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薛其坤演讲稿:做个快乐有责任的追梦者

1、开讲啦薛其坤演讲稿:做个快乐有责任的追梦者

开讲啦薛其坤演讲稿:做个快乐有责任的追梦者

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我叫薛其坤,现在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但同时我是一个从事量子物理的科学工作者。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使我很有成就,而且我还取得了另外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高温超导。我带领团队在世界上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这些科学成就,或者成果的取得,当然使我感到很幸福,很高兴,很有尊严感。让我更加有尊严感,我知道我对生活感到幸福的地方是我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我是1999年回国从教,到现在已经近十八年的时间。培养了十七位博士后,七十二位博士,和三位硕士。我更加自豪的是他们又把我以前从事科研的一些快乐,从事科研的一些传统,传承到他们的学生身上。好像我下一辈的学生中,现在已经有很多在学校,在大学当了老师。那么今天呢,我就想从我个人的经历,培养学生的体会,和在座的年轻人谈一谈如何快乐地,但是又有责任地追逐你的梦想。

我这个人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尤其是在科研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英语口语非常地差,可以说比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口语都要差。差到什么程度呢,我的英语发音,就像我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一样,非常地不精彩,有时候很难听懂。

1995年我还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我的科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教授就奖励我,给了我一次去美国开会的机会,让我做一个二十分钟的学术报告。二十分钟的学术报告,对我这样一个几乎不能讲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的人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时可以说是不知所措,怎么办,我只好把我要讲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全部一个字不漏地把它写下来。我专门找了一个房间进行了模拟练习,到我正式讲报告的时候,我模拟练习了八十多遍。随着练习的进行,我不但发现了我以前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发音上的错误,而且呢自己对整个报告把控能力也达到了非常让人不可思议的状态。每讲到某一个我背起来的单词的时候,我会知道这个时候我应该看左边的观众,讲到那一个单词的时候,我会知道看右边的观众,在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可以指示我屏幕上的科学内容。最后几遍练习这个报告的时候,我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前的十秒内结束我的报告,从来不超时,但也不能欠很多。

讲完报告以后呢,有很多教授,而且是我只在文献上见到的一些非常膜拜的教授来祝贺我。对我这样一个以前出生长大于,你们都知道,沂蒙山区这个年轻人来讲,那是何等的一种鼓励。自己得到了自己这么崇拜的教授的赞扬,而且他听懂了我的报告,他融入了我的报告,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我们在夏天非常渴的时候来了一杯冰水那样痛快和舒服。所以这次的经历使我养成了追求极致,寻找科研和工作快乐的这么一个基础。

每个人的这个探索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刚才讲了我很精彩的一面,实际上呢,我考研究生考了三次才考上,我读博士花了七年的时间,我现在的学生基本上在五年,顶多六年都能拿到博士学位,我是用了七年的时间。我也有过挫折的这种过程,也碰到过很多让我不快乐的事情。但是呢,我为什么能在碰到这种困难,刚才像英语很差的这种困难的情况下,能克服下去,就是通过追求极致来使自己很快乐。

我是一个高校的老师,我们大学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老师的天职是培养人才,教书育人。我这个故事就是我和我学生之间的一个故事。我这个学生很聪明,他的实验技能不错,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多强。给他布置的课题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以后,他完成这个课题,把这个课题的结果写成一个学术论文交给我的时候,我才发现他的英语写作水平和我的口语一样,在一个档次上。从他的整个论文中找不到一句没有错误的英语句子,如果把这个学术论文作为一个改错题的话,每一个地方都要进行修改。但想到自己是一个老师,他是我的学生,如果他这个文章写得非常完美,那需要我这个老师干什么。所以呢我想了一个妙招,我说你呀把这个论文改十遍,每改一遍你存一个版本,等你全部完成这十次修改以后呢,你把这十个版本的文件,用邮件发给我。好家伙,他行动非常迅速,第二天就把这十个版本发过来了。发过来我一看,我就更加生气了,我发现有好几个版本存盘的时间只差一分钟。你想这么五六页,七八页的一个论文,他一分钟之内就可以修改一遍,他肯定是敷衍了事,他不知道我的用心。

