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遇卧龙,安天下作文600字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题记
初次听闻你的别号,是在“水镜”先生的口中,他对我说:“你的武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文臣谋略却不够。”我问他:“简雍、孙乾等皆追随我多年,我认为他们都是大才。”德操曰:“不善。”我问:“公以为谁是大才。”答曰:“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二次听闻你的绰号,是在元直的口中,也知道了你的真实姓名——诸葛亮。他临走时对我说:“南阳诸葛亮,乃当世之奇才,望主公能去拜访他。”我问:“此非卧龙凤雏乎?”答:“凤雏乃襄阳庞统,卧龙正是南阳诸葛亮。”按捺不住求贤若渴的心情,我踏上了寻找你的征程。
前两次去寻,却都未曾遇见。
第三次去寻,适逢你在家,却昼寝未醒。可那又如何,激动的心情让我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作文入,拱手立于阶下,立了一个多时辰。功夫不负有心人,你醒了,我终于遇见了你,一睹真容: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我在心中暗自思忖:真不愧为德操和元直推荐的大贤,我一定要请他出山,兴复汉室,拯救百姓如水火之中。我向你吐露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远大目标,你被我的诚意打动,也推心置腹地谈了你的看法。只这一席话,乃你未出草庐,已知三分天下,让我敬佩不已,也使我茅塞顿开。可你说你过惯了山野懒散的生活,无意名利,不愿出山。我心急如焚,急得流出了泪,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你终于同意出山助我。
我得了你之后,就如鱼得水:在博望坡你的大火烧退曹军;新野城大火又烧得曹操心有余悸;随子敬去江东舌战群儒,达成了孙刘联盟……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在兴汉之路越走越远。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徐丽敏 | 作者年龄 | 14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萧红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3班 |
性格特点 | 有亲和力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摄影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章珊珊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游卧龙山作文500字
卧龙山,又称“坐龙峡”,因为风景独美而出名,下面让我带你走进这美丽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来到门口只见柳树在向我呼唤,让我想起了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在成片的柳树中,我看到了来自这大自然的美。往深处走去,景观就会越来越多。站立在桥上,大声呼喊,正如那“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一样的美景,突然,一股山风吹进来,凉的渗透了我们的心。继续往里走,有一块石牌,上面刻着关于这里的传说:从前有一条龙飞过这里,它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它决定停留在这里并盘卧在一起,当春天来临,它变成了一片绿。所以,人们为这条带给他们希望的龙贡献了一些食物。风吹了过作文来,一片叶拂在了我的面上,望着大树下让我停滞在这里的菊花,它正和陶渊明一样远离世俗,“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哗哗!”循声望去,只见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有人说它美,确实,蓝色的水加上一点淡雅的绿,两者衬托出了一种美妙,水清澈无比,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脑海中形成。深山中,树木衬托着花草,水土滋润着树木,大自然相互扶持着。来到山顶,望着那些云,我不禁想到那句古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山后,环顾四周的美景,令人陶醉其中。
美丽的卧龙山,这里的美景等着你来。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苏培盛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濮阳市华龙区第五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7班 |
性格特点 | 脆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下棋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蔡骏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卧龙湖垂钓作文800字
好不容易等到了假期,除了学习之余,我也有自己的一片蓝天,一片沃土。你瞧,钓鱼,计划准备实施咯——我和父亲拿上钓竿,踏上征途去卧龙湖垂钓去了。
当我们来到湖边,天似乎还未完全睡醒。夜,如同一块青色的幕布,上面镶嵌着几颗珍珠般闪耀的星星,地上的青草微微有些湿润,踩上去轻轻的,软软的。细看,草叶边上还沾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偶尔湖面跃出一条鲤鱼,顿时湖面漾起了涟漪。
我们坐在湖边,抛动了手里的鱼钩,钩子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湖面荡起了阵阵涟漪。我学着老爸的样子,耐性的等待着。咦,鱼怎么还没有上钩啊?等了许久,我的心不免有些失落。
突然,一股力量涌了上来,呀!不会是鱼吧?那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壮举”呀!哈哈,太棒了!我笨笨拙拙地摇起鱼竿,啊,是垃圾呀!哎,希望破灭了。
我有些气馁,再一次装上鱼饵,一抛,又是好远,我不禁欣喜。“哇,爸爸你又钓上来了!好厉害啊!这么快就钓上两条了。”
只见他娴熟地收起鱼竿,取下鱼儿嘴中的钩子,然后又抛动了钩子,继续耐心的等待。只见一条大鱼腾空而起,似乎在做无谓地挣扎。
那我一定也可以把鱼钓上来。我等呀等,良作文久,鱼竿始终没有动静。我的心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没了耐心,东看看,西看看。怎么还不上来啊,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我开小差的那一刻鱼竿下沉了,立即就给我了一个下马威,让我措不及防。加油!加油!一定会是个大猎物,这么沉,我奋力摇动鱼竿。可怎么也挽回不了了,鱼竿又变回以前那样轻巧,糟糕,鱼跑了。
天哪,看来不能分心呀,我吸取了教训,集中注意力,我死死地盯着湖面,生怕一秒钟的时间就错过了大好时机。忽然,浮子向下一沉,我的心猛地一收,我轻轻一提竿,一条银白色的鱼腾空而起,“啪”一声落在了湖边草地上。我上前一瞧,哇,是一条大鲫鱼呀。它的身子银光闪闪,如同钻石一般耀眼,美丽极了,我眼冒金星,暗自窃喜:哈哈,今晚有的吃了!足足有半斤多重呢。我在草地上又蹦又跳,不停大喊:“我钓到了,我钓到了!”此时,湖边的垂柳随风摆动,似乎在为我祝贺。
当夕阳的余晖把草丛染成了一抹金黄,我便和爸爸一起把鱼竿当作“扁担”,把放鱼的篓子悬在中间。篓子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对我们的快乐做了最好的见证。夕阳下,只剩下一高一矮的背影走上了回家的路。
原来,做凡事都要有耐心,有了耐心什么事都不是难题。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韩勇 | 作者年龄 | 11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信阳羊山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严守秩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养鱼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伊力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冰雪卧龙沟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美景,我最喜欢的要数冬天的卧龙沟了。五年级寒假,爸爸带我去了卧龙沟,去观赏卧龙沟的雪景。
那时气温很低,卧龙沟内的一条小河结了厚厚的冰,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盘踞在山谷里。冰层很厚,能承受七八个成年人的体重。
冬季,万物萧条。卧龙沟两边的树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条,草也失去了往日鲜活的绿色,变得枯黄了。寒冷的北风在灰色的天宇下推磨般的嚎叫着,光秃秃的枝条桀骜不驯地刺向天空,远山仿佛铁的兽脊,向四周无边际得延伸着。山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那白色的“巨龙”。虽然没有了夏季的郁郁葱葱,但却别有一番雄壮的风味。真应了那句作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啊!
