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观后感500字_无问西东观后感600字

1、《无问西东》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们一家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无问西东》。故事分许多时间段,我来讲其中的一段。

20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沈光耀的大学生在清华大学读书。原来他是不远从香港来求学,虽然本来他是一名富家子弟,但是仍旧想要获取新的知识。当时的条件很差,教室的屋顶是用稻草做的呢,下雨水就从缝隙里滴下来,声音很大,都上不了课。在这样糟糕的情况下,沈光耀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祖国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他有了另外一个念头去当兵。因为光耀觉得兵营里少了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青年,所以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填补那个空缺的位置。

一开始他的妈妈很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当兵,因为她作文觉得光耀还没有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不想让他这么小就去打仗。沈光耀一开始同意了妈妈的建议不去当兵,他后来想了想,国家就快灭亡了,我还是去吧,没想到母亲也同意了。

沈光耀很具有同情心,他把自己吃的省下来用袋子装好,驾驶着飞机,把食物装在降落伞上投给了难民儿童。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正义感,有一次日寇来轰炸,光耀和几名勇敢的战士,驾驶着战斗机和他们做起了反抗。他奋不顾身,炸死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他的飞机失控撞上了一艘军舰。他英勇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被我们记住。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有奋不顾身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郭敬明 作者年龄12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陵川三宝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活泼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糕点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白背叶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无问西东观后感600字

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说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当我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整个街道非常安静,让我只能听见风的声音,闭上双眼,又细细品味着这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影片,我想我的答案是:是的。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交相呼应,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这些高等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伟大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便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史。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电影里包含着吴岭澜的青春年华,沈光耀的无私奉献,王敏佳、陈鹏的真诚善良,还有现代社会张果果的不忘初心。这四代人都反映出了自己内心的、具有时作文代性的矛盾,但是在曲折坎坷后他们都做到了坚守本心,无问西东,这使我深有感触。

我们正值一个不忘初心的青春。在世俗的漩涡里,我们向往着诗和远方,却无法挣脱现实的枷锁,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都被折断了理想的翅膀,但是我们的目光不能逐渐变得短浅,我们不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我们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对自己真诚,要坚守原则,内心不要有杂念与疑问,我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勇往直前。

愿我在被打击的时,记起我的珍贵,抵抗恶意,愿我在迷茫时,坚信我的珍贵,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愿我们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被世界温柔以待。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庄仕华 作者年龄13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攀枝花盐边县渔门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踏实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写字 平均成绩104分
指导老师张佳蓓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无问西东观后感600字

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它令我感动至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连接在一起的四个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触的是一位成绩优异的飞行员沈光耀在抗日战争时的故事。

沈光耀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很好的学校,而选择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飞行学院学习,在这里时不时有飞机投弹,时时威胁着生命。在西南联大时学校因为缺钱,屋顶只能用茅草盖。在雨季,倾盆大雨冲刷着屋顶,发出剧烈的响声,甚至,还有雨穿透屋顶,肆无忌惮的进入房间,冲刷着泥地。在这样的日子里,雨声掩盖了老师上课的嗓音,雨水打湿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但他仍然坚持着学习,在轰隆的飞机声中,咚咚作响的雨声中度过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一位美国军官来到学校挑选飞行员,他在一阵的犹豫彷徨后,最终决定弃笔投戎,作文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学院里,他会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后在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后,默默的带上食物冒着被敌机追踪的危险去往一个偏远的只有小孩的村庄投放食物,这些村里的小孩也亲切的称呼他为“晃晃”。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他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可以参加任务,报效祖国。然而,在某次作战中,由于和敌方力量悬殊,最终,为了减少伤亡,他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毅然决然的撞上敌舰,从容赴死。

在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这句话的最后执行者,他的这种为别人着想,爱国,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终造就了他这样坚毅的人。他的精神应该被后人传承,教育后人。让我们永远地铭记这种坚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司马他 作者年龄13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丰县欢口育英初级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6班
性格特点豪爽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篮球 平均成绩99分
指导老师乔普 老师职务班主任

4、无问西东观后感1000字

如果我问,全班有多少人看过“复联3”,相信半数以上的人会骄傲地举起手,其中还会有一部分数量可观的同学是熬夜去看的首播。但是,我如果问有多少人看过《无问西东》,只怕我会收获五十多双疑惑的大眼珠,

《无问西东》被腾迅官方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评为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在我看来,这个评价名副其实。不说评分,单是这部电影的底蕴,文化底蕴就足以担当起这个评价。不是说“复联3”不好,而是它太光怪陆离了,离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最多是图个乐呵。但《无问西东》不一样,它用时间线贯穿全剧,四个故事间各有联系,可以说,整部电影都在教会你道理。

按照时间线来排序,第一个故事是一位西南联大的文学教授,在清大求学时关于人生的思考;第二个故事是西南联大中一位学习、体能样样优秀的大户子弟,是那位教授的学生,为了祖国毅然放弃学习,成为了一名空军,最后在抗击日寇的空战中壮烈牺牲;第三个故事的男主人公是空军定期投放物资,援助的野孩子们中最小的一个,他也是核弹的研究人员之一,与位支边医生共同喜欢上了一位女实习护士。第四个故事是二十一世纪,男主人公的父母是支边医生的队友,三人被困雪地需要有人离开避风地去寻找救援队,但很有可能冻死在外面,支边医生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夫妻俩,自己独自去寻找救援队,虽然找到了救援自己也累死在队友怀里。