我就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给他当面指出这一点,我说你为什么这两个版本之间存盘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呢。他脸一下子就红了,我和他改了一段,一个字一个字地改,他发现确实是。我说你这样,这一遍是专门修改语法,下一遍你就看这个段和段之间的连接,那下一次你专门思考整个科研论文写作的,这个研究的主线是什么,每一个版本你有一个修改的方向。刚开始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叫我连续修改十遍?我是有深刻的用意,我就是用这种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他这个英语上的短板给他补上。他现在是咱们管理顶尖大学的一位老师,我不想把他的名字点出来,有可能他会看这个节目。我想说的是,本着这种做一个老师的职责,把我的学生也能培养成一个追求极致的人。

2013年4月份的时候,我们这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成果被报道,我是非常地高兴。我的竞争者,当时也在做这个实验,但是他们没做过我们。在问我问题的时候是带着一种质疑的眼光,他说你的数据这么漂亮,你肯定你的学生或者你没对这个数据做任何的处理吗?当然我有自信,没有。因为这是多少年来,我这个团队共同努力,追求极致,认认真真,不分白黑,奋斗的成果。过了一年零四个月以后,日本在这个领域的顶尖的一个研究组,美国顶尖的一个研究组,重复出了我们这个实验。他们过了一年多在我们报道以后,才重复出来。所以当我们这样一个新发现的,重要的物理效应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到了甚至是竞争者的考验的时候,那给你带来的那种喜悦和幸福是无以复加的。假如我训练学生不是严谨的,我们这个学生的数据是重复不出来,或者是假的,你在这里声称你做了一个重大发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理效应,可以写到教科书中去,如果这是假的,那对我的损伤可能就是巨大的。

我现在五十多岁了,我们用一个物理概念,惯性来比喻的话,尽管我的身体的惯性不是很大,但是我的内心,我精神上的惯性很大。我停不下来,我想用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和这种精神去克服新的世界难题。其中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高温超导,这是一个物理学的世界难题。我想通过这种最挑战的科学研究,我们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种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享受到幸福,每个人都用追求极致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工作,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呢我想用一张照片结束,这张照片是在两年前我看到的,我一直记得它。大家知道2015年的也门战乱吗?也门战乱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中国人在也门,在撤出这些中国人的时候,我们中国派了我们的“临沂”号,我老家是临沂,“临沂”号的军舰把他们撤出来。这次撤出的时候记者拍了一张照片,你看看,我们这个很有自豪感的小朋友,这个很高兴的小朋友。你就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对你来讲有多么重要,所以呢我就希望在座的各位,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做贡献。如果每个人,我们十几亿人都这么追求极致地努力,保持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快乐的状态的话,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就不远了吗?所以呢这张照片我一直保留着它。谢谢大家。

【开讲啦薛其坤演讲要点】:

1、二十分钟的学术报告模拟练习了八十多遍,这次经历使我养成了追求极致,寻找科研和工作快乐的这么一个基础。

2、为什么要学生将一篇论文修改十遍?

3、当我们这样一个新发现的,重要的物理效应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到了甚至是竞争者的考验的时候,那给你带来的那种喜悦和幸福是无以复加的。

4、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种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享受到幸福,每个人都用追求极致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工作,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2、开讲啦杨利伟演讲稿:与责任对话

开讲啦杨利伟演讲稿:与责任对话

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说心里话,心里还是蛮紧张的。这么大的环境,对于我的返回舱来讲,确实太大了。

我在这里,想讲一讲我儿时的一个梦想。我小时候特别想当一个火车司机。

为什么?我看到了《铁道游击队》,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去飞车的游击队员。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傻事:我和几个小朋友,我们悄悄地跑到了我们的火车站,悄悄地爬上了火车,等着火车开动那一瞬间,再跳下去,模仿当时我们很多的游击队员。这是我当时,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个梦想。当然,后来没有去实现。

当我到了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个梦想:飞上蓝天。这个梦想我实现了。

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家,附近就是一个军用机场。每天我都会看到我们的战鹰,在蓝天上翱翔,我们的飞行员手提着飞行帽,腰里面还别着枪,这种英姿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那时候我一心想当一个飞行员。

所以那会儿,我会经常跑到我们的军用机场去,飞行员训练的很多悬梯滚轮,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在上边玩得很自由了。那么,到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我们去招收我们的飞行员。我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报考了。现在回想起来,走入到飞行员这个队伍,离开家的那一刻,还是充满了坚定。当我来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当我们把军装穿上,那份自豪、那份骄傲!

一开始发我们军装的时候,领章和帽徽是不发给我们的。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才把我们的领章帽徽发给我们。当到这一天的时候,让我初初地体验了一种责任——军人的责任。

作为一名飞行员,更是如此!

