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励志创业:没钱照样可以创业
励志创业:没钱照样可以创业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是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我就要怎么怎么样……
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可是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励志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据我了解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是没什么钱的。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二十八岁,工作四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百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七百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两千四百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即使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六千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八万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十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十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十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两百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零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五十万,是十八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五十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五十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可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五十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励志名言 )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五百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两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就那样八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现在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我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如果你也看完这篇发言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我们人人都能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金钱是要靠自己去挣来的,天上是绝对掉不下钞票来的。只要是你想创业,就一定不要拿钱来说事儿。而要靠你自己一分一分去挣去攒下来的。有人不同意我的这一个说法的吗?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创业故事:马云缔造阿里巴巴帝国秘诀] [励志创业:价值一亿美金的观念]
2、有感励志剧《创业》
有感励志剧《创业》
前几天的某一个傍晚,我从18:30分开始看《创业》,当一丝光亮点燃整个大地时,电视剧已看完。那一夜未眠。该剧由尤勇、鲍国安、杜志国、方涛、史可等实力影星倾情演绎。该片不仅将大学生的愤世嫉俗、叛逆迷茫、情感混沌融入进去,还着重描写了美术专业的高材生叶小鹏、导演专业聪明机灵的谢辉(阿辉)。表演专业的程姗姗、从外地来省城找工作的苏静怡四个刚毕业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奋斗历程。
看完该片后我陷入沉思中:
创业的确不容易,要忍受挫折、痛苦、背叛、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创业更不容易,没有人脉、金钱、资源、商业经历等,但他们有的是激情,坚持这时显得更加重要。
对人性的了解。为了做生意,谢辉去做牛郎,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一心想拍戏成名进娱乐圈的程姗姗,亲眼目睹了王大羽与女制片的“潜规则”。苏静怡硬着头皮去借钱。市长的儿子叶小鹏,毕业后并没有利用父亲的权力,而是一心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干出一翻事业。叶小鹏,谢辉,苏静怡进了同一家公司———爱乐公司工作。在公司里张总(张京生)安排叶小鹏、谢辉两个大学生装车、看管仓库。工作过程中认识了销售部的苏静怡,叶小鹏对其产生好感。从姑姑家逃了出来的程姗姗提着行李强行住进了阿辉和小鹏合租的公寓302室里。程姗姗也一直喜欢着叶小鹏。叶小鹏在工作中的表现出色,得到了公司总经理艾总的赏识。张总(张京生)对苏静怡心怀不轨,叶小鹏和苏静怡的感情日益增进,让张对叶产生恨意。张总(张京生)釜底抽薪暗地里经营着自己的爱尔公司,把爱乐公司掏空。艾总一气之下病倒,并把公司交于叶负责。叶小鹏接手爱乐公司,困难重重,面对着100万的债务。叶母暗地里利用叶父的关系帮助儿子。张京生得知后暗中使诈,牵连到了一生清廉的叶父……
几经波折后,所有的事情都得以澄清。张京生与在银行工作的妻子合谋挪用了大批资金,而最后亏空无力偿还时。张把所有责任都想推脱到妻子身上,张妻一怒之下骗其喝下毒酒,张在临死前终于做了忏悔,其言也善。‘他承认这个世界上最关心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和老婆。’
该剧中,张京生塑造了一个典型于连类型的人,从农村爬上来,深感社会的不公平:他从小到大虽然最勤奋,但还是竞争不过有权钱势之人。
全剧更像一部励志剧,反映了大学生在励志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展现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观念。值得一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创业者年终必看十大励志电影] [人生必看的十大经典励志电影]
3、经典创业励志名言
经典创业励志名言
1、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成功。
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3、不是没有用,而是没去用。
4、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5、想法产生看法,看法产生做法。
6、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7、看我的,跟我来,一起干。
8、借力,吃力,费力。
9、做人低三分,做事高三分。
10、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
11、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
12、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细节都是现场直播。
13、珍惜今天的拥有,明天才会富有。
14、以爱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
推荐阅读[励志创业:创业要懂得分享] [经典励志格言(二)]
4、励志创业:创业要懂得分享
励志创业:创业要懂得分享
2008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上,来自业界的专家们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此次文化节以“梦想、宽容、分享、成长”为主题。在“创业大学堂”首场讲座《在失败和探索中成长》中,主讲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告诉在座的大学生们,创业要有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精神,要有准备期,要懂得分享。
创业需要准备期
“一个人如果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往往是一种虚无的自信,是一种对自己不理解的幻觉。”俞敏洪指出,常常有一些大学生比较浮躁,觉得自己创业就能做成功,但实际成功的人很少,因为创业需要准备期,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创业成功的可能就会高一点。俞敏洪介绍,他在北大毕业以后,先在北大教了七年的书,有了充分的教学经验。从北大出来之后,他又进入了培训机构教了两年的书。当时他就观察那些培训机构的人是如何办学校的,不断地总结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再综合自己的评估,我可能把他们的优点发扬得更好,我身上有一些优点他们可能不具备,我可以改掉他们的一些缺点,这样出来做学校就更加容易成功一点。”
俞敏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没有经验就创业也是不可取的,要做好创业的准备,最好到一些创业比较成功的机构或公司去琢磨别人是怎么做的,从中间学到各种各样的本领,回过头来再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创业要懂得分享
创业要有分享的精神,俞敏洪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学生讲述了这个道理。“比如说现在你有六个苹果,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你一口把它们全部吃掉,但你也可以自己吃一个,给别人分五个。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实际上你一点也没丢了,因为你获得了五个人的友谊。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就很愿意来帮你。我吃了你一个苹果,当我有桔子的时候,无论如何我要分你一个桔子。你用这种方式收集了另外的五种水果。”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创业过程中有些人却没有看到分享的重要性。俞敏洪谈到,他看到不少大学生,几个朋友在一起创业,刚刚做到有欣欣向荣的迹象的时候,却因为有利润了,开始计较分多分少的问题,最后就散伙了,在创业还未达到顶级状态的时候就倒闭了,所以分享的精神在创业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要不怕失败
“成功是没有止境的。”俞敏洪认为,活着的人是不能讲成功的,因为只要还要往前走,就有经历失败的可能,“我们要追求的成功是一种心态上的成功,我把它比喻成摔倒了爬起来的精神。”
俞敏洪表示,创业创一次失败了就不再创了,那是远远不够的。“任何时候勇敢地追求,你不会有多大的损失,不追求损失就大了。你创业本来就是一无所有,就算你创业失败一百次,你不还是一无所有么?”他建议学生们做事情都要有一个心理预期,预料到可能的最惨结局,进行思考评估,把这个最惨的结局想清楚了,就算真的到了那个结局,也不会害怕了。“你创业的最根本的打算就是我做不成,我赔得起,这是一个前提。不能像炒股票一样,借了钱做到赔不起的程度。凭你能得到的财力、投入的精力、你承受失败的能力,你估量一下,觉得全丢光了你还可以从头开始,这时你就开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