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从大学开始拉大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从大学开始拉大的
谨以此文献给在校大学生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益,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能少走弯路,少些后悔。可能有的观点不是很确切,只代表作者观点,别对号入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吧。
1、一个年轻人,如果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想法,他这一生,就基本这个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了。
2、成功者就是胆识加魄力,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说了这么三个字,“胆子大”。这其实,就是胆识,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
3、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4、如果,你真的爱你的爸妈,爱你的女朋友,就好好的去奋斗,去拼搏吧,这样,你才有能力,有经济条件,有自由时间,去陪他们,去好好爱他们。
5、这个社会,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慢鱼吃快鱼。
6、这个社会,是赢家通吃,输者一无所有,社会,永远都是只以成败论英雄。
7、如果你问周围朋友词语,如果十个人,九个人说不知道,那么,这是一个机遇,如果十个人,9个人都知道了,就是一个行业。
8、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市场,都是先来的有肉吃,后来的汤都没的喝。
9、这个世界上,一流的人才,可以把三流项目做成二流或更好,但是,三流人才,会把一流项目,做的还不如三流。
10、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11、与人交往的时候,多听少说。这就是,上帝为什么给我们一个嘴巴两个耳朵的原因。
12、记得,要做最后出牌的人,出让别人觉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以为你要输掉的时候,这样,你才能赢得牌局。
13、不要装大,对于装大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捡块砖头,悄悄跟上去,一下子从背后放倒他。
14、不要随便说脏话,这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涵养,不大愿意和你交往。即使交往,也是敷衍。因为他内心认定你素质很差。
15、心情不好就抽根烟,想想这事有必要让自己郁闷吗?
16、买衣服的时候,要自己去挑,不要让家人给你买,虽然你第一第二次买的都不怎么样,可是,你会慢慢有眼光的。
17、要想进步,就只有吸取教训,成功的经验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么说都可以,失败者没有发言权,可是,你可以通过他的事例反思,总结。教训,不仅要从自己身上吸取,还要从别人身上吸取。
18、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事没事,去书店看看书,关于管理,金融,营销,人际交往,未来趋势等这些,你能获得很多。这个社会竞争太激烈了,你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中国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竞争这么激烈,所以,一定要认识一点,大学毕业了,不是学习结束了,而是学习刚刚开始。
19、如果你不是歌手,不是画家,也不是玩行为艺术的,那么,请在平时注意你的衣着。现在这个社会,衣着能表现出你属于哪一个群体,哪一个圈子。
20、记住,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三个小时以上的,一定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过两千元的,如果你想要月收入超过两千,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电视上。同样的道理,那些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或聊天超过三个小时以上的,也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过两千的。
21、因为穷人很多,并且穷人没有钱,所以,他们才会在网络上聊天抱怨,消磨时间。你有见过哪个企业老总或主管经理有事没事经常在qq群里闲聊的?
22、无论你以后是不是从事销售部门,都看一下关于营销的书籍。因为,生活中,你处处都是在向别人推销展示你自己。
23、平时的时候,多和你的朋友沟通交流一下,不要等到需要朋友的帮助时,才想到要和他们联系,到了社会,你才会知道,能够认识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多难?
24、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年收入如何。找你最经常来往的六个朋友,把他们的年收入加起来,除以六,就差不多是你的了。这个例子,可以充分的说明一点,物以类聚。
25、不要听信身边人的话,大一不谈恋爱,好的男孩就被别人都挑走了。想想,刚上大一就耐不住寂寞,受不住诱惑,而去谈恋爱的男孩子,值得自己去珍惜吗?大学里,可以有一场爱情,可是,不要固执地认为,大学期间就必须要谈恋爱!
