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除了自己没有对手_致敬对手:假如你没有强悍的对手,那怎么可能成为绝世的高手?

1、曹国伟:除了自己没有对手

曹国伟:除了自己没有对手

西方有一句谚语:“若想创造一个世界,必先毁灭一个世界。”你很难判断这句话是赞美,还是批评,尤其是当人们用它来评价新浪ceo曹国伟时。

这个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一手缔造起“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上海男人,很爱破旧立新。从最初不遗余力掌握控股权,到几次轰动全国的收购案,再到执着地推进博客、微博,曹国伟频繁地游走在成与败的边缘。2011年,新浪市值接近500亿美元,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新浪微博内容缺乏监管”、“新浪成为曹国伟一个人的公司”、“管理层卖出公司股票套现谋利”……面对这些争议,近年来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的曹国伟破天荒地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坐在了一起,一一澄清。

12年做了三件事

时至今日,所有资料对曹国伟前46年的描述不过寥寥数语:1965年11月10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新闻系、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财会系,曾先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和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中国互联网的大人物曾经是一个留着长发、穿衣不着调、不断旷课的“叛逆分子”。英国《金融时报》旗下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曾是曹国伟的大学辅导员,在他眼中,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自信但不张扬;善于适应环境,灵活变通。如今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并不吃惊。在同龄人中,他很优秀,自理能力强。”张力奋口中的“同龄人”,可能指的就是曹国伟的同学王长田(光线传媒(300251)总裁)、裘新(《解放日报》总编辑)、曹柯(《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等等。这些人如今都是中国传媒界的知名人物。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兴起,有“中国it之父”美誉的四通集团老总段永基,决定让他最得意的门生王志东把自己刚刚收购来的华渊网改成一家可以和搜狐抗衡的门户网站。于是,新浪在美国的一家仓库里成立了。此时,曹国伟正打算离开普华永道,他打电话给时任新浪首席运营官茅道临:“我想换个工作,现在硅谷有两家大企业找我,你说我该去哪?”茅道临斩钉截铁地说:“你来新浪吧!”考虑了两天,曹国伟走进了新浪在美国的“仓库”,从财务副总裁一直干到首席执行官。

经过12年的努力,曹国伟确实创造了新浪的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件事。

第一,统一股权。自成立之初,新浪就大规模引入美国投行资本,股东之间利益纠结,连创始人王志东都因内斗被驱逐。进入21世纪,新浪ceo一换再换,连员工都记不清曾有多少个老板。杨澜夫妇的阳光传媒、陈天桥的盛大集团、郭广昌的复星集团都曾经带钱带人乘兴而来、扫兴离去。最终,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通过增发股本等形式,收购本公司股份,实现控股权,使新浪真正成为了“新浪人的公司”。当时,他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说:“从此我们就是创业者。”

第二,持续增收。做财务官的时候,曹国伟最爱并购。通过收购短信服务商广州讯龙、移动增值服务供应商深圳网兴,新浪在短信和无线增值业务方面收入暴增。2003年收购讯龙几个月之后,新浪就超过了靠短信起家的网易,股价由收购前的7美元,一路攀升到数十美元。2004年,曹国伟开始做运营官。那时,新浪广告出现瓶颈,收入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曹国伟一上任就撤换了广告部门大部分员工,组成了自己的“曹家班”,并大举进军无线广告业务,半年就赶超了搜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新浪广告增加66%。

第三,创造新品。很多人评价曹国伟最珍爱两个作品,一是博客,二是微博。2005年推出博客时,新浪几乎将所有的人力财力都投了进去。国内同行评价曹国伟“疯了”,美国硅谷则将他视为“中国的扎克伯格”。但这一新生事物很快被接受,到2008年,新浪博客每天访问量超过350万次,并逐年递增。2009年,曹国伟又将微博视为“新浪的未来”,甚至放言要将中国引入“微博新媒体时代”。现在,新浪微博每天的发送量超过2500万条。

