一本厚厚的书中。我想留住它们的美,又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应不会怪我吧。
无意间我看到窗外一棵葱茏的大树,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其实我不用太伤感,因为叶子曾经享受过生命带来的喜悦与感动,即使没有人知道过它一样,那些生命带来的美好早已留住心中。
人不也一样吗?有一天会老去、死去。过久一点,也许就不会有人记住你。但好好享受生命带来的美好,将那些感动记在心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也是快乐的。如果只看那到生活不好的一面的人,恐怕是不会懂得这些的。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车洪才 | 作者年龄 | 12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依赖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保龄球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陈亮声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老树的目光作文700字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而在姥姥家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屋外那棵老树上度过的。那棵桂花树比家里的屋子都老,树上刻着它岁月的沧桑,它斑驳的影子透着它对四季轮回的无奈,它茂密的枝头也有它曾经旺盛过的痕迹。它在那站着,注视着我走过了整个童年。【欢乐】
七月的身影渐渐清晰,夹裹着桂花香气欢笑着跑了过来。那棵老树开出了桂花,扑鼻的香气冲击着我的嗅觉,只要在等上一段时间就可以摇桂花了。摇桂花是我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我会三下五除二爬上老树,摇着它曾经粗壮的枝干,老树沙沙的笑着,枝头的桂花落了一地。我就立即跳下树与姥姥一起捡拾桂花,香气缭绕,整个屋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友爱
当然,我不会独占那棵桂花树。我就会带一些同学来,她们一改往日的矜持,争先恐后地爬上那棵老桂树抢占一些“风水宝地”,当然抢不上也没有关系,总会有一只善良的手,将你拉到作文她身边。在哪里,会感到一方纯净的心灵天地。
陪伴
我的成绩犹如坐着一个过山车忽上忽下,我记得有一次我的试卷发下来,我就心烦意乱,直接去了姥姥家。已10岁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过了。那棵老树还在那里站着,似乎除了见证我走过童年,还陪伴了姥姥姥爷。我们闷不作声,爬上了老树。它粗糙的面颊是饱经沧桑的纪念,那歪曲的树干有我压过的痕迹,那略显斑驳的树影是花开花落的岁月。我静静的靠着它,它静静的抱着我。不必说话,我们用心灵感受彼此之间的一份默契。那天,老树陪伴着我,我们回顾成长的岁月;渐渐地感受人生的起伏。是它让我体会了“非宁静无以致远”。
后来,上了初中,会姥姥家少了,再回来,姥姥也搬了新家。我最后一次见到老树,它正在被砍伐,封尘的心灵,何时再见一方纯净的土地,那棵老树见证了我的童年我的成长,那棵老树伴随我走过童年直到少年,那目光,一如往昔。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马仁辉 | 作者年龄 | 14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兰州六十六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7班 |
性格特点 | 声音洪亮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小说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任洪斌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五年级创新作文500字 老树发新枝
一颗苍老的树,人们总以为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完成自己作为一棵树的一生使命,可是我却想说老树亦能发新枝。
大家都听说过鲁班造伞吧?很久以前,还没有伞,大家只能到心灵手巧的鲁班和几个木匠造的亭子躲躲雨,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一直下个不停,大家不就没法回家了吗?为此他常常冥思苦想:我该如何创造一个既能随声携带又能遮雨的工具呢?一次偶然,鲁班看到一群孩子用荷花叶遮住头上火辣辣的太阳,他深受启发,立即回家拿出废料——油纸面,再找来几根竹枝当伞的骨架,终于制成了第一把伞。
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通过创新来取得成功。创新才能发展、创新也能增添生活情趣。记得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在整理小时候的衣服,一整就两大袋,可是这么多衣服扔了就太可惜了。这时一个念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不如把这些棉布衣服一条一条地剪下来,将他们均匀的分布在一根木棍上,再用铁丝将他们紧紧地捆绑住,这样几把五彩缤纷的拖把不就做好了吗吗?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连连夸我是创新小天使。说干就干,半个小时候后,一把崭新的拖把就诞生了!听着邻居们的赞扬,我仿佛泡在蜂蜜罐中……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思想不落后,勇于创新,老树永远绽放着青春的活力。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宗林 | 作者年龄 | 11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林东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8班 |
性格特点 | 好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滑冰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蒙复华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小学生创新作文700字 老树发新枝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似一个根深蒂结的苍老之树。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民间技艺和古典文学已经快被人们所遗忘。为了让这个文化老树能抽出新枝,无数的人都在为之努力。
评书中的动漫
评书,起源于清朝,是一种叙述加动作所形成的一种表演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是近年来,评书却不怎么受青年人欢迎。原因是评书内容太过俗套,不是四大名著,就是英雄传说。这对于今天终日与手机、电脑为伍的年轻人来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如何创新评书内容?这个问题让无数的老艺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但在2012年,一位80后的男青年-----张准,却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他把一部风靡全球的日本漫画---《海贼王》搬上了评书的舞台。结果效果大好,从那天起,张准便开始研究全新的评书----以动漫或游戏为材料来说书。张准,这一巨大创新让许多青年人对评书产生了兴趣,相信不久以后,评书这一传统技艺又将兴旺起来!
荧屏上的古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翅”......瞅瞅上面这些文言文是不是有些看不懂?确实,现代社会白话文满天飞,就算是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所以许多的古典文学都开始遭人冷漠......。
2010年7月8日,张春导演的电影《大鱼海棠》在全国上映。这是一部极具“中国风”的影视作品。作品的灵感来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故事中的许多人物都来自《山海经》,如:凤凰,帝江,灵婆......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将古书搬到了荧屏上。张春导演的这一次创新,一定让那些“沉默”已久的古书又重放光彩了,一定让很多国人又开始注意起这些祖先的瑰宝!
五千年的根深深地扎入历史长河中,汲取精华营养。无数的“茎”,从根中传承精华,运至叶末枝头。一簇簇新枝,在老树上生出,而后又开始出“缤纷之花”、“饱满之果”!张准,张春等等,敢于创新之人,都是这棵“文化老树”的“茎”,他们不断地为传承而努力!在他们的不断创新努力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必将老树发新枝,必将走向世界,踏向未来。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罗小金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浙师大附属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大方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购物 | 平均成绩 | 105分 |
指导老师 | 刘顺利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