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根本没告诉你故事的全部_哲理故事:爱的全部

1、成功者根本没告诉你故事的全部

成功者根本没告诉你故事的全部

文/杨奇函

某妹子看到某女神周游世界,出版了多少本书然后被某世界名校录取,就踌躇满志放弃高考,通过旅游和写作追求名校。结果忙活了一圈,根本没有哪个出版社肯出她的书,也没有学校愿意录取她。她后来详细考证了一下名校女孩的背景资料,原来其父母为某地高官,想找单位出书出钱一句话的事。最终这妹子复读高考。

某留学高中生朋友辛苦准备上斯坦福,他室友也笃定理想斯坦福。他们就约好一起努力。时间久了他发现这哥们每天四处玩,但是总是说“坚持就会胜利”。最后结果俩人都上了斯坦福。留学高中生感慨,果然是“坚持的力量”!后来他才知道,去你妹的坚持,他室友家里是斯坦福的校董,斯坦福难度小太多了。

某朋友参加一个新媒体培训讲座,分享经验者是一个商场运营账号,一个礼拜之内将粉丝刷到了七万。他讲的内容无外乎“在意读者”“专注用心”等老生常谈的话题。后来朋友私下相近打探了一下这个账号的“成功秘笈”,原来是商场经理用行政命令,全商场集团的五千名员工必须拉最少十个粉丝,七万多粉丝就来了。

如上这些例子,成功人士只是展现了他们愿意给你展现的那部分真实。成功者的故事太多了,漏掉的关键信息也太多了。我们不否认成功者的个体能力很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他们之中部分人的过人的出身,背景和机遇。如果抛开这些出身,背景和机遇,和他们具备相同能力的人很多,但能够取得这样成就的人非常少。

成功人士的确会坦诚地将自己落魄的过去和辛酸的奋斗的主要脉络讲述给你,出版自传等等。他们会告诉你真么叫忍耐,怎么叫谦虚,如何与恨你的化敌为友,如何用舆论的力量来凝聚团队等等让你耳目一新的成功经验。你听过了这些经验之后你也确实能够提升对人生的认识,增强对理想的信心,保持生活的温度。

但是,绝大多数成功人士很难告诉你故事的全部。在这个犬牙交错的社会丛林,陷阱重重,蛇蝎满满。成功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知经历了多少假恶丑对战假恶丑的关键战役。

成功者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更比我们听说的精彩。他们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理想桃花源,那里人丁兴旺,鸟语花香,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仿佛只要你如他一样的坚韧,执着,刚强,加上谁都可以拥有的常规运气,就会取得他一样的成功。但是,这桃花源的背后,却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也”?

正是这些“不足于外人道”的故事,在特定的关键时刻可能帮助他们成为了今天的他们,才甩开了不曾有此机缘的人而没有他们的今天。而这些,他们未必会讲,我们却不得不在乎。所以,有些故事听听就好。他们没有讲出故事的全部,我们也没必要将这些故事当作故事的全部。

那些将成功人士讲出来的所有故事都当作成功必须的金科玉律的芸芸众生,基本上都还是芸芸众生。对于向往传奇的广大平凡屌丝,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不寻常路径是多么让人渴望又沸腾,于是他们在成功人士描绘的路上迈着成功人士描述的步伐,跋涉到累死,死不瞑目。殊不知,成功人士在迈开步子之后没多久,就凭借天赋和机遇等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交通工具,一骑绝尘。

朋友,那些成功学演讲和名人励志书籍都还安好?那些充斥着烂俗的成功学语录,反复引用的企业家名言,换了各种插图的政治家演说很有可能占据了你大量的清楚年华。那时候的你青涩纯真,要复制着“唐骏们”的成功来开拓不一样的人生,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一定还在挤地铁吧?

与其信奉一个远离自己实际生活的故事,不如相信自己手边就蕴藏着改变的力量;与其模仿一个脱离自己生活境遇的榜样,不如着手践行些许的进步的努力。有背诵马云语录的时候不如背两个gre单词,为了有更多机会具备国际视野而努力;有花费高价购买机场成功学光盘的金钱,不如置办一张健身卡,积累“革命的本钱”。

片面的故事描述的只是抽象的人生,部分的事实诠释的只是的残缺的真理。能听的听,不能听的别听;该信的信,不该信的别信。从成功者身上了解一些具有普世意义的美好德行和处世技巧足矣。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和奇葩路径等,当小说听听得了,然后该写作业写作业,该写报告写报告,该刷盘子刷盘子,该哄甲方哄甲方。

人生不定,攸关性命,前面路这么长,雨这么大,狼这么多,几个走街串巷的说书匠讲出来的二手真理以及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显贵随手的只言片语哪能当作技能傍身?听完演讲,聊完故事,该结束的也就该结束了。真正陪我们同现实生活厮杀的只有我和爱我们的人,真正让我们向青春梦想奋进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实在力量。

