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蚂蚁部落的故事作文600字](http://www.wenzidahui.com/tu/657.jpg)
1、我和蚂蚁部落的故事作文600字
前几天, 我在医院门口等待着爸爸开车来接我回家,远远地看到一群小蚂蚁聚集在一起。走近一看,原来它们在运送一根鸡骨头。我一下子被这蚂蚁部落吸引住了,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大概有十几只蚂蚁扛着一根鸡骨头,缓缓地向前进军。我在一旁为它们呐喊:“加油!加油!蚂蚁加油!”我看到它们还是那样慢吞吞,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把战利品带回家,就想:这些小动物太可怜了!让我来帮助它们吧!
于是,我先向蚂蚁部落吹了一口气,它们还以为是“台风”来了,纷纷躲了起来。我怕它们不再向前,就赶快把鸡骨头往前挪了一下,想把它们再吸引过来。一只小蚂蚁发现了,高兴得在原地转了好几圈,急匆匆地去通知它的小伙伴们。不久以后,大部队就来了,这一次,它们顺利地扛着骨作文头前进着……
我耐心地“护送”着蚂蚁部落,只是没过多久,我就耐不住性子了,想给它们制造些“考验”。我知道蚂蚁是靠味觉来记忆回家的路的,就把两块小石子放在它们的面前,隔断了它们遗留的味道。蚂蚁们发现前方有两座“大山”后,派出了一只小蚂蚁去侦察地形。这位“侦察兵”左看看,右瞧瞧,然后回到了大部队。它好像在和蚂蚁队长说:“报告!只要绕开小山,我们就可以获得战利品!”它们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进军……
可惜的是,还没有看着他们把鸡骨头搬回家,爸爸的车就来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群聪明、勤快的小蚂蚁。虽然没有看着它们将骨头带回家,但我相信,团结一心的它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小蚂蚁们,下一次再见面,你们的蚂蚁部队一定更壮大了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左亮 | 作者年龄 | 10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西城区重点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7班 |
性格特点 | 有计划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98分 |
指导老师 | 王兴志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蚂蚁的部落作文450字
今天,我又来到我家后院,坐在凳子上,悠闲地让秋风抚摸着我。早晨,好清爽!
我目光被一只蚂蚁所吸引,它在“大树”下寻路。我想,它应该在我家旅行了一圈吧!它不时地撞上几棵“大树”,跌倒了,没事,再漂亮地站起来是关键。这只蚂蚁做到了,它居然做到了我们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被“大树”撞了个跟头,四脚朝地,却不向“树”发气泄愤,默默地走自己的路。
正是因为它这样做,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大,觉得远处有一块大磁铁,把我吸了过去。我跟着它,到了草丛深处。我被眼前的事物迷作文惑了:工程师们指导工蚁们挖洞建巢,母蚁在四处寻找食物给丈夫吃。总之,眼前黑乎乎的一片,就像一张a3的吸墨纸。渐渐地,洞越来越大,那只旅行者正给孩子们描述我家的场景,它犹如一位综合实践的老师,显得苍老无比,走路异常慢。
我看见别的部落开始过来“朝贡”,看来蚂蚁们历史学得异常好啊!甚至还有丝绸之路,各个族长交换食物,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交换的食物,大臣们也跟着细细品尝异乡的风味。
我还看见了很多很多……
正午当时,我该回家了。再见,蚂蚁们,再会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金珍堂 | 作者年龄 | 9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锦州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三年级8班 |
性格特点 | 胆怯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饭 | 平均成绩 | 91分 |
指导老师 | 蔡宁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蚂蚁的部落作文450字
今天,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蚂蚁洞,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蚂蚁村民和他们采集来的食物。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许多,好像我也是一只普通的小村民。
我的眼睛探索这的一切,发现了他们的垃圾场和储藏室,我轻轻地搂住一只极小的蚂蚁时,有一只粗壮的还有一只娇小的跑了出来,好像是它的爸爸妈妈,我被这样的举动所感动,以前只认为人类才有感情的我,现在才知道动物也和人类一样。
不说这些了。快看啊!那里好像在举行一场举重比赛,我的目光随着它们的脚步被引到了台上。在那里,一位身材非常强壮的“青少年”在作文做准备,“1!2!3!开始比赛啦!”蚂蚁评审员高呼道,台下的观众们都在为少年欢呼着,那青年两手拿住哑铃,轻松一提,便把哑铃举了起来,他还真是一个合格的大力士呀!
