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千年的诗作文700字
春节期间,偶见“中国诗词大会”,细细品味其中的诗句,甚感其精妙。
先秦的人们,唱着歌儿走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定是一个痴情的小伙,吟唱如此婉转的歌调且吟且行,却流露出多么火热的盼望。“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那定是一个忠心的大夫,漫步于谷田之中,却始终念着国家安危、山河飘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定是一个爱水的民族,用水透出淡淡的哀伤,却把你引向无限的希望。那诗,从口中吟出来,有些许怅然,有几分心醉。
大唐的人们,诵着诗儿走来。太宗作着诗,初唐四杰作着诗,陈子昂作着诗,他们尽力摆脱着魏晋的束缚,寻求着诗的真谛,直至《春江花月夜》孤篇掷来,从此“唐诗”的帷幕终于拉开。李白傲然江边,语惊天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怆然涕下,满腔悲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文,风雨不动安如山”……一位位诗人,用一首首诗歌,唱响唐朝开放、多彩的篇章。
宋朝的人们,吟着词儿走来。血性男儿高唱豪放之音,柔弱女子浅吟婉约之声。苏轼烟雨平生,却彰显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之心;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感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志难酬;巾帼不让须眉的李清照,有着“绿肥红瘦”的惊绝之笔,更有“生当作人杰”爱国之情。从“小桥流水人家”的元曲,到清词“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轮番登场,都唱出了一个时代独特的声音。“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信步而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数风流人物”,一个诗人赢得了整个新中国。
有一种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一种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一种触动,“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有一种人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沉醉,诗中成长,千年的诗,伴我一路前行!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明亮 | 作者年龄 | 12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建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适应能力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杂志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潘一见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读你千年不厌作文700字
千年易安,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题记
船浆声在我的耳边回响,我四处寻觅那位划舟人的身影,微微升腾的水雾荡起的,却是你娇羞的笑意。你怕是醉了,泛红的脸颊诉说着你的无限情愫。你真的醉了,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原来是你易安。待我看清你清丽的容颜时,你却高唱着“兴尽晚回舟”,一点点,消失在这片绿肥红瘦的荷塘。徒留我孤单一人,在这里,原来竟是我痴了。
片刻后,我决定追随你的脚步。可你,却已沉醉不知归路。你的童真,你的真性情,你的可爱,在这布满星辉的夜晚,点亮了我对你敬佩的笑靥。我多想与你这样无无忧无虑地醉着,一醉就是千年。
梦里花落知多少,仿佛你的前半生的欢乐只是恍然一场梦境。为何你醒来后,却失去了自己至亲的人,梦境之外,相思不减当年。
“红藕香残玉簟秋作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易安啊易安,我多想与你一起泛只兰舟,去登西楼,去安抚你的相思苦痛。“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易安啊易安,我多想与你一起回忆时光,怀念当时年少春衫薄的自己,怀念那个让自己无故“感月吟风”的人。“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行流。”曾经的一切,早已灰飞烟灭,易安啊易安,我多想拥着你,擦干你的泪滴,陪你一起度过时光易逝的年华。“秋已尽,日犹长”,“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易安啊易安,我多想抚平你眉头的愁绪发,纵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不禁会伤春悲秋,更何况,易安你不是。
寂寞梧桐,载着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冷落千年,春院锁清秋,锁住了这位词魂的才气与深情,足以让我追寻千年。
读你易安,千年不厌。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徐刚 | 作者年龄 | 14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丁蜀职业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8班 |
性格特点 | 适应能力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织毛衣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马伊娜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梦回三千年作文700字
我又梦回了那三千年前的那一片小洲,风中摇曳着嫩绿如新的柳条,蚱蜢像个酒徒,贪婪地吮吸着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它们二三结伴,玩耍正欢。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已使我心旌动摇。我在川上,裁芙蓉以为衣,制芰荷以为裳,至情至性的一江春水啊,又将我带回三千年前,那时的我只知涉江采芙蓉,而她那微微的颔首,便有了千古如斯的风流。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每夜我听着窗外草虫低吟,看着檐间月牙儿袅娜如此瘦细的腰肢,我忍不住披衣而起,久久徘徊于中庭。三千年,我依旧记得初见时好她的嫣然一笑,彷佛时光凝固,她的笑靥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使我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三千年,我琴瑟未调,三千年,我钟鼓未敲。她还记得那首欢快的曲子吗?动人的旋律,我依旧熟悉,那金玉相振的声音,使我听了千遍万遍。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作文如潮起、如雪落,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崖,那刻骨铭心的感动源自亘古不变的识记。三千年,我肝肠寸断,三千年,我魂牵梦萦,我的追求在三千年前不曾落空,她给我的甘霖,使我度过了三千年的大旱春秋,她给我的灯烛,便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
她让我体会了三千年来至情至性的诗歌文采,她让我在三千年中感慨,三千年中不断回首,以睹地的芳容,她从远处徐徐走来,我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的是她美丽的倩影。翻开《诗经》的第一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给了我三千年最美丽的光景,她在岁月中的蓦然回首,唤起了我对她的追寻与迷恋,熟悉的梦境,全是她给我的光阴,多情应笑我吧,众人皆醒我独醉,三千年来最完美的情爱也不过如此吧!