当然,绚丽的成绩单下,也一直伴随着各种负面的新闻。新浪微博将“郭美美事件”、“故宫建福宫事件”等社会话题未经筛选、没有保留地传递给公众。在推进新浪股权改革初见成效之际,新浪股价忽然大跌,外界关于“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操纵股价、卖空股票、套现谋利”的质疑不断。更有甚者直接抨击:“现在的新浪就是曹国伟一个人的公司,‘曹氏标签’充满了个人化、垄断化的色彩。”

“无论如何,我都欢迎政府监管”

环球人物杂志:新浪微博做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您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曹国伟:在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新浪是第一家做微博的。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想模仿“推特”的模式,但我们没有去复制,而是根据中国网民的习惯和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尽管“推特”是全球第一家微博,但我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一句,新浪微博和它完全不一样。我们的产品比他们更完整更成熟更好。一个产品的成功,创新十分重要。我们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

环球人物杂志:最近,新浪微博饱受争议,很多人对其没有限制的内容发布模式颇有微辞。您怎么看?

曹国伟:新浪微博是一个开放的载体,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浪由一个传统门户网站向互联网互动平台的迈进。但是在中国,任何一种互联网产品,不论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博客,还是微博,都必须做到对内容负责。我们都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净化。我要声明,“新浪微博没有任何特权之处”。(名人名言  )一方面,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平台,让用户在这里能够很好地分享信息和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完善运营经验,让这个平台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环球人物杂志:您会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吗?

曹国伟:无论如何,我都欢迎政府监管。这是应该的。

环球人物杂志:业界普遍认为微博已经成为新浪最大的增长方式,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曹国伟:现在很多人关注新浪微博,微博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肯定要抓住这个趋势。但是,新浪可不仅仅只有微博!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新浪式三部曲’”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很多人质疑新浪贴上了“曹氏标签”,您个人化的很多东西影响到了公司业务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曹国伟:外界有这样那样的说法,我不会太在意。新浪有自己固定的管理团队。从1999年我来到这个公司,就一直致力于为它服务。我只能说,现在新浪发展得很好。

环球人物杂志:2006年您做ceo之后,新浪一直快速发展,您能介绍一下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吗?

曹国伟:特点就是我们有每一阶段的规划,每一次规划我们都做得踏实、扎实和坚实。新浪第一步是新闻和内容的高度完善整合;第二步是博客时代,给每个普通用户发布内容的机会;第三步是微博时代,就是解决传播问题,创造、分享、按照社交关系传播信息。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新浪式三部曲”。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说“内容是新浪的灵魂,广告是新浪的营生,微博是新浪的招牌”,您同意吗?

曹国伟:我只能说,在新媒体的这三个阶段,新浪坚持不断延续、不断提升。新浪一直走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沿。我最关心的就是用户需求的变化、技术产品的趋势以及适时创新的能力。

环球人物杂志:您如何看待竞争对手,比如搜狐、腾讯?

曹国伟:昨天,有一个合作伙伴、投资人发了一条短信给我。里面是一条流量网站的链接,我打开一看,新浪微博在中国所有类型网站中排第九位。前面是搜狐、腾讯、网易什么的。我今天一看,已经超过搜狐上升到第八位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网站排名。

环球人物杂志:前不久,您曾说过“免费时代就要终结”?

曹国伟:是的。无论是微博还是其他产品,只要是互联网行业内的,未来都会迎来付费的时代。我们期望在这个时代到来之前,能在微博平台和无线增值服务以及广告结合方面做出创新。

“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要套现的计划”

环球人物杂志:有媒体报道您和高盛签订了一份合同,要出售新浪股票,新浪股价也因此下跌。有人甚至认为这是您所在的管理层卖空新浪的前兆。对此,您如何回应?