26、大学里不是一定要经历恋爱的,除了恋爱,还应该有其他更值得自己去做的事情,比如,去参加一些兼职或校内代理一些东西,去图书馆多看一些书,可以的话,去组织并领导一个团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27、关于爱情,有这么一句话,没有面包,怎么跳舞?(人生感悟 )无论什么时候,你决定去好好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给她你能给予的最好的物质生活。
28、给自己定一个五年的目标,然后,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半年半年的,三个月的,一个月的。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29、无论什么时候,记住尊严这两个字。做人,要有尊严,有原则,有底线的。否则,没有人会尊重你。
30、如果,我只能送你一句忠告,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不要走捷径。
2、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作文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作文(一)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牵得只有零点几毫米,可是也可以拉得很长很长,但是只需要一点儿关爱,比如:雨天把伞斜一点儿到没伞的人身上;帮老人拎一下沉重的东西;扶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遇到有人吃力地蹬三轮车运货物时轻轻推一下……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能把很长的距离拉到只有一张纸那么薄。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
这是开学的第21天,我站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等了好一会儿,公交车才来,我抢先上了车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等人坐齐了,公交车便开始行驶了。
到了交警大队站时,公交车停下了,但又没人要下车,司机却迟迟不开车。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缓缓地上了车。车开时,老奶奶向后退了几步,差点儿摔着。这时,车上的人们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还是稳坐着座位,丝毫没有要让坐的意思。我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这儿吧。
哦,谢谢!
老奶奶呼地松了一口气,笑着让我坐在她身上。
虽然她的怀抱不是很暖和,但我的心却感到无比温暖。其实人与人之间可以没有距离,只是需要一点点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作文(二)
人与人之间都有距离,差别只在于这距离是远还是近。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原因在于他们之间的心灵是联通的。
家后面的院子里,租住着一户外地人家。一家三口过得很美满,尽管父亲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却没有一丝对生活的气馁。他的女儿比我小,所以会经常会问我一些问题,我们俩很合得来,自然关系也不错。她给我的印象就是文静、坚强,虽然看起来若不禁风,可是扳手腕的力气居然比我还大。可能是因为她的爸爸的缘故吧。她不仅要管好她自己的,还要照顾好她爸爸。
即使是这样,却从不向生活低头,不管是她还是她妈妈。不过她爸爸有时会看起来很伤感,但在乖巧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的坚持下,也充满了生活的斗志。虽然一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但脑和手都好好的呀,她的爸爸有时会给杂志社投稿,赚点钱补贴家用。黄昏下,每当我放学回来,可以看到他在帮一旁的妻子折伞,他也在替他的家出一份力。遇见他的时候,他会对我微笑。我始终觉得,在这笑的背后,一直有一股力量默默支撑着他。
是女儿的爱,是妻子的爱,是邻里的爱,让他与我们没有距离。不是吗?
十字路口的敬老院里,也有一个残疾人,是一个老爷爷,他不能说话。每天去上学,或放学,都会看到他站在敬老院门口,对路过的每一个行人微笑,也包括我。虽然他不能说话,但他用他的微笑温暖每一个行走在寒风中的人。有一次,我放学经过的时候,我们互相用微笑打招呼,然后我随手把手中的餐巾纸扔在地上。刚前进一步,他却依依呀呀地叫住了我,并微笑着捡起那张被我扔掉的餐巾纸,还向我摇了摇手,他比划着,我知道了,不能这么乱丢垃圾。我感到惭愧极了!在这个哑爷爷面前,我顿时涨红了脸。此时他又向我微微笑,仿佛又在对我说:没关系的,下次不犯就好了。
老爷爷在我的心目中顿时高大了许多。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却比普通人更注重环境保护,更加热爱这个地球。我们常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但又有谁敢说自己比这位口不能语的老爷爷做得更好呢?是老爷爷让我真正明白了从我做起这四个字。虽然,我至今仍不知道老爷爷究竟姓甚名谁,但他却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我每天在路口看到他,就像是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至亲的人。
