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芦苇熄了火作文800字
那个孩子当时就站在我身边。
秋日风高,我驻足于桥上,抬头发现常经过的这儿竟也有一番好景色。天空出奇地清澈,金灿灿的秋阳洒下金灿灿的柔和光芒落在桥下的芦花浅水边。湖边成群的柳树,纷纷甩出细枝在水面画着涟漪。
本是要去下个路口等个朋友,却说他另有急事要爽约,我边思忖着在这儿歇息会儿。这座桥上行人总是稀稀疏疏的,却似乎从早到晚未曾空过,桥很高,从远处看来像是一扇大门,若碰上天气不好,倒更像是一张嘶吼着的野兽的大嘴,走近了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座桥。
我就斜倚在桥的栏杆上,一个小伙子拍了拍我的肩,随后便站在我身边。“别靠桥边上,这杆子不牢。”他这样提醒着我,又似是勉强地挤出几分笑意。我没接他的话,只还是倚着栏杆,而他有些尴尬,拉上了兜帽,盖住染黄的头发。他把目光对向我,我也顺从地接住了,那一瞬我大概听到了他眼底发出的一声叹息。他合上眸,告诉我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在网络上是个小有名气的文手了,告诉我他的家庭变故和亲戚们的作文刻薄……我只当闲来无事,就听了下去。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听一个陌生人说这么多,后来我去网上查了他的笔名,翻开主页浏览过几遍,惊觉他的文字太过老练,词句中透着他的苍凉与欢愉,藏着风月与孤寂,百来篇文章中百来个人物,每个的脚下都映着他自己的影子。
他在一篇有关普罗米修斯的微型小说中,把人比做芦苇,而普罗米修斯把智慧注进了空心的苇杆中……
最后他的确是倒在了芦苇之间。当他停下对我讲故事时,身边的行人也出奇一致地停下脚步,一阵风迎面吹来,那个小伙子纵身翻下栏杆,白衣翻卷,轰然坠进桥下的芦苇丛中。芦苇似是着了火,疯狂地吞噬了他的躯体……
再回头时,路人已放下录像的手机,向这儿靠拢了。我从人群中钻出,想要尽快脱离他们的镜头,抬头却见浑浊的云飘来遮了高挂的秋阳,“像是要下雨了。”这是他最后的一句话。
后来打探过他的过往,听说当时的他因被抄袭和威胁逼得走投无路。其实如何,谁都不清楚。
我也再没有踏上过那座桥。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蕊蕊 | 作者年龄 | 11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黄村镇第三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缓慢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减肥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宫蒲光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生命的芦苇作文800字
那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远看是一片绿,近看却带点鹅黄,芦苇是笔直的,遥指天际,似在宣言,我要做芦苇荡里最高的芦苇,但也有被风折了筋骨的,恹恹的曲着身子,向平静的水面低头……
席德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我深以为然。人有风骨,芦苇同样有风骨;人脆弱,芦苇同样脆弱;人有高矮胖瘦,芦苇同样有高低粗细……
只是,如果人是芦苇,又会是怎样的芦苇呢?笔直的,抑或是折腰。我认为,这是由自己决定的。
我注视着芦苇荡中最为挺拔的一株芦苇。风过,推倒片片芦苇,唯有它摆摆身子,却并不俯下。和风一起远了的,还有我的思绪……
千余年前,长安。李白正在进京,这对于已迫近中年却未曾入仕的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玄宗看中了他难遇的诗才,为他“一步床前,亲自调七宝羹以食。”一时间,他成了玄宗身边的红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段时间,约莫是李白人生的颠峰,他生命的苇草,在不断拔高着。
好景作文不长,玄宗的宠信和李白张扬的作风引人艳羡,也遭人妒忌。曾为李白脱靴的高力士拿李白的诗词诟病,唆使杨玉环日夜在玄宗耳边吹风,不久时,李白就被次赐金放还。大风啸过,想要折断李白生命的芦苇。
就要离京了,时候已春,可李白的人生却迎来了冬天。饯别宴,他看着千金美酒,万钱佳肴,竟无心享用,若是过往,他定大快朵颐,可现在……他想走,却无处可走。他也想自己为什么不能低头,仅仅几句话而已,怎么不说呢?可是那样的李白就不是李白了。抬眸,窗外柳枝纷扬,像极了年轻时他看到的芦苇,那时他曾立志做天下最高最大的芦苇。垂眼,心境蓦地开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刻,李白生命的芦苇,不再于寒风中瑟瑟发抖,而是巍然屹立。此后,李白人生依旧坎坷,但他生命的芦苇再不曾倒下。
