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一颗桃核的喜剧_喜剧之王观后感

1、巴金:一颗桃核的喜剧

巴金:一颗桃核的喜剧

《家》的法译本序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后,有个朋友写信问我,在按语中提到的沙俄皇位继承人吃剩的一颗桃核的喜剧是怎么一回事。我现在来谈一下。

首先让我从《往事与随想》中摘录三段话来说明这件事情:

在一个小城里还举行了招待会,皇位继承人(皇太子)只吃了一个桃子,他把桃核扔在窗台上。官员中间有一个喝饱了酒的高个子马上走出来,这是县陪审官,一个出名的浪子。他从容地走到窗前,拿起桃核放进衣袋里去。

招待会之后,陪审官走到一位有名的太太面前,把殿下亲口咬过的桃核送给她,太太很高兴地收下了。然后他又到另一位太太那里,又到第三位太太那里——她们都十分欢喜。

陪审官买了五个桃子,取出了桃核,使得六位太太都非常满意。哪一位太太拿到的桃核是真的?每一位都以为她那颗桃核是皇位继承人留下来的……

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这种“喜剧”是经常上演的。不过“皇位继承人”给换上了“中央首长”,或者是林彪,或者是江青,甚至别人,桃核给换上了别的水果,或者其他的东西如草帽之类。当时的确有许多人把肉麻当有趣,甚至举行仪式表示庆祝和效忠。这种丑态已经超过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沙俄外省小城太太们的表演了。我们在某一两部影片中还可以看到它的遗迹。除了这种“恩赐”之外,十多年来流行过的那一整套,今天看起来,都十分可笑,例如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剪忠字花、敲锣打鼓半夜游行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是从哪里一下子跳出来的?我当时实在想不通。但是后来明白了:它们都是从旧货店里给找出来的。我们有的是封建社会的破烂货,非常丰富!五四时期这个旧货店给冲了一下,可是不久就给保护起来了。蒋介石后来又把它当做宝库。林彪和“四人帮”更把它看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四人帮”打起“左”的大旗,大吹批孔,其实他们道道地地在贩卖旧货。无怪乎林彪整天念他的“政变经”,江青整夜做吕后和武则天的梦。“四人帮”居然混了十年,而且越混越厉害,在国际上混到了个“激进派”的称号。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想起来既可悲又痛心。

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不然怎么在某一个时期我们会一天几次高声“敬祝”林彪和江青“身体永远健康”呢?

在抗战的八年中我常说自己“身经百炸”,没有给炸死是侥幸。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我常说自己“身经百斗”,没有“含恨而死”,也是幸运。几乎在每次批斗之后,都有人来找我,或者谈话或者要我写思想汇报,总之他们要我认罪,承认批斗我就是挽救我。我当然照办,因为头一两次我的确相信别人所说,后来我看出批斗我的人是在演戏,我也照样对付他们。在那种场合中我常常想起我小孩时期的见闻。我六七岁时候,我父亲在四川广元县当县官,我常常“参观”他审案。我一听见有人叫喊“()大老爷坐堂!……”我就找个机会溜到二堂上去看。被告不肯讲就挨打。“打小板子”是用细的竹板打光屁股。两个差役拿着小板子左右两边打,“一五一十”地数着。打完了,还要把挨打的人拖起来给“大老爷”叩头,或者自己说或者由差役代说“给大老爷谢恩”。

我当时和今天都是这样看法:那些在批斗会上演戏的人,他们捞演的不过是“差役”一类的角色,虽然当时装得威风凛凛仿佛大老爷的样子。不能怪他们,他们的戏箱里就只有封建社会的衣服和道具。

封建毒素并不是林彪和“四人帮”带来的,也不曾让他们完全带走。我们绝不能带着封建流毒进入四个现代化的社会。我四十八年前写了小说《家》。我后来自我批评说,我反封建反得不彻底。但是那些认为“反封建”已经过时的人,难道就反得彻底吗?

没有办法,今天我们还必须大反封建。

二月十二日

2、喜剧之王观后感

喜剧之王观后感(一)

最近闲暇时间我重新看了一次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我已经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了,有时候是漫不经心的用来打发时间,有时候是用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为梦想奋斗,不管动机怎样,每一次我都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事实上,所有周星驰的影片中,这是我喜欢的一部。看周星星的电影越多,看喜剧越多,看香港电影越多,就越来越认识到《喜剧之王》里的人生蕴涵着怎样可贵的精神。很多时候,感动观众不用太多,只需要真实就够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几乎达到了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描绘了小人物的心酸历程,这是周星驰自己的真实写照——“人活着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电影一开头就是周星驰大喊“努力,奋斗”,奠定了全片的基调。片中“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句经典台词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不知让多少懦弱者用功,让多少脆弱者坚强,让多少迷茫者找到出口。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世界只有梦想时时激励着我们。只有坚持,不断为理想而奋斗,自己才永远不会倒下,而通往成功和梦想的机会都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