他用他的微笑证明他和我们普通人丝毫没有距离,不是吗?我们和他们没有距离,没有心的距离。邻居叔叔和老爷爷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乐观,他们坚强,他们勇于抗争,他们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我们应该向他们敬礼,向他们的的顽强意志看齐。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作文(三)
距离是什么?距离有长有短,有远有近,有虚有实。可以是一只手的距离,可以是太阳和月亮间的距离,可以是离100分的距离,可以是离远方亲人的距离,可以是沟通交流的距离,可以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的距离我们没法改变,有的距离我们却能缩小或拉大。
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不论是在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冲突与不信任,这样就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铸造了良好的开端。这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都会变得冷漠不堪。我说这番话不能没有依据,否则就是大话西游了。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美术老师让我去帮买美术工具,心怀喜悦的我屁颠屁颠地按照吩咐去购买。当我走进一家不大的文具店,呵!麻雀不大,五脏俱全嘛!,架子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文具。这时,一个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拥有一个扁的鼻子,一张红而厚的嘴巴,脸圆圆的,()个子也不算高的中年女人接待了我。于是,我就像一个风火轮在她店里到处转悠,可她就像一只跟屁虫一样紧紧地跟着我。我心里于是产生一丝不悦,心想:你老跟着我干什么,我又不偷你的东西,至于那么紧张吗?在这个时候,我又突然想起我的橡皮擦快用完了,便用不耐烦的语气问道:哎,你们这里有没有橡皮擦?那个老板娘赶紧移动着她那肥胖的身躯,从柜台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块不起眼的橡皮擦,笑嘻嘻地递给了我,说:这个好,物美价廉!我拿起擦子打量了一番,心想:现在的商人就是阴险狡诈,经常打着物美价廉的旗号来欺骗我们,我倒是要看看这块擦子有多便宜。于是我便抬起头正视着她的眼睛,她也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小妹妹,这块擦子,其实挺好用的不如就买了吧!可我这时心里却涌出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是一家黑店!我轻蔑地问道:这个多少钱?她只说了一句:五角。我顿时惊呆了,以为这个天文数字会有多大,原来只有仅仅的五角,刚才的怒火与怀疑,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剩下的只有那份对不起与和说不出的愧疚!这也让我显得无地自容,但愿她心宽体胖、大人大量,原谅我对她的种种误解,是我的误解让她与那些赚黑心钱的人齐名。—原谅我吧!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许有些人会为一些小利益而挤破了头;也许有些人会自以为是的给别人做以评价;但也许还会有些人用他们的高尚品质来照耀我们这些未长成的小树苗。人世间的距离也许会很远,有品质高尚的人,也会有为小利益而丢掉名声的人。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你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从下班之后拉开的
你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从下班之后拉开的
文/夭夭
1
越来越发现,厉害的人都是擅长利用下班后时间的高手。
一个朋友,全职工作是数据分析,同时又是优秀、忙碌的时尚博主,每天要街拍、修图、写文,参加一些秀场、品牌公关活动。如此辛苦,朋友却以一句——“平衡工作和生活,不知不觉已经慢慢变成了我的本能”,轻描淡写地带过。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除了工作的8小时、睡觉的8小时,剩下的8小时将决定我们人生更高的走向。
特别佩服那些能利用好下班后时间的人,他们往往工作蒸蒸日上,下班后的时间也精彩纷呈,甚至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大部分人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日常工作经常陷于重复和忙碌之中。能够充分利用好下班后时间的人,才能更快学到新技能并脱颖而出。
2
上个月,我们大学同学聚会,昔日一个平凡的姑娘气质出众,谈吐有料,俨然成为了聚会中的核心人物。
还记得大学时候的她,因为乡音明显,从来不肯在公共场合讲话,对穿着打扮也不上心,小心翼翼地躲在角落里。
毕业后,她去了一家公司做行政,两年前见面的时候除了感觉成熟一点,也并没多大变化。
这次见面,却让我由衷产生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聚会结束后,我拉着她刨根问底。
原来,她们公司去年人事变动,她被调到分公司负责行政、人事工作,她要负责面试、新员工培训。因为乡音明显,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她开始苦练普通话,报了一个演说的课程。每天下班后倒两班车去上课,逼迫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演说课的老师特别“狠”,要求她到广场上、地铁上面对着陌生人做5分钟的公开演说。
