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流浪地球观后感作文1500字
“韩子昂高级驾驶员,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是春节档电影,目前中国电影史票房排名第二的《流浪地球》上映后被带“红”的一句话,之后被深圳交警、江苏交警运用,开启了新一轮的“中华造句大赛”。李平老师在开学升旗礼上也化用过:道路千万条,诚信第一条;做人不老实,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在国外上映也是座无虚席,上座率极高。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故事讲述的是,2100年科学家发现太阳急速老化膨胀,短时间内会把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了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倾全地球之力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花2500年,25代人的努力,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前往另外一个栖息地。突然全球发动机停止运行。为了修好发动机,防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营救,刘启等人的车被征用,无数人士,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前仆后继,呕心沥血,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然而,电影上映后,却遭到了韩国网友的吐槽:“凭啥中国人才能拯救地球?”以下就是我答复的理由。
一、中国人具有永不放弃、不畏牺牲有精神。
剧中在莫斯宣布等死后,刘启,韩朵朵等人在其他各国救援队放弃的情况下“最美逆行”,回去拯救地球。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困难。
但是,在脱离危险的期间,无数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首先,韩子昂在拯救火种中被砸到面罩后因缺氧冰冻而死。俄罗斯飞行员在“叛逃”过程中被撞死,奋力推了一把刘启,使刘培强抓住了总控室的把手,刘培强活了下来。刘培强又在最危险的时刻,也就是行星发动机高度不足时,就用自己的死来为地球取得了动力,解除洛希极限,从而逃离木星。还有就是技术小哥,在修机器时,翻开了烟盒,发现了他妈留给他的纸条:“天冷了,记得穿秋裤。”泪目。最后,是中澳合资小伙tim,在看见刘启有难后,奋不顾身作文跳下去救刘启,好在最后没死。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开始,人类就提出了“联合政府”一起管理地球。在地球所有发动机停摆了以后,全世界都争先恐后运火种修复行星发动机。原来刘启一行人要去修复杭州一号发动机,路上受阻后,又转向去营救苏拉威西行星转向发动机。但是,有人已经赶在他们前面修好了,至此,71%发动机修复,100%转向发动机修复,这来源于全世界人民的不懈努力,但是,这还没有结束,地球即将被木星吸入时,中国人和全球的人想尽办法解决,然而朵朵在寻求支援的时候,没人来支援。刘培强号召大家完成最后的任务,大家想开了纷纷说:“回不去了,不如完成最后的任务,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各车纷纷调头,很多人被震撼到。另一边cn171-11的队长及队员快撑不住时,这时突然来了一句:“日本救援队报到。”接下来来的所有人纷纷喊道:“俄罗斯救援队报到!”“韩国救援队报到,新加坡救援队报到,古巴救援队报到,意大利救援队报到,德国救援队报到!”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日本是第一个到,这是影片里的一个隐藏彩蛋。这个顺序其实是08年汶川大地震时外国救援队到达的顺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同一个世界,必须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三、家国情怀
一开始在北京地下城,韩朵朵上朱自清《春》的时候,老师问:“希望是什么?”
