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道坎,三个坑

1、人生,三道坎,三个坑

人生,三道坎,三个坑

【三道坎】

1、青年虚度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春时光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容易虚度的,大多数人回忆青年时期,都会遗憾地认为自己虚度了很多时光。

其实人的一生总是或多或少地要虚度一点光阴,失去了的才知道美好,总是要等到大把光阴逝去后才会有所觉察,感到后悔。

尤其在青年时期,对光阴易逝的体验还不够深,“少年不识愁滋味”,总以为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挥霍。

要跨过虚度时光这道坎,需要依靠亲人师友的督促以及自己的自律。

2、中年疲惫

古人说:“人到中年万事休。”

中年时期,上有老下有小,背负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一种疲惫感油然而生,如果再有事业不如意等人生差池,更是苦不堪言。

但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也有很多人中年以后才开始转运,中年发迹,老年富足。

所以,要跨过中年疲惫这道坎,需要振作起来,有早年的历练作为宝贵的经验,以达观的心态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3、老年不舍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保持年轻的心态是好的,但是毕竟自然规律不可违背,所谓“人老不以筋骨为能”。

人到老年,历经沧桑之后,从整个的生命体征,到心理状态,都已经表现出一种平缓和辽阔,这时应该摆脱“不舍”的心态,而去挑选那些可以轻易得到,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三个坑】

一个寓言故事说:

有三个小偷看到一个人放牧着一群羊和一头尾巴上拴着铃铛的牛。一个小偷说,“我能把那个人的牛偷走”,第二个小偷说,“我能把他的一群羊偷走”,第三个小偷说,“我能把他身上的衣服偷走”。

第一个小偷等到那个人睡着了,悄悄地把牛尾巴上的铃铛解下来拴在羊身上,把牛偷走了。

当那人醒来时马上就赶着羊去追,路上遇到了第二个小偷,就问他是否看见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

“是不是身上有白花,有一只角有些缺损的一头牛?”

“是的,正是我的牛。”

第二个小偷说:“那个贼走得挺快,赶着一群羊肯定追不上,不如让我帮着照看羊,你追回牛来,再回来取羊。”

那人连声道谢,当他没有追到牛,回来取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边走边伤心地哭。

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另外一个人的哭声,声音很大,比他还伤心。抬头一看,有个人正坐在井边哭,就上前去问怎么回事。

“我带着一包金子,走路累了就坐在井台上休息,结果一不小心把金子掉到井里去了,我毫无办法,要是有人能帮我,我愿意拿出一半来报答他。”

那人一听,喜出望外,说他可以帮忙,于是脱光衣服下了井,费尽了力气也没有找到,出来一看,才知道衣服也被人骗走了。

那个人的三次被骗,寓意是人生的三个坑:

1、大意

那人如果睡觉警觉,或者采取了预防措施,牛就不会丢,虽说不能事事谨小慎微,但是防范之心还是要有,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人对事对生活,养成仔细小心的习惯,可以避开“大意”这个坑。

2、轻信

那个丢了牛的人如果不轻信别人,就不会拱手将一群羊送给骗子。

如何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呢?

骗子往往说一些对方爱听的话,或者迎合对方心理的某种需要,说中对方的心事,使对方顺着骗子的思路去想,作为旁观者或许还能清醒,当局者往往就会迷惑。

因此,凡事多想想为什么,遇到事情,哪怕是天大的事情,还是需要冷静下来,只有这样才不会自乱阵脚,才能保持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养成沉着冷静、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避开“轻信”这个坑。

3、贪婪

那个人想得到一半的金子,结果衣服被骗走。

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和劳动,别琢磨不劳而获的事。

古人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里的“欲”指的就是贪婪、非分之想。

2、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

周国平: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来自社会和朋友的帮助,若没有内在力量的配合,最多只能发生暂时的表面的作用。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惟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那么,让什么东西觉醒呢?当然是你身上那些最本质的东西,它们很可能沉睡着,所以要觉醒。我认为,人身上有三个最本质的东西。首先,你是一个生命,你因此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才会有你的种种人生经历。第二,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我。第三,和宇宙万物不同,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你还是一个灵魂。这三者概括了你之为你的本质。因此,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灵魂的觉醒。

一、生命的觉醒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是后来添加到生命上去的社会堆积物。既然在社会上生活,有这些堆积物就不可避免,也无可非议,但我们要警惕,不可本末倒置。生命的觉醒,就是要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牢记你是一个生命,对你的生命保持一种敏感,经常去倾听它的声音,时时去满足它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由自然规定,包括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等等,也包括爱情、亲情、家庭等自然情感的满足。这些需要平凡而永恒,但它们的满足是人生最甘美的享受之一,带给人的是生命本身的单纯的快乐。你诚然可以去追求其它种种复杂的快乐,可是,倘若这种追求损害了这些单纯的快乐,其价值便是可疑的。

