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苦,不值得抱怨_励志文章:永不抱怨

1、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文/刘同

明天就要离开家回北京了。没有参加朋友最后的聚餐,躺在卧室的床上看关于北漂的文章,听父母亲戚在客厅里的对话。

早些年,每次说到我在北京的时候,父母的朋友总会说:真不错,敢去北京。再听说我在一家不错的传媒公司任职,他们就更觉得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很不容易。其实我们公司的大老板,二老板,三四五六七老板,都不是北京人。其实大多数单位和企业,大多数人都是北漂,所以谁都不是别人眼里的外地人。也许,在无数常驻北京打工人的心里,北京人才是外地人吧。

每次回家过完年,重返北京时,心情都是最复杂的。那时,也是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留在家乡工作,会怎样?这种问题基本只是提提而已,连想都不愿意想。留下来?也许根本找不到工作。留下来?也许根本不能适应凡事都要讲各种礼数规矩的小环境。耍性子是不可能的了,与合作者翻脸,更是想都别想,资源就这么多,犯一点错就难以翻身。而北漂与之相比,则充满了机会与包容,这家公司不行就换一家公司。这个行业不行,就再换一个。人人都忙得要死,没有时间去针对你。从这一点上来看,选择北漂比留守家乡似乎更轻松些。

回家和很多即将参加工作的朋友聊天,大多数人觉得北漂是个伟大的举动,勇敢又光荣。其实,北漂只是一个人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做出的选择,在一眼便会望到头的生命中被迫做的改变。说好听点是为了理想,说世俗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为了不看人脸色生活的欲望,为了想睡到几点起就几点起的生活欲望,为了一个月凭本事赚父母一年工资的欲望,为了可以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欲望,我们选择了北漂。这些人互不打扰,相互体谅,在有序的规则里协作,也有人结为伴侣生儿育女,为自己的北漂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看了一篇关于北漂的文章,不禁感叹北漂的岁月。一个北漂的决定,让本是普通人的我们,找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途径,不仅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还结识了很多成就彼此的人。以往不习惯说拒绝的人,在北漂的日子里,也渐渐变得知道自己要什么,开始学会说“不”,从而获取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以往不相信自己的人,也因为更多陌生人的信任,让他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发出“原来我也能这样”的感叹。

因为有了北漂这样的选择,所以很多人才有了可以自己把控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为自己的人,北漂定会让你找到一个接近真实的自我。如果你是抱着某个伟大的理想与抱负而选择北漂,或许它会给你浇一头冷水。所谓北漂的过程,大概就是教会一个人先适应在大海漂着,再学会为自己建造海市蜃楼的过程吧。

明天这个时候,我又会回到岗位为新一年的工作而忙碌了。虽然有点背井离乡,但一点都不觉得悲壮,都说拼搏和奋斗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拼搏和奋斗的机会。()北漂也许一开始都挺苦的,但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曾遇不到的那些机会,那就是最大的便宜。

我记得在朋友圈看了一段对话(未经过考证,但着实震撼)大致意思是,有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你真不容易。马云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有些正在经历的苦不值得抱怨,因为你知道它们迟早会变好。

2、励志文章:永不抱怨

励志文章:永不抱怨

如果你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两个字:失败。37岁之后,他突然就飞黄腾达了,秘诀就四个字:永不抱怨。我对这四个字的体会越来越深。原因是我接触的成功人士近期进入核爆炸状态,我和这些人打交道,再加上我自己的体会,发现,成功的秘诀就是这四个字:永不抱怨。

我很欣赏我现在的投资人吕超。欣赏他的原因是,在我和他合作的初期,我对他的折腾,真叫无事生非。先是签了电视剧“宝贝”,交了两集半剧本,跟他说,对不起,我要改写“心术”了。他说,好。撕毁合同重签。“心术”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滕华弢导演因与吕超从未合作过,对他心存疑虑,要撤销与他的合作。我觉得这种话人在江湖都说不出口,谁知,他又说好。我说,预付款我退你。他说不用,迟早会合作的。

后来又出了一系列的事情,我曾不好意思地跟他道歉,谁知,他回答我:“我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我就心慌。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交给我。”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责任划分区域,他有力拔山兮的气概。整个交往过程,我发现,吕超是这样一种人:他从不抱怨。