2、哲理故事:爱的全部

哲理故事:爱的全部

文/卢化南

他和她情投意合,郎才女貌,是人人羡慕的一对儿。两人海誓山盟,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忽然有一天,她对他说不再爱他,因为有一个富翁要娶她为妻。他虽才华横溢,却终究只是一个穷书生。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爱情的浪漫只是一时的激情而已。当一切回归现实,真正决定爱情的方向和质量的还是金钱。

听她说完,他一言不发,然后愤然离去。他不相信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在人生的进程中连爱情都会失去,还有什么值得相信?他辞职下海,奋力拼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赢得百万财富。他志满意得,心中却有一条伤痕无法愈合。当初她对他的伤害,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痛。终于,在厌倦商战后,他决定驱车去找她,向她展示自己现在的成就和所拥有的一切,以报当年一箭之仇。这时他才明白,这么多年来,在内心深处,她一直都是他的惟一。尽管她伤他最深,但他对她的爱和恨都是一样的刻骨铭心。

他沿着记忆中的道路去找她,却意外地发现了她年迈的父母正相携向远处走去。他驱车紧跟其后,不意间来到一处墓地,两位老人俯身在一个墓前放下鲜花。他惊呆了:墓碑上灿然的是她永远定格的笑容,仿佛十几年的岁月重现。多少年的拼搏、多少年的爱与恨面对的竟是这样一个事实!在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之后,内心那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痕立即转化成为深深的懊悔与惋惜。他跌跌撞撞走下车,将十几年的委屈、思念、幸福和痛苦都化成一览无余的泪水向她倾诉,让她那远在天堂的爱化解他的仇恨,承担他所有的痛苦和忧伤,让她青春不败的笑脸成为她和他生死之恋的见证。

两位老人告诉他,女儿希望他们隐瞒他一生。宁可让他恨她一生,也不让他为她的绝症而伤心一生。她未曾负他,她已用她短暂的生命燃尽了一生的爱。他也未曾负她,十几年商海沉浮,他没有爱上任何一个女人。

这就是爱的全部。

台湾张晓风女士写过一篇温婉动人的“爱情观”,她说: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自己扩充为六合八方的空间,只希望以彼此的灰烬把属于两人的一世时间填满。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

爱一个人就是在寒冷的夜里不断地在他的杯子里斟上刚沸的热水。爱一个人就是喜欢两人一起收尽桌上的残肴,并且听他在水槽里刷碗的音乐——然后再偷偷把他不曾洗干净的地方重洗一遍。等等。

张女士的爱情完满甜蜜,令人感动也令人钦羡,可是这样完满幸福的爱情毕竟寥若晨星,在众多有缺憾的人看来,它近乎神话:

爱一个人就是欣喜于两颗心灵撞击爆发出来的美丽时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祈祷这不是幻影,也不是瞬间,而是惟一的例外,是真实的永恒。

爱一个人就是即使虚妄即使短暂也仍抑制不住馈赠的冲动,而终于伸出手去,递上你的心你的灵魂。哪怕梦幻再度破碎,哪怕灵魂从此分裂,你无力拒绝那样若有若无若远若近若生若死的一种情感。

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审视你时,你平生第一次不自信,于是时光倒流,你一夜之间回到20年前,那时在你小女孩的心中,除了渴望美丽还是渴望美丽……

爱一个人就是真切地想做他的左右臂膀,做他的眼睛,甚至做他的闹钟——当平庸的现实、丑陋的现实张开大口逼近他时,你要在他心里尖锐地叫起来,使他一个箭步,潇洒地跳开。

爱一个人就是从不写诗的你居然写下这样的诗句:多么想有你的电话从天边传来、多想有你的问候伴一束鲜花、多么想在雷雨交加的午夜有你顽强的臂膀支撑、多么想共下舞池和你在那清丽的夜晚、多么想当老迈病痛的晚年到来和你相视而笑、多么想在这忧伤沉闷的夜晚有你突然从天而降。

爱一个人就是渐渐对他滋生出母性情感,爱他所长,宽恕他所短,并且一改不爱写信,不爱记事的习惯,不断将你的感受,发现、读书心得写下来寄给他,希望一封接一封的长信,能使他开阔,使他丰富。

爱一个人就是面对巨大的心灵距离却视而不见,反而时时刻刻庆幸你的富有。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快要消失的那份真情正牢牢握在你手中。()你看见晨星会笑,看见晚霞会颔首,遭遇晦暗的严冬也不再皱眉。你以微笑面对一切,因为你感觉比整个世界都强大。

