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高估你的人脉和本事_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1、千万不要高估你的人脉和本事

千万不要高估你的人脉和本事

文/入江之鲸

01

朋友圈里,有的人喜欢晒人脉,“这个网红我认识”“那些大咖,我都有联系方式”“我和某某吃过饭”……

究其缘由,是因为工作上的关系,结识了一些大咖。

大企业的人,似乎很容易感觉自己自带光环。出去谈合作,别人一听你是某某公司的,必然和颜悦色地好好伺候。

因为平台好,工作上结识的人脉优质,时间长了,会不自觉地滋生几分多余的自信来。说白了,就是把平台带来的红利,错当作自己的能力。

我学新闻传播出身,认识不少在媒体工作的姑娘,有的人跑采访,动辄采访那些创始人啊、ceo啊、副总裁啊,这些是必然要发朋友圈的,往往还带着几句类似于“收获满满”的感悟。ceo顺便请吃个饭,有姑娘坐在别人车里拍了张自拍,写在脸上的幸福骄矜,发朋友圈告知群众们“某某ceo还开车带我去吃饭呢”。

相比之下,一个前辈的低调和清醒让我十分钦佩。因为工作原因,她七年时间都在做一线作家的访谈,接洽的都是作家富豪榜榜上有名的人物,她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用以自省——

常期对话大咖带来的虚无自信心应当克制。衬托他人光芒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照亮自己前路。

聪明之人,清醒地明白,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哪些只是自己所在的平台带来的福利。

你以为你认识大咖了,可是在对方心里,你不叫张三李四,你叫某某刊物的记者。一旦你离开了供职机构,你就是个面目模糊的路人而已。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现在所在的平台。

02

很多时候,你春风满面、事事如意,不是因为你能力强,而是因为你所在的平台好。

作为一个写出过数十篇10万+爆文的作者,我告诉你创造一篇10万+爆文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把文章发在百万级别的大号上呗。在百万级别的大号上,你全文就写句“呵呵”也能轻松10万+。

在百万大号做新媒体小编,写出了篇10万+,就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实力超群了;在金融杂志做采访记者,采访了几个牛人,和大咖亲密接触了,就自我感觉好到爆棚了;在公关公司工作,手上握着一张excel表格的网红资源,就觉得自己手握高端人脉了……

虽然比方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身边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03

朋友离职,忧心忡忡:唉,离了这家公司,很多我现在认识的人,恐怕根本不会搭理我了。

在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才最清楚地看到:之前你身上的光亮,是舞台给你打的灯光,不是你自带的光芒。

也有人是欢欢喜喜离职的,手上带着大量资源,兴高采烈奔向比原来公司多开了6k-7k的公司,结果三个月内被拿走原来公司的人脉、套出原来公司的运作模式,接下来,就价值寥寥了。

还有人从原来公司跳出来创业,这才发现,之前轻易拿到的客户,现在需要努力争取;之前无需费力维持的关系,如今需要如履薄冰地维护。

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真正牛逼的是平台,而不是你。

04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短文,是讲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原先穷酸落魄沦为乞丐,后投奔乔家,为乔家的生意立下汗马功劳,享有功臣地位。孙茂才自负地以为,乔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居功至伟。

后来,他因为私欲,被赶出了乔家。 孙茂才想投奔对手钱家,钱家对孙茂才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

很多人常常拎不清,误把平台的资源当做自己的能耐,误把平台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本事。直到离开后,才明白,原来之前盲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厉害的不是自己,而是原来的平台。

仗着大平台拿来的资源,其实没什么好炫耀的。毕竟,离开了这个平台,你还剩下的东西,才是你真正的本事啊。

作者:入江之鲸,简书签约作者,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写走心的、温情的、自省的文字。微博@入江之鲸,微信公众号:入江之鲸(id:rujiangzhijing001)

2、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一天一个朋友兴冲冲地跑来和我分享好心情:“meiya,我开始跑步了。”

“跑多久了?”

