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赌神”李清照](http://www.wenzidahui.com/tu/91.jpg)
1、“赌神”李清照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
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据李清照自己说,她创制了一种赌博游戏,叫“打马”。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
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郑建源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汝南县第二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7班 |
性格特点 | 好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钢琴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石元春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品读李清照作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这些诗词均出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说起李清照,我与她还有一段故事……
小学五年级,班上同学开始谈论起了古诗词,无意间听见他们谈到了”李清照“这个名字,第一次听这名字,就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萦绕在心头,便特
别想去了解她。那天放学回家,我拖鞋没换,书包也没放,就立马冲到电脑前,打开百度,搜索“李清照“,映入我眼帘的除了关于李清照的人物介绍就是一大波网友们对她的赞赏。我不禁在心中默默叹道:“她写的诗词真有这么勾人吗?”想着想着便随便点开了一首《醉花阴》,不知何时,我仿佛已经沉醉在其中。过了好久,我才从中走出。从那天起,我便深深喜欢上品读李清照的诗词,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每当听见有人在谈论李清照,我便仿佛又找到了一位知心好友,与她谈起来,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喜欢李清照的也都占了一大半。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如梦令》了,来让我给大家读一读吧。“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李清照,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
词的开篇,用了“常忆”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作文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而要看到,其中体现出青春少女的娇憨情态,蕴含着一种纯真的形体美。更何况,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醇厚的美酒,更包括着自然的美景。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词中的情节发展非常自然,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李清照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来的结果如何呢?词人虽未明言,读者还是不难想象:这毕竟只是一场虚惊,迷途的小船和船上的少女,终究还是化险为夷,安然地回到了家中。
这首小词,语言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它虽然只撷取了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却非常耐人寻味。
这小小的一首词就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我又怎么会不喜欢李清照呢?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是啊,李清照的才学又是谁能比得上的呢?
清照,清照,我愿你永远如《如梦令》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舒嘉颖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川西路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7班 |
性格特点 | 脆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吴溉之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走近李清照
我早想走近你,那个晨曦,正好读你。
放下窗外的一弯秀水,一黛青山,只为了和你一起。看到你的海棠花,瘦瘦的蜷缩在雨里,丰腴的叶片上悬挂着你的愁绪、追问和怜惜。你在藕花深处和鸥鹭相遇,是你的美丽错误点亮了鸥鹭的翅膀吧。你惶急的桨声里欸乃出青春的情趣。
目光在金兵南下的铁蹄中慌乱迷离,你的一叶扁舟轻轻,载不动浓郁的愁绪,忧郁的清泪跌碎在泛黄的诗页里,洇开漫漶。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的憔悴落了黄花。望着那惨白的弯月,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枕寒衾冷,怎将息。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这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痩,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清愁里有你的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葩。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的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枯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既然伤心,那就大声的喊出来吧,就和着伤心化作声声呐喊,飘荡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飘荡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穿越时空,我看到你擎起一盏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
千年了,你那千年的眼神,跨越金国的兵戈铁壁,跨越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跨越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生命里的辗转,满腹的辛酸,凝重沉淀在一条无尽的长河里。
在那个晨曦,我走近了你……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宓妃 | 作者年龄 | 14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新市初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2班 |
性格特点 | 无异议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摄影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贝德隆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李清照作文700字
如果说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蒙娜丽莎因微笑而迷人,那么李清照就因孤独而美丽。
——题记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在我眼里,你像一朵盛艳的荷花,独自绽放在荷塘之中。没有人为你攀着明灯,没有人陪伴着你!看着你那孤独而朦胧的身影随我们而离去,心中不免留下哀伤……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她快乐的童年。李清照是一个城市人,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也能够随家人观赏美景。这样刚好陶冶了她的性情,更为后来的才华横溢打下了基础。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忧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她忧愁的中年。别看李清照一代才女,她也是平凡之人。刚结婚的时候,赵明诚在外读书,没有固定收入,就时常把她自己的衣服换了钱,而她吃穿都很简朴。她热爱诗词,日夜持笔在烛光下写词,而丈夫赵明诚在外流荡,心中作文对于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也愈来愈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来到了晚年。明诚去世后,她更孤独了——来到了国破家亡的出境之中。此时的李清照由于心情忧闷,患上了好几种病,连死后的棺材都早早准备好了……可是她为此并没有向死神屈服,她大义凛然地站出来,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讽刺了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们,而她本人已是身心憔悴。独自寡居的老妇人,却还如此的骨干、爱国!她的爱国情怀正感染着每一个人……
童年时,你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想尽快独自绽放在这清寂的池塘之中。
中年时,你绽放了,如此娇艳如此鲜艳夺目,难道不是池塘中一朵孤傲的奇葩吗?
