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填满的碗_我无法想象

1、无法填满的碗

一天早上,国王出来散步,遇上了一名乞丐。他问乞丐:“你想要什么?”

乞丐大笑说:“你这样问我,好像你能满足我的愿望似的!”

国王感到被冒犯了。他说:“我当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什么?告诉我。”

乞丐说:“请三思后再承诺吧。”

这名乞丐不是普通乞丐,而是历代国王的前世。他在那一世曾经承诺:“我会在你的下世来唤醒你。你已经错过了这世,但我还会再来。”但是,国王早已经忘掉了——谁还记得前世的事情呢?于是,他坚持说:“你要什么我都会满足你。我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帝王,你有什么愿望我不能满足呢?”

乞丐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愿望。你看到这个乞丐碗了吧?你能用什么东西把它装满?”

国王说:“当然可以!”他招来一位大臣,对他说:“用钱来装满这个人的乞丐碗。”这位大臣拿来一些钱,倒进乞丐碗中,但这些钱立即消失了。没办法,他只好往乞丐碗中倾倒越来越多的钱,每次他把钱倒进乞丐碗中,钱就会立即消失。乞丐碗总是空空的。

整个王宫的人都围过来了。一传十,十传百,谣言传遍了首都,集结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国王的威信危如累卵。他对他的大臣们说:“就算是失去这个王国,我也在所不惜,但我决不能被这个乞丐打败。”

钻石、珍珠、绿宝石,这些珠宝全倒进去了,他的国库就要被清空了。那只乞丐碗似乎就是一个无底洞。任何东西一被倒进去——是任何东西,就立即消失,变得无影无踪。最后,到了晚上,人们完全静默地站在那里。国王跪倒在乞丐的脚前,承认他失败了。国王说:“请告诉我一件事。你胜了,但在你离开之前,请满足我的好奇心。这只乞丐碗是用什么制作的?”

乞丐大笑说:“它是用人的心灵制作的。这没有任何秘密。它只是用人的愿望制作的。”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饶静 作者年龄13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好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听音乐 平均成绩112分
指导老师宫结局 老师职务班主任

2、我无法想象

离毕业的时间又近了1天、2天……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晓鲁 作者年龄12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舒城县白马宕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6班
性格特点愉快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演奏乐器 平均成绩112分
指导老师沃宽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爱填满生命与生命的距离作文900字

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他填满了生命与生命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

——题记

她,还是个十八九岁的花季少女时,遇到了朴实憨厚的他。两个素不相识的生命由此相识。农家的生活本就充满艰辛,更何况,他们两家的条件并不富裕。朴实的他与勤劳的她站在一起,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距离已逐渐被爱填满。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成婚了,两个素不相识的生命合为一体。他们两家各出一半的钱在乡下盖了一栋房子,虽是简陋的黑瓦土墙,却已是两家的最大开支。它装满了双方父母的祝福和家的温馨。等到她生儿育女,这儿就是他们安定下来的家。生活中,他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或许是因为生活的艰难与儿女的幼弱无知和顽皮;她总是暴跳如雷,不断抱怨他的不足。而他又是个十分木讷的慢性子,生活中总是一个红脖子,一个白脖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她曾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邻居说:“我这辈子算是完了,嫁给这样一个没用的人!”

他却笑着说:“过日子谁没有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习惯了,就叫过好日子了嘛!”

正是一个添油,一个加水,煮成一碗不油不腻的“生活”。

日作文子一天天过去,时间的齿轮从六十年代转到了九十年代。终于,他和她的儿女长大成人了,有了房子、车和自己的家庭。她的急脾气也改了,他和她还想在这乡下的小茅屋里度过下半生。

不管儿女们如何劝阻,他和她总不愿搬到城里住。无奈之下,儿女们只好运送一些家电,找一些工人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算是尽儿女的孝心。

不信的事发生了。有一个晚上,他去镇里的路上,从三轮车上摔了下来,摔在山路边的树丛中,一下子,腰部、腿部骨折了。她得知消息后,又是焦急,又是无助,儿女都在县城里工作,她又不想去打扰,于是,大半夜的,她挨家挨户敲门,每家都几乎喊遍了,就是为了找人把他抬到医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家着火了呢!

她就是我外婆,他就是我外公。外公因腿部、腰部骨折,现在还躺在医院。这个暑假,我们全家从外地赶回来,特地来看望外公。当我在洒满阳光的病房中看到一个慈祥的老婆婆喂着一个软瘫在床上的老公公吃粥时,我的心也为之跳动。少来夫妻老来伴,我终于深深体会到了。

爱填满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距离,它让两个素不相识的生命磨销掉距离,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周扬清 作者年龄16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2班
性格特点无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睡觉 平均成绩97分
指导老师张天柏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用碎片填满作文1000字

从甲骨竹简绢帛到纸张乃至屏幕,人们选择了更为轻便的阅读载体;从十八九世纪的长篇到尔后的中短篇乃至如今的一百四十字的微博,人们选择了更为简约的阅读篇幅,“碎片化阅读”,的确是一个潮流。