1992年,我在新疆飞行的时候,我的飞机在超低空飞行的时候,遇到了空中的停车。大家知道,飞机的空中停车跟地面不一样,不能把飞机停在那儿,说我们下来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飞行员,不会想到你自己的安危,你想到的肯定是你的任务和飞机。当我经过一番的应急处理,把飞机又安稳地降落到跑道上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更多的是一个职业的责任。因为你是飞行员,飞机是你的武器!

我记得,当时我们的航天员开了52门课,13个门类。从天文地理,到我们的航天专业的很多的课。我当时已经32岁,我记得这个开始坐到教室的时候,很是坐不住。因为我在部队的时候,已经是教员。那么这个时候,你又反过来坐到教室里边进行上课,实际上也是一份很艰苦的过程。最后的五次考试,倒数第五次的时候,我是以99.5分通过的。倒数第四次的时候,我是以99.7分通过的。最后的三次,我是以100分满分通过的。这个,我想它不是来自于偶然。

我举个小的例子,我们那一会儿呢,训练是跟着工程来推进的。工程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我们就学习到哪个阶段。我记得进行模拟器的训练,所谓模拟器,就是我们的一个地面的一个模拟的返回舱。它要跟天上的飞船是一模一样的,每一次进舱的机会特别少。我当时为了这种训练,花了我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摄像机,我把所有的场景都摄下来。在我的电脑里面,编排了一个小的片子,每天对着它去练。练到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一闭上眼睛,飞船里的所有的设备,在哪个位置,什么功能,甚至于我们好多频繁使用的一些开关按钮,因为摩擦之后它的颜色发生变化,都会在你的脑海里面清晰地去展现。讲什么意思呢?理解,真正理解了你所从事的工作,它的意义所在。你就会为此想尽一切的办法,为之而奋斗!

包括我来到了太空当中,因为我是一个人去执行任务,带了一个dv机上去。但是,我想把我很多的工作场景摄录下来,没有办法,我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后来我在我的工具包里面,找到了一段胶带。我用胶带,把我的摄像机给它固定到了我的仪表板上,这才有大家看到我在里面很多的工作场景。干什么呢?把这种经验带回来,和我们的其他同行们进行分享,而为更好地完成下一次的任务。

大家知道,来到外太空的时候,它是需要一个微重力的环境,这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在发射过程当中,又需要我们航天员去承受加速度,给人带来的这种过载的考验。那么航天员,在地面进行很多这样的训练。每一次实验,我们航天员的左手里面,都会拿着一个报警器。当你承受不了的时候,可以随时把这个报警器按响。但是现在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航天员已经在这里训练了十四年了,没有一个航天员把这个报警器按响。

我曾经在我的一本书里,这样来描述航天员,说:有一种生活,当你没有经历的时候,就不知道它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尝试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当你没有拥有的时候,就不会理解它的真谛。所以我在这里,我想跟我们的青年朋友们说:“要热爱,甚至于去仰视我们自己的职业。”

我记得很多人,都很关心说:你一个人在上边,有没有感觉到孤独?我曾经讲过,我说:“我并没有感觉到孤独。”为什么?因为我执行任务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人在支持和关注着我们。我想那时候,也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应用系统的一个副总指挥,曾经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你不知道当你被发射到太空之后,在大屏幕上定格住了。”因为在发射过程当中,我在飞船里面没有更多的动作去做。你要监视你的屏幕,你要报告你的状态,整个人就像定格在大屏幕上一样。他说:“这个时候我们的现场指挥大厅里面,寂静极了!大家都非常紧张地看着大屏幕。

三分二十秒——当我们的整流罩打开。我们的飞船有个整流罩,在经过大气层的时候,来保护我们的飞船。当整流罩打开,一缕阳光进来之后,特别地耀眼。我眼睛眨了一下,这个时候他说:“不知道大厅谁喊了一声‘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然后大家就开始鼓掌。”我们这个副总指挥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让我非常地感动。那个时候,你自己都有一种要落泪的感觉。为什么?你的执行任务,真的不是你一个人去做!是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和支持着你!这件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这么多人几十年,几代人共同的一份责任!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每一次执行任务回来之后,没有哪一个人会把他看成是你自己的荣誉,他是所有航天人的荣誉。更大地说: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荣誉!正是因为有了,民族和国家这种强盛,才会体现你这种责任的价值。所以,我记得我在返回舱接地的时候,当舱门打开那一瞬间,很多人都讲说:“看到你从舱里出来的时候,整个都愣在那个地方了。”为什么?我说:“我当时没有想到外面是这样一份场景:下面很多人在喊,说‘你说句话,你说话!’。”

我出舱之后,我说的第一句话,我说:“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所以我们讲:人()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我们工作当中的自己的一种责任。我们对待自己,要有超越的精神。对待事业,要有执着的精神。对待人民,要有感恩的精神。对待我们祖国,要有奉献的精神。

那么,我想在这里呢,也和我们的青年朋友们一起共勉:让我们为了我们自身的这份责任,带着我们这份责任去工作、去生活,创造我们的未来!