曹国伟:我不想多说什么。新浪股价下跌是因为前期涨得太高而已,国内其他公司都有这种情况。新浪控股和其他公司签署协议,不是为了减持股票,而是为了管理控股层。新浪控股近期也没有任何要出售剩余股票的计划。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对新浪的不实报道,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要套现的计划。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下一个12年,您会将新浪带到什么位置?

曹国伟:我基本不去规划未来。当然,如果你问我未来12年,我希望新浪能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新媒体平台。我希望,未来新浪依旧能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面。

环球人物杂志:今年4月,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这个荣誉,您自己怎么看?

曹国伟:我本身知道这个消息是晚于大多数人的。能够获得这个荣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浪的影响力而不是我个人。他们是看中了新浪这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对社会的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国内外的用户对我们的肯定。

环球人物杂志:您以前是新闻人,后来变成了管理者。在角色的转换中,哪些经验或特质让您获得成功?

曹国伟:我觉得,每种经历和性格特点都对现实的事业有促进,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联系。新闻从业的背景和履历让我有很强烈的媒体情结。当然,我不是去采访、写稿和编稿,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经营好一家媒体。另外,那段做财务的经历,也让我思维更加严谨、有逻辑,我更加理性地理解了媒体行业。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把媒体业务和商业经营结合起来,统筹应对我现在的工作。

2、致敬对手:假如你没有强悍的对手,那怎么可能成为绝世的高手?

致敬对手:假如你没有强悍的对手,那怎么可能成为绝世的高手?

文/拾遗

1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给美国总统布什打电话:“恭喜您,你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对手。”布什先是一愣,随即明白此话之意。

美国有句格言:“没有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美国是一个需要敌人的国家。美国的战略文化,就是制造对手的文化。所以,它总是在不停寻找“敌人”,不停疾呼“威胁”,不停渲染“危机”。可如今苏联解体了,美国失去了最强大的对手。

戈尔巴乔夫说“恭喜”,意即“美国将从此走上衰落之路”。果不其然。以至于后来克林顿当总统后,不小心脱口而出:“啊!我想念冷战。”想念冷战,就是想念对手。

2

诸葛亮和司马懿死后,“三国”的精华已尽,再也没有打动人的地方,后面的故事只是一列熄火的列车向前滑行而已。

诸葛亮和司马懿,既是天敌也是情人,诸葛亮一死,司马懿也就多喘了几口气。一个伟大的对手消失以后,另一个对手立马失去支撑,他的生命和精神很快虚脱。

光绪与慈禧也是如此,光绪死了以后,慈禧过了一两个小时就死掉了。一个伟大的对手,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资源。

有对手才有方向,有对手才有动力,有对手才有差距,有对手才有坚持!对手没了,大梁也就没了。

3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墓地,回头对随从讲了一个故事:“郢地有个人用白泥涂在鼻尖,像苍蝇翅膀一般大小,让一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着白粉,郢人站在那纹丝不动,面不改色。白粉最后被削得干干净净,而郢人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

宋元君听说此事,将匠石叫来,‘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确实能够砍削鼻尖小白点。但可以搭配我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庄子讲完故事后,一声长叹:“惠子死后,我也找不到可辩论之人了!”

庄子和惠子漫步濠河桥上。庄子说:“鱼游得那么从容,很快乐啊。”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说:“您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惠子说:“我不是您,当然不知道您的感知;您不是鱼,所以您也不知道鱼的快乐。”此等辩论,从此成为绝响。

4

北宋曾有两个名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两人互不相让,拼死相争。斗争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被赶下宰相宝座。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说:“其人品、能力、文学超绝。”正因得王安石如此评价,司马光虽失去皇帝信任,但仍得以“退江湖之远”,锦衣玉食。

王安石上台后,强力推行改革,不料触动当权者利益,招致一片弹劾声。皇帝只好将他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相。墙倒众人推,很多人跳将出来,向皇帝告王安石的黑状。皇帝听信谗言后,征求司马光意见。司马光回答:“其胸怀坦荡,有古君子之风。”皇帝感叹:“卿等皆君子也!”