“没多久,我在一家健身中心办了年卡。”

“去跑了几次啊?”

听我这样一问,朋友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挠着头说:“办了三个月,只去了一次。”

我的龟毛性子上来,又喜欢说教:“其实真的没必要办健身卡,办那玩意儿真的没用,据说有一个健身中心做了调查和统计,办年卡的人中有70%的人一年只去健身一两次,哎呀,你说这样多浪费钱嘛!哎呀,人就是喜欢开始,却做不到结束嘛……”说到这里我自己忽然顿住了,一方面是因为我发现朋友的脸色变得很臭,就像动漫人物一样,额头上三道黑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响起:“你还好意思说别人爱开始,却做不到结束,想想你自己学习英文的经历吧。”

一年前,我就下定决定开始好好学习英文,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可是如今我的英语水平依然原地踏步。在英文学习上,我通常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想起学习来就去看一篇英文短文,听一听bbc或者voa的新闻,如果没想起来,好几天我也不会碰下英文。我总是有很多计划,今天计划着要好好看一季美剧《老友记》,从中认真学习几句俚语;明天计划着认真听完某一个月bbcnews的30篇新闻,练习听力,积累词汇;后天计划着把那本朋友送我的《时尚英语》看完,背几句时尚地道的口语,同时背一本研究生英语词汇……我就这样不停地计划着,一年过去了,我不仅看了《老友记》也看了《绝望主妇》,但是都只看了几集,剧情已经不记得了,主人公们的对话我一句都没记住,更别说记住几句地道的俚语了。听力也是同样的宿命,我不仅听了bbc、voa,还有疯狂英语、新概念英语,甚至还听了一个rci和一个cri电台的节目(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radio canada international,简称rc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简称cri)这么多的听力材料,任何一样我都没有长期坚持听下去。我有千万个计划,但是任何一个计划都只是个开始,于是我有了千万个开始,却没有一个完成。

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开始爱好者还有很多,不仅有健身中心版的,英语学习版的,还有学瑜伽学舞蹈版的,以及孝顺父母版的、长期旅行版的、和节食瘦身版的。所有的这些学习计划因为没有坚持下来,你一无所成,没有进步;所有的减肥瘦身计划也因为没有坚持下来,毫无成效,你还是一个跑两步喘得很的胖子……

大家应该很有体会,开始一项计划会让人心情愉快,觉得生活从此开始改变,一切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焕然新生,令人兴奋,但是执行和落实计划却令人痛苦不堪,于是很多人无法坚持,放弃之前的计划,去选择另一个开始,继续享受着开始几天的快乐,有的人甚至进入了不断开始,没有尽头的恶性循环之中。

虽然无法坚持是人性之一,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克服的方法。如何拒绝千万个开始的诱惑,去坚持一个完成呢?面对我失败的英语学习计划,痛定思痛后我做了一些总结,这些总结其实都是老生常谈,希望对像我这样的“开始爱好者”能有一点帮助。

1.冷却处理。当有开始冲动,准备计划一个长期目标之前先抑制下自己火热的内心,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去制定任何计划,不采取任何行动,这个时间以一周为宜。这一周的时间可以帮助你淘汰掉那些只是一时冲动的开始,减少精力的浪费。如果这一周过去了,你还有想开始的热乎劲那再开始, 这至少能说明你是真的很想去做这件事,这种“真的很想”的热情会推动你有一个好的开始。

2.从小到大。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目标)后要把计划(目标)分解成无数的小目标。因为长远的计划会让人觉得遥远模糊,无法确定。如果我问,三年后你会在哪里?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但是如果是问三天后你会在哪里呢?相信很多人立马就能给出答案。(人生感悟  )把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以客观判断的,还要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子目标。比如如果你计划一年的英语听力,你可以分解成一周坚持听力210分钟,每天听力30分钟,这30分钟只听bbcnews一则。目标越具体越有利于完成,每次分解的小目标都必须有强制的deadline,这不仅是尊重自己的计划,也有利于后续计划的展开和实现。