爱一个人就是明知不可却不断重复的错误:倾诉你的情感与思念,倾诉你对他的珍惜与依恋,并且自欺欺人地相信他没有一般男性的浅薄与无聊。

爱一个人就是在极度失望后保险丝终于滋滋地燃烧起来,枷锁卸下,心重新轻松起来,自由起来,可是只要一句话,一个关切的神情,就会轻而易举地将你扔进新一轮的燃烧。

爱一个人就是一边怨恨他一边思念他,一边贬低他一边憧憬他。刚刚下逐客令宣布永不再见,翻转身却又七颠八倒地拨电话寻找他。

爱一个人就是有一天当幻影终于彻底还原为幻影,真实终于完全显露出冷酷时,你虽有预感却仍旧目瞪口呆。你的心口一阵痉挛,你的大脑出现空白。你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你最珍惜的原来最虚幻、最孱弱。

爱一个人就是从那天起你不再怜悯聋哑人——没有语言能力的人不必倾听谎言,信赖谎言。没有语言能力的人不必为冰凉的语言所伤害。心灵永远只为心灵所审视,心灵永远只为心灵而洞开,聋哑何妨?

爱一个人就是大恸之后终于心头一片空白。你不再爱也不再恨,不再恼怒也不再悲哀。你心中渐渐滋生出怜悯,怜悯曾经沉溺的你更怜悯你爱过的那人,怜悯那份庸常,还有那份虚弱。

这时,爱一个人就变成了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曾经甘美如饴,却终于惨痛无比。这段经历渐渐沉淀为一级台阶——你站到台阶上,重新恢复了高度。

人生感悟:

爱情是甜蜜的,也是苦涩的。也许很多文学作品会把爱情描写得过于完美,过于浪漫,过于神圣,但现实中的爱情,往往充满着痛苦,充满着无奈!

3、行动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行动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文/童小娟

1977年,黄豆豆出生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偏远山区。在他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某解放军区的文工团到他们小学进行慰问演出。黄豆豆一下子被吸引了,他心里暗暗地发誓,以后要当一名舞蹈家。为了自己的理想,12岁那年,黄豆豆考入上海舞蹈学校学习民族舞。

由于黄豆豆的个子非常矮小,与他同期考入的其他十几名同学,个子都比他高,身体的柔韧度都比他好。同学们取笑他说:“像你这样的身高,想把舞蹈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做,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你别白费力气了!”

面对着自己的先天不足和同学的取笑,黄豆豆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都说舞蹈是一种触动灵魂的境界,而不单单是眼睛的直观,难道就因为身高不足,我就注定无法演绎出动人的舞蹈?”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能给出答案的也只有黄豆豆自己,他一次次地告诫自己说:“我要用行动来证明我所坚持的一切!”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黄豆豆在舞蹈的练习上更勤奋了。每次节目编排,他不单单追求舞蹈节奏动作的完美,更追求一种把自己融入到作品里面的那种物我两相忘 的境界,这就需要舞者不仅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还要有专业的文化素质。在黄豆豆的寝室里,常常可以看到他半夜掌灯,熟读古今名著。渐渐地,黄豆豆的艺术技能 越来越好。

在黄豆豆21岁那一年,中国歌舞团的导演陈维亚创作了一台舞剧《秦俑魂》,参加中国舞蹈“桃李杯”的舞赛,到上海歌舞团来选演员。黄豆豆因为个子矮 小,学校甚至没有推荐他进入选角组,但尽管如此,黄豆豆还是用自己对“秦俑”的理解,自编了一段舞蹈。有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在练功房练习自己的《秦俑 魂》。在编舞的时候,他想到秦始皇兵马俑原本就是些孤独而无辜的殉葬品,想到这里,悲愤的黄豆豆一跺脚,一切掌,仰天长啸了一声,身体随着音乐舞动了起 来。而这一幕刚好被刚刚外出散步回来的陈维亚看见了,看到了黄豆豆的舞蹈,陈维亚震撼了,小巧的黄豆豆居然舞出了兵马俑那种高大的英雄气势,却又不失舞蹈 的灵气,这些都是在那些高大魁梧的演员身上找不到的,那一刻,陈维亚的心里有了决定。

第二天,黄豆豆被陈维亚钦点为《秦俑魂》的主演。比赛开始了,黄豆豆表演的“俑”充满了非凡的灵气和感悟,天人合一,苍凉悠远、变幻无常,凭借着《秦 俑魂》的出色表演,黄豆豆获得了古典舞比赛男子组的第一名。(励志故事  )大赛评委之一的当代舞坛最有权威的“洛桑国际芭蕾舞大赛”主席菲力迫先生满怀激情地评论说: “黄豆豆是在用灵魂演绎舞蹈,在用舞蹈表现灵魂,他将来必定是一名卓越的舞蹈家!”

