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1、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我所在的班级每周六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最初的一个月,我每次都匆匆忙忙踩着点进教室,心中带着焦急和不安,可是每次进了教室后我都很得意,因为准时的学生不超过20个,我总是属于那群准时的少数者,大多数人都是9点后才来。后来我渐渐适应了,能够提前6、7分钟到课堂,可是我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却更少了,只有10个人左右。有个男同学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是班上最早到的学生,可是他说他仅仅提前15分而已。上了三个月课后,我更得意了,因为我发现不迟到不早退,每周都坚持来上课的学生不足10人,而我却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三个月来,全班50多个人,有40多个人做不到每周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这个发现令我大吃一惊。假设这是个课堂纪律的比赛,你只要做到每周按时上下课,就能打败其他40位竞争者了。

认识一个92年的小童鞋,他毕业于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之际他跟另外6个人一起在某单位实习,两个月后只有他被留下来了。我问原因,说你有什么比别人更强的地方?他说,我也不清楚。我继续追问:你再想想。他说,因为只有我准时上班。我不信。他又说:那就是邮件格式写得更对更少错字,读起来让人更明白。这一回我信了。因为我对此深有体会。自从上豆瓣以来,我至少也阅读了上千封咨询豆邮,能够看到书写格式正确,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叙事有条理的邮件只有寥寥几封,大多都是一段到底,标点混乱,表达不清,主题不明,短短三行就有两个错字……常常让我看了头晕脑胀。因为混乱的邮件看多了,偶尔看到一封格式正确,表达清楚的邮件我都激动地想流泪,赶紧想着怎么回复对方。如果你是我,你会更愿意回复怎样的邮件呢?当然是那些看起来更舒服的邮件。

相信很多人的高中语文老师都教过他们怎么在高考时多拿5分。我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保持卷面整洁,不要过多的涂涂改改,错了划两条线就行。写作文的时候字迹工整,分段清楚,整张考卷看起来清清爽爽,印象分就可以多了五分。他还补充道:想象你们自己是阅卷的老师,六七月的酷暑天气,看到脏兮兮的卷面,潦草的字迹,心情会怎样?

我自己有组织过几次活动,要给活动成员发短信,一下子能让我记住的人是那些短信品格好的人。什叫短信品格好的人?就是每次收到短信都能够及时回复你的人,他会很快给你回应“收到”“好的,谢谢”。相比那些收到短信后半天不吭声,也不知道他看没看到的人,我更喜欢那类短信品格好的人。与之接触,我会注意自己的短信品格如何,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我之前不懂的东西。

出了两本书,尤其是出了《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后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让我烦到不行。很多人看到我就像看到奥特曼一样觉得我神奇,“你怎么做到一边上班一边写书的?”一开始我都老老实实地回答:“没什么啊,就是有时下班没什么事情,坐着写一两个小时的文章,慢慢写就写成了。”说完,很多人还不信,觉得我一定是头悬梁,锥刺股,苦苦干了九九八十一个月才写成了一本书。后来,再有人问我,我只好说:我写书的时候非常非常非常辛苦!

讲了这么多,一句话总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说有一个调查实验,问:如果数学不好,能不能学好计算机程序处理等东西。结果百分之七十多的人选了不能。然后一个教授总结的这一句话。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得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一点点本分,连勤奋都谈不上。在你的周围,懒汉实在太多,你只要做到基本的勤劳,就可以致富了;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了。

我收到非常多的抱怨的邮件,他们有的抱怨工作待遇太低,有的抱怨工作内容琐碎,有的抱怨社会不公,有的抱怨家庭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自己学历不够高,有的抱怨自己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的人写这些抱怨邮件来时,三行两个错别字,一段话两千字,还会加注“特急”字样。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的呢?我想没多少吧。一个人可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但要安分于现状。()简单来说,你做什么事情,都要敬业一点,守好自己的本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却用那些虚化的平等,华丽的梦想,社会的不公,自己没有天赋等为自己不能成功找借口。