片中,面对别人对他评论“死跑龙套的”,他从容的去面对,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直坚持着自己对自己目前职业的热情,坚信自己的目标。周星驰自己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优秀的演员,中期目标是演员,短期目标是临时演员。在这个目标的晋级阶段,有很多的失败在等待他,挫折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甚至伤害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但是他却不忘他的目标,他是一个演员。

所以我们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或许我们的人生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待遇,这待遇或许是别人的原因,但更多的问题是自己是否努力,自己是否去坚持了呢,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他一开始说的那4个字“奋斗,坚持”。

事实上周星驰的一生就像一场“喜剧之王”,从不成功的跑龙套开始,当有人讥笑他时,当有人鄙视他时,周星驰始终保持着自己所特有的平静然后反复的向大家强调着,我是一个演员。一句话,一个理想,一份誓言,屡受挫折,几乎所有的打击和失败都冲着他来时,他是靠什么坚持下来呢?是靠对自己的信心、对工作的认真、和对追求梦想的执着。我最喜欢他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被人呵斥“连龙套都跑不好”的时候,他坚信“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每天去看《演员的自我修养》,每天去学习、去改正、去尝试、去表现。当所有的失败都无法挫灭他内心的信心时,失败退却了。人生就是如此,只要你够投入,只要一心一意地想做好一件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

在困惑的日子中,《喜剧之王》一遍又一遍的在感动我,在鼓励我,在给我看人生逆境里不屈美好的那一面,给我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小人物的自我励志,是不能不珍惜的一份人生财富。

现在我刚毕业,刚刚来到新航集团参加工作,做为一名年轻的新员工,我更要不断的奋斗,展现自己的激情,不断的践行中航工业“强军富民,航空报国”的宗旨。为国家的航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自己的理想插上一双翅膀,展翅高飞!

喜剧之王观后感(二)

当年观看《喜剧之王》,发觉影片最后变得极为怪异,剧情似乎要表达什么,可我却没能想明白。几年后的一天,忽然略有所悟:

此片开头以一种排比的方式宣告主角的每次失败,而每次失利的关键则是主角(周星驰饰演)总能依靠自身能力获得一些际遇,而机遇出现在他面前有时也懂得把握,但每每发生意外而自身又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导致被人扫地出门,郁郁不得志。

当剧情发展至尾端,主角尚处于人生一筹莫展的状态却突然接受被人临时雇用的邀请——与其说邀请不如说刺激,在真实世界协助警方卧底饰演一名送外卖的角色,从而卷入一场警匪博弈的游戏中。叫人玩味地是,当意外剧情发生后,主角虽然凭借“彩排阶段”意念上对此类剧情做出的反复模拟而成功化解危机,演绎了一出真实世界中的英雄本色,但其缺乏变通、甚至顽固呆板的人生形态(当务之急是该为受伤者求援)却再次从警方卧底(吴孟达饰演)无奈地叫“咔”声中被放大到了极致。

行文前后呼应,将主角过往经历中的成功及精彩瞬间与最后一声“咔”的截然打断形成鲜明对比,梦想是如此接近,但梦想的港湾却瞬间如海市蜃楼般消散于无形,让人难以接受……

影片的最后,主角可能被私人赞助在露天搭台的大剧场上为乡亲父老演出《雷雨》,表现了他能力虽然得到国际一流影星的认可,但最终未能凤舞九天,一跃成龙,不可谓不算是一种遗憾,生命中的某种缺失。不过此片最终结局对曾经的剧组跑龙套人员来说虽无法企及演艺圈名流,但能通过自身努力在这一事业中发光发热,也算是对他不懈付出的回报了。

当《喜剧之王》早已淡出人们记忆,曾今的风云人物——星爷,也行同归隐的今天,再来追索影片发人深省之处到底是奉劝诸君切莫入戏太深,还是阐发人生当处静守幽,虚位以待等意义,其实早已不再重要。或许每个人对此片的领悟都有所不同,人生拼搏也在所迥异,唯冥冥中似有主宰摩挲剧情,玩弄人间。

写下此文又过去经年,再来回顾《喜剧之王》所要带给观众的内涵,原来主角的真正意愿并不是成为演艺圈红人,也许他只想做一名能发挥自身才能,给世人带去欢笑,却又不会为演艺事业以外的诟习所左右的平凡角色。