第一次做的时候,几乎是半闭着眼睛完成的,演说完毕,后背都湿透了。但也因此完成了一次蜕变,克服了在公共场合演说的恐惧,再多人的会议都不怯场了。
尝到甜头后,她又报名了形象管理课程,学习穿着搭配和妆容。现在还报名了英语口语课,为自己升值。
她说,提升自己是会上瘾的,打开一个个隐藏关卡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看着眼前精致又自信的她,我真切意识到,大学毕业后,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原来就是下班后时间的利用方式。
3
到底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提升自己呢?我把跟她聊天的心得和一些时间管理方法相结合,总结了几个要点:
首先,别贪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在定小目标时,都喜欢一口吞个大胖子,定很多个目标出来。但是,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硬挤也挤不出来更多时间。所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尤其重要。
最好,一次只确定一件重要的事情,完成以后再开始另一件。你想成为ppt大师,就得缩减学习摄影的时间;想在半年内完成一幅画作,用在烘焙上的时间就要少一些。
其次,列好任务清单。有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叫做记事本原则。它提倡把每天做的事情、花的时间用记事本全部记录下来,每天晚上反思自己在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每天早上,按照事情的重要度,列好一整天的任务清单,逐个去完成。完成的就打对号,没完成就打叉号。同时,反复确认写下来的事情对实现你的目标有没有帮助,把目标分解在每一天里。
第三,碎片时间也能成大事。上下班的路上读读书,或者戴上耳机听听线上课程,午休时间做些笔记,都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式。
对很多人来讲,拥有整块的时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随时随地切换状态,利用好碎片时间,也能一点点地完成蜕变。
第四,学会适度拒绝。下班后,你本有个课程要参加,但同事邀请你去唱k、逛街,抹不下脸就去了,一天的计划就此泡汤。几次下来,看着好几页的未完成、小叉号,很可能就此放弃。
适度的社交一定要有,但如果每天都把时间耗费在吃饭、逛街、唱k上,你就很难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的人脉不是一起吃吃喝喝,而是与因相互需要而聚到一起的人所构筑的牢固的信赖关系。
第五,要舍得投资自己。要解锁新的技能,比如绘画、ppt制作、摄影……所有这些可能都需要花费。但这些花费,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承受的,但我们常常宁愿换成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也不愿意为提升自己花一毛钱。
可是,要提升自己,最快的途径就是请教专业人士,让你少走弯路。这时候,一定不要吝啬。
来源:27ladys(id:duolafengshang) | 作者:夭夭,心理咨询师,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微博@夭夭seven
4、大学四年,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大学四年,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文/葛佳佳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着又一届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入社会,我觉得感触良多。
大一时,有的同学是高考的佼佼者,一入校便自带光环,但四年过后,却泯然众人矣;有的在学校对各种事情漠不关心,每天考虑的就是上完课赶紧回宿舍睡觉、玩游戏、追剧,要不然就是谈恋爱、找兼职、做代购,诸如此类。
有的则找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埋头钻研。四年时间竟然也弄得有模有样,小有成绩,毕业后也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有的还组了小团队开始创业。
有的热心于校园里的各种活动,通过活动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踏实地做了许多学生工作,从一个办公软件小白,蜕变为材料、稿子、ppt小能手,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者进入企业。他们因为之前学校的积累,迈入社会后,工作上手快,能力提高快,上升也快。
还有的埋头苦读,下定决心要继续钻研学术,毕业后也如愿以偿地进入自己喜欢的高校深造。
……
毕业后,就业渠道五花八门。职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想要找到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并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能够发展得很好,无一不与大学期间的点滴积累有关。
