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最美心头一亮时作文800字
夕阳西下,几缕余晖洒落,薄薄的暮光笼罩着小院。伸出手,几片花瓣便服帖地落下,轻轻搭在手心。又有更多飘落在它的脚下,深埋土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知怎的,脑中冒出了这句千古绝句。朵朵薄红了却此生,为的是大局,为的是子孙后代。我的父母,你们离开我,背井离乡,去那人生地不熟的远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吧。
已是日暮时分,不知何时却飘起了绵绵细雨,像曾经的江南一样。温温软软,缱绻怡然,却道尽离愁。我一直都很清醒,清醒地知道你们就快离开了,就快奔入日夜不缀的劳作中。没有几人会为你们日渐衰老的身躯担忧,而我的忧心却又是那般微不足道。我不能说什么,因为你们的付出,是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
真想就这么走进雨幕,让大雨将我带走,永远消失在尘世。可我又不忍叫你们难过、伤心。
时间过得是那样快,转眼已是月朗星明,傍晚间那点点勾起人心中不舍、孤寂的绵绵细雨已然不见了踪影。皎洁的月光下,独立着一个孤寂落寞的身影,我知道那是父亲。父亲他总喜欢静静地作文看着明月,什么也不做。从前,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去看月亮,可除了黄白的色,就是镰刀或圆盘的形。可如今我却知道了,因为我也常那样做。透过这一方的月亮是否能看到远方的亲人?
不知为何,我的心里隐隐抽痛起来,我想那就是对离别的不舍,对短暂美好的留恋、贪恋。是的,我贪恋这几天的温暖,来自父母的温暖,那是旁人如何也不能及的温暖。融化寒冰的热度,纵使成为一把泡沫,也忍不住心中对温暖的渴望,也止不住渐渐靠近的身影。
晴朗的白日,是要把心肺都剖开,裸露在阳光下吗?今天是他们启程的日子,我不打算去送别,就好像这样能抛开这段感情似的。湿了枕头,终是割舍不掉心中的念想。赤着双脚就跑到了阳台上,还来得及,他们还没走,可我什么也没做,只呆呆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越来越远。
几年的光景,我已忘记哭泣的感觉,忘记依恋的滋味,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哭泣是懦夫的象征,依恋是幼童的行径,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弱小而放弃对你的残忍。弱肉强食,社会的无情,沧海桑田,亘古不变的法则。
指导教师:谢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郁亮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1班 |
性格特点 | 自制力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下棋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刘长信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最美心头一亮时作文800字
泰山,五岳之首。是五岳中最雄伟壮丽的山。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曾到此游玩,写下了一篇篇与泰山同等壮丽的诗篇。最出名的当属杜甫,他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伟大理想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之前我没有去过泰山,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之壮丽,直到去泰山的前一天,我仍不能与这些文人感同身受。五一放假,我终于来到了泰山,终于能和古代文人感同身受了。
泰山山脚下,是无法看清泰山全貌的,因此我并没有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壮丽,但有一块大牌子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习总书记的金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在这行大字背后,我不由得深深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人民的关爱和激励,我感觉心头一亮,立刻把这句话熟记在心,将其作为座右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激励我奋发图强。
登山从红门开始,坡度是十分缓的,所以我并没有感觉到泰山有多难爬,爬的也很轻松,一路上有说有笑。爬到了第一道关卡“一天阁”,之后的路,就开始小陡了起来,还出现了一颗颗参作文天巨树,这些树“年轻的”有几十年,“年老的”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曾在这里栽种过松树。现在这些树跨越时间来与今人共同保卫中华大地的安全,我不由得心头一亮,古树、大山和一批批前仆后继的游客,共同绘成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
继续往上爬,越来越陡,能够休息的地方也越来越少,疲累感也涌上心头。但我心里默念习总书记的那几句话,咬牙坚持到了中天门。中天门之上,就是最艰难的路段了。一路向上,陡峭险峻,从底层到上层大约有100米的落差,从云步桥到五大夫松再到望人松,一气呵成直通十八盘。十八盘让我领略到了“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壮观了,十八盘从山腰直通山顶全长800米,是泰山最陡最险的一段,但我咬紧牙关,努力攀登,终于抵达泰山极顶,征服了泰山。
站在泰山之巅,俯瞰山下终生,终于体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我的心灵也无比开阔,心头一亮,悟出了一个道理:人间奇景为什么奇,因为绝大多数人在看到奇景之前就放弃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何酋君 | 作者年龄 | 9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新乡市和平路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随波逐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饭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贺银城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