喜剧之王观后感(三)

在周星驰的作品里,《喜剧之王》是我最喜欢一部,没有早期的疯癫与后期的缺少灵性与神韵。

最早看到《喜剧之王》的海报觉得有些奇怪---明明是是笑着的三个人,脸上却分明的挂着眼泪,但后来却知道这或许是最合适不过的诠释。本以为会是周星驰以往的喜剧风格,看后反而觉得比起笑,难受更多一些。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的两句台词,“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和“我养你啊!”,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爱情,人生追求莫过于如此。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在电影里,有过多次出现,都是在伊天仇受他人的嘲笑与不肯定的时候说出,()他对理想的坚持不懈与单纯直接通过这一句话足可说明。他的理想是当个演员,一个只为至少可以拿到一个便当的演员,他不是看重那个便当,他看重的是那个便当后面的意义,作为一个片场演员被肯定的“标志”。在这里,更可以看出他身上没有如今想当明星的那些人的浮躁,他是踏实与努力奋斗,他为他的理想奉献的是他对理想的真诚与执着。

“我养你啊!”这句看似简单而幼稚的话语,里面包含着伊天仇的简单而直接的真情。最后,柳飘飘放弃了有钱的龙少爷的追求,选择了这个为生计而奔劳,为理想而追求的傻瓜。柳飘飘应该是笑着而流泪的,这样一份承诺,对于她真的是简单而真挚,无法抗拒。

在这里更多的是其生活原色的再现,电影带有明显的周星驰特色,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也是其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些也是周星驰自己电影生涯的写照,一路慢慢走来,成就一代喜剧之王。

虽然最后的结局看似说的不清楚,但实际上这应该是周星驰的用心之处。电影不是告诉你结果,而是过程:“努力,奋斗”。

这也是每个想实现理想的人所要做的!“努力,奋斗”!

3、鲁迅鸭的喜剧读后感

鲁迅鸭的喜剧读后感(一)

《鸭的喜剧》最初发表于1922年12月上海《妇女杂志》第八卷第十二号。《鸭的喜剧》是一篇带有纪实色彩的小说,作者就是大文豪鲁迅先生。

鲁迅以自己和俄国盲诗人爱罗先柯的一段友情说起,讲述爱罗先珂君养蝌蚪,养鸭子而引发的一个弱肉强食的小故事。

蝌蚪本安逸的生活在爱罗先柯家的小池里,不料当蝌蚪快变成青蛙时,爱罗先珂君却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小鸭子在先珂君看来是可爱调皮的,但对蝌蚪来说他是一个可怕的掠食者。一次,小鸭子在池中戏水把池子里的水淌成了浑水,过了半天水清了,却再找不出蝌蚪来。

鸭子和蝌蚪如同强者与弱者。鸭子吃蝌蚪是鸭子的喜剧,蝌蚪的悲剧。文章温婉的表达了同情弱者,想反抗强暴的思想感情。

在生活中,弱肉强食的事件很多。人们认为是自己是强者,而随意的去剥夺动物的生存权利。致使很多动物濒临灭绝:大白鲨全球仅剩3500只,中国豚鹿于1960年灭绝,中国白臀叶猴于1882年灭亡使动物视人类为仇敌。

有时强者应适当处理与弱者的关系就像人类要和动物和平相处一样。

让我们共创美好明天吧!

鲁迅鸭的喜剧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写得《呐喊》里的一篇文章,叫《鸭的喜剧》。很有意思哦。

文章讲述的是俄国盲诗人埃罗先珂居住在北京。他觉得十分无聊寂寞,别托人买了些蝌蚪,他想:待他们长大后就可以听到交响曲般的“蛙鸣声”了。然而,他又买了四只“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的小鸭。小鸭在游泳时,吃掉了刚长出脚的蝌蚪。使他“梦寐以求”的“蛙鸣交响曲”破灭了。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沙漠”般的北京。

后来我查过资料,这位埃罗先珂先生是位童话作家,鲁迅先生曾经翻译过他的童话《桃色的云》。所以,这位富有童心的先生就很希望在自己的身边有一些小动物的生气。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离大自然已经很远了,仿佛丧失了回归自然的能力。所以希望我们的身边多一些可爱的小动物。

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难懂。文章虽然不长,可是我读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完全明白。我想,等我长大一点再来读就会明白了吧!

坚持下去,不要留下遗憾!!