人是会思想的苇草,苇草的外观、韧度只取决于你,百折不倒还是恹恹哀吟,你愿意选择哪个?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唐国明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上海江湾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9班 |
性格特点 | 反覆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101分 |
指导老师 | 杨大鹏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家乡的芦苇作文800字
生活中不是没有风景,而是缺少一双发现风景的眼睛。
——题记
我家住农村,那里有着几分优雅与宁静。春天,第一个品味茂林修竹、蝉鸣虫嘶;夏天,第一个观看鹭飞平野、萤舞夜空;秋天,第一个享受硕果累累、金浪翻滚;冬天,第一个欣赏皑皑白雪、银装素裹。
以前,我并未觉得家乡的芦苇是一道风景,只看它平淡而又无趣味,没有什么可观之处。然而家乡的苇滩并不是单纯的沼泽,而是一片清池,“碧玉盘中弄水晶”,正如白色玻璃片上的一斑翡翠,恰似有意点缀,又如一位高洁的女神托起的精灵,充满生气。
春光沐浴下的苇滩是稚嫩的。枯萎的老根上发出嫩绿的芦苇,那是淡绿的,头是尖尖的,像一支支水彩笔,写意春天。
远看,苇滩的绿是模糊的,但绿的精巧,绿的别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许芦苇是安宁与孤高的,但我爱它的孤高傲岸、不沾俗气。
夏日的苇滩是热闹的,幼苗成了“栋梁”,深深地将根扎向大地,枝干或笔直挺拔,曲曲折折,或匍匐作文俯卧,姿态各异,但都坚韧不拔。微风过处,早已“纤腰束束”,软而不乏柔韧,摇摆着瘦弱的小脑袋,像俏皮的孩子。又如风中的丝绦,你压着我,我压着你。
此时,野鸭也来凑热闹,舒展了脖颈,扎入了波光粼粼的河水,激起了层层涟漪,最热闹的要数采菱人,菱角长得特别丰满。她们唱着歌,肆意打着水仗,嬉闹声接连不断。
而初秋的芦苇却更显丰姿,芦苇的花是灰色的,虽然色彩的搭配不是太和谐,但我认为这是恰到好处。在绿的生机上添上灰的清冷,也是极富自然的。秋风挑逗起芦苇的头,恰似林黛玉那温柔的一抬头,袅娜的身子如一条条丝带在风中飘拂。苇絮飘飞着,正如一支歌,飘飘洒洒,经历风风雨雨,诉说着他们的梦想。她是勇敢的,敢于脱离依偎,去寻找新的生活。芦苇用纤细的身体承载了风霜雨雪,用优美的舞姿展示了永不言败的风姿。
金风荡漾,苇絮飘飞。其实,每一道风景都是美的,要把握住,不能错过。
静静地,一片苇絮飘落在我的肩上。我小心翼翼地拈起它,捧在手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袁志勇 | 作者年龄 | 14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青岛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6班 |
性格特点 | 声音洪亮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划船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陈工孟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又见芦苇海作文800字
中秋佳节,丛桂怒放,叶子被月光勾勒出一道银边,夜静月轮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我踏着旧路,回到这里,记忆开始与现实重叠。
今年中秋,一家人回来探亲,看见老家变化了很多。没变的是这亘古的月光和酒香。
还记得以前的中秋夜晚,爷爷带着我,路过大街,穿过闹市。晚风路过陶坛吹散了酒香,倒空的酒壶还挂在墙上,等星星都被点亮,人们能闭着眼睛闻到酒香……
“爷爷,我们不是要去这儿赏月吗?”我指着很多路边的小摊,有卖凉水的,有卖西瓜的。摊子旁都会摆几张椅子,人们在那里边赏月边闲聊。
“是啊。不过这里看月亮不漂亮。”爷爷故作神秘的提了提语调,似乎毫不留恋街道上的月光。
手被爷爷牵着,能感受到爷爷手上的老茧和清晰的纹路。我们来到村尾,放眼望去,一片闪闪发光、金色璀璨的海洋——一片芦苇海。
芦苇海荡漾在金色的月光下,如同镜子一般,芦苇投影在最温柔的波涛。或许是忍受不了作文月下独酌的寂寞,几个老家伙们相约一起在此赏月。
“今儿个的月光不错。”“酒没上次好。”“上次是哪次?”几个老人家一坐下就开始闲聊。论月光的明暗,论老酒的清浊。