真正的英雄,对于对手有充分的尊重,甚至是惺惺相惜。

5

大哲学家g·a·科亨,是位左派学者,专教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这辈子最大的论战对手。就是哈佛大学教授诺齐克。诺齐克主张自由的市场和无政府主义,写下了一系列主张极端自由主义的论著。科亨非常不同意诺齐克的观点,但他的反对,不是骂对方脑残,也不是禁止学生去看他的东西,而是把诺齐克的书当作经典来读。划线、做笔记,读烂一本,再买一本。

为什么科亨这么认真?因为他知道诺齐克是他真正的对手,对待真正的对手,要有伟大的尊重,“只有了不起的对手,才能激发我,让我发现过去所不知道的盲点,以及可能照顾不及、思虑不周的地方,逼迫我完善自己的想法和理论。”

他俩的辩论,是那么地客气和儒雅,他俩私下跟弟子们谈到对方时,也从来不会出言不逊。最后,两人都写出了属于世界的经典名著。

人生需要对手,棋逢对手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伟大的人,离不开伟大的对手。只有对手更强大,一个人才会更卓越。

6

2002年,世界拳王争霸赛。对阵的两个优秀拳手,一个叫卡非拉,35岁。一个叫巴雷拉,28岁。前6个回合,两人打得难解难分。第7回合,卡非拉明显体力不支,被巴雷拉连续击中头部,鼻青脸肿。短休时间,巴雷拉向卡非拉致歉,他用毛巾擦去卡非拉脸上的血迹时,一脸歉意,那神情仿佛受伤的是自己。

两人继续交手。卡非拉又一次被巴雷拉击倒在地。裁判开始报数:1、2、3,3还没出口,巴雷拉就把卡非拉拉了起来。双方继续交战。最终,卡非拉以108:110负于巴雷拉。观众涌向巴雷拉,向他献花致敬。但巴雷拉却拨开拥挤的人群,走向被冷落的卡非拉,把鲜花递给他。

两人紧紧抱在一起,相互亲吻被击中的部位。卡非拉向巴雷拉祝贺,一脸由衷的笑容。他将巴雷拉的手举过头顶,向全场致敬。这就是肝胆相照,这就是惺惺相惜。巴雷拉说:“他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我的敌人。没有强大的卡非拉,就没有强大的我!”

想要打败对手,先得学会尊重对手。

7

日本战国时代,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是宿敌。两人五次决战川中岛,血流成河。信玄的领地是距离海很远的山国,要仰赖东海道的北条氏供给食盐。北条氏虽没有同信玄交战,但想用禁盐贸易来削弱他。没想到,谦信竟然送盐给信玄,“我与公战,以刀剑而非食盐。”

多年之后,信玄大病,临死前,他把接班人武田胜赖叫到身边:“我死后,你不要再和谦信公开战,他重情重义,也不会为难你这个小辈,但是我,这辈子不可能向那家伙低头!”话毕,信玄与世长辞,得知信玄病逝的消息,谦信毫无惊喜,反而流泪说:“我失去了这一生的对手。”谦信发誓再不与甲斐武田氏交战,果然,直至病逝,他再没有进攻甲信。

这世上不但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有肝胆相照的仇敌。最伟大的对手,亦是最相惜的知己。正如古龙所说:有资格做你对手的人,才有资格做你的知己!

