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黄山的松树作文1000字
正是三伏盛夏,我登上了黄山。
山脚下怪石嶙峋,石阶蜿蜒而上,松间凉风袭人。我惊叹于眼前奇丽的山景和压面而来的荫庇。因为我那平原的家乡是无论如何也孕育不出这巍峨的奇迹的。密匝匝的松针穿刺着阳光,阳光变为星子掉落在地。林间真静啊,耳畔只有窸窸窣窣声和远远的一声鸟啼。
渐渐地来到山腰,眼前豁然明朗。远处淡青色的连山起伏,好像幻化成涌动的波涛,而我的右脚边就是悬崖峭壁。我胆寒地朝下望,山渊幽邃得发黑。我情不自禁地后退一步,脚边蹭动的碎石直直地坠落,消失在云雾中。
就在此时,我看见一抹绿色从云雾中探出头,那竟是一棵松树!就在这峭壁之上,它的树冠向一处倾斜,呈宽阔的扁平状,像一只大手一直伸向空中;针叶稠密而又粗短,颜色不同于我常见的绿,显得更加幽深。我的目光不敢追寻它的根部,多看一眼都觉得自己会掉进这令人心颤的山渊。但我知道,这是扎根在石缝间的生命。若干年前,它的种子只是偶然间被风或者鸟带到了这里,但有这黄山的依靠,有这山谷中的空气雨雪的滋润,它一直在默默地努力发芽、生根、成长。从没被命运看好,却绵延了自己的春天。
我又继续前行,清透的涧水将我吸引。涧旁又是一棵苍郁的松树,不同的是,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根部破开土石,汲取着作文涧水,仿佛是一截苍老的手臂从地下举起。我不由得想到一个传说:文殊院前有一株松树,石头崩裂了,暴露在外的根像藤蔓一样飘拂,却照样长得娉婷。原来,黄山松也是有灵性的,它饮涧水,食山气、日光、石髓,才有了这葳蕤的生命!
终于登上了顶峰,这时黄山的面纱一下子被揭开了。众山仿佛在浩瀚的云海中浮沉。我想起一路上松的身影常常相伴。现在那一个个坚挺的身影汇聚成一幅雄奇的画卷!它们好似山的魂灵,来自自然的大毫一挥,便得松迹斑斑。它们遍布黄山,不像是山托住了松,反倒像松举起了整座雄浑的山。
黄山松何来如此惊人的伟力?我暗自思索。它们破土凿石,从不贪求良土;随遇而安,挟云雾、雨露而食;它静如篷盖,投下阴凉;它动如海涛,呼啸着惊人的生命力。难道它本身就有一副铁胆吗?不,它也曾在风雨中瑟缩,在石头的倾轧中疲惫,被雷电击中后默默舔舐伤口。可当痛苦已成常态,它才懂得奋力抗争。正如一个人,在苦难中拼搏,伟岸的精神才闪现出来。无数次忍着泪的负重前行,才铸就了岁月静好。
我坐上归去的缆车时,夕阳正西沉。山体的形状变得朦胧,围绕着一圈红光。松原仿佛燃烧起来了。它烧得忘我,簌簌地抖着灰烬,但它不会因为热烈燃烧后的残缺而落寞,因为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孙秋艳 | 作者年龄 | 13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纯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单机游戏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胡大胜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黄山作文1000字
(一)
今年暑假,我去了趟黄山。
出发前一天,我躺在床上,兴奋地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我们在车上度过了6个小时后,进入了安徽汤口,到了黄山脚下。仰头望去,陡峭的群山坐落在我们眼前。那山光溜溜的,露出粗糙的岩石。但是在那看似寸草不生的山岩上,竟然傲立着一颗颗松树。松树们顽强地直挺着腰,叶子碧绿碧绿,丝毫不怕夏日的骄阳。
买好票,进入山门,坐上缆车,我们便上山去了。缆车到了白鹅岭,我们只能徒步攀登这雄伟的黄山了。在地图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先去了始信峰,那是一块布满裂缝的巨大岩石。远远看去,峰腰上一条条小路就像一条条蛇盘绕在身上。看完始信峰,天快暗了。于是,我们便向住宿的揽月楼爬去。刚到揽月楼脚下,抬头看到那一步步台阶,脑子顿时一片空白。那阶梯就像是通往天际般遥远,怪不得这个宾馆定名为揽月楼呢,我估计晚上可以到月亮上去坐坐啦。
爬上了揽月楼,我顾不得喊累,便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我站在整个黄山的最高处,原来那些遥不可及的山峰,现在却近在咫尺,云雾缭绕。看着我眼前的那些小小山峰,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
我在揽月楼吃好了晚饭,与小伙伴一起到酒店的平台上玩。这时,一丝夕阳出现在了云层作文上空。那片夕阳红得像来自地下的岩浆,亮得像初升的太阳,它的周围缠绕着黑色的轻纱,显得那么明亮,那么富有生气。
天慢慢暗下来了,感觉像是一层黑纱笼罩住了一切,只能看见几米之外的景物了。这时,一阵凉风吹来,带着黄山特有的清香,使我沉浸在这美妙的意境中。我突然觉得爬山的疲惫感一下子消失了,精神又回来了。我还觉得无比的轻松,无比的自由。我远离了城市的喧闹,深入自然,就像在丛林中呼吸,在草原上奔跑,在海洋中嬉戏。
啊,这一切多么美妙!晚霞笼罩着你,清香围绕着你,夕阳的余光照耀着你,直到妈妈来催我进去睡觉才从梦境中醒来。
(三)
早晨,我站在露台上,俯视群山。
一个个山峰穿透云层,阳光洒在上面,原本棕色的岩石,因此而变成金灿灿的。三上的树,也因阳光而显得那么苍翠,那么挺拔。岩面上有一块块突起的岩石,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想要脱离妈妈的怀抱。但是岩石妈妈有好办法,用松树的手紧紧把他们抱在一起,还给他们穿起了云裳的衣服。
早晨的云层薄薄的,半透明的,像薄雾,像轻纱,更像仙女的腰带。阳光洒在云上,立刻变得可爱。云雾从我身边飘过,周围的景物隐隐约约,似乎在刻意躲着我。