鲁迅鸭的喜剧读后感(三)

鲁迅的《鸭的喜剧》选自于《呐喊》。1922年12月,鲁迅先生创作此文。我的朋友——俄-国盲诗人爱罗先柯君,所买的小蝌蚪在成长是被鸭子给吃了,同样含沙射影地指出当时社会的残暴,弱肉强食。

《鸭的喜剧》主要讲述的是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他觉得十分无聊,寂寞,便托人买了一些蝌蚪儿,待它们长大后就可以听到交响曲般的“蛙鸣声”。当他从孩子口中得知“他们生了脚了”,“他便高兴的微笑道”。

然而,他又买了四只“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的小鸭。小鸭固然可爱,但它们在游泳的时喉,“吃掉”了河中爱罗先珂的蝌蚪。使他梦寐以求的“蛙鸣交响曲”就这样破灭。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沙漠”般的北京。

文章不长,但是字里行间鲁迅先生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却是十分精辟的,他把北京比喻成“沙漠”,从中体现出北京的安静、干燥等特点。文中鲁迅写到的小鸭形象,虽然不过一、两句话,但十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小鸭可爱的样子。

而文章的最后两节,总觉得有些凄凉:()景在,人已不在。真有点可惜了,如此可爱美丽的景色,竟无人欣赏,是不是有些可惜了呢?

鲁迅先生本意是反对当时那个残暴的社会,但是我认为现在我们就应该生活在一个像这样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你想更好的生活在世上。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自己变强,更好的完善自己。

要让自己变强!在网络小说里很流行那种什么都会如:街舞,唱歌,跆拳道,空手道等等。那不都是全能的千金小姐嘛!它只适合我们去羡慕,去幻想,去崇拜……那里我太遥远了。

4、现在的悲剧,是未来的喜剧

现在的悲剧,是未来的喜剧

文/黄桐

某天,一个一如以往的平凡早晨。美国纽约一栋繁忙的商业大楼里,满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

可是,在这里工作的人之中,却有几个人今天的心情格外灰暗。

第一位,是一个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他被上司指使,去附近的商店买甜甜圈和咖啡。他缓缓地走出办公大楼,心里面觉得很郁闷,不喜欢被人当成小弟使唤。

第二位,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今天很倒霉,离开地铁时被人推挤跌倒,扭伤了脚踝,又叫不到出租车,只好一拐一拐地慢慢往公司走去。她叹了口气,看看手表,早就已经迟到了,免不了又要遭到主管白眼。

第三位,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是一个单亲爸爸,今天一早起床,他发现儿子发了高烧,只好急急地请假,带孩子去看医生。候诊时,他在医院百无聊赖地看着电视新闻,心想自己错过了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而这场会议攸关他的升迁……

突然间,看着电视的中年男子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电视里,新闻播放着即时消息,一架飞机竟正往他工作的大楼撞去!这是一场骇人的恐怖袭击!

故事里的三个人,都是在纽约世贸大楼工作的人。他们被“倒霉的事”牵绊了,因此闷闷不乐;没想到,这些倒霉的事,却成为他们这辈子遇过的最幸运的事!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类似的故事,据说是“9·11”幸存者的真实遭遇。无论真实与否,我都喜欢这则故事的含义,因此将它略作改编—那些牵绊我们的不幸,可能是拯救我们的幸运。只是,时候没到,谁也不知道。

有个朋友是很成功的生意人,靠着贸易赚了很多钱,可是,他其实连高中都没有毕业。

在那个违规补习仍然盛行的年代,有一次,他的高中老师宣布要替大家举行“课后辅导”。虽然美其名为“辅导”,但当然要额外收取补习费。

这个朋友家里很穷,连学费都快交不出来了,怎么可能有余钱补习?加上老师说,课后补习大家可“自由参加”,所以他就顺理成章地没有加入补习的行列。

班上的人几乎都乖乖参加了,只有他和另外一两个家境不好的同学例外。不料,老师却开始刁难这些没有补习的人,找尽各种借口,不断地记他们大小过,最后这个朋友被记满三个大过,莫名其妙地被退学。

当时,他心里既生气又难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遇上一个坏老师?()他怨叹自己为什么这么穷,如果家里经济状况好一点,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

可是,这场生命中的波折,却把他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失学的他试着做生意,不料第一次批发就赚了不少钱,让他信心大增,也就此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天分。

时隔多年,他想起当年的那个老师,才发现那个他曾经最怨恨的人,竟然是老天安排的贵人。

人生是难以预料的。老天有时候会用最荒谬、最冷酷的方式,促使我们往前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有时候莫名其妙地掉下一块石头,把我们砸得头破血流。我们又怨又恨,但后来我们才会发现,这块石头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开启成功的敲门砖!

碰上不如意,先别抱怨,也别哭泣,更别怀忧丧志。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些发生在人生中的悲剧,其实是为了替将来的喜剧埋下伏笔。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