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训格言_古训格言

1、庭训格言

庭训格言

1、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2、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3、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4、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

5、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6、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

7、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8、俭以从廉,侈以成贪。

9、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

10、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

11、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

12、心欲小而胆欲大。

1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

14、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

15、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

16、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17、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

18、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1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

20、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

21、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22、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23、平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24、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25、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

26、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

27、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

29、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

30、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尽千古之远。

31、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32、庭训格言: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33、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34、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图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

35、学于古训乃有获。()

36、尝见高年有寿者,平是俱极敬慎,即于饮食,亦不敢过度。

37、世之读书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处于一室之间,而欲悉天下之理,非书曷以致之?

38、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9、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40、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2、古训格言

古训格言

1、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2、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3、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8、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0、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诚无垢,思无辱。

13、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4、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15、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16、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18、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9、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过则无惮改。

2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3、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2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8、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

29、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3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

3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33、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34、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5、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36、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1、忠信者,交之度。

4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4、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4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6、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4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que)诚信而详。

51、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52、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53、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54、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55、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5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5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8、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6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1、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2、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63、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6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6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69、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70、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7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进。

72、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7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爱子女之心敬父母。

74、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75、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7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7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7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8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4、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为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85、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

8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87、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8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0、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9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9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9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9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9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6、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9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8、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9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设计格言

设计格言

1、眼高手低主要是由于见识太少,声名显赫主要是由于厚积薄发,设计师切忌浮躁。

2、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3、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4、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5、设计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一种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方式。

6、在行业中建立你的口碑,这需要靠人格,设计作品只是一个认识你的渠道而已。

7、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人的生活品味。

8、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9、因生活而设计,因设计而美好。

10、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11、先做好设计,再谈策划,再谈综合能力,不要搞反了。

12、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是为了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13、不可抄袭他人之创意,不论有何前提。

14、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15、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16、设计是恒久的,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

17、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

18、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悠闲自在的情境。

19、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20、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

21、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22、当人们的空间被各种物质挤压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本质,我们要去掉一切虚假的、表面的、无用的东西,而剩下真实的、本质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因而得到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舒适、更多的效率、更多的美……

23、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24、谁都是从零开始,遇到虚心求教的朋友能帮就帮,没有时间也说明一下,就算你真牛b也要尊重人。

25、原来设计真的可以改变生活!

26、不要趟在以前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要不断学习和进步,要谦虚,因为硬盘是会坏的,网络是会断的,作品也是会被抄袭的,只有你的思想和能力别人拿不走。

27、持之以恒的学习是设计的来源,责任感是设计的原则,而灵感是设计的升华。

28、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29、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

30、设计就是空间、色彩、设计回归本位。

31、用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让设计与生活互动。

32、你是设计师,不是战斗机,需要亲和力。

33、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34、创造未来,领选于时代潮流。

35、用有限空间,做无限设计,成就梦想之家。

36、不可过分依赖电脑技术,切记,你是一名设计师,不是一名电脑修图员。

37、设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设计是一种追求品味的生活概念。

38、一个愉悦的空间、一种尊贵的生活、一方独享的天地,都在这里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39、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40、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任何场合,那样很幼稚。

41、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

42、一切设计由概念出发,围绕功能进行细节设计。

43、设计师是做设计给人用,不是做给自己看,()或者让朋友称赞。

44、注重空间的运用,精于灯光营造室内气氛,运用现代手法与传统元素融合引入室内设计。

45、让灵感自由释放,创造一个心灵渴望的空间。

46、人为生活而设计,设计为生活而存在。

47、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创意源于文化,创意源于自己。

48、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49、合理划分空间,让设计融入生活,营造自然,品味,格调。

50、做设计的不必显得高人一等,都是社会工种罢了。

51、设计是包括功能、材料、工艺、造价、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创作。

52、先立才能后破,在说别人的作品和观点不好的时候,先反省自己,多想一步。

53、自然品质的物质家园不是简单地将自然要素引入室内,而是结合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营造。

54、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的环境的再创造。

55、装饰美的享受是属于客户的,创意的快乐是属于设计师的!

56、一切随心,用心去感悟空间。

57、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58、就算没有设计师,社会一样会照常运转,因此你要体现出你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索取。

59、设计就是以人为本,遵守自然法则,缔造经典家装。

60、一尘不染、素净澄明。用平静的心灵看世界,利用淡淡的家具布局把原有的空间净化,把气质和品位含蓄地表现出来……

61、不可一直追随流行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必是马上过时的。

62、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63、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4、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1、防微杜渐

训曰:但凡理巨峡嗦务,皆当一体留心。前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没有防之,则必渐大;渐而没有止,必至于没有可杜也。

2、治心之要先在克己

训曰:顺治元年五月己亥,谕内阁:前任太常寺少聊李棠阶奏条陈时务一折。据称: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请于师傅匡弼之余,豫杜左右近习之渐,并于暇时讲解《御批通鉴辑览》及《大学衍义》等书,以收格物意诚之效。

3、但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训曰:吾人但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但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成心。急宽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没有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

4、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

训曰:子曰:”稠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喙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启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盖明在礼乐,幽有鬼神。然敬鬼神之心,非为祸祸之故,乃所以全吾身之正气也。

5、求讲之心乾乾没有息

训曰:孟子言:「良知良能。」盖举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没有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谓自孩提以至终身,从吾心,纵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从心所欲,没有逾矩」,尚言于「志学」、「而立」、「没有惑」、「知命」、「耳顺」之后。故前人童蒙而教,八岁即入小学,十五而入大学,所以正其禀习之偏,防其物欲之诱,开扩其聪慧,保全其忠信者,无所没有至。荚幼子之圣,其求讲之心,乾乾没有息,有没有知老之将至。故但凡是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其择善固之,克己副狂,循循勉勉,无有一毫忽易于其间,始能日进也。

6、至诚无息日积月累

训曰: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视乎学力之浅深。孟子曰: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少之,继则保全之,终身没有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没有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专厚,专厚则下明。其服从岂可量哉!

7、修身治性谨于素日

训曰:但凡人修身治性,皆当谨于素日。朕于六月大暑之时,没有用扇,没有除冠,此皆平日没有自放荡而能者也。

8、慎独为训暗室没有欺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则为圣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没有欺。〕蝙谓暗室有两义焉:一是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没有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挚嘤必严也。战战栗栗,兢兢业业,没有动而敬,没有言而信,斯诚没有愧于屋漏而为正人也妇!

9、一念之微没有在天理便在人欲

训曰:人心一念之微,没有在天理,便在人欲。是故心存私即是放,没有必逐物驰骛然后为放也。心一放即是私,没有待纵情肆欲然后为私也。惟心没有为线人口鼻所役,始得泰然。故孟子曰:「线人之官没有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罢了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没有思则没有得也。此天之所以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没有能夺也。此为大人罢了矣。」

10、体认世务据理审事

训曰:讲理之载于文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念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念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圆免两者之弊。()

11、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

训曰:古圣人所讲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我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妇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式爆自然顺序递次能之。幼学断没有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没有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嗣魅者譬喻、指面之本意天良哉!是皆训子之讲,我等其切记之。

12、四书性理立命之讲

训曰:但凡人养生之讲,无过于圣贤所留之经书。惟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但凡成心养性立命之讲,无以没有具故也。看此等书,没有胜于习各类杂学乎?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