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国学经典之感悟作文800字
提到国学经典,也许很多人会问,什么是国学?什么是经典?《论语》《易经》《诗经》,这些都是国学,也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经典,就是从古时侯流传下来的,并且对人们有用的一些正能量的句子,人们称之为经典。
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人们毕生都要做的事情,有人说,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就这么凭空得来的。学习,并不仅仅在于书面表达,考试,书信,更多的,是教你怎么为人处事。怎么用技巧做事。所以,除了这一句之外,从古到今,也有许多名人名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好好学习的名言,我映象最深刻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就是许多老师对一些学习学得似懂非懂的学生说的。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你将会一事无成。就好比说: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知识难点的时候不认真听,自以为这些知识点,题型,全部都学会了,可是一到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发现这一题老师明明讲过同类型的,可是就是这一作文题,无论你怎么挠破头皮就是想不出来。就是不会做。等到老师教的时候,又只听了个一知半解,就以为自己听懂了,不去问老师,下课也不拿出来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就放在那儿。让它过去了,老师也不会再返回来再讲一遍,就这样,问题越聚越多,越聚越多,最后一到考试的时候,一看试卷,这题也不会,那题也不会,心里就想着,要是当初拿去问老师就好了,到最后,试卷上就没多少分了。
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有些题型听得一知半解,也不敢去问老师,并且在暑假的时候这些题我也都学过,觉得自己能慢慢琢磨出来来,就把题放在那儿,等到考试的时候,看着试卷上的题,就开始后悔了,唉——当时真应该去问问老师的,这都是一样的题型,只是换了一种方法问而已,还有一题竟然是原题,唉——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啊!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买,不然,我一定要卖一大瓶。所以说,有问题不懂得,就应该抓紧时间去问老师,或者也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千万不能一知半解。
短短的一句话就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国学经典真实博大精深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吴燕珊 | 作者年龄 | 13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江阴市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安静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笛子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焦安溥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国学经典伴我作文800字
国学永在我心,永伴我成长。
——题记
每每提及国学,我就会想到诗。唐诗宋词,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
唐诗宋词,朗朗上口。每一首诗,就像一只调皮的小精灵,他在你的脑海里周游,在你的脑海里观光,死拉硬拽都不肯离去。
我喜爱诗的五花八门,像五言绝句,当然,还有七言律诗。我喜爱诗词各式各样的派别,如田园派,豪放派,婉约派,花间派等。种种的形式,满足我种种时刻复杂的心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壮志豪言,总会让失意的我斗志复燃,任前方艰难险阻,我总会“坚持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总会令匆匆的我去更加匆匆地追逐时光的脚步,火热的心在胸膛里剧烈地跳动,胸中的大志从来不肯输于“偷时间的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一直引领着我在逆境中成长,拨开重重迷雾,搜寻胜利的曙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同样感染了我,让我持之以恒的走自己的路,过随性的生活。
伴随着年级的愈来愈高的,还有那愈来愈作文紧张的气氛。如若你伫立在深黑之中,蓦然回首,一定会看到我明晃晃的窗户,而如若我蓦然回首,一定会看到妈妈站在我的背后,静静地看着我,有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传来阵阵清香,是妈妈端来了刚热的牛奶,我不禁联想到“慈母手中像,游子身上衣”,妈妈如此细致入微地照顾我,我尽不知如何是好,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词,能缓解我的情绪。当我连连受挫,心情沮丧时,长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细细一想,李白经历了多少磨难,我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真不如用“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冲天的豪气来抑制住我焦躁苦恼的心。当我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尽管我愿像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那般骄傲,但我任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平心静气,这般才能永远做得骄傲。
从小到大,诗词是我的伴侣,如花香沁人心脾,如乐音放松身心,如美景赏心悦目,诗词给予了我无限美好的体验,而诗词,就是伴随我长大的国学经典。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他的终身伴侣,那么,我的终生伴侣,就是诗词,就是国学。国学永在我心,永伴我成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邓爽 | 作者年龄 | 15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雄鹰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8班 |
性格特点 | 无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滑冰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钟焕娣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国学经典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人们常说:“一本好的经典就是一个朋友。”经典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同的震撼和启迪。国学经典就像我们的老师,它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处事,教会我们走好生命的每一步。它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每一部经典之作都是一个作家对于心灵的美好寄托。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光合作用,让每一位读者都在阳光的沐浴下快乐、茁壮地成长。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中,有欢乐和希望,也有难过和悲伤,有阳光和鲜花,也有黑夜和阴雨。旅程中,有叶圣陶笔下稻草人的悲惨遭遇;有沈石溪笔下母狼紫岚的狼王梦;有吴强笔下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上幼儿园时,我不识字,就只能看书上的插图,但又看不懂书中的意思。于是,我就缠着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讲书中的故事。他们很喜欢我的这种“读书劲儿”,所以很乐意给我读。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我上小学了,可以自己看书了。起初,因为认识的字不多,所以只能看注有拼音的国学读物。记得我读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三百首》,虽然不作文是每一首诗都会背诵,但还是积累了不少的诗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的字多了起来,所以书上的插图慢慢变少,国学名著也就越来越多。但因为我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所以只能囫囵吞枣。
