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智能时代,我们仍需坚守的是什么?作文900字
现如今,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妄图毁灭人类与世界的电影情节比比皆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也有着担优。但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担心的却是人类会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失去价格观与同情心。
不可否认的是,库克所言似乎真的快成为当下人类的发展趋势,问题相较于“科学怪人”和“智能大军”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重视。
有一句老话说“人心都是肉做的”,而计算机则是由冷冰冰的金属制成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生来就富有情感与独立的思维的,而计算机的所谓“人性化”,也都是人赋予的。
曹操代葬关羽,即使关羽曾过他五关斩他六将,重情重义,实乃一世枭雄。陶公生活清苦仍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骨气与对信念的坚守。苏轼连连遭贬奔波流荡仍能吟诵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豁达与价值观。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太白,“高山流水”的伯牙于期……这些佳话,都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反观计算机,它只会接收指令,再根据指令一板一眼完成份内之事,其余一概置若罔闻。毕竟我们还未听说过计算机做出有“人性”的事。
但令人心寒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作文在社会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变得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对于有困难的人选择“明哲保身”,视若无睹,甚至是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成为语言毫无逻辑,观点又极为“强盗”的键盘侠。
“看见老人摔倒不要扶”,这可以说是非常能体现人们同情心下降的一句话了。因为一部分人的心存恶念,导致大部分人像计算机一样,再不理会身外之事。人们对于任何人都施以防备,社会的人际关系会更复杂与紧张,矛盾也将越来越多,那些只以自我为中心的、没有情感的人处理方式也会更偏激。若是社会长期处于“火药桶”的状态,人们再没有情感与人性,造成的伤害也与导军突起无异。连人所独具的情感与思想都无法坚守,更不必谈创造佳话。
《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荀子道“人这初性本恶”。从古代我们便谈讨着人性的话题,不同的灵魂有着碰撞。最能蟹动我们的,也是人的故事,而非某台计算机开发成功。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请不要让高科技控制我们的思维,作为一个“人”,需用一辈子于去坚守和完善的,便是集丰富情感,独立思维,社会人性于一体的、只属于自己的灵魂。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杜丽丽 | 作者年龄 | 15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4班 |
性格特点 | 慈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唱歌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周璿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人工智能时代作文900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使用计算机的频率也逐渐上升,我们好像已经离不开它了。那我们真的合理使用它了吗?
相反的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快捷与方便使人们过度依赖于它。在学习方面,有同学图个轻松,回家作业不认真做,又怕老师不满意,所以直接上网搜答案。他们觉得这样准确率又高,又不用动脑,何乐而不为呢?这是人们对于自我的放纵,把有助于学习的先进软件转变成了无益甚至有害的功能,导致最后不但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与思维能力,还欺骗了老师。在交友方面,大多数人认为微信和qq是万能的,有事直接在这两个软件上说就好,见面叙旧什么的太麻烦了,或者说,直接组团打游戏岂不更好?所以,由于这些想法与依赖,你与“诚信”一词说拜拜了,你与亲朋好友也渐渐疏远了。
计算机网络容易导致人们浅陋无知与盲从。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被八卦娱乐或是标题奇葩的文章所吸引,只有小部分的人回去细读有关社会与国家发展的长文。甚至自从网络上曝出“碰瓷”事件后,走在路上看见有人摔倒了,一些年纪大的长辈无法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好多人只会在作文旁围观或是拍照,却不敢去助人一臂之力。由于网络的发达,会将事态扩大,放大负面的新闻,却很少有提及乐于助人、积极正面的例子,给了大多数人人与人之间无法相互信任的认识,换来的只是人性的冷漠,心与“友善”一词又说再见了。
我们天天在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得这么流利,那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我们的心应该是充满温暖与热情的,而不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炽热的心变得僵硬与冰冷。
人比计算机多的是一份情感。我记得“开学第一课”里有一个比赛,是人和计算机比赛弹钢琴,看谁弹得更好。我们知道计算机是已经设定好的,它不会出错,这是它的优势,但最后我们都认为人弹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拥有情感,所以他的音乐里包含了很多东西:一路以来的坚持、对于钢琴的热爱、对于音乐的理解……这些都是计算机没有的。