一个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非常简单,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人是通过细节和小事展现自己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大多在一些细节和简单的小事情上。所有干大事的能力也都是从小事情上生发而来。有时成功并没有那么复杂,做好别人没做到或者忽视的小事,你就赢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不变的真理。做学生时,做到准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毕业面试时,穿不起名牌衣服,就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清爽,做到准时赴会。参加工作,写邮件时,注意书写格式,分段清楚,意思表达明白。老板安排事情时,多问几句,问清楚再行动;老板要求你汇报工作时,及时给予回应。上班的时候少打游戏,少逛淘宝,多琢磨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下班的时候少看几集连续剧,少睡一点觉,多看看几本书。周末大家都在吃吃喝喝和睡懒觉时,你到公园里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做到这些,你的机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命运也会慢慢地改变。

不要看不起小事情,生活本就是一件件小事的集合,坚持做好每件小事你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更进一步,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极致,像庖丁解牛,会怎样呢?《士兵突击》中有句台词: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2、大学高手不多:想出人头地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大学高手不多:想出人头地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文/肖天

虽然我已经毕业六年了,但是我仍牢牢记着大学同班同学告诉我的一句话:“高手不多。”

当年,那位老兄在班里可谓是默默无闻,其貌不扬,也没有什么特长,更没有什么狐朋狗友天天推杯换盏,总是独来独往。好在他一进大学就抱定了一个目标:出国。因此,所有的重心都在学习上,倒也落得个清静。可是学着学着,突然发现周围与他志同道合者甚众,比他努力用功者不少,聪明者、记性好者多多。别人替他发愁,劝之曰:“你有什么优势去和这么多的人竞争?还是算了吧,别费这心了。”他总是笑而不答,继续背他的abc,做他的阅读题,不急不慢,一步一步,把自信写在脸上。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为凭着冲动报完名、将要参加自己平生第一次的演讲比赛而抓耳挠腮、后悔不已、信心全无时,他踱着方步走过来,冲我“嘿嘿”一笑,说:“兄弟,有什么好发愁的。记着哥哥我一句话,其实在你的周围,高手不多呀!”然后又意味深长地一笑,口中念念有词地走了。

高手不多?还没来得及仔细参悟其中无限哲理的我,已经开始了比赛前的准备。我原本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觉得自己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家境中等,背景不深,看谁都比自己强,我拿什么去和别人比呢?但是看着周围的同学在校园里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样子,又很是羡慕。我对自己说:“既然想了为什么不去做呢?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呢?我不笨啊!”可是勇气老是和自卑打架,结果往往是我把勇气深深地压在了心底,低着头做原来的我。

而这一次,勇气终于历尽千辛压住了自卑浮出水面,我在自卑与自信的较量中签字画押,胜败在此一举。其实,我心里还是一点儿底也没有,慌慌的,没着没落。既然子弹已上膛,那就只有闭着眼睛冲锋陷阵了。

接下来,我废寝忘食地搜集各种资料,认真地写演讲稿,并恭恭敬敬地请前辈指教。没把那位老兄的指点当一回事的我,早就把“高手不多”的谆谆教诲抛在了一边。

终于到了上演讲台的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是第四个上场的选手。从第一位选手上台开始,坐在台下的我就紧张得手心出汗,轮到我时,内衣已经湿透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台的,手脚已经不受大脑的控制,因为那时脑子里满是“怎么办?怎么办?”

好不容易站到了麦克风前,还没容我定一定心神,收一收脑门上的汗,一睁眼,哎呀!蒙了。台下黑压压的一片,长这么大,还头一回有这么多人看我。再看看周围,演讲台上只有我一个人。极度的恐惧从心底涌起,腿肚子止不住地转筋,汗不停地往外冒,脑子里一片空白。演讲?做了千万次准备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连一个词也想不起来了。沉默的每一秒钟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我望着台下,台下的观众也望着我,只有沉默。

我从未体验过那么无助的感觉,我连后悔都想不起来了。我知道此时没有人能够帮我,除了我自己。我努力告诉自己:反正台已经上了,筋已经转了,汗已经出了,豁出去了,要丢丑就丢一回吧,人的一生哪有不丢丑的呢?

突然间,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那位老兄的笑容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高手不多”的四字箴言也想起来了。是的,高手不多!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紧张、害怕、转着腿筋上的台呢?他们和我并没有区别,他们的演讲也不过如此,谁又比谁差多少呢?