谢谢!

3、开讲啦李小鹰演讲稿:责任在肩,榜样在前

开讲啦李小鹰演讲稿:责任在肩,榜样在前

我是从1973年开始走上医学道路的,到现在已经四十三年了,我一直在临床一线。我们现在都在说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好医生,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医生呢?我想给大家说一说我的体会。首先呢,作为一个好医生,我觉得他必须是病人第一的。病人第一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要知道病情就是命令,争分夺秒,这对我们这个职业太重要了。

我有一个病人,她是一个江西的农民,来看病的时候七十五岁,她之所以来看病是因为血压太高了,一百八到二百。她去了很多地方看过,从江西的县城到省城,这个病人我看了以后呢,分析了一下,她可能是一个不典型的原醛,后来就给她按照这个实验性治疗就好了,所以她非常感激。那么一直在我这儿看有五年的时间,每年春节她都要回去,都要到我这儿查一查。她就说李主任,只要你说的我都听。过了好几年,她有一次来看病跟我说,主任,我孙子考上大学了,你看看他的通知书吧。因为你知道我特别忙,病人都在旁边围着,我就是低着头在写,我说我不看不看,真的没时间。完了她女儿就推了我一下说,主任你看看吧。她说我们走到地铁站了,我妈非要回去拿的。我这才抬眼看到顾阿姨的表情,一下僵在那儿的一个表情,手都伸进了书包又停在那儿,我一下有点过意不去。我说我看看,她马上就笑了,拿出来一个复印件,她当时是非常幸福的。

后来她八十岁了,有一次她女儿推着她来的,来了她女儿发了一个短信:肝癌晚期,保密。她来了就跟我说,李主任,我血压最近又不好了,我在那社区医院他们没调好,说光给我吃止疼药,因为我最近肚子疼。我说他们的药是对的,她说那好,你说对就对,我就这么吃。然后又过了几个礼拜,她女儿给我打了个电话,那个时候我正好特别忙,她说主任,我妈要见你,我说她见我干吗呢?她说她有话要跟你说,我说这样子吧,下午四点以后,结果那天我就忘了。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一看手机,她女儿有一条短信说,李主任,你一直没来,我妈说你肯定有大事,我们就走了。

然后再过了一段时间,她女儿来的时候戴着黑纱,我看门诊,她特意来的,她说李主任,我是想告诉你我妈走了。我说啊,我说她走了,她走的时候痛苦吗?她说不痛苦,她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了,她就等于下了决心,平静地对待死亡,不吃别的药,除了止疼药,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后来我说,那她临走有什么话吗?女儿说她只说了一句话,就是没能见到李主任,这句话她说了两遍。我当时心真的是揪起来了,而且半天没说出话来,因为我一直在想那天,你知道那天是下着雨的一天,如果我们的传达室很挤的话,她只能在外面打着伞等着我,坐在轮椅上,八十岁的肝癌晚期的老人,等了两个半小时,所以我非常不过意,而且顾阿姨她想跟我说什么呢?我在想,她可能想告诉我,他们都瞒着我,其实我知道了,但是也可能她什么都不想说,她只是想临走以前看看我。

这件事我在脑海里,以后回想顾阿姨,她是那么乐观,她的孙子考上大学,她是那么信赖我,希望跟我去分享。可是我怎么对待的,我忽略了这一切,我在自责,我在想我自己,我很对不起顾阿姨。如果她能够听到我说话,我一定要告诉她,顾阿姨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知道,我非常钦佩你的决心,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你是一个大写的人,我非常敬重。我希望她能听到这些话。

开讲啦李小鹰演讲稿:责任在肩,榜样在前(210期)