3.对小进步及时进行自我奖励。这一点我多次提到,20年来也常常应用,屡试不爽。当你制定一步一步的计划有进步的时候,就要及时对自己奖励,奖励不分大小,不在乎形式,但必须要有。我发现一个孩子遵守良好的小行为规范时如果被大人及时表扬后会产生更多更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心理学和管理学上管这种行为上叫做“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任何导致我们以后进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需要被肯定的小孩。小目标完成后给予及时小的奖励会促进自己去实现更大的目标,大目标完成后更要好好犒赏自己一番,比如出国旅行,买一直想买却舍不得买的单反相机(其实我就是变着法儿给自己送礼物!)

4.把你的计划告诉别人。很多朋友不会把计划告诉别人,害怕有压力,可能是我比较爱慕虚荣的缘故吧,每当我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身边的朋友之后我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因为我很害怕当朋友问起我的计划进行的如何的时候,自己没有做而无法回答,感到羞愧和尴尬,为了避免羞愧。我会让大家都知道我正在执行的计划,使之成为我的动力,这也是一种无形地督促

5.每天都想象完成。想想那些你完成计划后将会发生的好事,如果你实现了目标,你会怎样快乐,获得怎样的成长,有怎样不一样的生活。给自己勾画一幅美好的愿景,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去推动你前进。我的各种旅行计划的实现都有赖于这种美好的想象。在英语学习上每当我想象自己学好之后,能和老外神侃的画面我都会热血沸腾地学上一会英语,虽然只是学上一会那也比不学强吧(我这是在安慰和麻痹自己呢。

6.记录目标进展。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记日记,制作表格或者曲线图,这些记录都清晰地展现了自己的每一步成长,做过项目管理的童鞋对此一定得心应手。把自己的计划当做一个项目来管理,这有利于很好的推动计划前进,看到已有的成果时也更会坚定信心,不易心生放弃。假设你制定一个20周的减肥计划,每周都记录一次体重,制作曲线图,当你看到前三周的体重曲线图是呈现下降趋势,你一定会更有信心和动力去执行你的减肥计划。(如果是上升趋势曲线,肿么办?那你就当眼瞎没看见吧!)

7.早睡早起,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这一点看起来好像对完成目标没半毛钱关系,实际上关系大着呢。)这是我在坚持晨跑一年多后获得的重要心得之一。我常常在心里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是:“你所有的大计划不能实现,只有两个小问题: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利于保证计划的实现。

3、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冲一冲”

填报志愿千万不要“冲一冲”

 

      不少省份实行了平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可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它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考生在第一志愿可同时填报5个院校志愿;录取时,系统会自动逐一检索考生所填志愿,只要有一个志愿符合投档条件,即可成功投档。但实行平行志愿,也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一填报,就定能金榜题名。

      要知道,平行志愿不是一档多投。只能是一档一投。考生选择了5所院校作为某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录取时档案会被投至填报顺序排在前面且达到了投档条件的那所院校;不是投向5所中所有达到条件的院校;更不是这5所院校逐个都投档。

平行志愿也不是多次投档。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志愿填报过高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都不会再被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仍有先后顺序。对考生而言,虽然5个院校为平行志愿均视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但投档时是按其平行志愿中5个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如果符合其中一个,档案即投出,考生就不再有机会投档至该院校后面的院校。

      还要知道,实行平行志愿仍有不少风险。考生仍将面对“平行志愿投档比例大于100%”、“专业志愿填报过高”、“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等带来的退档风险。