认识他久了,发现圈内人对他评价极高。他既务实,人缘也好,既有做大的决心,也不吝啬与他人分享蛋糕。我当时就一个感觉,这个年轻人,未来无限美好。他的一个短信,我留到今天:要做事,不仅要能屈能伸,还要任劳任怨。

我最近在装修,我对装修师傅也是赞不绝口。他是我的一个医生朋友介绍给我的,对他的评价是:耐折腾。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就花很长时间跟我沟通我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他隔三差五会带我到建材城去选购我喜欢的料,同时在我的预算和我的喜好之间寻找平衡点。

我订了客卫的墙砖和地砖,这是我自己选的。(励志名言 )等我看到半壁江山的时候,我竟然后悔了。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他竟然比我还平静。问我,你想要什么?

我想想,觉得不好意思,说,算了,我认账,我能忍受。

他对我说:“别。难得装修一次,要用好多年,别凑合。你不喜欢,没关系,我们改。”

我嫌麻烦。他说,满意是最高标准,只要满意,不怕麻烦。

最终,他既没让我多花钱,又实现了让我满意的双赢局面。

另一个细节是,我跟唐师傅说,我要做电视机的背景墙。他推荐我几种墙纸,我都不中意,我最终请了学美术的同学替我手绘,价格还不贵。当我打开电脑向唐师傅展示我的凡·高“星空”背景墙的时候,他立刻掏出硬盘要拷贝,且跟我说,这个创意好,以后我要用到其他客户家里去。他的辞海里,没有愤怒不满和责怪,只有提高,再提高,学习,再学习。

我跟唐师傅说:“我相信,你未来会做得很大。你现在才三十岁,是个只带二三十个工人的小老板,未来,你会有大公司的。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未来买不起房子,因为你进步的速度会高于房价上涨的速度。”

这句话,其实最早是吕超跟我说的。他说,你不要担心你买不起房子,你进步的速度要高于房价上涨的速度。果然,此话之后的大半年,我就有自己的家了。

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3、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

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

非常感谢大家!今晚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谦卑。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生中会有机会来到联合国。谢谢施静书女士,非常感谢亚洲协会。

我特别想感谢ellie关于老师的评论。在十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开始学英语,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爱上了这门语言。那时,每天早晨5点我会骑车40分钟,到杭州的酒店找外国游客,他们教我英语,我带他们游览城市作为交换。

从此以后,我开始有了个习惯,那就是用我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多花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对的时候,等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也等几分钟,仔细地想一下事情本身。因为,当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今晚,我深深的被所有这些创变者所鼓舞。在听他们的故事时,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事情我可以做,有那么多事情我能做得更好,有那么多事情我们能一起来做。今天,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小人物,小企业。

1995年,我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我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告诉我,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你相信知识会改变人的生活,你相信并希望你的学生比你更优秀。学生是最好的产品。今天我不再是一个老师,但我相信在公司,ceo代表“首席教育官”。因为话很多,同事们不喜欢我。不过,我负责来说,他们负责做。

在我创业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个小企业家非常困难,我花了5个月时间才借到500美元,而公司还是失败了。那时我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怎样运营企业。我去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想取名叫互联网,注册办公室告诉我,不行,字典里没有这个词,你必须换个名字注册公司。他建议我使用计算机咨询公司,可是我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的第一个公司叫作“杭州希望计算机咨询公司”,那时很苦,我当时对科技和计算机一无所知。

过去十五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瞎子骑在瞎老虎背上,不过那些骑在马上的专家都失败了,我们活了下来。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未来,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改变自己。我们从不抱怨别人。我在我的公寓里告诉团队,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中国80%的年轻人就都能够成功。我们没有有钱的父亲,有权的叔叔,我们没有从政府拿过一块钱,没有从银行拿过一块钱,我们从零开始。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不仅是证明我们自己,也是证明我们这代人,证明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我想和年轻人分享的。

另一个我深深相信的事情是“小就是美”,如果没有人帮助小人物,那么我就用互联网帮助小人物。跨国公司被华尔街照顾得很好,只有小企业没有任何人帮助它们。如果我们为它们创造价值,那我们就会成功。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帮助别人成功,你就会成功。我一直是相信未来的人,相信年轻人,相信创新。