渐渐地,我告别了小学,进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虽然课余时间缩短了,但我的阅读量却在逐渐增加。只要一有空,我就去逛书店,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只要一买到新书,我便会如饥似渴地看上半天。如今,国学名著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我明白了: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经典是我们在成长路上的伙伴,它以一种坚定的力量,支撑着我们的信念,陪伴我们成长。它能滋润我们的心灵,驱走心中的阴霾。让我们在它的带领下领略人生的真谛。
书籍犹如一节进步的阶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书籍犹如一碗苦口的良药,治愈着我们受伤的心灵;书籍犹如一座大海中的灯塔,让迷茫的我们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同学们,请把你们大好的青春时光,献给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你们会收获一个纯净的心灵和更加充实的生活,更好地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玲玲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兰州市三十七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8班 |
性格特点 | 顺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逛论坛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李翰博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传承国学经典作文8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传承文化,学习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这周周五的晚上,我抱着极不情愿的心态观看了山东少儿频道的“国学小名士第三届诵读大赛”。刚看时,我十分心不在焉,想着赶紧看完好去睡觉,可渐渐地,我便被这个节目深深的吸引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王澈的自我介绍。他虽然年仅十一岁,但却知识渊博。面对他,我自愧不如。当十二道题目全部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只对了3道题目。看完这期节目,我的感受颇深,我深刻的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时我们学习古诗,仅仅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古诗原文及注释背过,却从来没有认真的体会过古诗之美。我们读一首古诗,不仅是把它记住,而是要作文体会它的韵味,理解它的含义,做到身临其境。当我再次翻开课本上的那一首首古诗,看到的并不是乏味的方块字,而是诗人作诗的情感和所描述的画面。从诗中,我体会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曹操的宏大抱负、毛泽东的革命情感;感受到了李白的浪漫气息与岑参的英雄气概。在那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古诗的独特魅力。
诵读古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性情,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内涵。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古诗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每天坚持读一首古诗,一年下来就会掌握365首古诗。假如我是风筝,那么古诗就是风,带着我在蓝天下飞行;假如我是一个在夜晚迷路的人,那么古诗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当我们的国家失去了灵魂,会是怎样?可想而知,就是一具空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我们作为一名初中生,就要肩负起为国家注入灵魂的责任。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古诗之美,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国学经典继续在更大、更闪耀的舞台上放射光彩!
通过这次的观看,我领悟到了很多。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应该学习国学知识,让祖国的国学知识长流不息,永不磨灭!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叶江年 | 作者年龄 | 13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江西省上犹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不怕艰苦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韩剧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王瑶瑶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多彩人生作文800字
文化乃民族之本,国学乃文化之基。国学可以开启一个人的智慧,培养一个人的性格,给予一个人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
我近期读的国学是《唐宋八大家》。翻开这本厚厚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愈的《马说》。看着这字字珠玑,我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拿马鞭,洋洋自得的人。而在他身边被抽打的一匹马,却在不停地哀鸣。这可是一匹千里马啊!可是,它为何看起来却显得瘦弱无比呢?原来是马夫没有给它充足的食料,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越发被当作了普通的马来对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是千里马何时能等来伯乐?又何时才能盼来脱颖而出的机会呢?假如世上已无伯乐,已无擅于洞察的慧眼,那么世上的千里马也会随之“消失”。
我领悟到了,韩愈所讲的千里马,是暗喻世上的人才。而伯乐,是暗喻发现和挖掘人才的眼睛。名家的古文,并不是高深得让人难以企及,直到今天作文,也仍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再看下面这篇《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老师们经常嘱咐的:“如果课上有不懂的地方,下课再问老师”。可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大家都弄明白了吗?不一定。甚至有些人以主动请教他人为耻!被动接受和主动请教,都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对于我们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多么一语中的的文字!真理在谁那里,谁就有资格成为老师,而不论他的地位和名气。如果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就会“惑”到永远而一事无成。韩愈的《马说》让我明白了伯乐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他的《师说》则让我懂得了学习求知的态度和解疑释惑的方法。国学总是能使我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使我洗涤了心灵,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豁然开朗。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冷淘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天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友善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打扑克 | 平均成绩 | 95分 |
指导老师 | 廖和平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