黄山的早晨是梦幻般的,梦幻般的早晨只在黄山。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黎婴 | 作者年龄 | 10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鼓楼生态园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热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逛论坛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后策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黄山之旅作文1000字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她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今年暑假,我有幸领略了黄山的美景……
到了山脚向上一望,黄山的山峰各各直冲云霄,就像进入一个全新的石头世界,带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
此次黄山游的第一目标是飞来石。坐缆车时我有点害怕,望着如同无底洞似的树林,心里想到:我们会不会掉下去呀?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时,爸爸喊了一声:“快看!那巨大的‘仙桃’!”我往爸爸所说的地方看去。看到了一块石头,它好像一个大桃子一样,从天上掉到那“石盘”上。我被这奇观所吸引,惊慌感顿时烟消云散。
这时,我们所乘坐的缆车已经上升到了云雾当中去,四周白茫茫的,一点也看不清。突然,一道金色的阳光撒了进来,四周顿时明亮了。我向外看,立刻惊呆了。一片片松海,好像云海中的“绿岛”,有的被云雾掩藏住,也有一些暴露在外,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有的像孔雀抖动着美丽的羽毛,好像在欢迎着我们。往后看,我和爸爸已经翻过了许多山。
飞来石非常的大,它半身悬在空中,据说他是《红楼梦》中开场的那一块石头。我们爬了上去,那里作文的风很大,一眼望去全是白雾,而我们就如同腾云驾雾的神仙,就如同在空中翱翔一样,非常的神奇。
我们第二个目标是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走着走着,我的脚越来越酸痛,此时的我很想坐下来休息。爸爸在一旁鼓励我说:“最美的风景还在前方。”看着身旁一个个都往前走着,我想:“是啊,不坚持怎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休息一会后,我便提起了十足的劲,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顶。从山顶往下看,果不其然,一切尽收眼底,远处一片云雾,云好像运用自如地魔术师,使黄山景色瞬息万变。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遮掩得若隐若现,充满了神奇色彩。
欣赏完这奇丽的景色,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玉屏峰看迎客松。接着,我们在蜿蜒的山路里又爬了好长时间来到了玉屏楼观看奇松。松长得神奇极了,迎客松的树枝像张开的手臂,像是主人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它伫立在悬崖峭壁当中,经历了十年风霜雨雪依然那样苍翠,像哨兵一样笔直,非常雄伟。
领略了奇松美景后,我们便准备返程了。真是不虚此行啊,留在我脑海中的不仅是黄山风景区的一山一石一木,还有心中的那份小小的坚持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姚翰林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郑州航空港区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冷淡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新闻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凤回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黄山游记作文1000字
黄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总面积1200多平方千米。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灵泉”名冠天下。这个暑假,我就有幸来到黄山,一睹它的风采。
我游览过张家界,登过家乡的东台山,可还没见到黄山这样陡峭壮丽的峰峦。黄山可真高啊!东台山和它比起来就只能算一个小土堆了。黄山可真奇啊!有人曰:“黄山之奇,信在诸峰;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云雾之奇,信在铺海。”黄山以“奇松怪石”闻名,其有“童子拜观音”、“海子观海”、“武松打虎”、“迎客松”和“黑虎松”等等,由此可见黄山真是一座“奇山”。黄山可真险啊!通住莲花峰的“百步天梯”几乎与地面成90度直角,再加上长年雨雾,住前看不到头,往后看到深不见底,让人心惊肉跳。
俯视黄山峰林全景:瑰奇的莲花峰,平旷的光明顶,险骏的天都峰,三足鼎立,向四方发展,周围小峰无数,千姿百态,危崖突兀,幽壑纵横,尽现峰林壮势。