综上,我觉得人工智能虽然能为人类、社会造福,但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会起反作用效果。我们可以采纳计算机的一些思考成果,但我们也需要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价值观与情感。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社会,一个充满意义的人工智能时代。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简延芮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沙坪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害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滑旱冰 | 平均成绩 | 111分 |
指导老师 | 章文琪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智能时代作文1000字
欢迎来到智能思考的纪元。——题记
2060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以一个恒定,甚至不断增大的加速度奔驰向前时,人类终于迎来了翘首企盼的智能思考新纪元。不懈努力的科技工作者终于实现,通过发达的脑刺激技术,微芯片植入和设备配带,可以达到使人类如同计算机一样思考——精密,谨慎,运筹帷幄。
我“自然而然”地从床上睁开紧闭的睡眼——这是我昨晚在芯片里设定好的苏醒时间。今天苏醒的时间比平时要早一些。因为今天,我被指派负责一项如同打哈欠一样,无需任何计算和思考的监考工作,作为监考教师必须提早到达。
简单地洗漱完毕后,配带与芯片配套的激活设备——即使看上去那仅是一幅轻便的眼镜,打开新闻接收频道,顿时镜片上如同银幕般跳出大大小小的新闻框。内容无非是哪国领导人“经过专家团人脑数据”的精密运算作出如何正确的决策罢了;监控系统发现市政燃气管线出现轻微泄漏,系统自动切断此段气源供应,同时自动将此信息转送给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如何快速正确处理,未造成任何事故等等罢了。如果我的智能思考数据库能再扩大一些,也经常更新或输入相关数据,那我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和一样的处理方法。
想起智能思考技术刚推出时曾遭到部分民从的反对和抗议,新闻媒体争先报道引发众人哗然。在研发机构反复保证“芯片绝对的自由思考”的承诺下,科研公司通过政府将这项科技技术逐步推广并投入市场使用。现在,除了需要人脑自己思考运行的职业(如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小部分拒绝使用该项技术的人,大多数运用此技术的人,得到了数不胜数的便利——学生欢呼着抛开晦涩难懂的习题;上班族不再苦恼上班出门时间未计算准确,导致上班迟到;领导们不为两个难以抉择的方案抓耳挠腮。因为智能芯片的完美数据已经瞬间呈现在你的面前。
而我小声抱怨着如今的竞赛比拼的仅是学生大容量思考数据库里知识的存储量以及性能的灵活度。迈着走向公交车站的步子——-这个时代,对于工薪阶层,它算是最划算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得足够成熟——在我不一定承担的起无人驾驶私家车昂贵的检修费用的前提下。
“哎哟……哎哟!谁来帮我一下啊!”
年迈而痛苦的声音传入耳朵,一个老妇人不慎失足跌倒在绿化带的旁边——大概是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吧,她以难堪的姿势倒在路上,却又无法自己站起来,让人不免同情。
正当我想上前施以援手时,芯片却比身体行动更快地计算出了结果——-这或许是“碰瓷”,故意跌倒呢。依赖智能芯片的技术,怎能自己都叫不了救护人员?八成是想捞一笔吧,之前发生类似“跌倒”作文事件的案例和数据统计跃然眼前,一条条事件的详细经过甚至还被“亲切”列出,踌躇片刻,考虑到自己还在赶时间,留下妇人跌倒在站亭的阴影里,于众人视若无睹的漠然眼神中露出绝望无助的表情。
天气很好,倚着公交车窗,璀璨金黄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触感将闷闷不乐的心情渐渐融化。路旁树木整齐地迎风招展,郁郁葱葱,被整齐修剪成令人赏心悦目的造型,这是环卫人工通过芯片传输数据监控绿化修剪机便可以轻松做到的。我心里感慨着现代科技智能化程度的先进,曾经在科幻影片中出现过的天方夜谭般的场景,现在在逐一实现。
我在考场等候发卷的时间,随手翻阅着考场各项注意事项。教室外警报突响,那是没有携带准考芯片的学生无法通过检查系统识别,而造成的报警提示。我看到那位同学站在那里手足无措,而其他考生不是匆匆入座,就是一脸漠然。每个人的数据库给出的结论应该是一样的吧——“您未遇到任何问题,请继续参加考试”。这是计算机一贯的“利益优先”的思考作风。
却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参加过无数次竞赛,也有那么一场已请不清是考什么学科的竞赛——只记得是个朦胧的雨天吧。坐在我斜前方的同学就位后发现自己没带身份证,周围的同学听到后纷纷热心地帮他“出谋划策”,有借给他手机求助的,有帮他仔细翻查书包的……赶在开考前,终于帮助他确定了考生身份。这样一份脑海深处的记忆被眼前似曾相识的场景提取出来。
望着一教室的冷漠和那位考生的怏怏离去,对于当下智能思考时代,我回想起当年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一席话:“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智能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无数便捷,但是我们属于人类的那份价值观和同情心,是否早已堙没在电子机械的冰冷之中?
跌倒路边那无助的老妇人,迷失街头孤单无助的儿童,我们报以的是出于担心“惨遭算计”的漠然和无视。计算机不是万能机,它“不顾后果”的计算酿成的哄抢、踩踏、规则忽略,这些令人扼腕的惨剧,无时不刻都在上演。
我伸手关闭了眼镜的智能思考功能,望着下面一张张脸上毫无表情,看不见他们之中,有谁的脸庞上还依稀留存属于旧日的人情味,宛若只是一群人形自走的计算机。
阖上眼,梦回几十年前,人们脸上真挚而淳朴的笑容刺痛了心脏。
或许根本不应该由人工智能来教育我们,而是由我们教给人工智能,何为同情心,何为价值观。
我思考着,没有了同情心和价值观的时代真的智能吗?
