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秋有感作文600字
望着别家团圆的背影,严肃的姥爷便变得有些忧郁,我也倍感孤独,唉,谁又不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呢?
中秋虽到,月却消失不见,家里也很冷清。十五的时候,姥爷带我买了些文具和菜,虽说家里不团圆,但我们还是做了团圆饭,姥爷今年已经是第二年没人与他过节了,在家里,为了能让姥爷开心,我天天与表妹佳一视频。姥爷在中秋晚上的饭菜做得也挺丰盛的,比普通时候多做了好几个菜。我每天都会和姥爷聊会儿天,姥爷似乎开朗多了。我也很想妈妈。虽然姥爷在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我晚上起来喝水时,总会听到姥爷的抽泣声。
每到清晨,姥爷依旧早起,每次我和妈妈通话时,我都会问:“妈,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回来陪姥爷?”她也很惋惜地说:“我也想回去,可是我刚回来。而且妈妈也要工作,你大姨和舅舅也要忙工作。作文”我失落地挂了电话。亲人如一缕风,本可以带给你无限的力量的,可是,他们……
中秋节那天,我还陪姥爷去了姨姥姥家,姥爷看着姨姥姥的女儿一个个回来,变得更伤心了。本来我是想让姥爷和姨老爷唠唠嗑,但我没想到他更伤心了,我也很伤心,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和妈妈团聚了,我更想念妈妈了。家里有许多月饼,但,我和姥爷都没有吃,月饼代表团圆,但我们家却一点儿也不团圆。我还是很开心,我还有姥爷,他会带我买许多好吃的,会叫我起床,会帮我晾上水,我不用奢求别人,我觉得,姥爷也可以像妈妈一样照顾我,虽然没有妈妈那种亲情。
我想对姥爷说,虽然这个中秋没人陪你过节,但你还有我,我可以做家务,刷碗、烧水、做饭。如果明年妈妈他们还是没有陪您过节,那我还陪您过。姥爷,开心一点,想想你还有我,有你,就是团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朱见深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望山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好心肠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宋振瑜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中秋有感作文800字
每年的中秋,照例是放假的。
今年的中秋节刚好是星期一,连放着三天假,我自然无比高兴。作业早已在周末做完,等到中秋这一天的晚上,等到那一轮白玉盘升上天空的时候,我便学着古人的模样——赏月。
我来到客厅,拿了小板凳坐在走廊里,抬头认真地看着漆黑的夜空中那皎洁的明月。此刻,妈妈正在烧饭,不时从厨房传来“嗒、嗒、嗒”的切菜声。爸爸在客厅陪着牙牙学语的弟弟玩,弟弟被逗得发出“咯、咯”的笑声。
我看着明月,便想起了那首著名的中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贬官外地于中秋之夜思念弟弟苏辙写下的。当我读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时,浮现的是苏轼翻来覆去,睡不着,抱怨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照耀人间大地;而当我吟诵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心里便不由得弥漫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感伤,也仿佛看见了苏作文轼抬头仰望明月的无可奈何,团聚对千年前的苏轼来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弥足珍贵。
相比之下,我从未曾体验过苏轼那种远离家乡、不能和亲人团聚的孤独、感伤。对于年幼的我来说,一家人都在身边。但我却经常忽视这美好的时光,认为这不过是一件最平常的事了。随着老师给我们讲的古诗词越来越多,我逐渐有些理解那些思乡的游子们的心情了,我所忽视的正是他们求而不得的。也许在这些游子心目中能回到家乡,能和亲人团聚胜过了一切。
突然间从厨房里传来“刺啦”的声音,原来是菜下了油锅。我看着爸爸陪着弟弟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我进了厨房准备去帮妈妈的忙,没成想被妈妈说成是“碍手碍脚”,让我等着吃饭。于是乎,我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窗外的月光洒落进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我又想起了《水调歌头》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年之前的东坡先生,你让我懂得了应该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时刻刻。
但愿人长久,牵手共婵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左亮 | 作者年龄 | 11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什邡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务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羽毛球 | 平均成绩 | 113分 |
指导老师 | 曹原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中秋有感作文400字
今天是中秋节。晚饭时,爸爸妈妈聊起了他们小时候过中秋节的一些趣事,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敬月光了。
那时候的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敬月光。人们会买上好多月饼,从大到小,一层一层的叠放在盘子里,堆成宝塔状。一般都摆六个,表示“六六大顺”。月饼放好了,还要摆放上各色时令果蔬,比如:莲藕、菱角、柿子、石榴等等。其中,莲藕也有讲究,必须用一整根的“全藕”,意寓事事有头有尾。最后,点上一柱香,再泡一杯茶放在院子中间的小桌子上,大家就开始坐下聊作文天、赏月了。
我的老婆婆很相信,中秋节这天的月亮是有灵性的,敬过月光的茶水千万不能倒掉,干什么呢?留着第二天早上洗眼睛!她说这茶被中秋的月光照过,用它来洗眼睛,就能让眼睛变得像月亮一样明亮呢!
可惜,今天是个阴天,敬不了月,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月光茶”。我又想到那些在远方,过节回不了家的人们,他们现在该是多么孤独啊!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祈祷明年的中秋节是个好天气。但愿“晴”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明奎 | 作者年龄 | 10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有计划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王蓉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关于中秋作文600字 话中秋
关于中秋作文600字 话中秋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过了一段时日,这种习俗传到了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的传说与神话故事。
中秋节传说之一——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可是到了天界,他犯了错误,仙人便把他贬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中秋节传说之二——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月饼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尹宝拉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苏州木渎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富有朝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减肥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侯武杰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中秋有感作文500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与月亮有关的千古名句。李白感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总引起人们的愁思,因为它象征着团圆,意味着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共赏美景。
然而,并不是每个中秋月圆都能欢聚一堂……
古有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明明自己置身长安,望月思念遥在他乡的妻子儿女,却以妻子角度设想展开叙述。也有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秋佳节,长安城内融融泄泄,而自己的丈夫却远在塞外征战。更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身为密州太守,却七年未与亲弟弟相见,酒意上涌,愁绪万千。
今有多少作文山区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难见到亲生父母,只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平日生活困难艰苦,到了佳节之时,也只能是重复地干活读书。不知要等待多久,才能见自己爸妈一面。而城里的孩子是否都嬉戏欢乐呢?其实也有许多的父母在外工作或出差,不能时时回家与他们团圆,留与他们的只有零花钱和玩具。也许这些孩子也曾经在每个早晨,每个夜晚坐在门口等待自己的父母,然而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中秋本应是幸福快乐的节日,但也是多少分别的亲人互相思念的节日。从古至今,月亮依然高挂在空中亘古不变,然而人情的冷暖,悲欢离合却是各不相同。
我感叹,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水彘蜂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扬中外国语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胆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字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易贝网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