实际上不能总是拿忙来推卸责任,有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的,可是我们没有做到。实际上牟老牟善初说了一句话,他说医生最高的奖赏就是病人的信任。牟老呢,他是我们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牟老的故事。那是1992年的一个冬天,下着大雪,一个深夜,我在抢救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病情很复杂,我们抢救到两点钟的时候,病情还没有好转。这个时候,因为牟善初牟老,他是医疗组的组长,我就给他打了个电话。然后牟老说,你赶快去看我桌上那个书里面夹了一张酸碱失衡的检查表,他说你先看一看那个。完了我就赶快去把那个表拿出来,我刚拿出来我就想到,牟老可别出来了,我赶快打电话,结果接电话的是他的老伴儿,她说他已经走了,您知道我为什么担心吗?他曾经摔倒过的。因为从他们家出来有个拐弯,有个小路,他曾经摔倒过,他有青光眼,所以我就早早地在电梯等着。因为我们病房在十一层,我看着电梯一层一层一层上来,到了十一层,电梯一打开,牟老穿着一个羽绒服,上面全是雪,厚厚的,我再看他的鞋呢,他穿了一双单鞋都已经湿透了,他都没有来得及穿双棉鞋。他把衣服脱下来就说,快点把病人情况说一下,然后就到病人身旁听,然后分析,带着我们一起抢救。两个小时以后,这个病人慢慢地就转危为安了,一直到天亮,大雪也停了。四点多钟的时候,我们送牟老走,其实电梯已经开了,牟老又把电梯关上了。他回过身来跟我说话,他说小鹰,你要记住,在抢救中学习,抢救是最好的学习。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医院是很多的。苏鸿熙苏老,他是我们国家胸心外科的创始人,他也有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故事。有一天夜里,一个病人急救,打电话说苏老,病情非常危重要急救,苏老立刻就冲到病房,要知道他连袜子都没穿,蹬上鞋就往外跑。经过那么黑的楼道的时候,一只鞋就掉了,他连鞋都没捡,就光着一只脚跑到了医院,跑到了手术室。等上手术的时候,大家穿手术衣,才发现他其实只穿了一只鞋,后来病人救过来了,大家说你是“赤脚医生”。苏老说我是半赤脚,因为我那只脚还穿着鞋呢。

苏老,他是我们胸心血管外科的奠基人。苏老当时在美国学习以后要回来,他买了两台心肺机。当时呢,美国是不想让他走的,而且他当时已经跟一个美国姑娘结婚了,当时怎么回国呢?他用了这样的办法,他们先到加拿大去,然后他们把心肺机寄到伦敦,让他的妻子先到伦敦去接收这个心肺机,然后苏老到伦敦去会合。他们到伦敦会合的时候,非常兴奋,但是他们手里已经没有钱了,他们就到了中国驻英国的大使馆,当时大使馆给他们办了机票。回到国内,苏老带着一腔报国的热情回来,就开创了我们的心肺外科。1953年美国做了第一例心房缺损的手术,苏老在那学习以后,他学成回国。1957年的7月,他进行了第一次的动物实验。1958年6月26号,做了第一个病人,是心室间隔缺损,六岁的,那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例。在世界上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当时只有美国和德国做过,我们是第三,我们只比美国晚了五年,现在这种手术在我们的国家里,已经有六百多家医院是可以做的了。

其实二十五年来,牟老在那个大雪的夜里对我说的话,我天天都记在心里的。因为他的榜样的作用,四十多年来,我作为医生,从临床医生到主治,我遇到无数次的电话,我们都做到了随叫随到,其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当医生是很累的,也许在座的医生会知道,不是一般的累,有的时候是精疲力竭的。有一次我记得那个星期是很忙的,连续四个夜里都半夜叫起来,白天也不能休息。两天、三天到第四天呢,就醒不来了,电话响了两次,就是睁不开眼,然后使劲睁开眼坐在那儿,就不知道这是哪儿了,有这样的。但是我很快就冲出家门了,为什么?我觉得有两个动力,第一是责任在肩;第二是榜样在前。我会一下子就想起来这些老师们,他们的榜样的作用,我们觉得我们真是没有任何理由不向他们学习。我觉得人是这样,你在艰难的时候,你一定要比较一下,常常通过比较,你就会心情开朗了。总有比自己更难的人,总有比自己更难的景况,所以只要有榜样,有责任,你就会一下开朗起来。

