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联欢读后感_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1、狱中联欢读后感

狱中联欢读后感(一)

《狱中联欢》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烈在狱中唱歌,表演节目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课文讲述了国民党统治区元旦 节那天,革命者虽然身在狱中,却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依然开起了联欢晚会。他们尽情地唱着歌,尽情地扭着秧歌,幽默地写春联讽刺敌人的真实故事 。

我被革命先烈临危不惧、顽强地与反动派作斗争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他们不幸被抓进监狱 ,受尽了反动派的折磨,敌人的机枪时时都瞄准着他们,随时都回夺去他们的生命。可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中华民族,他们纵情高歌,宁愿牺牲个人生命,也要同敌人斗争。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联想到现在,有些人受物左右,丢开人生的理想。除了个人私利,什么信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全都抛在一边。他们忘记了:正是像狱中那些的千万烈士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必须继承革命先烈顽强、崇高的精神。并且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

狱中联欢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狱中联欢》这篇文章,我们深受感动,他们虽然在狱中饱受折磨,但是还他们的元旦的那一天,唱歌、交换礼物、对对联、交换礼物,他们的精神深深地让我感动。那时候想学习都难,可是现在生活无忧无虑,我们还不好好的学习,对不起革命战士,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革命战士的功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有现在幸福的生活,也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我们一定要学习革命战士不怕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狱中联欢读后感(三)

《狱中联欢》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它不仅深地吸引了我,还让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

这篇文章写的应该是共产党的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进监狱后,在监狱里进行的新年大联欢。整篇文章都一直围绕着关在监狱里的人们的欢乐心情在写。他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不顾任何看守的阻挡,执意要进行这场新年大联欢。

但是,除了写出了人们的心情,我还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另一个想法。()那就是表达出了人们对革命的信心。文中有很多话语都是这些关在监狱里的人对看守的若无其事与挑衅,他们从不惧怕任何的武力,他们只知道:革命一定会成功,中国一定会解放。再仔细想想,连关在监狱里的人都敢在狱中开联欢会,难道不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吗?

开头说的那个道理实际上是:我们要学习这些狱友对国家的信心,要学习他们,不惧怕任何困难,为了成功。

2、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狱中赠邹容》

作者:章炳麟

邹容吾小弟,

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

干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狱,

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

乾坤只两头!

注释:

1、邹容:清朝末年四川巴县人,字蔚旦,日本留学生,富于民族思想,力主革命排满,着有《革命军》一书,脍炙人口。回国后继续着文攻击清朝政府,与章炳麟一起被捕,后在狱中病死,死时年才二十一岁。

2、被发句:被,同披,披发,说尚未束发成童,形容年纪小。瀛州,这里指日本。

3、快剪句:满清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都要和满人一样梳辫子,当时汉人称之为“豚尾”;剪除辫子是表示献身反清革命的决心,邹容不但自己剪辫,还曾勇敢地剪去清政府派驻日本的留学生监督的发辫。

4、餱:干粮。

5、悲秋:感秋气而悲伤,屈原《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6、掺手:掺,执手。

7、乾坤句:说两颗头颅,好比天地一样大,含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意思。

翻译:

邹容我的小兄弟,

小小年纪走东洋。

快刀剪去猪尾巴,

随身牛肉当干粮。

英雄打进牢狱门,

天地也为你悲伤。

临死还要搀着手,

生的伟大死荣光!

赏析:

清朝光绪廿九年,作者和邹容一道在上海被捕。邹容写了一本《革命军》,作者为他作序,另外还在报纸上写了骂满清皇帝的文章。作者以为他们这次入狱怕不能活着出来了,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邹容,表示和他同患难,共生死。

3、狱中题壁的诗意

狱中题壁的诗意

《狱中题壁》

作者:谭嗣同

原文: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注释:

1、张俭(jiǎn):东汉末年,张俭因弹劾宦官,反被诬为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看到有人家就进去躲避,一路上受人保护

2、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

3、谭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新党既不宜逃,又不宜谏,只有诉诸武力。今所谋既不成功,谭视死如归,亦甘之如饴。

4、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5、选自《谭嗣同全集》。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

诗意: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

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

忍死求生,坚持斗争。

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

我也要仰天大笑,

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

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赏析: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翟南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我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4、谭嗣同:狱中题壁

《狱中题壁》

作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注释:

1、张俭:东汉末期,张俭被反诬为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一路上受人保护,其投宿人家多被治罪牵连。谭诗第一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说,谭不愿亡命,贻累亲友。

翻译: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张俭,

希望你们能像东汉时的杜根那样,

忍死求生,坚持斗争。

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

我也要仰天大笑,

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

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赏析: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性描述后自我性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本人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留得肝胆若昆仑”的意思。——此诗颇近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为什么这样解?因为本人认为,解诗不能仅着手于词字,更要着手于诗的总体寓意,并且要尤其着手于诗人写作该诗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这样一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表达正义呼声和抒说自我胸怀的作品,更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和心情、心境出发去仔细揣摩。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去留”的“去”字,这里是指一种行为趋向,意为“去留下”,“去留得”,没有很实在的意义。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据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下面这种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辅助另一个动词构成一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而这个动词词组或动词短语的含义大致就是后一个动词的含义,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么”等等。这里的“去”字,并不表示空间上的去这里去那里,而是表示时间上的行为、事态之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去”可表空间意义上的位移,也可表时间意义上的发生。从整首诗的意思来看,“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去”,应是时间意义上的“去”,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赵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当作空间意义上“去”。而我们所流行的各种解释,都是这样思维定势。我想,那时的官话或北方话也应有这种用法吧?“去”字的这种重要语义,《现代汉语词典》、《辞海》都有记载。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实际上,直接从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昆仑一样的“肝”(一昆仑)和如昆仑一样的“胆”(一昆仑),这不也一样表达了诗人的视死如归、浩气凛然和慷慨悲壮吗?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