就像秘书长说的,今天的世界麻烦很多。今天世界上充满了抱怨。我在20多岁的时候也抱怨。微软、ibm、思科,它们是大企业而我们是无助的小公司,他们太大了。那时,我们也抱怨过。但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因为我们也变成大家伙之一了。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我永远相信这点,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会被送一件t恤。这是一件特别的阿里巴巴ipo的限量版t恤。所有这些t恤都是小人物制造,我们的小企业们。这也是要给小人物的,小就是美的,小就有力量。印在t恤上的,是很少人知道的阿里巴巴成功密码,就像芝麻开门一样,阿里巴巴有一个密码,那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4、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文/纯香怡我心

1

我有两个朋友,小优和瑄瑄。她们都只有高中学历。两人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拔尖,而选择不读大学,出来打工。

小优在一家服装厂朝九晚十地做着枯燥的活,而瑄瑄在一家火锅店当茶艺师,都是比较辛苦的工作。

两人的人生境遇如此相似,但是她们面对现实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

小优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她经常跟我们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老板苛刻,同事不好相处。

当我们建议她换一份工作时,她又抱怨起了自己家境不好以至于早早辍学,如今学历太低,就算换工作也是找不到好工作的。

不仅如此,她发的朋友圈也是充满了负能量。

小优在自怨自艾中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朋友瑄瑄却把自己活成了让人喜欢的模样。

瑄瑄在火锅店当茶艺师,因为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对泡茶冲茶的每个动作的精益求精,深受老板娘的赏识。

瑄瑄所在的店是分店,有一次广州总店需要从分店调一个员工过去,老板娘直接推荐了瑄瑄。

瑄瑄去了总店后,除了茶艺不断精进之外,她还跟着前辈们学习舞蹈,开始走上了表演的道路。

瑄瑄的工资不断上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之一起变得开阔的,还有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面对差不多的境遇,小优的一味抱怨让自己裹足不前,而瑄瑄则用乐观和努力,为自己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2

去年,在我生完女儿,坐完月子后,家里便只剩下我一个人带娃。公公婆婆还有老公,都去上班了。

那段时间,因为巨大的孤独,我陷入了产后抑郁的状态,甚至还有被迫害妄想症。

我每天守着只有两三个月大的宝宝,几乎是寸步不离。有时候把她放在摇篮里,我去上个厕所,便开始担心会不会有坏人偷偷抱走她。

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敢自己下楼拿快递。

每天晚上,老公下班回到家,我就把积攒了一天的委屈和心酸都向他发泄,抱怨不休,还动不动就崩溃大哭。

就这样度日如年地过了两周,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于是,我重新拾起了自己喜欢的写作,报了一个新媒体写作班。

在写作班里,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除了一起写作,我们还会分享彼此的心事,互相勉励。

就这样,我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常常左手抱娃,右手写作,乐此不疲。

沉迷在自己的爱好中,不再觉得日子难熬。抑郁和被迫害妄想症也慢慢消失了。

我写的文章投稿给一些平台,也获得了稿费。全职带娃的同时,也终于靠稿费实现了经济独立。

每个人都有孤独难熬的黑暗时刻,此时,抱怨无疑是门槛最低的对策,但是它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身处黑暗之中,与其抱怨不休,不如自己提灯前行。

3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别人出生就已经在罗马。那我努力还有什么用?”

“我都工作三年了,工资还没有涨过,遇到这样吝啬的老板,真是太憋屈。”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身边的人都要处处跟我作对?”

遇到不顺心的事,有的人喜欢抱怨,但是抱怨往往不会解决问题,有时还会创造更多问题。

爱抱怨的人,不相信人生是可控的,不知道他们抱怨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改变的。

他们的执行力几乎为0,也几乎没有发现并接纳正向信息的能力,最终只能陷入越抱怨越不顺的死循环。

聪明的人在困境面前,不会选择抱怨。

因为对他们而言,

抱怨家境不好,学历比人低,不如挖掘自己身上的其他潜能,取长补短;

抱怨工作不好,薪水太低,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跳槽更好的公司做准备;

抱怨人缘不好,人际关系复杂,不如反思自己在与人交往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

作家张德芬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

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

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

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生活不能事事尽如人意,正因为如此,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来源:写手圈(id:xieshouquan010)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