我刚才说到了争分夺秒有多么重要,我们的这些老专家们,他们就是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一切都重要,病人一发生问题立刻就冲出去。那么我们一代一代把这种作风已经都传下来,也是有二十年时间了。有一天都六点多钟了,因为我管病房,交接班是不太安全的时候,所以我每次晚下班。那天是六点半,正在要脱白大褂的时候,就听到走廊一声喊声,声嘶力竭地喊,我立刻把这个白大褂穿上就冲出来了。一个病人猝死在厕所里,我冲进去的时候,心跳、呼吸都没有了,就立刻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一边大声呼叫。很快人就都到了,连上了心电图一看,是个室颤,当时就抢救过来了,那么病人就复苏成功了,我们把他抬到床上。后来继续在抢救,病人醒了,因为时间短,他的第一句话说,我怎么了?他的老伴在旁边早就泣不成声了,而我们大家都笑起来了,要知道这个病人当时七十五岁,他后来又幸福地活了五年。这是我觉得非常成功的一个病例。生死,生死就在一瞬间,一个好医生必须有这样的一个意识,这是我们不同于其它职业的。

一个好医生,还有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对病人的爱心,对病人的大爱,这是我从这些老师们身上真正体会到的,而且始终是觉得有差距的事情。

叶惠方是妇产科的老教授,她是林巧稚的学生。有一个病人呢,是先天性的肛门闭锁,就是说一生下来没有肛门。这个病人呢,他们是从苏北来的,家里非常穷。叶老师就把他们一家三口让到她的家里住,管吃、管住、管医疗、做手术。假肛第一期做完了以后,大便很多,很臭的,她一点都不在乎。一个多月以后,病人好了出院了,但是一年以后做第二期手术,又住在她的家里,经过了治疗以后,一个多月又出院了。在临出院的时候,一家三口泣不成声,长跪不起,他们感谢叶老师。而且叶老还写了一个遗嘱,我们说这叫生前遗嘱吧,她是这么写的,她说,我老了,随时可能就不行了,如果我不行了,希望组织上不要无端地去抢救我,不要花费那么多的钱,她说我的遗体,如果还有研究的价值的话,就先捐给301医院,如果301医院不需要的话,就看北京哪家医院需要,就交给他们好了。

这些前辈们,他们把自己的一生交给祖国,为了祖国的科学发展,鞠躬尽瘁,流尽最后一滴血,一滴汗,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我一直觉得我很幸运,我能够在这样的一所医院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听到了这么多,看到了这么多,亲自接触了这么多的老教授,老专家,对我们是非常大的鞭策。到现在四十三年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已经是一个好医生了呢?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跟这些大师们相比,跟这些老师们相比,我们真的还差很多,可是我们一定会像他们那样做下去的,一定会做最好()的医生,谢谢大家!

【开讲啦李小鹰演讲要点】:

1、我们现在都在说不忘初心,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好医生。

2、这件事我在脑海里,以后回想顾阿姨,她是那么乐观,她的孙子考上大学,她是那么信赖我,希望跟我去分享。

3、四点多钟的时候,我们送牟老走,其实电梯已经开了,牟老又把电梯关上了。他回过身来跟我说话,他说小鹰,你要记住,在抢救中学习,抢救是最好的学习。

4、等上手术的时候,大家穿手术衣,才发现他其实只穿了一只鞋,后来病人救过来了,大家说你是“赤脚医生”。

5、我觉得人是这样,你在艰难的时候,你一定要比较一下,常常通过比较,你就会心情开朗了。总有比自己更难的人,总有比自己更难的景况,所以只要有榜样,有责任,你就会一下开朗起来。

6、这个病人呢,他们是从苏北来的,家里非常穷。叶老师就把他们一家三口让到她的家里住,管吃、管住、管医疗、做手术。

4、开讲啦王陇德演讲稿:你有责任让自己健康

开讲啦王陇德演讲稿:你有责任让自己健康

尊敬的各位年轻人,大家好。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讨论健康问题。咱们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已经确定了建设“健康中国”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我们国家今年第一次召开了卫生和健康大会,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也就是说现在要维护国民健康,仅靠卫生系统是不行的,我们有许许多多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减少人群患病,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我们现在现存什么主要问题呢?我想问问在座的朋友们,知道我们现在国民第一位的致死疾病是什么病吗?中风!中风是国民致死的第一位原因。很多人都见过中风病人,要么偏瘫,要么失语,不能说话,要么失明,看不见了,是非常严重的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那么像中风,它有许许多多的危险因素,第一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另外还有像动脉硬化、糖尿病也引起中风。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慢性病调查和分析,他们认为如果中国现在慢性病控制的这些状况不改变的话,到2030年中国将会有 3100万的中风病人。我们现在有多少?1100万的中风病人。如果发展到3100万,大家想想,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社会,还能承受得了吗?