想到这儿,我已准备破釜沉舟。可是,张口之间,我才想起词已经忘光了。忘了就忘了吧,我干脆来个即兴演讲,把这么多天来积累的素材重新组合。就这样,我在那次比赛中得了二等奖。

这一开了头,便激起了我的万丈雄心。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好,原来我不比任何人差,只要有自信、肯付出、肯努力。

那位老兄也在“高手不多”的境界中,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践行着自己的计划,临毕业前,在很多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他飞向了大洋彼岸。

千万记住,大学高手不多:想出人头地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哟。

3、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稳定

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稳定

文/sven

什么叫稳定?稳定不是平衡,稳定也不是持久,稳定的科学定义是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强大。

换言之,稳定不关乎状态的好坏,只关乎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并不那么理想。

上图中三个小球是三种“平衡”的状态。左边这个小球是“稳定”的,如果它被挪动一定距离,只要这段距离不是太远,它都能恢复原状;中间这个小球无所谓稳定不稳定,如果它被挪动一定距离,它可以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右边的这个小球是“不稳定”的,哪怕轻轻地碰一下,它也会一路滑落,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地方。

为什么左边的小球稳定呢?因为它的能量最小。它处在所有可能的位置中最低的那个位置,所以重力势能最小。一旦它被扰动,只可能被扰动到重力势能更高的地方,因为没有比它现在的位置重力势能更低的地方。这样,只要外界干扰一去除,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就会自动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所以我们说它是稳定的。它不需要任何外部能量,单靠自己的重力就能保持在现在这个位置。

右边的小球是不稳定的,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它万劫不复。从左边到右边,它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到达现在的这个位置。为了保持这样的位置,它还必须持续地输入外部能量抵抗任何可能的扰动。换言之,它必须枕戈待旦,一直抗争不止,否则,就会从这个位置滑落。

我想说什么呢?这跟人们喜欢不喜欢稳定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稳定,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保持住现在的位置,那是因为你就处在“最小能量”状态。你不努力,你也不会下落,也没有什么后果,那并不是因为你不会下落,只是因为你已经到极低点了,附近根本没有更低的地方可以下落了。

也许你会说:怎么会这样呢?我比很多人都强,不可能在最低点。没错,所以我说的是“极低点”,而不是“最低点”。

“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也许你的极低点,比很多人的极高点还要高。也许你意识不到,你生来就有的,却有可能正是别人苦苦追求的。也许你会明白,你拼命追赶的,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我不是一个“成功学”的鼓吹者,我也不觉得“向上爬”就一定是好的,我更不觉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我只是觉得,这样的“稳定”无形之中是一个牢笼,是一个束缚。哪怕你自己想出去看看,有时候也会被自己的重力压垮,自己又把自己拉回到原来的位置。

“稳定”意味着失去了改变的可能性,不管这个改变是好的还是坏的。“稳定”有好处,因为它杜绝了变坏的可能;但“稳定”也有坏处,因为它把变好的可能也一并屏蔽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需要你自己掂量。

我个人觉得,人生的路那么宽,又有那么多的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束缚在“稳定”的这一洼盆地里,或多或少有坐井观天之嫌。多走走,多看看,扯起风帆去看看真正的大海,哪怕需要多付出很多的力气,哪怕有遇到风暴的可能,也胜过舒舒服服地躺在“稳定”的避风港里。

当有一天,你挣脱了“稳定”的枷锁,克服了自己的懒惰和惯性,一番苦战之后,终于站在了不稳定的极高点上。也许你会觉得,剩下的人生就是一片坦途了。

但人生并不是二维的,你要面对的问题有太多太多。

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方向的峰顶,只不过是另一个方向的谷底,前面的路还有太长太长。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原来真正的生活是这样的——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有时陷入谷底,有时又柳暗花明。

知道了生活的现实,却依然愿意走出“稳定”的小绿洲,踏上那荆棘满地却又风景如画的路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和乐观。

4、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过劳死

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过劳死

文/特立独行的猫

每次发文提到努力工作学习,就有人来问:“那么努力工作学习,身体不好了怎么办?不是那么多人因为太过拼命过劳死么?身体坏了可是得不偿失啊。”

每次看到这样的问题,都很想说一句:“您想多了。”大部分问这样问题的人,根本还没开始努力一点点呢,就开始未雨绸缪到过劳死了。

想一想,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上班的时候能按点儿到就不错了,上班一年200多天有多少时间真的认真努力又拼命?下班之后呢,走走逛逛,回家吃个晚饭,看看电视洗漱一下就睡觉了,周末出去逛街购物约会朋友聊天。

这样的日子可能很多人觉得没劲,应该努力一点。那么,大部分人的努力是什么样的呢?