而我最喜欢的是故事一和故事二,让《无问西东》为你展示了清华以及西南联大雄厚的师资力量。故事一中,男主人公在文学天赋极局,英文学、国文学都是满分,物理学却是不行,但他执意学实作文科(剧中原名,应对应现在的理科),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问及其为什么学习?只是觉得这个年纪应该学习,每天将自己交给书本便很踏实,却被校长梅贻琦一针见血地指出,那只是麻本的踏实,却忽略了真实。故从而有一段时间男主人公远离人群,独自思考,后因泰戈尔到清华大学时的演讲而醍醐灌顶,从而悟到人生的真谛。

故事二中的男主人公,可谓是真正的名门望族之子孙,在抗日的年代,家中也是进口食品随时供应。几十年前的家族实力可媲美如今的任何大户人家,还尤有过之。在得知他有参军倾向时,他的母亲来到西南联大劝他作为家中独子,莫参军。理由不是因为他是她的独生子,而是希让他能够感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他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不是为她增添子外,而且为他可以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义正词严地指出他追求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幻光。男主人公听从了母亲的建议继续学习,没有参军,直到,日寇的轰炸机飞到西南腹地狂轰乱炸,男主人公的好友、认识的人尽皆被炸死。男主人公留“孩儿不孝”之家书,毅然参军,并在空战中为了祖国开着飞机撞向日寇军舰同归于尽,从此中华大地多了一名英雄。一位美丽的母亲虽然失去了亲生的独子,却拥有了更多视她为母亲的青年。

这些教授、母亲的话语,主人公从彷徨、迷惘到认识自我、找到生命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深思,既使有些事离我们还有些远,但如果我们不思考的话,就不知道想要如何度过这一生,浑浑噩噩中就再也没有机会选择了。

看《无问西东》体味人生,感悟中国近代高等学府的深厚师资力量和丰富底蕴。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白咖啡 作者年龄13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总口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自信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练字 平均成绩106分
指导老师商能 老师职务班主任

5、无问西东观后感1000字

人生路上离不开选择——鸟儿选择了天空,它长了一对翱翔蓝天的翅膀;狼群选择了草原,它长了一双肆意奔跑的健腿;鱼儿选择了海洋,它长了一条摇摆穿梭的尾巴……我们的每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大的节点,不知不觉中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电影《无问西东》中的每一位主角,都在命运的节点,选择了一条一往无前、毫不后悔的人生之路。

有的时候,我的好朋友会问我,“呐,你说真心为何物?”我总是笑着对她说:真心啊,那就是当你投入了你的全部努力去做一件事,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本心去做,不忘初心,做不悔的事情,那便是你的真心!

就如同民国的你,明明如此热爱文学,那又为什么去挑你不擅长的理工科呢,吴岭澜?我很替你开心,欣喜你最后听从了自己的真心,去学了文科,当上了国学教授。我想,那才是你,那个真正的你,那个将自己深藏在潮流背后的真心。

每每看到战争的片段,心里总会有一丝凉意,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甘愿为了战争而死,心甘情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明明个个悲壮,血流成河,明明那么疼,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死的时候却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去微笑,对死亡竟然一点都不惧怕?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改变了他们?

当抗日战争爆发时,沈光耀义无反顾地去参了军,丝毫不顾母亲的阻挠,难不成自古男儿的热血,就是这样挥洒的?可是,看到了他冲向敌方航母试图用机身去摧毁时,看见他对死在跳伞上的战友们敬礼时,我突然眼睛一红,似乎明白了,热血洒在了净土上,那里有对战争的敬畏,有对战友同伴的尊重与敬佩,以及对于祖国深深的赤子之心。那一刻,我看到了沈光耀决定去参军时坚决地将生命交出去的选择,他选择了正义。

在那作文个曾经狂热的年代,好人只是冷眼旁观,而那些昧着良心说着谎话的人,面对无辜者没有了宽容和怜悯。但是,这时却有人站了出来。王敏佳本着自己所认为的善良去做了一件事情,却被当时思想禁锢的人们给打到毁容。陈鹏喜欢王敏佳,当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时,他带走了她,将她带回了从小生活的淳朴村子,尽力为王敏佳找治疗脸上的药膏。敢问,有几个人能说,这不是用情至深的真爱?当全世界都伤害心爱的人时,陈鹏站了出来,为她遮蔽风雨,挡住残阳烈火,为所爱之人与世界对抗,他选择了无畏地面对这个世界。

在现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有多少个人能真正的关爱弱小、怜悯弱小、同情弱小呢?曾经男耕女织社会的淳朴,似乎跟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没了踪影。当一个人真心对你好,真心对人有同情心时,你应当感谢,你遇到了一个善良的人。是什么能让人变得善良、有同情心?是爱。当你爱这个世界时,就算世界对你在不公,你也会善待、同情那些弱者,尽力去保护他们。就如同张果果,就算被上司设计离开了公司,却依然选择对四胞胎怀有同情之心,对他们好。

许多选择,出现在某一个节点,那便会改变一生。就如同吴岭澜选择了真心,所以他最后不是成为了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民众,而是一名国学教授;沈光耀选择了正义,所以他最后并没有如同其他贵公子一样对战争冷眼旁观,而是将一腔热血洒向战场,最终战死沙场……许多人和事,不一定是你和我能解决的,我们并不能左右他人的选择,但是,我们却能一直保持一颗真心、一份正义、一种无畏、一片深情。这些美好的品质,如同清华学子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攫取着电影里榜样的力量,选择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叶志祥 作者年龄12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溪角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倔强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登山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双肾草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