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600字_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800字

1、《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600字

从古至今,从来不乏“闲人”。有“镜湖元自属闲人”的陆游,有“一欣谈笑作闲人”的欧阳修,亦有“江湖归去做闲人”的黄庭坚。

“闲人”顾名思义“清闲之人”。被贬黄州的苏东坡,说来确是闲人一个,虽担任黄州团练副使,却并无实权。整天优哉游哉,看见美景便不禁出门观赏,好像一般闲情雅致。可事实上,苏东坡的“闲人”只是表面上对自己无事清闲的自嘲,包含了自己官场郁郁不得志的悲伤心境。一位富有诗书,怀揣远大抱负的人怎会甘心只做“闲人”?这只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后又觉既不能“修齐治平”,那做个“闲人”夜来赏月也是一桩美事。月处处都有,赏月之人也随处可见,就看赏月之人是以如何的心境去欣作文赏的。这仿若是悲凉之后的欢悦自得:这般良辰美景,如若不是我二人情趣高雅来欣赏,岂非暴殄天物?如此旷达豁然,也只有他苏东坡了!

“闲”或许对于古人而言,并非荒废光阴。那些无处安放的匆忙,其实是自己误解了人生。这一遭走来,并非为了匆忙赶路,而是悠然欣赏的自在。人生长河,急流缓流,若是只想如何渡急流,那便永远到达不了闲适的彼岸。“磨刀不误砍柴工,滴水穿石也从容”。心中海山不老,便始终清闲。人生此行归宿。是放下一切后的宁静。林清玄也说过:“直到花甲之后,才舍弃了幻化的繁华,回归到极简,在单纯之中看见美。”“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只是片刻清闲也是生命中的清福。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王春秋 作者年龄11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安慧北里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7班
性格特点执著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滑冰 平均成绩113分
指导老师费贞绫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800字

夜无眠,月更幽

微弱的星光,皎洁的明月,浩瀚的夜空,沉睡的古寺……

创造晨曦是为了人们苏醒,创造黄昏是为了酝酿睡意,创造夜晚是为了入睡安眠。那一夜,最无法入眠的,莫过于心中无比怅然的的苏轼罢!

繁星点点,皓月当空,解衣欲睡之时,偶然察觉那悄然入户的月光。它幽幽地倾泻,淡淡的洒在地上、案上,就如镀上了一层银辉,闪闪发亮。那轻柔的月光竟让人欣喜,如此良辰美景,苏轼便顿无了睡意,决定徒步而行,以解心中烦闷。

约上一同被贬官的张怀民,两人漫步庭院中。庭中之景迷人至极,他们不禁停下脚步,用心观赏。举目望去,柔和的月光洒满院落,就犹如积水充斥着,清澈透明。整个大地沉浸在这柔美的月光之中,淹没在宁静之夜情意绵绵的魅力里。远处,夜莺在不断地歌唱,撩人思索引人入梦,那轻柔颤抖的歌声似乎是专为难以入睡之人而发的,更增添了月光撩人的魅力。近处的池塘,它的周围与上空笼罩着一片薄薄的水汽,一片白色作文的轻雾,经月光一照,愈发觉得如仙境一样美,而青蛙也一刻不停地将它们短促而铿锵的鼓噪声投向夜空。池中,原以为那是交缠在一起的水草,仔细一看,不曾想到竟是月下柏树的影子,树影婆娑,冷月静照,这注定是是凄清的夜。

被贬的痛苦,失落的惆怅,久久难以释怀。如此美景,忙碌之人定然是欣赏不到的,而只有闲暇之人才会细细观赏,苏轼与张怀民正是那因贬而闲的人,因此,他们怎能错过?而两个“闲人”能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这是幸呢,还是不幸呢?

虽说遇挫被贬,但如此佳境,有心之人将它欣赏,无心之人忽而略之,受伤的心灵应由这纯净空灵的月色来慰藉。远离职场、官场的争斗与喧嚣,静下心来享受身边的美才是真。既然不能摆脱,那就回避走开,让疲惫的心灵憩息,等一切浮尘沉寂下来,正义之光必将照亮大地。

苏轼和怀民意欲在这清静之夜寻求解脱,慰藉伤痛的心灵,追求纯净的世界。而幽幽的月光静静的月夜能让他们如愿吗?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曾希圣 作者年龄12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广州建设六马路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2班
性格特点完美主义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听音乐 平均成绩118分
指导老师李若山 老师职务班主任

3、《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700字

你从汴梁走来,雨疾风啸却吹不散你的满身尘埃;你经过河南,百姓的哭声震天却解不开你身上的枷锁;你跨过淮河,三千里淮水涛涛却无法洗涤你的屈冤。踏过长路漫漫,终抵黄州。一声长叹,两行清泪,三年不蜚,家徒四壁,身怀作千古绝唱之能却怀才不遇,胸有留万世芳名之志却龙盘凤逸,这就是你在黄州的生活。

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他称自己为“闲人”,可我觉得应将他称为“孤独者”。孤独之因有三:一是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孤独;二是空有一身才华却处处受人排挤的孤独;三是失去挚友的孤独。