我去年到云南一个市去做义诊,看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五十一岁的男性。这个病人因为中风已经昏迷两个星期了,旁边看护他的是他的女儿,还是一个护士。她告诉我,她父亲有高血压,平常控制不太好,家里人也不让他喝酒。那天家里没有人,他在家里自己悄悄地喝了点酒,突然血管破裂中风,这种植物人状态应该说很难恢复了。去年我们还连续碰到几个三十多岁的人中风,有一个年轻人三十一岁,也是多年的高血压,突然中风,中风了以后就昏迷了。我们在北京抢救他三个多月,没抢救过来,他走了。但是他留下了一个十个月的孩子,您说这个孩子怎么办?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本身就是失独家庭了,那么大岁数也带不了了,母亲还年轻,母亲要另组家庭,这个孩子十个月就是后父亲了。您想想这对孩子一生的打击将会多么严重。这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天之灵还有意识的话,他一定会后悔。我为什么没有管好我自己的身体,而让我的孩子十个月就没了父亲。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对家庭有责任,对子女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早地来关注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以便能够承担起我们应该能承担的责任!

疾病这样流行,什么原因?我们现在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风险?很重要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身体超重、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现在基本上,国民已经是30%的超重,10%的肥胖。还有孩子的问题,孩子基本上也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像北京的话,超重肥胖的 6到17岁的儿童已经占21%,而且孩子一旦胖起来,减下来很困难了,基本上他一辈子就带着残疾了。美国现在已经注意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它的孩子超重和肥胖已经超过30%了。奥巴马总统亲自成立了一个应对儿童肥胖问题办公室,一些主要的国家部委都参与。他们要用一代人的时间解决儿童肥胖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这是对他们民族将来最大的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全球的研究。它认为对于健康和寿命来讲,影响最大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怎么吃饭?我们以往专家给大家讲说,这个东西吃200克,那个东西吃300克。那么您知道多大是200克,多大是300克呢?它不好实际操作。我们要指导大家来做运动、吃饭,你就得让大家能够直观地去把握。最近几年,我就一直在推广什么呢?十个网球的原则。网球大小,比我这拳头小一点,和你们那中等身材的女同志的拳头差不多。

一、二、三、四加起来十个网球,分一天四大类食物:每天不超过一个网球的肉;两个网球的主食,那就大概一天五两主食;保证三个网球的水果,中国人吃水果太少太少,我们全国调查人均四十五克,不到一两,国际上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大人群的研究,表明了经常吃水果的人,冠心病、中风、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所以要把水果作为我们每顿饭的必备食物;不少于四个网球的蔬菜,蔬菜您可以使劲吃,它里边很多纤维素,对健康很有好处。好了,一、二、三、四加起来十个网球,简单吧!只要你吃好了,食物多样化做到了,你不需要任何补充,不需要许多我们现在所谓的营养品,没有任何证据的营养品来补充。

患慢性病风险的另一个方面是什么呢?很重要的方面,缺乏运动锻炼。缺乏运动锻炼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全球第四大死因,前三大死因是血压、吸烟、高血糖,第四大死因就是缺乏锻炼。每年全球有三百多万人因为缺乏锻炼而死亡,而我们现在国民的锻炼率,符合要求的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而且经常锻炼的是什么人呢?您看公园里跳操的都是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而我们中年人是人群里边锻炼率最低的人群。我想问问在座的同志们,锻炼每周超过三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锻炼强度相当于快走,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同志请举举手。有的同志说遗传,我这个遗传就是让我发胖的原因,而遗传占多大比例呢?只有15%。我们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您把一个具有肥胖基因的人放到非洲那个战乱环境里,让他成天吃不上喝不上,他能胖得起来吗?胖不起来,他没那个基础啊!

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调整,得出什么样的效应呢?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可以预防55%的高血压,这55%的高血压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因为有一部分高血压是其它脏器的疾病引发的,那不包括在内。

另外还可以预防什么呢?40%的肿瘤,这是全球水平。对我们国家来讲,中国的肿瘤 60%是可以预防的,因为中国的肿瘤大部分是生活习惯和感染性因素。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颤颤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纤维是人生下来是多少条,每个人就是多少条,固定了,然后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如果您不刻意锻炼肌肉的话,逐年丢失,逐年丢失,丢的速度还很快,到75岁,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没了。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美国心脏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都第一次在它的保健指南里提出,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周也应该做两到三次,八到十种的力量锻炼。

很多同志一说就会想到健身房,那么实际上是不是需要一定到健身房去呢?不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锻炼。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现在一起来做一做锻炼,好不好?