希望是人类在黑暗里的灯火,照亮人们前行的方向,人类就是靠这样的信念一代又一代地前仆后继地去探索宇宙,流浪地球寻找新的家园。
如果给别国的话,早把地球抛弃了,去找新的行星。中国不一样,中国是有家国情怀的,无论如何,都不会抛下地球,要带着他一起流浪。
记得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它的主题曲令我印象深刻:
为了希望与荣光,为了家园与梦想。
我只好站在风雨中挑战者烈火。
我不怕,风吹雨打,为了我们共同的家。
我不怕,天涯海角,只为能够看到家。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亭 | 作者年龄 | 13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成都市的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易兴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笛子 | 平均成绩 | 107分 |
指导老师 | 石梅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我本不是个爱看科幻电影的人,但这次例外。刚开始看到这个题材我也是直接略过,可在朋友圈里,太多同学都极力推荐这部电影,且评分很高。于是,我便抱着好奇心去看看这部电影。
的确如此,《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燃爆了各大影院。
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太阳急剧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对一个泪点很低的人来说,我几乎是在电影后半段拿着纸巾看完的。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很感人——不仅仅是父子之间有分离与理解,还有整个人类为了自己家园的存亡而协作而牺牲的精神。
我从来没有想过假如地球将要流浪这个问题,因为总觉得这个问题离我们特别遥远。
每个人看完作文电影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为了地球家园的存在,一些人展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地球危机的年代,活下去便是人们的追求。
电影中韩朵朵说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们:“希望是什么?”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
这段话看得我热泪盈眶。听到这段话之后,电影里所有的救援队都去支援他们了。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所有人类为自己的家园在奋斗,也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些争议,但我认为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看的电影。至少,从没危机意识的人看完之后也该引起一番深思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黄绍竑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承德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无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足球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杨桐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流浪地球观后感600字
今年寒假最热映的一部电影一定是《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导演匠心制作,改编自刘慈欣大师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电影的上映,开始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崛起,甚至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它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也隐含着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担忧。
当毁天灭地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国人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去应对困难、解决困难,想办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当最后的“死亡通牒”到来时,全世界所有人都已经丧失信心的时候,只有中国的士兵们还没有放弃,仍继续坚持,号召所有人,最后扭转了看似已经无法挽回的局面。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我相信,如果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中国的士兵一定也会这样做的。
最令我感到的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在生与死之间作决定时,吴京所扮演的刘培强终于毅然的选择作文为拯救地球壮烈牺牲,失去了与相别十几年的孩子见面的机会,让地球上的所有人活了下来,可以感受到他为全人类的牺牲奉献精神。
但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团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刚开始当刘启一队被王刚征用时,大家都不情愿,甚至态度冷淡。但当一名队员为了拯救刘启的爷爷而牺牲掉自己的生命时,刘启的心为之感动,当最后王刚牺牲之时,刘启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们从开始的矛盾重重到最后的惺惺相惜,是电影中对友情的重点描述。
在另一方面,电影也在提醒着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资源,因为一场火灾、一次洪水都有可能导致一种生物的灭绝,最终也可能是人类的覆灭。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竭尽全力爱护地球,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并且我们要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韩迅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双福育才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好交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练字 | 平均成绩 | 117分 |
指导老师 | 龚翔宇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流浪地球》观后感500字
希望是什么?也许在看《流浪地球》前我无法回答,因为以前的我对这个词没有任何感想,而现在我明白了——希望,他让人有了方向,有了前进的动力。
为了拯救地球,人类超乎想象地团结一致,耗尽了一切资源在地球表面制造了1000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去往4。5万光年外的新家园。上面的文字就是《流浪地球》的大致剧情。虽然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但是看了这部影片后,你绝对会被震撼感动。
在“受木星引力影响”的灾难面前,机器人mass选择了生存,而人类,有感情的我们选择了希望,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像作文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韩朵朵,这个“问题少女”,在这场灾难中成长为了一个坚强的女孩。她目睹了爷爷的去世,见证了哥哥的坚强,在最后的困难面前,她看到了同伴们不停地努力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她想办法接通了全球广播,号召其他救援队来到“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进行战斗,号召他们选择希望。
也许,在宇宙目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可人类一旦团结一致,选择希望,那力量就足以震惊宇宙。《流浪地球》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希望,朋友是希望,爱人是希望,亲人是希望,家,也是希望。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林璎 | 作者年龄 | 13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家校互联衡水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富有朝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摄影 | 平均成绩 | 91分 |
指导老师 | 苗驰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流浪地球观后感1500字
希望,是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大片,慕名而观的人不计其数。电影院里观众满满当当,为这样一部超越现实的作品“助阵”,宏大的场景、动人的情节、压抑的悲剧……从津津乐道转向沉默无声,电影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感受。
熟悉的家园,北京、上海、济南、杭州……一个个地标在电影里出现,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那极寒天气里,我们已经找不到丝毫的温暖。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把一个个地球人送给了灾难,仅存的转移到地下空间,再也无法享受蓝天与空气,再也无法感受四季的美好。失去的,正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拥有的,正是我们明天要失去的。整个地球都是命运共同体,想尽千方百计,让地球可以安全的去流浪。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人类命运的一叶扁舟,何去何从?这样的开头,实在让观众揪心。在熟悉的地方留下最痛的感受,黄色的校车、熟悉的大厦……我们的生活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只能往远方,找到一方新的家园。可,家园在哪里呢?