二、自我的觉醒

你不但是一个生命,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一个自我。首先,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世上只有一个你。其次,这个自我是不可重复的,你只有一个人生。因此,对你的人生负责,实现你之为你的价值,是你的根本责任。自我的觉醒,就是要负起这个根本责任,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往往受环境、舆论、习俗、职业、身份支配,作为他人眼中的一个角色活着,很少作为自己活着。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懒惰,随大流是最省力的,独特却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因为怯懦,随大流是最安全的,独特却会遭受舆论的压力、庸人的妒恨和失败的风险。可是,如果你想到,世上只有一个你,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活;你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你,——那么,你还有必要在乎他人的眼光吗?

一个人怎样才算成为了自己,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在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有明确坚定的价值观,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二是在事业的选择上自己做主,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人生中有真信念,事业上有真兴趣,这二者证明了你有一个真自我。

三、灵魂的觉醒

世间一切生命中,惟有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一次性,知道自己是一个“我”。但是,无论你多么看重这个“我”,它终有一死,在人世间的存在是有限而短暂的。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人生究竟有没有更高的具有恒久价值的意义,此种意义不会因为这个“我”的死亡而丢失?其实答案已经隐藏在问题之中了,我们即使从逻辑上也可推断:要找到这种意义,惟有超越小我,把它和某种意义上的大我相沟通。那么,透过肉身自我去发现你身上的更高的自我,那个和大我相沟通的精神性自我,认清它才是你的本质,这便是灵魂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有两个途径,一是信仰,二是智慧。

灵魂是基督教用语,用来指称人的精神性自我。汉语中“灵魂”这个词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灵”和“魂”。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自我意识,也就是有一个“魂”。在基督教看来,这个“魂”应该有一个神圣的来源,就是上帝。《圣经》里说,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其实上帝是没有形象的,完全是“灵”。所以,“魂”是从“灵”来的。可是,在进入肉体之后,“魂”忘记了自己的来源,因此必须和“灵”重建联系,这就是信仰。通过信仰,“灵”把“魂”照亮,人才真正有了“灵魂”。

哲学(包括佛教)不讲灵魂,讲智慧。汉语中“智慧”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可以拆分为“智”和“慧”。和别的生命不同,人有认识能力,就是“智”,因此能够把自己认作“我”,与作为“物”(包括他人)的周围世界区别开来。但是,“智”的运用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就是超越物我的区别,用佛教的话说是“离分别相”,用庄子的话说是“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与宇宙生命本体合一的境界,就是“慧”。“智”上升到“慧”,人才真正有了“智慧”。

在我看来,信仰和智慧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二者殊途而同归,就是要摆脱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让我们身上的那个精神性自我觉醒。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第一,人生的重心会向内转化,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重视精神生活。你仍然可以在社会上做大事,但境界不同了,你会把做事当作灵魂修炼的手段,通过做事而做人,每一步都走在通往你的精神目标的道路上。第二,你会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具有超脱的心态,在精神上尽量不受无常的人间祸福得失的支配。在相反的情况下,精神性自我不觉醒,人第一会沉湎在肉身生活中,境界低俗,第二会受这个肉身遭遇的支配,苦海无边。人生在世,必须有一个超越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正是信仰和智慧给你的。

3、人生三个不要等

人生三个不要等

文/何小琼

都说人生苦短,似乎真的是弹指一挥间。有多少人在得到和失去中徘徊、迷茫,懵懵懂懂中,却错过了身边值得珍惜的人和事。而人生的三个不要等,能弥补岁月无情地带走你华年的遗憾。

不要等到母亲节才想起妈妈。是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十月怀胎,多少的期望,多少的惊喜,多少的喜怒哀乐。都化在这甜蜜的等待中。一朝分娩,小小的人儿牵绊着妈妈的心,心甘情愿为宝贝付出。待到一声稚嫩的妈妈呼唤出来,不禁热泪盈眶。

母亲的爱,是这世上唯一的,也是我们最初的爱,这爱,将陪伴着我们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走过春秋冬夏,在我们的人生的路上,母亲妥妥的爱一直都会在。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到了母亲节才想到妈妈,妈妈为家付出的是一生,是青春,是爱。每一天,我们都要把妈妈放在心里,多回家看看,多抱抱她,多聊聊天,这是妈妈想要的最好的礼物。

不要等父亲节才想起爸爸。他是你降临这个世界第一个亲你的男人。他有担当,他很勇敢,能够为这个家遮风挡雨。他坚韧的心能为妻子和孩子柔软起来。他会用有力的双手轻松地抱起你,用他扎人的胡子往你的小脸上凑,让你笑得左右躲闪。他还非常紧张你的一举一动,有了你的存在,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爱,在流淌。

