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仅仅是钱的问题吗?

1、借钱,仅仅是钱的问题吗?

借钱,仅仅是钱的问题吗?

文/子易

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别人找我借钱的。不管多少,不管我有没有,我心里都比较抵触这种被人借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排除道德情义之外的东西,后来我看了网上一个小短片《借钱》,内省了一番,发现借钱不但但是钱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

借钱的故事

这是网上的一个小短片,主要说一个借钱的故事。一家企业的老总老叶不管是生意上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俗话说,人多好办事,朋友多当然是好事情。老叶对自己的朋友很信任,也很照顾。而这些朋友对老叶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这让老叶觉得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人生还是很不错的,朋友也是很不错的。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忠心的秘书给老叶签一份包工程的文件,说了一句忠言逆耳的话。“叶总,您看这么大的工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交给其他信得过的人!我觉得你身边这些朋友,都是冲着你的钱来的。”老叶一听秘书的话,脸色就变了。老叶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心里也清楚的,只是不太愿意相信,既然有人给自己提出了来了,就想知道真实。于是秘书给老叶出了一个主意——落魄借钱。

老叶放出消息,说自己赌钱输了很多钱,公司都快开不下去了。于是去找自己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朋友借钱,他一家家的拜访,一个个电话的借钱,甚至去找那些欠他钱的人要债,但结果都是一样,一分钱都没借到。结果,员工要辞职,情人要分手,朋友都躲避。他只好回家,没想到自己的母亲却将多年的积蓄给了他。他很感动,也很感慨。借一次钱,又重新认识了人。

你是不是遇到借不到钱的情况呢?你是否有过用借钱去认识别人呢?借钱,借的是钱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呢?

金钱的心理学意义

中国有几句古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亲兄弟明算账”、“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说得明白直接,却也包含了一些原则。金钱,从经济学上讲它是有价值的,是等价交换物,可以用它买到你想要的。从社会学上讲,金钱代表着财富,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不过这些都不是这“借钱”的真正意义上的解释,因为金钱有着自身的心理学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金钱,发现金钱不仅能够引起人们正面的(自由、爱、安全等等)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引起负面的(不信任、失败、不充分感等等)情感。因此,对于人们来说,金钱的心理社会意义要远远超出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君子爱财”这表明了人都是对金钱有所追求的,而人们追求金钱的目的在哪里呢?就在于人与金钱关系有着密切的心理因素——购买力、安全感、爱和自由。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会因为金钱而产生一些如虚伪、表里不一以及说谎等各方面的表现,所以不难理解在借钱的时候,说谎了。而且,人对金钱的态度与情感之间也有着重要关系。与生活的其他方面相比,金钱的重要性仅次于爱和工作。所以,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会把自己与他人在金钱方面算的很开,有着“亲兄弟明算账”的习惯。人们往往一旦联想金钱就会产生情绪,这些情绪先后为焦虑、沮丧、生气、无助、幸福、嫉妒等。

心理学上有一项关于人对金钱态度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心理上对金钱的看法有五个关键的因素:

1、权利与声望,以金钱来影响他人,视金钱为衡量成功的工具;

2、节省时间,对未来经济状况做完善的规划;

3、信赖度,对有关金钱的事物保持着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4、品质,相信金钱可以换取比较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焦虑,金钱既是焦虑的来源,也是避免焦虑的方法。

所以,总得来说人们对于自己的钱看得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样不难理解“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含义,我借给你是看在情面上,你要有钱了就赶快还给我,因为我害怕焦虑,内心需要安全感。

关于借钱的态度

首先看看《借钱》故事里的老叶,他的假落魄让他们生命中那些与其有关系的人退而远之,借钱不仅是面子上的事情也是心理上的事。老叶跟很多人一样,一开始不会找父母,因为觉得自己这么朋友总有人帮助的。于是厚着脸皮一个一个地找,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内心一次又一次不是滋味,感慨世情冷暖。抛开道德层面上的不说,老叶其实不太了解金钱对人心理的影响。金钱给人的重要感觉就是安全感,因为它能满足人很多心理需求。他面临破产的危险,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借你钱,还能还上吗?他的处境给人一种不安全感,自然肯借钱的人会非常少。另外,很多人都把钱看得很重要,因为或多或少自己在某个阶段遭遇缺钱的焦虑而留下了心理阴影。再说,现在社会诚信缺失,人人自危,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老叶借不到钱,从这方面来说概率已经很大了。因为借钱这个事,让老叶看清很多东西,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那么,我们在生活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借钱这种事情呢?