她徐徐而来,让我闻到阵阵发香,也让我沾染上了她的一抹香气,更让我回到三千年前那片油油的草地。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任潮 | 作者年龄 | 15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沂南县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9班 |
性格特点 | 豁达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韩剧 | 平均成绩 | 101分 |
指导老师 | 洪磊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千年之情今日之景作文700字
那场雨歇,那份感情,即使隔着几千年的时光,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今日之景去体会与感受。
书中的那间禅房,隔了千年依旧幽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种参禅的离尘避世,吸引了多少人。隔了一张还散着墨香的纸与千年的时光我们依旧可以梦回唐朝,体验一个不受惊扰的禅界,寂静得只能听到隐约的梵音,也许这位叫常建的诗人,早已体验过将离的无奈与残忍。他在山水中参禅,用他幽淡的心绪,感染了万千世人。时至今日,不少人踏进香烟缥缈的禅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常建当年的所见所感。那缕缥缈的香火,无声似有声,那些来不及诉说的故事,都随着香烟遗失在千年时光中。今日的禅房,依旧幽清。
书中的那座枫桥,隔了千年还是涛声依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多少人对枫桥产生了一种难舍的情感。千年前一个漂泊的游子乘船经过姑苏城外,被点点渔火触痛了作文客愁。千年之后,有不少学生不顾一切地奔向枫桥,那里涛声依旧,只是撑船的人早已改变,从枫桥上飞过的大雁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一波。但不少人依旧会被枫桥的渔火触痛了客愁。枫桥旁的灯火,在涛声中摇曳着,似千年未熄。张继给世人留下的不止是枫桥的景色,也把他触痛的客愁留下了。今日的枫桥,涛声依旧。
书中的那座庐山,隔了千年依旧云林雾海。当年苏轼在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墙上提下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仿佛告诉我们,大自然蕴含了无穷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在前所未有的景象中,过着平淡的日子。在一首《题西林壁》中,我们就是那山中的人,在模糊不清的云雾中,尽力看清草木的容颜、岩石的风骨,追寻生命的真谛。今日的庐山,依旧变幻莫测,云林雾海。
时光是一支初绿的笔,用如流的水墨写着岁月早已安排好的结局。尝过了花香云片,才知道我们只是隔了千年的时光。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汪姗姗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隆昌城关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踏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杨奥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作文700字
宰牛本是一种技术,但是在庖丁的手下却升华为艺术表演。庖丁说:“臣之所好着,道也,近乎技也。”就传承文化而言,外在形式是技巧,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是道。然而,如何才能从“技”的层面突破到“道”的境界?与文化长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与文化长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浪花淘尽是王朝的兴衰更替,却淘不尽优秀的民族文化。面对民族危亡,鲁迅以笔杆为枪杆,痛击当时中国的腐朽与黑暗;面对时代的要求,冼星海用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它们传承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强大自己,应对时代,给师带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正教导着我们,应传承文化,应对时代的考验。
与文化长谈,是国家兴旺的重要之基。坎坷的历程,终究有经典的形成。周礼、秦律、唐诗、汉舞等,它们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从远古走来,风尘仆仆,不辞艰辛。屠呦呦用中医药诺贝尔奖告诉我们,它们的重要性;习主席以会议讲话的方式告诉我们,文化传承是多么的必要,它们不作文能丢。中国之所以屹立千年不倒,其文化底蕴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我们更应该传承文化,与文化长谈,实现国家兴旺。
与文化长谈,是民族复兴的大任。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华丽的桂冠,然而,现在有许多人对其视而不见,以其自己的见解来对待传统文化,一昧地追求外国的文化,使得传统文化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韩国已经将端午节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兴起孔子文化,毛笔,风筝等文化却被中国人丢弃,可是想当年,王羲之在池水旁苦练毛笔书法。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人对文化的丢失。
社会上充斥着的快餐文化,正一点一点地腐蚀中国人的灵魂。我们应该重拾文化,与文化长谈,共同担负起复兴民族文化的大任。
文化,如同一丝绸,一陶瓷,一墨画,其坚韧如丝,优雅如瓷,绚烂如画,就让我们从这一丝,一瓷,一画中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用红尘炼心,用文化塑形,共同推动时代的发展。
与文化长谈,促自身发展。
与文化长谈,丰国家底蕴。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孙永波 | 作者年龄 | 17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许疃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三3班 |
性格特点 | 风趣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钓鱼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张庆伟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