观众:好!

那么我请大家起立,根据肌肉的不同部位,先做三角肌,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倒三角形,对不对?前束、侧束、后束。我们先来做前束,两个脚分开一点,好,前平举,举起来快一点,放下来慢一点,对。我刚才跟贝宁说了,每个动作四组,每组争取做十到十二次,是不是?

好,前束做了,我们再来做侧束,太密集打架。

再来做后束,如果腰比较好的同志,后束可以弯腰做,是吧!

后束可以弯腰做。那么三角肌做了,下面咱们做什么呢?做肩关节。放到肩上,举起来,抬头看,解决颈椎问题,曲肘,拉直了,曲肘拉直,这是锻炼哪块肌肉呢?这是锻炼我们胳膊后面这块三头肌。美国好多妇女羡慕奥巴马夫人这块肌肉,说你看人家的肌肉多有劲!我这像蝴蝶翅膀一样,都是肥肉。这个动作就是锻炼三头肌。

好,咱们现在放下来,再锻炼二头肌,前面这块肌肉,这块肌肉,二头肌,对!二头肌。

好,咱们再来锻炼前臂肌和腕肌,放平,伸,前臂放稳当了,只做腕部,翻过来,曲,一个动作连续拿起来八次,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不能固定公斤数,但是你连续拿起来八次,就是符合你的身体重量,如果你要拿的重,你可以做腕肌的时候,坐下来,这样就可以锻炼腕肌,谢谢!好,那么咱们上臂的肌肉每一部分都锻炼到了,全臂的肌肉怎么锻炼?很多同志会打太极拳吧。

好,做云手,右侧到左侧来,翻掌,眼睛盯着看,做云手,好,上臂就锻炼完了。

下边咱们锻炼什么呢?胸大肌,这是很大的两块肌肉对不对?男同志有胸大肌,体现着阳刚之气!你们女同志也很重要,你们不讲究胸部挺吗?你胸大肌多了,你不就挺了嘛,对不对?

好了,咱们怎么做呢?躺着,谢谢,躺下来,我来侧着做,躺下来,把它放到胸前,举起来,拉开,合上,拉开,合上,收回来,举起来,收回来,举起来。

好,侧拉,侧拉,侧拉,这三个动作是锻炼胸大肌的。好,咱们上肢做到这里,那么下边咱们做什么呢?做仰卧起坐,你躺下来,然后膝盖略为弯曲,手放在耳后,但是不要掰头,掰头会损伤颈部,那么收起来,肩胛骨的下角离地就可以。

肩胛骨的下角离地是你真正在锻炼腹肌,如果你全起来是股四头肌后半部,它起作用了,所以只要肩胛骨下角离地就可以。那么直起是锻炼腹直肌,腹斜肌是躺着,腿侧过来,这样收,明白吗?这样收你腰就细了!大家请坐,谢谢!

那么总的来讲,国际上提了十六个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很多同志说,这需要毅力,我这人没毅力。是不是?实际上,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坚持三个星期,初步成为习惯,三个月,稳定的习惯,半年,牢固的习惯。大家()都行动起来,把自己的健康保护好,同时,还有一个意义,您在您的工作岗位上,您能为国民健康做点什么?健康入万策,所有部门的人,都对健康有责任。比方说,教育部门能不能把这些健康的必备知识教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所以我们每个人对国民健康应该说都有责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小康。只有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健康中国”的目标才能实现。我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谢谢!

【开讲啦胡旭东演讲要点】:

1、知道我们现在国民第一位的致死疾病是什么病?中风!中风是国民致死的第一位原因。

2、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对家庭有责任,对子女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

3、一、二、三、四加起来十个网球,只要你吃好了,食物多样化做到了,你不需要任何补充,不需要许多我们现在所谓的营养品,没有任何证据的营养品来补充。

4、缺乏运动锻炼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全球第四大死因,每年全球有三百多万人因为缺乏锻炼而死亡,而我们现在国民的锻炼率,符合要求的锻炼率非常低。

5、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如果您不刻意锻炼肌肉的话,逐年丢失,逐年丢失,丢的速度还很快,到75岁,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没了。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

6、我们每个人对国民健康应该说都有责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小康。只有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健康中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