我真的生活在所谓的智能纪元吗?
4、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同化与异化作文900字
随着工业4·0的逐步推进、深入,人工智能的概念一再被提及乃至应用到生活实际。从阿尔法狗大败人类棋手到各类手机内置的语音助手,人类在不断设法同化计算机——即用“ai”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这仿佛够令人们紧张了,“‘ai’革命”、人工智能控制人类。然而,恰如库克所言,我们应当警惕的是另一种同化。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对人的同化才是人类如临的大敌。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凡事精打细算、讲究最佳策略却遇事冷漠、自我中心。他们甚至为了自身利益而罔顾因此对他人所造成的后果,循环往复地机械操作着每一件其主观肯定的流程。这类计算机同化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无疑是遭人厌恶的,是社会的害群之马。归根结底,乃是计算机对人类的同化才导致了今人与前人的异化。
同化之本,当是价值观的同化。人有三观,三观正则人不歪。计算机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即算法——运算某个程序的逻辑顺序。计算机本是人类制造以供使用的工具,算法也是人类依据自然科学的规律编码而成,是以最优解为根本目的的。而现如今,人们推崇的是算法而非价值观。从修改同学志愿,到寝室内下毒,这一件作文件悲剧不正是因为当事人摒弃了其价值观的判断、取舍,选取了某个他所认为的“最优解”吗?没有了价值观的约束,算法得出的“解”会是答案吗?失去了价值观,人变得如同一台台直立行走的计算机。
与此同时,同化也在同情心、同理心上进行着。计算机是冰冷、生硬的工业造物,而人类是热血流淌的血肉之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心脏换成了“机械芯”,从此不问人情冷暖。鲁迅笔下的看客在新时代以新的面貌、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受机械同化的、无同情心的人。他们机械地接收信息、机械地进行运算、机械地进行输出。何其可怖!
当一个人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后,他还剩下什么?我不禁想起千年前那个经典的悖论——当一艘船上所有的木板都被更换以后,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我想,当一个人全身上下都被计算机同化过后,他已经就是一台计算机了,他已彻底与人类异化而绝缘了。那么,让我们设想一下:当人类完完全全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呢?嗬!还担心什么人工智能威胁人类?人类就是人工智能啊。
请重视起人工智能这个同化与被同化的话题吧,莫让“救救人类”的呼声最终回响在计算机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戚姬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容县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8班 |
性格特点 | 率直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书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刘艳丽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应坚守温度作文900字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越发强盛,科技领域愈发展露头角,各种新型机器在众人的期待的目光下张开了惺忪睡眼,人们迎来了一个新兴的人工智能时代。
高节奏的生活速度以及繁复的工程作业让人工智能的地位愈发被抬高,因为它的快捷方便。当这样的简单明了的便捷之风在社会中吹起,人们也不免受这种程序式的思考方式所影响,羡慕能像计算机那样在“头脑风暴”后找出最能达到目的的途径,可如此一来,人们不由得走上了一个极端。
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时时都有新鲜事物但是发生,人们各抱心态在评论区留下一笔,可又有几句是带着人性的温度的?看到“恶人”做事,便不思前顾后的判以“死刑”,亦或只是哈哈笑过,当这些折射进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人性似乎变得歪曲,人的心也变得不再那么灼热。人们开始习惯性的将已知的因素揉合在一起,不顾及其他的未知因素,一条路摸黑到底的方式去处理或是评判事物,而这些不又正与计算机的将已有条件放入公式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大相类似吗?
当人们变得如同机器一样拥有机械式的思维方式后,那样的后果便是不可预判的了,冷酷的作文思想会让人如同机器一样不加以感情的调度来行事作为,可以为了谋利而不择手段,可这样绝对的人性并不是人们应有的。
计算机凭借它已被告知的条件再附上一个处理的尺标来求得结果,这个尺标便是一系列的公式,而人也有一套处事的标尺,且这把尺远远比机械要涵盖的更多、更远、更耐人寻味,那就是一根衡量在天地间的大标杆,它就是仁、是义、是情亦或是其他有温度的东西,但绝非是公式化的绝对冷酷。
冯友兰的人生四大境界中的最高的两层境界便是道德与天地境界,而为之铺垫的则是自然与功利境界。这也刚好印证了机器与人心的区别。固然寻找最便捷的获利方式是节省时间的一个无可厚非的方式,但人生于天地间,作为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又怎能不追寻那根最大的天地标杆?人能立于世,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处事方式,人性赋予人情感,这样才会在处事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这样比机器更成熟的思考。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更应该追求的应是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处世之道,而不是被机器洗去了人性的温度。从来没有机器统治世界,只有人立于天地间对人性温暖的坚守。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郭焱 | 作者年龄 | 12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长沙怡雅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大嗓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跑步 | 平均成绩 | 113分 |
指导老师 | 吴达镕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