当晚,菲力迫先生破例邀请黄豆豆作为嘉宾,在“洛桑舞赛”上作压台演出。“洛桑舞赛”在国际上素有“舞坛奥斯卡”之称,很多大牌舞星也难以置身其中。 “舞蹈展现给观众的不单单是艺术关,而是能震撼所有人的灵魂!”菲力迫先生说。回国后,黄豆豆更加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当中,他把一个又一个剧目如古典舞 《醉鼓》;现代舞《勇气的握手》《椅子》;舞剧《苏武》《闪闪的红星》等等搬上了舞台,并获得国内和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在之后的多年里,黄豆豆还先后被美 国《时代周刊》和美国《舞蹈》杂志作为封面人物进行大幅报道。2010年,年仅33岁的黄豆豆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 副主席。

在黄豆豆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幅他亲手写的字:“事源于思而成于行。”这既是一句人生哲理,又是黄豆豆对自己舞蹈之路的精妙概括——行动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4、励志文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差异

励志文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差异

当今社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背景、环境、关系、机遇等外在因素,还是天赋、能力、个人努力、坚持不懈等内在因素?相信看过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有关内外因的观点的人不少,但真正认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条件,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的人并不是很多。不少人都习惯于以下逻辑:当取得成功时便想当然认为内因最为重要,将成功归于自身天赋、能力、努力等内在因素;而在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外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他人或环境等外在因素。但在评价他人的成功或失败时,态度正好完全相反,当别人取得成功时便想认为外因最为重要,将他人成功归于机遇、运气等外在因素;而在他人遭遇失败时则往往认为内因更为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于自身能力欠缺、天资愚笨等内在因素。

尽管以上逻辑并非无任何可取之处,但它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心,能使我们能自如应对困难,渡过难关。可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不仅让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别人,更容易形成骄傲自满、经常为失败寻找借口等不良情况。蒙牛牛根生曾说:“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没有任何借口”。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那么,天赋、智力、知识、技巧、能力、毅力等内在因素中倒底哪种因素对成功最为重要呢?或许每个人心目中的成功者都不一样,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历史上或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有人认为成功者是某些著名的企业家、发明家、劳模、球星、影星,有人认为成功者是身边的上司或同事朋友,也有人认为成功者就是自己。尽管他们判定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与分析一下便会发现他们拥有惊人相似之处,几乎每一个的人都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别:是否能够做到顽强和坚韧,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在没有做之前就能确定百分之百的成功。顽强与坚韧,是行动的基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满怀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确坚定不移,并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与智慧,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最终达到目标。尽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成功者他们面对困难时很少低头,更很少放弃,只要认准目标他们将会竭尽全力,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没有失败,更没有放弃,只有永不言弃。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忆录中写到:“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顽强和坚韧。才能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顽强和坚韧,才能无往而不胜。”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面前百折不挠。”

著名诗人但丁也曾经说:“我推崇勇气、坚韧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帮助我,对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

二战的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用其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就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么就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是当你很想放弃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照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当时丘吉尔被一家著名的大学邀请去做一次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嘉宾,没想到这次演讲成为他生命当中最后一次演讲。也许是丘吉尔太过年迈,演讲的全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但是全程他只讲了两句话,而且都是相同的。(励志名言  )当丘吉尔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地走上讲台,肃穆地扫视了一阵子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之后,用苍老的声音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台下的学子们静静地等待这位世纪伟人精彩的下文,足足几分钟过后,丘吉尔又用他那苍老的声音讲了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此时的会场,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但是丘吉尔已经开始缓缓的走下讲台,走上汽车,当汽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后,台下开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场演讲成为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并非丘吉尔不会演讲,台下的学子们早已被这位世纪伟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的震撼。

风靡一时的美国著名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尽管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地能人,但却凭借其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古往今来无数事例说明坚持可以创造成功,更可以创造奇迹。

荀子曰:“九层之台,功亏一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用每天把手向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向后摆动300下的简单事情告诉我们坚持对成功的重要性。

古人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事例说明了坚持精神的可贵之处。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知其难为而为之,禀坚忍之性,修身齐家,终于成为一代名臣。其亲身经历说明,天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

美丽看似远在天边难以追寻,其实近就在眼前,只是我们未曾发现,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幸福看似漂浮不定、难以拥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目前拥有的健康、亲情与友情不也是一种莫大幸福?只不过我们未曾珍惜,一旦失去才后悔莫及。成功看似神秘莫测、遥不可及,其实就在脚下,只是我们未曾意识到成功的关键,未曾发掘自身巨大潜能。拿破仑·希尔曾说:“人人都可以成功”;美国旅店大王希尔顿曾说:“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与后台,但只要有信心和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张瑞敏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凡者与不平凡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他说:“所谓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次不厌其烦地去做;所谓不容易,就是把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认真做好。”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定信念,怀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