感情是作品的纽带。父子之情、兄妹之情、爷孙之情、同事之情、战友之情……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唯有这些感情值得让人落泪。看完这部电影,灾难我们可以咬紧牙关,情感却无法控制。人类的眼泪是为情感而生的,每一滴都值得敬畏。从大海边的陪伴开始,父子之间有了某种默契,语言传递着关心,行动诠释着大爱。当吴京扮演的父亲为拯救地球而毅然飞蛾扑火的时候,情感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此处无声胜有声,多少观众已经无法按捺自己的情绪……那最耀眼的光芒,一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伟大,父亲的伟大,也看到了人性的义无反顾——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为因为他(她)把每一次行动当成诠释生命的意义的最好机会。
在很多人看来电影中主人公的果敢与坚毅为影片增彩不少。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在苦难与艰险面前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回到个人,所谓勇敢是一种人生选择。并不是哪一个生来就是勇敢的,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自保是本能。我们不能渴望每一个人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都如此坚毅果敢,选择是自由的,也是值得尊重的。勇敢的人有着丰富而趣味的生活,他们从来不担心在舒适的环境里一蹶不振,舒适对他作文们来讲意味陷阱还和考验。想到一个很老套的问题:假如生命还只有七天,你会如何选择?电影给我们这样几个提示:和家人在一起,安静而平和的与世界握手言和;心怀希望,勇敢去抓住最后的机会一搏……忽然明白:勇敢是对希望的坚持,是信仰所在,是人性中的光。
“冰终将会化成水。”在上海的鸿沟中命悬一线,两位剧中人感慨着上海的冰天雪地,曾经的繁华烟消云散,冰冷冰冷的,世界还会好起来吗?正是因为这份相信,人才一次次的在灾难中获得永生。这个时代,希望是最珍贵的。想到一篇文章中说过:世界上没有最坏的事情,只是还没有结束而已。所有的事情在风云变幻之后都会有好的结果,要充分地相信。当受困于一片沼泽,要相信可以活着爬出;当乌云遮蔽了天空,要相信太阳依然光芒四射;当时光一年一年溜走,要相信青春是一种态度;当朋友离你而去,要相信生命里还有生动的相遇……相信爱,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们也可以始终保持一份甜蜜的初心。
希望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每当灾难来袭,绝望之中的希望,尤为珍贵。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风雨中颠簸。拼死一搏,我们终将战胜恐惧,到达彼岸。爱的世界里,人类何尝不是在一次次流浪?有太多的真感情被藏在表象之下,信任断裂,自私与贪婪疯长,一张张脸已经扭曲变形。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不知道如何爱这个世界。粉饰的笑脸,空虚的灵魂,无以言表的不屑一顾,流浪,地球就是人的隐喻。冲破藩篱,需要人自身的勇气和力量。
电影中巧妙地插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道出回家的渴望。回家,让自己变成一道柔和的光。宇航员的回家是一种悲壮,地球人的回家是一份长情。家是人精神的寄托,无论走多远,都牵连着游子的心。《流浪地球》中地球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变成了一种奢望,人回到地下城的路中变成了浩劫一场,越是难以抵达的,越是值得去尝试。回家之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曾背离。一次次外出,也是一次次回家,走得越远,家在心里越清晰。乡情浓郁,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未来已来,在春天里开出一朵朵生命之花,让我们在地球的怀抱里安静做梦。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巧文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热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乒乓球 | 平均成绩 | 99分 |
指导老师 | 华磊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