沿着冰封的小河往里走,一片片未融化的雪卧在山坡上,与坡下的冰遥相呼应,别有趣味。
我们又去看了龙水潭,水面上厚厚的冰就像镜子,映着天、云、人,恍若世外桃源。咦?远处山坡上的树怎么有白色树叶啊?走近一看,原来是冻在上面的雪,和树叶连在一起,格外好看。
卧龙沟的美,美在一番自然,它毫不矫揉造作,没有人工的气息。卧龙沟的美,美在一番简朴,灰色的天、雪白的冰、褐色的山,构成一幅完美的画。卧龙沟的美,美在一番恬静,没有嘈杂,没有喧嚣,宛如尘世中的一位睡美人。
这就是卧龙沟,我家乡的一处十分美丽的地方。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屈文生 | 作者年龄 | 14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温州私立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自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旅游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翁宇庆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卧龙潭瀑布作文800字
最美的不是秋季的蓝色瀑布,是与你一起沿绿宝石色水路走过的回忆。
茂密的森林覆盖住喀斯特丘陵,我们穿梭在绵延迂回的板路上。道旁的溪水在阳光折射下流成蓝绿色,像和了水的蓝莓味鸡尾酒,它们悄悄淌着,在远处汇成一个小湖。湖的一端被弧形石板拦截,那水滴转瞬下落,滴滴簇拥争挤,弹起朵朵白色水花。伴随起伏的岩石、有序的水珠帘汹涌起来,飞漱成卧龙潭瀑布。
沿途的焕镛木默默绿着,树叶表面的蜡亮得刺眼,绿的柔和与光的明亮相托,藤的缠绵与枝的强横相依,煞是动人。抬头的某个角度,瞥见沾上温暖的橙红色的枫叶,叶影投射在水面。
恍然间又听见澎湃的水声。一道窄小的瀑布从高峰跃下,大丛的草木在瀑布流淌的中途源源不断地汲水生长,错落有致。瀑布下的水面却极静。水底,枯绿的水藻顺流水摇曳,山山树树模糊在水面,染绿了江湖。
告别翠谷瀑布,我们继续向东前进。林中茂兰野梅在这微凉的秋季大都落叶,但毫无萧条之感,有劲的枝干仿佛在为冬季梅花的白雪烂漫蓄备力量,花期一到,便笑颜展开。身旁的流水因光的复色变浅,残有淡作文淡的碧绿,淙淙水声在身旁愈发清晰。
六十八级瀑布的终点,横过一道木桥,它跨着颗颗亮白色的水珠,跨过崎岖的石块,伸向另一边的森林。从尽头向前看,阶梯状的瀑布前仆后继,层层叠加。据考察,其间阶梯共六十八级。我不觉感到神奇——人类竟可以用生硬的数字概括大自然奇形怪状的景色。每一级岩层,都是岁月的沉淀,它们在场场风雨后落到自己的位置,也许,许多年后的今天,会出现第六十九层阶梯亦或是退减为六十七层。
继而随水源前行,我们来到传说中的“忠贞之桥”——小七孔。棕灰色的麻石条被落藤蔓和蕨类植物紧紧缠绕,两岸古树盘虬,黔竹绿得让人心醉,涵碧潭上偶然划来一帆小舟,蓝得发绿的潭水荡着圈圈波纹涟漪。时光虽一恍已百年,但石桥古韵犹存。一桥,一舟,古树,闲人。在这卷着微飔的午后,我们走过这条水路,这条有岁月痕迹和历史文化水路。
观光车的后座,我与每滴水珠,每片落叶告别。秋风卷起了水花,吹落了枯叶,唯独无法带走我的回忆。从未有一种如此清晰的幻想——再走一遍渐远的水路和森林,重调一杯蓝绿色记忆的鸡尾酒。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符定一 | 作者年龄 | 14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广州汇侨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2班 |
性格特点 | 迟钝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滑冰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爱品生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