很多人因为借钱没有借到而让自己产生了很多怀疑,内心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苦恼。我跟他关系还行,为什么他不借给我?是不是把我当朋友?是不是不相信我?然后,借不到了,自己觉得这个人不怎样,我不会再跟他联系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心理变化呢?

借钱,这事吧我们还需要理智地去对待,不管是借的人还是给的人。你借不到,自己不舒服;你借到了,别人不舒服。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借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如果有人借钱给你,要懂得感恩,因为别人不欠你什么,所以一有钱马上还上。做到让别人信任你。如果别人不借你,也不要感慨人心世态什么的,那是别人的本分,或许他也有不便。

其次,如果别人找你借钱,你需要量力而行,依据实际情况和自己内心。有余钱,而且愿意借,那就借。若有余钱,心里不愿意,那就不借。千万不要被现实的道德所束缚住,切莫打肿脸充胖子,搞得自己跟别人都不好受。

再者,金钱不管从现实意义还是心理学意义上都对人影响不小。借还之间应该彼此说明白,做到言而有信。

最后,想提醒各位的是,金钱与人的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借钱对双方的情绪、情感影响比较大。所以不要试图利用借钱这样的方式去测试或试探你身边的人,那样你痛苦的机率是非常大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千万莫要因为钱的关系而失去其他东西,或许别人借不了你钱,却在别的地方帮助你。你要知道,毕竟这是个崇尚物质的社会。

2、借钱,就是掏钱买敌人

借钱,就是掏钱买敌人

文/郭琳

“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羊皮卷》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这句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和犹太人的生意经正好相反。

你可以用其他友善的方式接济你的朋友,但不要借钱给他。借钱给他人就是掏钱为自己买了一个敌人。

犹太人朋友之间很少涉及金钱,他们之间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分得十分清楚,一般不把友情掺入金钱,也不借钱给别人。

犹太人之间的朋友,大家彼此都很不错,就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朋友关系就表示你是他喜欢的朋友,他愿意和你经常来往。但是你要是借钱,他们很少答应,这不是因为犹太人不喜欢自己的朋友,也不是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信任,而是他们处事的一种精明。

犹太人是十分自尊的,他们一般是绝不肯向人求助的,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而很少向别人请求帮助。犹太人在生活上借钱,与他们在生意上的借贷是不一样的。

假如一个人向自己的朋友去借钱,那说明这个人已经处于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了。有人借钱给他,他就总是感到忐忑不安,心里总是想着怎么样把钱尽快还给自己的朋友,见了朋友就感觉很不好意思,虽然朋友对他仍然很亲密,甚至那人浑然不觉借钱人的尴尬。

而借钱人为了避免这种愧疚的心情一般就会回避自己的朋友,希望自己尽快地还钱,那样自己才觉得在朋友面前会坦然,有了这种心理,这样的朋友就会因为金钱变得很不自在,让人感觉不舒服。

而朋友呢,如果也恰好需要这笔资金,但是已经将钱借给别人,而且为了让别人放心,自己一般不会说还钱的时间,这样就是朋友什么时候有了钱,就什么时候来还,而自己许多事情却急切需要资金办理,但是话已经出口,就很不好意思去要钱,而自己的事情却不得不去向别人借钱,这样大家的心里都不舒服。所以,犹太人之间就心照不宣地达成默契:不借钱给自己的朋友。

犹太人开的餐馆贴着这样的一首歌谣:“我喜欢你,你要借钱,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后不再上门。”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犹太人喜欢放高利贷收取利息,这是他们几百年的传统了,他们如果自己有闲余的资金,就会把这些钱放出去收取利息,而有人需要钱自然就可以去借贷了。所以,犹太人没有钱的时候,喜欢去借贷,来充实自己的资金或者暂借资金来渡过难关。向他人借贷资金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与向朋友借钱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雅可夫借给亚瑟500美元,明天就要到期了,但是亚瑟根本没有钱可以还。雅可夫三天前就已经提醒亚瑟,还有三天就该还钱了。“到明天雅可夫一定会来要钱的。”想到这里,亚瑟坐卧不宁,烦躁地在房子里走来走去。“你为什么还不睡觉?”他的妻子问他。“我向雅可夫借了钱了,明天早上非还他不可!”“你现在有钱了吗?”“我连一个子也没有呢!”