      为此,填报平行志愿时务必要将5个院校间的志愿合理拉开梯度,考生应该将“最理想、最准当”的院校放在前面,而将“较理想、较稳妥”的院校放在其中,把“也理想、最保险”的院校放在其后。( https://)本着前面志愿“准一准”、中间志愿“稳一稳”、后面志愿“保一保”的原则填报为好,千万不要“冲一冲”的盲干。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高考志愿填报斗智斗勇,平行志愿也不保险]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方法及技巧]

4、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文/陈阿咪

1

老张和老李,曾经是最铁的兄弟。

小时候,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老张家里比老李光景好一点。所以,那时他常常会背着家里人,用纸包几块肉,带到学校里分给老李吃。

老李儿时个头矮小,但凡在学校里受了欺负,老张也会二话不说挽起袖子替他出头。

一起长大的发小,再加上一直以来他对老李的照顾,所以老张从不怀疑他们的友谊。

去年,老张的孩子生病缺钱,他很理所当然地开口向老李借了。

老李正在计划开店,钱备着要当成本。

犹犹豫豫,支支吾吾,最后还是拒绝了。

老张很失望,他说几十年的感情,关键时还怎么就指望不上了呢?

倒是老张的妻子看得明白,只是淡淡的一句: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把老张的心,击得落花流水。

2

太重感情,容易受伤

中国有句古话: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感情里一旦投入过多,最后只会让自己受伤。

在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一幕是,当程蝶衣知道自己一直视作知己的小楼要娶菊仙时,他抓着对方的衣领,泪流满面地追问:

“不是说好要唱一辈子的戏吗?”

对于一个渴望寻常茶饭、妻小天年的男子来说,唱戏从来只是谋生。在乱世中,小楼可以为生存抛弃尊严,可以为求自保告发蝶衣,甚至不惜与爱人菊仙划清界线……

小楼做不了程蝶衣的知己,也断然给不了他地久天长。

程蝶衣高估了小楼的感情,最后深陷哀伤,自我放逐;菊仙也高估了爱情,最后绝望地以自缢的方式香消玉殒。

自古以来,太重感情的人,更容易被感情所伤。

但是生命来来往往,人情冷暖,人性复杂。

没有谁真的离不开谁,也难有哪一份感情会至死不渝。

太过高估你和别人的感情,只会一次次把伤害的权利赋予对方。

终于有一天,当人性的冷漠、自私暴露出来时,你只会一次次遍体鳞伤。

3

最稳定的关系,是没关系

与其总想抓住,不如撒手放开。

是你的跑不掉,要走的留不了。

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就是只是在你生命中走个过场。

看淡人来人往,接纳人情冷暖,不再伤春悲秋,这样你就会好过很多。

所以,年龄越长,你越是要学会克制自己无处安放的孤独感。

不再高估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不刻意地去追求某段关系。

不强求,不捆绑,不执着,不自怨自艾,聚散随缘。

要冷静,要真诚,要通透,要豁达乐观,看人聚人散。

就像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说的一段话:

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

从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笑得甜甜蜜蜜,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

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三年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

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人生的聚散本是常态,如若你要走,我何苦强留。

4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生活中,有些失望是不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因为我们高估了自己。

首当其冲,是高估了我们和别人的关系,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所以,才会渴望依赖,渴望被爱,对他们的背离难以释怀:

失望爱人没有按你要的方式爱你;失望多年的朋友,关键时候怎么那么势利;失望自己真诚以待的年轻人,怎么就不知感恩;失望有血缘的亲戚,怎么那么经不住利益考验,一碰钱就疏离……

但是这世间,根本没有什么理所应当,只怪自己太想当然。

太被感情左右自己的情绪,倒不如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一个人离开你时,无需过于伤心,你要明白,每个人只能陪你一段路,你才是陪自己走到底的那个人。

成年人的世界,你总要学会一个人走,一个人承受所有。

如果有人让你失望,希望那可以是你生活中的一记响亮耳光,告诉你:

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

要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心态莫过于:

你来,风雨多大我都去接你,你走,我便不送了;

你爱,我便奉陪到底,若不,我便当你从没来过。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