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平庸,就输在一个细节_成功和平庸,有时只是细节的差别

1、你之所以平庸,就输在一个细节

你之所以平庸,就输在一个细节

文/肖卓

南昌回长沙,路过以前的公司楼下。

肚中饥饿难忍,溜进附近一家面馆。还没有落座,老板娘就朝厨房喊:“轻挑面一碗,不要辣椒!”

我大惊,“我还没有点单,你怎么知道我要轻挑面,不加辣啊!”

老板娘朝我笑眯眯说:“难道不是吗?”

我说:“是的。我都快1年没有来过了,你还记得,记忆力真好!”

老板娘边擦着桌子,边说:“来我店子吃过两次以上的,我都记得住。混口饭吃嘛!”

一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个民政局工作的人,几句寒暄之后就聊开了。民政局那人忽然问我姓什么,家里是哪个市的。我如实告知。他问我是不是某某县,某某镇的?

天呐,居然猜对了!

我说:大师,请收下我的膝盖!你是不是算命的?还收徒弟不?

“大师”怡然一笑,说:算命那都是骗人的。我只不过是根据你这个市的姓氏分布和你的口音辨别出来的。

一个市有几百个姓氏,然后有十几个县,那么多镇。他都可以了然于胸,真是奇人!后来听朋友介绍说,他是民政局的明星人物,不仅业务熟练还知识渊博,很多领导都喜欢他。

面馆的老板娘和民政局的人,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一个岗位。但是他们不甘于平庸,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出非凡的技艺。可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像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

我们大部分都是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之人。我们总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敷衍自己,局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然后安慰自己说平凡可贵。其实你就是平庸,只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我看过很多动漫电影,只钟爱宫崎骏的。如果你看过他的手稿,你就知道他是如何拒绝平庸,打磨电影里每一个细节。

印象最深的是《借东西的小人》,妈妈的厨房用具非常精致,爸爸从人类那里偷来胶布、螺丝刀、灯泡、纽扣等数不清的细微之物,让你感动不已——只有对生命充满敬畏并时刻追求卓越的人,才能雕琢出如此令人动容的作品!

我以前的公司招聘了一个前台,她每天无所事事,主要就是接几个电话,然后在电脑上逛网店。老板看到她如此差强人意的表现,就把她辞退了。

临走的时候,她说:我只是一个前台啊,不就是接几个电话么,根本没有什么事啊。

后来,公司又招聘了一个小姑娘做前台,公司全体上下都比较忙,就没有管她。

她上班第一天就自己制作了一个登记表,记录每天出入的人员和来往电话。然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前台岗位体系和流程,有几十页纸。接下来,她整理了公司的快递单、出差人员的车票、住宿票据等,并且做出来了详细的电子表格和台账数据资料。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来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不到5天的时间,就对公司的运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知识轻车熟路。而以上的这些我们都没有安排她,都是她自己主动去学习和做的。公司所有人都对她赞不绝口,现在她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部门经理。

一个前台的职位,两个人的表现差异却如此巨大。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外表,而是内心。从你内心接受平庸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行为、你的状态也跟着平庸。

接受平庸比追求卓越要轻松多了!付出少量的体力,花费少量的脑力,过安定的生活,听起来就心神向往。

当你内心放弃卓越那一刻,平庸就追赶而来,然后在你身上播种、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很多年轻人,二十几岁的年纪,纵情于短暂的物质愉悦,没有长者洞明世事的睿智,失去了幼年天然无邪的清澈,学不到步步策谋心机爆表,又不敢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那还拼什么?

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只有挥刀斩断自己体内生根发芽的懒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恒久地坚持,发现更大的世界,才能像英雄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辉。

一件事,一辈子,专注到极致,注定伟大。

2、成功和平庸,有时只是细节的差别

成功和平庸,有时只是细节的差别

5年前,a先生还在一家营销策划公司工作,当时一位朋友找到他,说自己公司想做一个小规模的市场调查。朋友说,这个市场调查很简单,他自己再找两个人就完全能做,希望a先生出面把业务接下来,他去运作,最后的市场调查报告由a先生把关,当然了,会给a先生一笔费用。

这的确是一笔很小的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市场调查报告出来以后,a先生也看出其中很明显的水分,但他只是做了些文字加工和修改,就把它交上去了。

之后,几位朋友邀请a先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块儿去完成一家大型娱乐场所的整体营销方案。没想到,对方业务主管明确提出对a先生的印象不好,原来此主管正是当年那个市场调查项目的委托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a先生大吃一惊,但是为时已晚。

事已至此,再回过头来想想,当时a先生得到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值一提,而当初的敷衍塞责却造成了现在如此大的负面影响!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要随时谨记:没有可以随意打发、糊弄的小人物、小事情,如果随意地忽视这些细节,必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目标,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矢志追求者必须勇于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

约翰·布勒起初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装配线上的一名杂工,他的成功,就始于工作中一次次平凡的积累,正是抱着积累平凡就是积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30岁就擢升为公司总领班的职位,成为通用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

约翰是在20岁时进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0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想在汽车制造这一行作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约翰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做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约翰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种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工作。

约翰的一位朋友杰克对约翰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约翰:“你工作已经5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杰克,你不明白。”约翰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领导。我以领导整个工厂为工作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约翰确认自己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约翰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没过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如果一切顺利,他将在一两年内升为经理。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从事一种平凡的工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只会糊弄工作;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加强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我们就应当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我们要实现卓越的人生,就要注重工作中平凡的积累。为了达到大目标,就要先设定小目标,这样就比较容易达到目的。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轻易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了小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标”时,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大目标总有一天能达到。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积累,注意利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锻炼自己。将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目标当成自己实现卓越的阶梯,而平庸之辈只会好高骛远,轻率冒进,或者因为目标难以达到而放弃奋斗。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