“那既然这样,你就睡觉吧,着急的应该是雅可夫而不是你。”

亚瑟妻子的话代表了我们处理债务的一般态度,既然没有钱就干脆放心休息,反正着急也没用。而事实上,雅可夫也确实没有办法,自己的朋友没有钱,如果逼朋友还钱,那与朋友长久培养起来的感情就会因此而崩溃了。打官司更是浪费自己的钱财,对朋友的感情也更是致命的打击。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梅西克向罗扬借了1200马克,但是梅西克一直没有钱还,每当遇到罗扬,梅西克都会溜掉,避而不见。可罗扬又束手无策,只能唉声叹气。

这时,他的另一个朋友对他说:“你不妨写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归还1800马克的债,瞧瞧他的反映。”

罗扬也十分需要这笔钱,不得已只好采纳了这个办法,就给梅西克去了一封信。

两天后,梅西克就回信了,信中说:“罗扬,我记得很清楚我只借了你1200马克,你怎么说我欠了你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如果你要打官司的话,你准输。”

如果朋友之间真的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想到以后两人的关系了。

因此,洞悉人情的犹太人说:借钱,即是掏钱给自己买了个敌人。

3、哪怕仅仅是一点微光

哪怕仅仅是一点微光

文/北原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

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l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着名诗人郎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

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美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唯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

他就是华尔特·惠特曼,那部诗集的名字叫《草叶集》。而当年那位写信对他予以赞美和鼓励的诗人,乃是当时美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

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无边无际,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励志小故事)

4、你有几个能够借钱的朋友

你有几个能够借钱的朋友

文/遇苓 易越

前段时间,一篇《向朋友借钱:文章值得一读,让人思索良久》的长微博流传甚广,深获共鸣。作者的朋友魏先生因为生意上的意外向她借钱,“我考虑了十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在此之前,魏先生已经按照亲疏远近打过九个朋友的电话。他感叹:“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比较戏剧性的事情在后面,作者决定做个危险的试验,她挑了九个“纯粹意义上的朋友”,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我现在遇到点麻烦,需要向你借x万块钱,―个月之内归还。如行的话给我电活,不行就发个信息吧,也不要紧,我等你答复。”结果,她收到了七条信息、两通电话。回信息的全部都是婉拒,如“你怎么会要借钱哦,我昨天才借给人家十万,是放息的,你又不早说,不好意思,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咯”.两个直接给她打电话的都是愿意借钱的。一个来电说:“你把银行卡的卡号告诉我,我让我老公明天上班给你打过去。”另一个来电更感人:“钱已经准备好了,是我送过去还是你过来拿?”那个魏先生带着点悲凉告诉作者:“从现在开始,你只有这两个朋友了。”

我们无法验证作者是否做过这个试验,但这个试验的结果,却极其符合大众“借钱难”的生活真实和心理体验。一方面,“手心向上”是很难为情的,伸手借钱的人体验到自尊被掷于天平上被称量的心理困境,而这个要求还很可能被朋友以各种理由拒绝;另一方面,被借钱的人也被置于一个被考验的处境里:现在朋友有困难,你借呢还是不借呢?不借钱朋友没了,可借了的话,钱和朋友很可能一块儿没。

“能够借钱的朋友关系”什么样?有位网友认为,并不在有没有能力,而在彼此的关系深度和意愿:我愿意!而且是双向的“我愿意”!一方的态度是:亲爱的,我现在有需要、有困难,需要你帮助,我相信你愿意帮助我!另一方的态度是:亲爱的,谢谢你在这样的时刻想到我,我愿意帮你渡过难关!这建立在两个人对彼此关系的深度和认识相对一致,也建立在时间带给朋友双方生命的融合度——有不以利益、金钱为目的的情感和交往的基础,共同经历过生命中重要的岁月甚至共过患难。

“很多人说借钱伤关系,我明明缺钱,朋友明明有钱,为什么不肯借给我?我认为,就是今天我们之间的交往深度比以前轻浅了好多,而且也越来越电子化、工具化和快餐化。其实我们的社会财富很多,很多人手里有很多钱,但人们之间的情感账户里面却没有那么多的余额,我们往这个情感账户里不怎么存储了,那种共同体验式的情感经营就更少了。如果我们和朋友都不存储,怎么能从情感账户里折现呢?”心理学家分析道。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以借钱的朋友关系,而且是互相的。那些不借钱给我们的朋友,也并非冷漠,我们可能只是错误地评估了我们的关系深度——他们肯定也有他们愿意倾囊而出的深情朋友,而我们还不是。也许在某一天,当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你们的情感账户有足够余额,在你需要时,你根本无需开口伸手,朋友已经带着钱袋子风风火火地来到你身边,与你在一起,和你共患难。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