爷爷打开陶坛,甜甜的桂花香味,金色的月光照在蜂蜜色的酒上面,晃呀晃……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掀起层层絮潮。
“香吗?”我点头。“想尝点吗?”我猛地甩着我的脑袋,“别告诉你奶奶啊……”“好!”不管爷爷唠叨什么我尽是说好。
酒的味道我是记不清了,只模糊的记得风霜浸透岁月爬上爷爷的脸庞,荡荡芦苇,和桂花香味的晚风。
“大姨,您还记得这曾有片芦苇海的,现在是在哪个地方?”
“哦,你说那片芦苇啊,几年前早铲平了。”
“啊……是这样啊。”我有些失落。爷爷去世后,我就再也找不回那片记忆中的芦苇海了。
老家的酒香依旧,只不过不是熟悉的老人论酒清浊。月光下的灯火弥漫,我仿佛又见到了那片金色的,璀璨的芦苇海。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倩倩 | 作者年龄 | 15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永登县第七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6班 |
性格特点 | 搞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保龄球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白碱滩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芦苇作文800字
记忆中的芦苇,在滩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悠然自得。在远高世俗的淡泊中,独守着一方瘠土,遥望着那一湾苍翠的湖水,伴着那如水的寂静,偶有微风吹来,它却为之欢欣继而又与之共舞,舞、舞、舞,直到最后,在冰冷的纯洁里划上生命的句号。
第一次亲身接触芦苇,是那一个“十·一”黄金周——我和家人一起到宁夏旅游,在乘小艇去鸟岛上游玩的途中,看到了那一丛又一丛的芦苇,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啊!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连缀起来,像云呀,阵阵清香在金色的阳光下弥漫。你能听见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微风吹来,芦苇微微地弯下腰,像是合唱团的指挥家报幕后绅士地鞠了一躬,于是,奇妙的合唱开始了……
听,这是金秋之歌,风“呼呼”地刮着,芦苇也不由地弯下了身子,合着风的拍子,开始以奇妙的舞姿描绘着风的形状。身为观众的我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这芦苇表演得也太投入了吧?甚至,我似乎可以看见,它们中有不少,由于劳累俯了下去,难再起作文来了。可那,却只是我的杞人忧天呀,一会儿,就一会,她们,又重新回到舞台上继续执着地唱歌着了起来!——“沙沙……沙沙……”那体现出群体性默契的声音,似乎来自远古,涟漪般漾满着湖面。声音又如烟雾般飘浮着,飘在空中,又飘回到湖面,与芦花的清香交错着,一起缠绕在小艇上人们的心头。
风渐渐累了,这场演唱会中,那些高昂着头颅,却骄傲地微笑着,芦苇们,用它们挺直的身板,预示着合唱尾声的到来。声音在一点一点减弱,但,更衬出一种内在的寂静,四周渐渐沉默了,芦苇们突然让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强大。那一刻,心,突然被一种力量击中,此情此景,何曾相何?这景,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太多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份清高,一份自得,一份无意让人知晓的蓬勃与自在。
终于,一切逐渐归为平静。我也懂了什么。人是孱弱了,就像一根芦苇弱不禁风,但人都又坚强从柔弱中酝酿出无穷的韧性。人生的沧桑和历史的悲痛有如那咄咄逼人的劲风,我们,则可如芦苇般,继续昂头歌唱“沙沙……沙沙…”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润红 | 作者年龄 | 16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常德市长怡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4班 |
性格特点 | 友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新闻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段小勇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