晚年时,你没能闯过命运,孤零零地永远凋谢……
但你,却因孤独之美而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间——李清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杜若曦 | 作者年龄 | 13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孩子入团家长寄语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适应能力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单机游戏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万荣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我和李清照
我虽然才十五岁,可是和李清照结下不解之缘却已经十年了。这不仅因为我和李清照都是济南人,主要的是因为李淸照的形象和诗篇伴随着我成长。崇拜李清照——做李清照—超过李清照,这就是我思想上走过的路程。
我五岁那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妈妈领我游览了“李清照纪念堂”。在我童稚的心田里,印迹鲜明的是古装静立的李清照画像。也许是妈妈平时熏陶的关系,也许是妈妈硬逼着我背的许多诗词发生了作用,也许是妈妈这次有意的诱导产生了效果,总之,李清照是一个好人,她挺有能耐,很会写词,便是我当时思想上明显的收获。
三四年过去了,李清照的那幅像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天妈妈给我带回一本小画书,画面上那古装静立的妇女立即吸引了我,这不是李清照吗?我很有兴致地翻看着。因为上面的字不都认识,对画的意思也就不能尽懂;然面就是这本小画书,使我不但进一步知道李清照是一个好人,挺有能耐,很会写词,而且还知道她很爱国。也就是这本小画书使我对李清照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爱上了李清照,要做象她那样了不起的人。
我常常缠着妈妈让她给我讲李清照的诗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背着手,迈着方步,摇头晃脑地学着妈妈的腔调背诵着。当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词的意境,但我却仿佛进入了一种美好的境界:荷花丛中,一叶扁舟游荡而来,受惊的鸥鹭扑展着翅膀飞了起来……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画!妈妈说我欣赏词的能力提高了,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有一次,我的作文里写进了李淸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夏日偶成》的绝句,竞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个男同学和我争论起来,他们硬说这首诗是一位武将写的,不相信是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还是老师平息了这场争论。老师还表扬了我,说我的作文写得好,如果继续努力,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文学家。从此我学李清照的词更带劲了,有时,妈妈不给我讲,我就自己硬啃。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我上中学了。
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中年老师。他精通文学,通晓历史,常给我们补讲些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我的文学兴趣更浓了,开始接触更多的文学书籍,然而在屈原、李白、鲁迅、丁玲.冰心、郭小川、高尔基、契诃夫、都德、海涅等如林的诗人和作家中,对我最具吸引力的仍然是李清照。我立志做个李清照式的文学家。虽然妈妈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我:“你最近的文路不对头,你应该多读些现代诗人和作家的作品……”但是我听不进去,“李清照”这个名字对我具有异常的吸引力。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作文不受表扬了,批语中还经常出现“思想低沉”、“缺少时代精神”等等的语句。我不理解,也有些不大服气。
又是一年过去了,我开始觉出李清照的词格调确实低了点,但我想“瑕不掩瑜”,李清照的词,艺术性就是高。
有一天,班里组织诗歌朗诵会,老师要朗诵的同学自己选材,还特意要我好好准备一下。我翻了五六本诗集,觉得都不合意,最后决定朗读李清照的词.我选定了我最喜爱的两首,做了充分的淮备,我充满信心地想:我一定能用名冠古代文坛的女词人的词博得大家的掌声。
朗诵会幵始了。第一个同学朗诵了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那雄浑的词调,高昂的激情,使四座皆惊。当读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屋内响起了震耳的掌声。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朗诵着。他们读的都是歌颂祖国、歌颂四化建设的诗篇。看得出,同学们都很激动,个个脸涨得通红,好象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他们认真地听,用力地鼓掌。不知怎的,我心里紧张起来,身上也有燥热,我向四周望着,寻找班主任老师,我想告诉老师,我不朗诵了。
“欢迎‘李清照’朗诵!”一个同学的声音。
同学们的目光刷地集屮到我身上,我顿时紧张起来,两只手竟不知怎么放才好。这时我看到老师在向我微微点头,他那平静的目光好象在说:“要有勇气!”我站了起来,沉静了片刻,开始朗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极静极静的会场上,冒出了嗤嗤的笑声;我心里更慌乱了,声音也开始发颤。我记不清用什么腔调朗诵完笫二首的,只记得"咋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引起的仍是嗤嗤的笑声,还伴有几分议论。
朗诵公结束了,我的心情十分不好。语文老师找我来了,他送给我毛笔楷书的鲁迅先生的两首诗,并且教导我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历史人物,不能做李溃照,而要超过李淸照!”
晚上,我坐在桌前,读着老师送给我的两首诗,想着白天朗诵会上的情景,乱麻般的思绪开始有了头绪,我渐渐清醒起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分明的爱憎,昂扬的诗意,使我感奋起来。是呵,无产阶级文学应有一种崭新的格调!
我十分激动,站起来,推开窗子。繁星点点,新月如钩;仰望宁静的夜空,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幻景—
在万马奔腾的四化建设的大道旁,站立着古装文雅的李清照,她指点着我越过了她,向着走在很远很远前方的鲁迅先生的方向快步走去。……【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