更有趣的是,有只蚂蚁在另一只蚂蚁的头上戴了一朵“花”,这好像正是向别人求婚的节奏,果不其然,正是这样,一大群村民拥过来,好像是来庆祝他们新婚快乐似的。
我观察它们已经很久了,好像我真的是他们的一份子,可妈妈的叫声唤醒了我。
我竟然发现了蚂蚁的部落,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如果有机会,我也带你去瞧瞧这蚂蚁的部落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索尔佳 | 作者年龄 | 9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长春市最好的小学 | 在读班级 | 三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真诚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养鱼 | 平均成绩 | 91分 |
指导老师 | 易坦静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蚂蚁的部落作文800字
在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早晨,我去参观了蚂蚁的部落,他们在我们的院子里安居乐业,我们不能小瞧那小小的蚂蚁啊!因为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品质令我们学习。
我在睡眼朦胧时准备去散步,换好鞋,看见院子里有一个个“小火山”,我想:“这‘小火山’里头是谁呢?”我探头一看,里面出来一个小蚂蚁,我想:“小蚂蚁这么早就开始建筑新巢,真勤劳啊!”再一看,他们有序的进出,出来一个,把两只手举着的那一粒小尘土放在外面,等到小一只蚂蚁出来以后,他在进去,里面的再出来一只,外面的再进去一只,放出来的小尘土越来越多,他们的穴巢也变得越来越大,后来,我又看见有一只簸箕虫过来了,他把蚂蚁们辛辛苦苦搬出来的土都推进去了,不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他一不小心的。蚂蚁们生气了,他们把隧道打通以后,便有很多只蚂蚁出来了,他们陆陆续续的从洞里出来,他们站成一团,好像是要准备和簸箕虫拼一个胜负,坏人永远都是失败者,我想:“这回应该是蚂蚁赢吧!但又作文一看,蚂蚁的块头多小啊,他在这一向不占优势啊!”我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如果蚂蚁的个数不多了,我就要赶紧把簸箕虫踩死,不能让他成为赢着。”说干就干,我全身关注的看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了,蚂蚁们一块冲上去,一个个的蚂蚁也知道战术,一半的蚂蚁冲上去,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跑,另外一半的蚂蚁赶紧冲上去,顺着他的腿爬到了他的身上,头上,不一会儿,棕色的簸箕虫便变成了“巧克力”,但是,簸箕虫也不认输,他一翻身,许多只蚂蚁便倒在一旁,蚂蚁们又重新爬起来,接着和簸箕虫挑战,大事不妙,簸箕虫翻过身以后,翻不回来了,他摇摆着身子,蚂蚁们抓住了时机,他们箭一般的速度跑到了簸箕虫的身上,开始一点一点的吞噬他,簸箕虫一开始还用脚踢着,后来,渐渐地,他不动了,蚂蚁们把他抬到了洞穴旁边,好像这簸箕虫就是被破坏的洞穴的纪念品,他们有找了一个好地方,开始营造自己的第二个家。
他们令我们学习的品质可真多啊!我们真不能小瞧了蚂蚁呀!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黄岁新 | 作者年龄 | 10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杏花岭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可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打扑克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曹祺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蚂蚁的部落作文700字
一群小小的蚂蚁,蕴含着怎样无数大大的奥秘?今天,我带领着你们,到蚂蚁的部落去散散步吧!
在我家墙角洞穴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小居民”,你们可别小看这群“小居民”。虽然他们的个头小小的,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力量。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总能把比身体大两三倍的食物搬进洞穴内,而洞口,总有那么几只娇小的蚂蚁行色匆匆地从洞穴里跑出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们。它们总是摇一摇头上两根细细的触角,像是在与搬着食物行走的蚂蚁们打招呼,然后一起欢悦地走回洞穴里去。回到洞穴里,他们总是围绕着“族长”团团转,像是在唱歌,又像是在跳舞。而那些“劳动者们”则在一旁驻足痴望,仿佛在欣赏这一场特别的丰收表演秀,整个洞穴里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不言而喻,肯定是为找到了丰富的美餐而在庆祝呢!
有时候,我会捉一只青虫放在他们的洞穴门口,他们立即就发现了,可作文是他们仿佛对青虫坚硬的背部不感兴趣,都去咬它圆鼓鼓的肚子。尽管青虫在地上打滚,蜷缩,跳跃,蚂蚁还是死咬住不放,像一群饥饿的狼。此时的他们与平常温柔勤劳的他们完全两样。不一会儿,青虫就一命呜呼,成了蚂蚁的美味佳肴。
蚂蚁还会辨认自己的家庭成员,保护自己的“家”呢!一次,我捉了一只红蚂蚁放在我家墙角的蚂蚁洞穴旁,那只红蚂蚁见有个蚂蚁洞就钻了进去,不一会儿,见他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后面有几只小黑蚂蚁在追赶。听说,蚂蚁如果发现对方不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就会打起来。刚才,黑蚂蚁与红蚂蚁一定在洞穴里打了一仗了。
妈妈的叫声突然把我唤醒,才知道已经是中午了,悠悠忽忽地过了一个上午,却发现小小的蚂蚁蕴含的大大的奥秘,我多么骄傲啊!多想把今天这所有的发现告诉身边的人!
蚂蚁在我们眼中是多么渺小,可这群“劳动者们”的生活却是多么得有趣,多么得多姿多彩!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则妤 | 作者年龄 | 10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蛟川外国语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有惰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练字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刘笑歌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