他旨在造福一方水土,为百姓赢得福祉。从杭州的苏堤到广州的供水系统,再到竭力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无一不为百姓着想,却从不顾及自己的私利。可如今小人得势权臣当道,他远大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杭州大旱,四百万灾民如饥似渴地等待救济,可朝廷只援助了两千石粮食,还被层层作文剥削,这种情况下他如何一手擎天?这是其一。

其二,恰如康震教授所说,苏轼被贬黄州未尝不是一种机遇,如果没有这次机遇,可能就没有了《念奴娇》的豪迈壮阔与《赤壁赋》的千古沧桑。“乌台诗案”以后,他明白了,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死也死不出来个道理来。所以,苏轼的性格变了,他变得谨小慎微,虽满腹经纶却无人,也不敢与旁人倾诉;虽佳作频出却提防让他人知晓。“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也是一种意境上的孤独。

其三,苏轼被贬后,亲友大多与他断绝了联系,苏轼的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书信,千辛万苦送出去却杳无音信。明知自己是正义之身却遭到亲人冷漠的拒绝,这也是一种心灵上孤独。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的积水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苏轼内心的想法,“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正是一个孤独者最凄美的告白!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赵惠莲 作者年龄11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徐州湖滨中心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3班
性格特点无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电影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陈家琳 老师职务班主任

4、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600字

打开书本,拂过书页,轻轻瞭探着一位文学大师的随笔。

苏轼,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可以说是最为闪亮的一颗巨星。写这篇随笔时,他身陷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连一向为他说话的宋神宗都被逼迫得无法救他。于是,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

在黄州,苏轼彻底醒悟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是最好写照。在黄州,有个同样被贬,同样淡泊名利的张怀民。他俩志同道合,心心相惜。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重新变得豁达、开朗。仅仅因为“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的,恐怕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吧。苏轼尽管是大诗人,但是被朝廷贬谪,也基本上是门庭冷落。此时看见月色毫无势利之情的目光,于是高兴地起来,他要找来张怀民,一起欣赏世间这最美的风景。

一截炫丽的文化,如同一颗含苞待放的牡丹,悄悄地在黄州绽放。尽管这个时期,在政治上,正是苏轼失意的时候,然而,失意和打击摧毁不了苏轼,他依旧写下作文了流传千古的诗作。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光照千秋。一篇随笔,区区八十来字,却能道出苏轼那淡泊名利安然闲适的心境。能够将月光比作水的,或许还有很多;能够将竹柏影比作水草的,或许也不少。但是,把这两种意境融合在一起的,却只有苏轼了。身为一名大诗人,却能如此观察仔细,实在是难得。仅仅一篇随笔,却能如此精妙地勾勒出一幅《闲人看月图》,实在是牛!洒满庭院的月光,清澈透明,正如苏轼的心境一般,感觉进入了一个表里澄澈的世界,抛却了尘世间的束缚,自由自在。两位“闲人”,并没有终日悲叹官场的失意,而是借助失意的官场来投奔纯净的大自然,不失为一种雅趣。

诗意似乎充满苏轼的生活,但凡是留有他足迹的地方,诗的意象便浓了:西湖、海南、黄州……仅仅是篇随笔却能让我感慨良多,苏轼再次将我震撼。

轻轻合上书本,想象着,千年前,大师的模样,是否如我所想一般——潇洒。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许韶恩 作者年龄11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外地户口在青岛上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1班
性格特点幼稚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韩剧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易卦网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600字

苏轼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既可以说是一个聪明到极的人,又可以说是一个糊涂不堪的人;或者也要以说他不会人际交往,但他又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想这就是他,一个无可复制的人——苏轼。

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因为他能在大半夜因为月色不错而睡觉跑出去看景,还要去承天寺拉上他的好朋友一起去看,这种思维我自认为是没有的。况且这种可能扰人清梦的举动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想对于那时的苏轼来说,在哪里看景都已无所谓了吧,不然也不会在找到张怀民后就直接在承天寺里待着散步了。苏轼在文中末尾所写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或许表明他那时真正需要的只是另一个可以陪伴他的闲人了吧。古文观止中有一句话说:“其作文曲弥高,其各弥寡”。苏轼的为人太过于清高,所以他的人生乐章能与他一起合着唱的人,定然寥寥无几,他不愿自降身份,与那些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也注定了他的知音难觅。否则,以苏轼之才华,又何愁身边无友,又何愁掌上无权呢?

对于苏轼来说,人生或许就应该像月光一样清清白白,如积水空明一般美丽,而这社会也该如此。可是却被那些竹柏之影的构成的确水草搅得支离破碎,混浊不堪,而那些水草一样的小人,都装作是竹柏之影,自比清柏翠竹,高端清白,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我想苏轼也许是因为不愿成为水草中的一员,而屡次调离京城,而那些水草们,也许正是因为苏轼的清白会影响到他们的扩张,而反复陷害忠良。

或许对于苏轼来说,当个东坡居士,在承天寺与朋友一起看个景,写首诗,潇洒一生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王天雷 作者年龄11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三里桥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6班
性格特点好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减肥 平均成绩105分
指导老师东方恩纳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