我们选游览了光明顶:光明顶,是黄山第二大高峰,海拔1860米,位于黄山中部。因为其顶高旷,日照充足,故名光明顶。我们从白鹅岭出发,顺着山路向光明顶进军,我看了看路边的指示牌,妈呀,3、24公里!而是全是台阶的山路。妈妈看着我惊讶的表情,故意说:“听说山里有野人,会捉人咧!”而且四周传来的阵阵松涛令我两腿发麻,我立刻丢下疲惫,一路冲到了光明顶山庄。这是华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宾馆,有1870米。这里云雾笼罩,奇松挺立,真似人间仙境,不枉我这3作文、24公里的山路哦!不过气温也比山下低了十来度,穿着秋衣的我们耐不住美景的诱惑,一路下山前往西海大峡谷。沿途的看到了黄山的奇石,也是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里面提到的飞来石,这是一块立在飞来峰西端峰头的巨石,高12米长7、5米,其下为高崖平台,两大岩石接触面十分少,好似从天上飞来的,飞来石由此得名。沿途有松鼠在松间跳跃,松树在雾中若隐若现的身姿十分的美。到达西海大峡谷的时候,是下午时分。导游阿姨说我们运气相当好,黄山平时都是在雨中,这是这个月以来难得一遇的阴天,我们有幸欣赏到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美景。西海大峡谷是在黄山西海景区的断层地段自然形成的峡谷,全谷的游览路线竟然是一条长长的沿海山谷盘旋而下的悬空栈道,在雾中看更象是空中楼阁,让人不寒而颤。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扶着栈道的扶手,还是觉得很不踏实。尤其是经过一个山洞的时候,风吹过石峰发发“嗡嗡”的声音,更增加了它的恐怖。在一个叫“鬼门关”的地方,一面靠着光滑的岩壁,一面是稀疏的护栏,让人不敢往下看,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跌落山谷,一阵风象剪刀似的把云雾剪开,万丈深渊尽现眼底,吓得我两腿一软,不敢继续前进,现在想想都有些害怕,黄山真是险!
第二天,由于下着雨,我们没有看到日出,也许黄山的美,就象妈妈说的,是一种遗憾的美吧,总不能看清它的真实面目,朦朦胧胧,虽然有些失望,但吸引着我下一次的继续前往。
黄山啊黄山,你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真想再一次来目睹你的英姿!我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储时健 | 作者年龄 | 11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群英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好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小说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尤文吧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松树作文1000字
公路边,有着两棵树。一棵树又尖又直,傲视着苍穹。它是松树,生来便是对抗寒冬;另一棵树却长的奇特,树顶被风吹掉,叶子向两旁长去,形成了一棵“爱心树”。婀娜在路旁,引得每一个人回首观赏。
这两棵树真是太不一样了,一棵如此普通,一棵如此出众;一棵如此有力,一棵却是如此软弱;一棵是现实的宝剑,一棵,是童话中的晚礼服。如此不同,却又生长在了一起。
公路旁经过的行人很多。有的爱“爱心树”的浪漫;有的,认肯松树的“现实”。评价的话很多,两棵树早已不以为然。只是,它们却一直在争执一个问题:
松树不只一次提到:“兄弟,听我一句劝,你的爱心的确很美,但这样你是肯定熬不过寒冬的。你还是像我一样,直一点。”
“爱心树”只是用一句话反驳:“如果这样,绽放还有意义吗?天下的树,就只会是同一种样子了!”
“但是,寒冬无情。要活下去,你只有……”松树总是着急地说。
“不!”往往在这时,“爱心树”就会打断松树的话。它明白,也不想听到……
秋至,两棵树都撒种了。这时,它们才会不约而同地看自己的种子笑,松树经常教导它的“子孙”:“你们要生得像我一样,才能抵御寒冬。”“爱心树”只是自责的看着自作文己的叶,无言……
第一场冬风吹过!松树一动不动,挺直腰,自豪地看着天空。“爱心树”则打了一个喷嚏,瑟瑟发抖地抚摸着自己的树皮。
严寒来了,松树依旧未动,“爱心树”却撑不住了。寒风不断地打在它的身上,它感觉有一台抽血机,在吸着,它的浑身上下。雨点伴着狂风,稀稀唰唰的。雨点打穿了它的叶子,东枯西败,不再像“爱心树”。可它,还在用自己的叶遮盖着自己的种子。
松树叹了口气,摇了摇自己的叶子:“兄弟,看吧。寒冬无情,生命就是这样子。面对寒风,只有用又高又大的叶子,才能活下去!”
“不”,爱心树使劲地用自己仅剩的叶子遮挡住自己的种子,“我何曾没想过为了活下而改变自己?施压,寒冬无情。但只有拥有自己的叶子的树,才是一棵树,一棵属于自己的树!”
说完,它最后一片叶子也落了下来。像眼泪般,跌到了一棵松树种子上。那棵已经没有爱心。它明白。自己是撑不过寒冬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苦笑:“如果想看到春天必须要改变,我宁愿不见春天。”
……
三十年后,那棵松树苗长大了,成为了一棵松树。但他的叶却向两旁微微长了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它过冬。它常对自己说:“我想,我也是爱心树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前进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宁市第十三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友善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书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李天秀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