可能是今天看了一本书,明天跑了一圈步,后天做了一会儿瑜伽,大后天听了半个小时的讲座,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如果这种状态能够坚持一礼拜,就恨不得发朋友圈,告诉全世界,自己真是太辛苦了。

但是,要是哪天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某某因为工作太拼命心脏病猝死了,就开始感叹,感觉自己是不是应该多注意一下身体,不要这么拼命了,于是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吃饭睡觉刷微博朋友圈。等有一天看到别人因为努力工作升职了加薪了,成人生大赢家了,又开始发誓自己明天就开始努力!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所以,能成为人上人的人总是少数的人。如果每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努力状态多持续哪怕三个月,你根本不会为自己的生活迷茫,也不会为自己赚不到钱而困惑,更不会觉得别人努力有什么可励志的,因为你自己就是个励志故事啊。

我身边有很多拼命的人,他们是怎么拼命的呢?在我看来,我都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比如投行的朋友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当然他们工作很高危,但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不是他们九牛一毛都没有,你担心什么呢。今天我跟朋友谈到,要是我过段时间生孩子,估计公号就要停更一个月吧,朋友说:“不会的,你看某某刚生完孩子,她生前几天还在写,生完两周又开始了。”当时我跟她开玩笑说:“你真是丧心病狂的在逼我。”可见周围的人比我们努力的有很多,他们都身体不好了吗?他们都生命垂危了吗?而你的努力,又只有他们的几分之几呢?你担心什么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身体条件和底子不一样,每个人承受的能力,耐力和能力也不一样,你要是连续每天看十页书就倒下了,那是您身体也真是不太好。但大部分情况下,你还有一个杀手锏保卫你的身体健康,那就是健身啊。

提到健身,我们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在国外,健身和晒肌肉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我们这儿,葛优躺占据了大部分人的业余生活。好不容易立志去健身,人还没进健身房大门,先去买一堆健身器材,先下载一堆健身的app。真正到了健身房,再去买点私教课认真、按时、充分利用健身卡,一周能去三次,坚持一整年的,有多少?所以,你以为健身房那点年费能赚多少钱?还不是赚大部分办了卡热血仨礼拜,消失一整年的人的钱吗?

如果你真的天天去健身房跑跑步,认真的上每一堂教练课,那么你不需要羡慕别人的马甲线,也不用寻找减肥秘方,看别人的减肥经验帖了,健身房遇到的都这样的人,早就倒闭了。

有同学说,那些拼命的人都熬夜,可是熬夜等于自杀,我熬夜早晨上班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句话非常对,熬夜不可取,可是你可以选择早起啊。那么多早起团打卡什么的你参加过吗?早晨五六点钟出去跑个步看看多少人早就起床了?说自己是睡神什么的,那没办法,努力和健康比起来,您还是多睡觉吧。但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心里没什么目标,也不健身激发身体活力,一天到晚思想上懒散什么都不想干,是个人都很想睡觉啊。

事情还没开始做,就开始担心这个担心,恨不得给自己铺一条绝对完美的路线,还要担心会不会让自己累着了,你咋这么惜命呢?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呢?你觉得有,那你就慢慢等着吧,等到地老天荒,等到人老珠黄,看着别人从你眼前光彩夺目的走过吧,反正你别急就行。

微博有个网友说,他老师说过一句话:“脑袋是累不坏了。”说的对极了,但是脑袋可以闲傻的。

抓紧时间,多学知识,认真工作,多读两本书,就能让你过劳死吗?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根本不到伤身体的程度,何况你还可以健身锻炼啊。

最重要的是,不加班不学习的时候,你真的早睡了吗?(来源:微信公众号/一直特立独行的猫,idiubicat)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