跟朋友聊天时,我们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发现,本科毕业5年后,当初的同班同学从事的职业和所在的领域各不相同,但是从他们这5年的发展轨迹,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当年在学校的影子。
那些肯下功夫、乐于钻研的同学,依旧是工作中踏实肯干的能手。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人际交往密切的同学,往往成为行业的翘楚。而那些对自己未来没有什么规划,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四年来做了什么的人,现在依然迷茫着。
2
工作几年后,接触的学生多了,慢慢就发现,造成很多人毕业后形成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愿不愿意付出,眼光够不够长远。
很多人都会觉得,到了大学,终于逃脱了高中的三点一线,告别了父母的唠叨与桎梏,终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了,一定要好好潇洒一番。
于是,每一天就像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上课全看心情,偶尔还要翘课证明大学生活的丰富;对于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一概不参加,觉得浪费时间,宁可在宿舍发呆、看剧、补觉;对于学生职务也不感兴趣,觉得做学生干部好累,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做很多工作,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当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干净以后,感觉自己非常轻松,时间宽裕,简直就像是生活在理想国当中。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差距也一天天拉大。
大二,同宿舍不起眼的男同学高分通过了专业四级,还当上了学生会的部长,评上了优秀志愿者;班里风风火火的女生也拿了奖学金,评上了优秀团干,高分过了英语四六级。
大三,以前一起打球的同学已经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隔壁班的老乡也拿了国奖,入了党。看看自己,除了比大一时胖了十斤,除了每天睡眠充足,熟练掌握各种游戏技能外,好像一无所有。
大四,要找工作了,苦思冥想写简历的时候,才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工作经历,零。当时班干部竞选时,辅导员也曾经在班上做过动员,可是因为害羞,一错过就是四年。学生会、社团根本也没想过,大一混了几天,觉得太累也都退出了。现在看着那些坚持下去的同学都写得满满的经历和荣誉,只有偷偷羡慕的份儿。
志愿服务经历,零。当时有很多招募志愿者的机会,可是觉得麻烦,时间又很长,于是一个都没有报名。现在后悔想参加,可是已经晚了,再也没有机会了。现在想想,做志愿者又能锻炼自己又能帮助他人,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尝试呢?
社会实践经历,零。印象中仅有的工作经历就是英语家教和学校出门右拐kfc兼职服务员,可是写上去又觉得不妥,只得删掉。还记得大二暑期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可惜当时匆匆忙忙想出去旅行,也就没有顾上。现在想想,大学里难得的机会也就这么错过了。
所获荣誉,零。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好像也没得过什么奖。一扭头看着旁边的兄弟,那个格子都写满了,这才惭愧。大学四年,究竟自己在忙什么?
技能证书,总算有个大学英语四六级,可是好像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竞争力又在哪里?
拿着这样的简历,在一场又一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中铩羽而归。
此时此刻,真想再来一遍大学,可是,四年如梦,梦醒时分,早已晚矣。
3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大一时,你觉得做学生干部麻烦,参加志愿服务耽误时间,帮老师做事无聊,给部长写策划太难,等大四毕业时就会发现,你要应聘的企业需要你有学生干部经历、需要有志愿服务经历、需要有过硬的办公技能、需要有策划能力和交际能力,可是你一样都没有。
大一时,你雄心壮志,觉得自己不用怎么学习也可以通过考试。结果门门低空飘过,最后毕业时,拿着成绩单,算出来的绩点自己都不忍心看。看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每个都要求最起码得过一次奖学金,于是只能一次次地错过。
大一时,觉得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废话。辅导员每天都很啰嗦,干嘛总是组织这个活动组织那个活动,干嘛总是每天强调安全,强调学习,强调能力,干嘛总是一不来上课就打电话催,学习滑坡还要被叫来谈话,动不动还要约个饭聊个天,鼓励我们去参加这个参加那个,都快被烦死了。
可是毕业了,到了公司才发现,很少有人在乎你想什么,是不是做得对,有没有哪里不会,大部分人都只会默默地看着你出错,看着你被老板骂。这个时候才发现,当初在学校的时候,有人关心、有人唠叨、有人记挂是多么幸福的烦恼。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那些你原来看不上的小事,可能在将来就成为绊住你前进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