8

公元272年,爆发了著名的西陵之战。东吴西陵守将步阐,率部降晋并献城。吴主闻讯,急派大将军陆抗去讨伐。晋武帝则派车骑将军羊祜支援步阐。羊祜打算用船运粮前往江陵。哪知陆抗早已料到这一步,便命人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吃了陆抗的亏后,羊祜总结教训,不再轻敌,与陆抗展开谋略之战。

但两人斗着斗着,都喜欢上了对方。虽没有把酒言欢、促膝长谈的机会,但却真的都把对方当成了朋友。每次和吴人作战,羊祜都提前告知,从不搞暗中偷袭的勾当。

有次,羊祜兵将在边界抓到两孩子。一问,其父都乃吴国军中大将。羊祜立马下令,把孩子送了回去。羊祜所率军队路过吴国时,收割田里的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算好价格,用绢帛偿还。打猎时,羊祜告诫部下,不许越界。如有鸟兽等猎物是吴国人先打伤的,跑到这边被擒获的,要还给人家。吴国人因此十分尊敬羊祜,称他为“羊公”。

有一次,晋军使者来访,陆抗问:“你家主帅酒量如何?”使者说:“酒量不错,但只喝上好的酒。”陆抗取来一壶酒:“这是我珍藏的美酒,你带与羊公。”羊祜得酒,开壶便喝。部将劝阻:“此酒恐怕有诈。”羊祜大笑:“陆抗哪里是下毒的小人。”

有一次,陆抗使者来晋营。羊祜问:“陆将军可安好?”使者说:“主帅卧病数日了。”羊祜说:“我有一丸好药,你拿去给他。”陆抗得药,仰头便服。部将劝阻:“此药恐怕有诈。”陆抗大笑:“羊公岂会是如此小人。”

每一场伟大的战役,都有一对伟大的劲敌。每一场传奇的人生,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真正的对手,一定是亦敌亦友。肝胆皆冰雪,表里俱澄澈。

9

百事可乐最初70年里,一直是个地方性饮料品牌。直到它找准了一个对手——老牌的可口可乐。一个相称的对手的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产品的市场定位过程。研究可口可乐这个对手后,百事制定了“年青一代”的品牌策略。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启。

后来,经济学家评论说:“百事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了一个成功的对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很多企业正是因为强大对手的存在,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快餐行业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如体育用品的阿迪达斯与耐克,如汽车行业的宝马和奔驰。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说:“对一个产业和企业家而言,最具危机的,不是看到对手的强盛,而是目睹对手的衰落。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预示着一个产业正走向夕阳,或市场竞争方式的老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伟大的企业,要以能拥有伟大的对手为荣,永远不要试着去消灭你的对手,甚至还要主动培植一个强大的对手。

马云说:“要成功需要朋友,要有巨大的成功,需要伟大的对手!”小胜靠朋友,大胜靠对手。

10

公元前638年,宋楚展开泓水之战。十一月初一,两军对阵泓水。宋军已排好阵势,楚军还没渡过河。子鱼建议:“乘他们还没完全渡河,赶紧出击。”宋襄公说:“不可以。”

楚军渡过河,还没摆好阵势,子鱼建议:“此乃良机,赶紧进攻。”宋襄公说:“不可以。”等楚军摆好阵势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寡不敌众,惨败而归。

吃了败仗后,面对主将的埋怨,宋襄公说:“仁义的人,不会因对方还没排好队列就突然偷袭,不会杀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会俘虏头发花白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领袖读到这段历史,信笔批下一句著名语录:“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其实,不是宋襄公蠢,而是因为讲“礼”,是那个时代的战争规范。在春秋时代的上层社会中,“礼”如同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就如同今天的“钱”一样。

讲规则、守信义,那是一种贵族精神。正是因为倡导“不要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中国的贵族精神从此终结。于是,在商场、职场、学术场,“挖墙脚”、“射暗箭”、“使绊子”,日渐流行成了“不二法门”。讲规则、守信义的人成了傻子,射暗箭、使绊子的人成了英雄。

11

在这个缺少贵族精神的时代,我们需要呼唤与尊重“伟大的对手”。特别喜欢“小飞侠”科比的一句话:“在篮球世界里,对手之间的尊重,不是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而是在球场上击败他。”

对手是用来尊敬和打败的,不是用来撕逼的。那一年,鲁迅碰到瞿秋白后,慨然长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如今,我们套用鲁迅之语感慨:“人生得一对手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