等你渐渐长大,这个男人会发誓说,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于是,他会很紧张一切能靠近你的人,生怕有不良男孩诱惑了他可爱的小公主。他会变得敏感精明,会洞察一切你身边的人,他就像一个斗士,永远那么精力充沛地存在于你的生命中。直到把你送到另一个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手上。

所以,也请不要到父亲节才想到爸爸,他和母亲的存在一样重要。你们的血脉是相连的,请多回家看看吧,不要只是过年过节才想最亲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你买再多的昂贵礼物,你给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多回家看看。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是和亲人在一起,就算清苦也是甜美的相伴。不要说我很忙,也不要说等以后什么的,抽一个周末,带着父母来一个“微旅游”,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在节日的时候,不用你花费太多,在周围的公园,和父母一起漫步。

享受轻松安逸的大好时光。陪伴不要等,因为等不起,在你的人生中,最珍贵的就是温馨的陪伴。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永远陪伴着你,就像曾经年轻的父母也会有白发苍苍的一天。所以,在拥有的时候像他们爱你一样爱着他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会有很多不要等,可这三个是最重要的,它能让你的漫漫人生路芬芳怡人、无怨无悔……(来源:潮州日报)

4、三道脑筋急转弯题让我明白的三个人生道理

三道脑筋急转弯题让我明白的三个人生道理

文/黄小平

一日,朋友连续给我出了三道脑筋急转弯题,让我从中分别明白了三个人生道理:

第一个人生道理:自己的发是别人理出来的

第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在一个小镇,仅有两名理发师,一名理发师的发型整齐漂亮,另一名理发师的发型杂乱难看,请问,假如你来到这个小镇,你会选择哪个理发师为你理发?

“当然是那个发型整齐漂亮的理发师。”我说,“因为自己的发都理不好的人,又怎么能理好别人的发呢?”

“发是自己理的吗?”朋友反问我。

朋友的反问提醒了我:自己无法为自己理发,发都是别人理的,而小镇只有两个理发师,那么那位有着一头漂亮发型的理发师,他的发型正是那位一头杂乱难看发型的理发师理出来的,而这位理发师那头杂乱难看的发型却是那位有着一头漂亮发型理发师理出来的。

所以,当你拥有了一头漂亮的发型、一件优秀的作品、一项成功的事业,你是否想到过,这里面其中有着别人的一份功劳呢?

发是别人理出来的。成就一番人生的美丽,也需要借助别人的一臂之力啊!

第二个人生道理:不是所有的行走都是向前走

第二道脑筋急转弯题:有一个人从海边的沙滩走过,他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

我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答案。最后,我只得摇头说答不出来。

“你知道你为什么答不出来吗?”朋友说,“通常,我们总习惯于向前看,向前走,即使撞上了南墙也不知回头,即使走进了死胡同也不肯往回走。有时,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它会让我们拥有更大的周旋空间,更大的成功舞台。电视剧《潜伏》有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退,是为了避开锋芒,避开障碍,解决问题,以便最终抵达目标,赢得胜利。这道题你之所以答不出来,就是因为你的思维不知道‘撤退’,不知道‘向后走’,结果钻进了死胡同。”

朋友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一个人在海边的沙滩上倒着走,他的身后还会有脚印吗?

不是所有的行走都是向前走,有时,向后走、向后退,也不失为人生解决问题、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啊!

第三个人生道理:出气是为了更好地争气

第三道脑筋急转弯题:一辆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日夜兼程行驶,在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了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穿过桥洞?

“开车硬闯过去不就得了。”我随口答道

“硬闯过去也许出了一口气,但出气的结果,可能是车毁人亡,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样的出气,对人对己对事又有什么益处呢?其实,汽车穿越桥洞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车胎放了一部分气就可以了。”朋友说。

原来,给车胎放气是为了更好地争气,顺利而成功地穿越桥洞!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同事,刚到单位时,他年轻气盛,在挨了领导的几次批评后,窝了一肚子气,为了出气,他痛快淋漓地写了一份辞职报告,准备掷给领导,然后一走了之。办公室主任见了他的辞职报告,劝他说:“如果你现在辞职,别人还以为你干不好工作而被领导炒了鱿鱼,不如你干好工作后再走也不迟。这样,不仅出了气,而且还为自己争了气。”同事觉得办公室主任说得有理,于是把那份辞职报告暂时收了起来,开始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终于改变了领导对他的看法,受到了领导的表扬,由于业绩突出,一年后他得到了提拔重用。后来,这位同事不无感慨地说:只有用的工作来为自己出气,最后才能为自己争气。

有人说,人活一口气,但出气是为了更好地争气,出气必须把握原则、分寸和方法。如果出气不是为了更好地争气,这样的气还是少出为妙。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