在纸张的问世之前,“汗牛充栋”用以形容家中藏书之丰富的确令人骄傲;而与之相对的,简牍的庞杂和绢帛的昂贵也拉大了普通人家与书籍之间的距离,因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伴随着纸张的出现得,是汉代教育的繁荣。与此类似,各种便捷的阅读终端的出现,为文字的热爱者们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阅读渠道。我们不会再担心买一份报纸在拥挤的车厢中伸展不开,不会再烦恼旅途中一本厚重的小说太累赘,不会再无奈各类杂志到底应该放在书架的那一架。将浩繁卷帙收到一方屏幕上,将大千万象网罗到掌中,将阅读的快乐随身携带,碎片化阅读,你值得拥有。

也许你向往着勃朗特家族的女儿们,有着慵懒的下午四点钟,甜品与红茶,膝上摊开了一本书,细细阅读,也许你想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去咀嚼一本书。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文字工作从事者,生活中充斥着琐碎的事情,生活节奏极快。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对文字的渴望,似乎只能在零碎的时间里得以慰藉。碎片化阅读,是我作文们再紧张的生活状态下、分秒之间,对文字向往的一种延伸与扩张。而一些端居象牙塔远离现实生活的人,要求人们抽出整块时间端坐桌前毕恭毕敬,未免过于苛责。是在等人的片刻,车厢的人潮、休憩的安宁之中,碎片化阅读充实舒缓了我们的头脑。

从另一个方面看,碎片化结构的文字,真的那么破碎零乱吗?从《论语》之中我们勾勒出那两千年前思想家沉思的面容,《理想国》为我们描绘了先哲头脑中奇妙的国度,而我们自身所接触的唐宋八大家的名著散文,又有哪篇是洋洋洒洒冗长繁复的呢?诚然,托尔斯泰令人高山仰止,巴尔扎克的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包罗万象,但是请你想一想,你知道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可你是否触摸过它的书脊?你知道普鲁特斯的《追忆似水流年》尽数流年,可你是否动心买下它?你知道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堪称意识流中流砥柱,但你可曾有半点信心去读完全本,你为那洋洋大观所震撼,却也因为那厚重与沉重而却步。碎片化阅读,让文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让文字变得平易近人,它卸下了文字繁复的武装,它让每个人,更亲近文字。

所以,当你下次坐在车厢中,百无聊赖地盯着站牌时,不妨拿出手机,去尝试下碎片化阅读,去体会下阅读的乐趣。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莫凌天 作者年龄17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张掖实验中学 在读班级高三6班
性格特点好心肠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旅游 平均成绩94分
指导老师尚祖 老师职务班主任

5、把心填满,就不会迷茫作文

船,恐怕是再让人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它在大海的环抱下带着货物飞驰。但是,有经验的船员不会在船上装过少或过多的东西,只有合适的重量才不会让它驻足不前。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经过仔细的思考,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个小小的称重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如此,而人的行为举止与船的重量也有莫大的联系。

人的大脑就像是一艘精美华丽并且有着极大储存空间的船,为了避免人在生活中遭受到超出想象的事情,人类总是需要找一些“货物”来填入其中。这些“货物”是什么呢?又怎么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待在脑海之中?

按我的想法,这不可或缺“货物”是两个东西——读书和思考。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的这句话很好地点明了书的重要性。书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它给予你养料,带你于知识的海洋中自在遨游。你汲取这些养分,生出众多根须,将自己充实。

从一个起点开始,向上攀登,你头脑中的知识会成为最为有利的攀岩工具。但工具总有磨损的一天,于是你又重新拾起书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踏着这大段阶梯,沿途中感受不同的风景,与不同的困难相斗争,最后才能到达顶峰。

换个角度,你沿着脑细胞分布的纹路向作文上探索,必不可少的就是绳索,如何将绳索编得更加安全,也全凭你腹中的笔墨。

但是“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与读书相结合的是名为思考的东西。它是一种很奇妙的,脱离了物质化的对心灵的深入讨论。顺着从书中寻来的问题继续延伸,你可能会发现更多玄妙,更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读什么样的书,就能促进什么样的思考。书可以让人类通过思考的大门,将物质化的文字带入自身,在头脑中创造新的世界。想象字里行间地画面,获得新的启发,再通过其产生的写作冲动,又进行相应的创作。思考、创造,或喜或悲。也许你会感叹这种工作的进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在这两个过程的交替中进步着。

但也总有人走进岔路——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这种方式是极端错误的。没有书的滋养,仅凭思考,长出的必然是歪瓜裂枣,没有思考来叠加,造出的帆沉重的无法带你去任何地方。一切思考起源于书,书却又于思考中诞生,二者共存。当两者有机的结合,达到“学而思,不罔;思而学,不殆。”它们将成为一汪清泉,将你的心灵填满。

把心填满,让思考可以带你驰骋天涯,让书籍成为你最为信任的舵手。只有这样,你才能像那一艘艘有着合适重量的船一样,安全地驶进生活的海洋,永远不会迷茫。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巴迪菲 作者年龄16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温州平阳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8班
性格特点坦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书法 平均成绩104分
指导老师蓝泉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