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诗三首_三首励志诗歌

1、老舍:诗三首

老舍:诗三首

(一) 观《连升三级》

泉州高甲戏,三级喜连升,

独辟新风格,时翻古乐声;

状元无点墨,皇帝似多情,

入骨肆嘲讽,人民眼更明。

(二) 赠鲤声剧团

可爱莆仙剧,风流世代传;

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

春光芳草碧,莺啭艳阳天。

(三) 观林务夏同志演贻顺哥

八年尚忆钗头凤,

今夕欣看()烛蒂哥,

宜喜宜悲情似海,

轻愁微笑漾春波。

一九六二年四月

载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福建日报》

2、三首励志诗歌

三首励志诗歌

成功励志三首励志的诗,都潜移默化的表达了信念持续增长的力量,以及教育我们面对人世间的艰难困苦,要无怨无悔、不畏不惧。用豁达的心态淡然接受生活所赋予我们的各种磨砺,让每一次的历练,都能丰盈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励志诗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它磨练了你的意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它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它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它教导了你的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它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它助长了你的定慧。

励志诗二:(励志名言 )

如果想法改变,态度就会改变;

如果态度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如果行为改变,习惯就会改变;

如果习惯改变,人格就会改变;

如果人格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如果命运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励志诗三:

如果你认为自己会被击倒,你就会被击倒。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勇气,你就不会有勇气。

如果你想赢,可是你认为自己不会赢,那么,你几乎不可能会赢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将会失败,你就已经失败了。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孕育于一个人的心——全都在那颗心上。

如果你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你就是!

你得尽可能想得美,你得先确定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你就可以赢得任何奖牌。

人生的战斗并不永远靠向那些比较强壮的人,或比较快的人。可迟早赢得胜利的,将是——那个以为自己能够的人。

3、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三首》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注释:

1、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2、谙: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山寺”一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6、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7、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8、竹叶:酒名。

9、娃: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10、早晚:犹言何时。

诗意: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

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

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

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

登上郡亭,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

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

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赏析: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作者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4、林徽因:诗三首

林徽因:诗三首

其一 给秋天

正与生命里一切相同,

我们爱得太是匆匆;

好象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

笑脸向着晴空

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

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

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

你的红叶是亲切的牵绊,那零乱

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

我也吻你,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

你常淘气的闪过,却不对我忸怩。

可是我爱的多么疯狂,

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

已在作背后尾随,——

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

一夜呼号的风声

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

啊。天!你已经不见了踪影

我苛刻地诅咒自己

但现在有谁走过这里

除却严冬铁样长脸

阴雾中,偶然一见。

其二 人生

人生,

你是一支曲子,

我是歌唱的;

你是河流

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

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

你,田野,山林,峰峦。

无论怎样,

颠倒密切中牵连着

你和我,

我永从你中间经过;

我生存,

你是我生存的河道,

理由同力量。

你的存在

则是我胸前心跳里

五色的绚彩

但我们彼此交错

并未彼此留难。

…………

现在我死了,

你,——

我把你再交给他人负担!

其三 展缓

当所有的情感

都并入一股哀怨

如小河,大河,汇向着

无边的大海,——不论

怎么冲急,怎样盘旋,——

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

所做成的几处逆流,

小小港湾,就如同

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

避开了主流;情绪的

平波越出了悲愁。

停吧,这奔驰的血液;

它们不必全然废弛的

都去造成眼泪。

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

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

这所有,去建筑逻辑。

把绝望的结论,稍稍

迟缓;拖延时间,——

拖延理智的判断,——

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47年5月4日)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