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_经典励志文章:什么是成功

1、励志文章: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励志文章: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都是中小地主阶级、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当时英国读者的欢迎。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还没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的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十九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她的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还很有限,但是她的作品好比是“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里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称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牧师家庭,过着祥和、小康的乡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奥斯丁排行第六。她从未进过正规学校,只是九岁时,曾被送往姐姐的学校伴读。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毕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奥斯丁的启蒙教育却更多得之于她的父亲。奥斯丁酷爱读书写作,还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以写作作为乐事了。成年以后,奥斯丁随全家迁居多次。1817年,奥斯丁已经抱病在身,为了求医方便,最后一次举家再迁。然而在到了曼彻斯特以后不过两个多月,她就去世了。死后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丁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一岁。

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再算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以及《劝导》(1818)则写于十九世纪,算是后期作品。这六部作品,总共不过一百五十万字(中文),数量不算多。作品开始出版时,销量也不算很大。

可是她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却随时间的过去而日益显得重要,以致竟有批评家认为:作家当中,她的写作手法最接近于(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托·巴·麦考莱语)。

另一位把她与莎士比亚相比的是,现代美国的批评家艾德蒙·威尔逊。(励志名言  )他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曾发生过几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望,唯独莎士比亚与简·奥斯丁是经久不衰。

赞赏奥斯丁的作家,从瓦尔特·司各特开始,可以说是绵延不绝,粗略一排就有:特洛罗普、乔治·艾略特、柯勒律奇、勃朗宁夫人、骚塞、爱·摩·福斯特等位。但是她的杰出与伟大之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也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弗吉尼亚·吴尔芙就曾说过:在所有的伟大的作家中,她的伟大之处是最最难以捕捉到的。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简·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心,她的优雅的散文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

并且说:当时(指十九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所厌倦,奥斯丁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的欢迎。到二十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她是英国摄政王时期(1810--1820)最敏锐的观察者,她严肃地分析了当时社会的性质和文化的质量,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赞佩奥斯丁小说的高超的组织结构,以及她能于平凡而狭窄有限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我知道简·奥斯丁是在1940年,我跟母亲去看了电影《屏开雀选》,是由当时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大牌明星劳伦斯·奥利佛(lawranceoliver)跟葛丽亚·嘉逊(greergarson)主演的,其实那就是根据简。奥斯丁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改编的。然后到了1946年,我进了当时的圣约翰大学附中,所上的英文课的课本就是这本《傲慢与偏见》(prideandprejudice)。

通过上述的叙述,我唯一的感受就是,无论你是做什么的,要想获得成功的话,都不是偶然的。是要付出辛劳的代价的,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2、经典励志文章:什么是成功

经典励志文章:什么是成功

 

提到成功,人们想到的是财富、名誉、地位……青年学生对于成功的渴望更甚,而且定的目标很高,希望成名成家成事业,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因此有的人把成功看得“遥遥而不可及”,但成功真如学生们想像的那样吗?上周我到华宇学院演讲,与学生进行了关于“成功”的交流,也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

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过挫折吗?怎么面对?

黄鸣: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挫折,而且做的越大挫折越大。面对挫折时我怎么办?认命!当我摔了一个跟头的时候,我想本来是该摔两个跟头的,真幸运!当我踢球碰到眼睛的时候,我想我脑袋没摔着,真幸运!从来不去抱怨。你不认为碰到的事是倒霉的事它就不是个事!如果你认为碰到的是倒霉事,你认为你经受的是挫折的话,你以后遇到的倒霉事、经受的挫折还会更多。

挫折对于年轻人而言是财富。我们经历的挫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人遇到的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天塌下来,中国有句老话,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反过来大个子接不住,谁都接不住了,那么全人类都倒霉了,你也不算最倒霉的。大家想想,比起那些失去健康的残疾人,比那些非洲难民,比那些在黑砖窑里被卖的童工,你现在能坐到学堂里学习,不知道要幸运多少倍?读读战争时期的难民营生活,你受过那些苦吗?哪有那么多挫折啊?哪有什么难以承受的灾难?改变一种心态,把挫折当成财富,有了这些心态,什么挫折能压倒你?学生:当你遇到挫折麻烦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黄鸣:首先想到的是我妈妈。我妈妈在她三十几岁的时候,我爸爸就瘫痪了,在她四十几岁的时候,我奶奶病重,她一个人照顾两个病人,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给我叔叔家寄钱,一个普通的妇女她有多大的力量?今天我来得稍微晚了一会儿,就是因为陪她吃饭,刚才看着她那永远的笑脸,我就想母亲身上承载着全人类,承载着中国女性最伟大的品德和人格。其实你们所有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她们都经历了你们想像不到的挫折和苦难,她们都挺过来了,她们都非常不简单,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家中胸怀豁达、不畏困难、执着追求的妈妈们,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了。

学生:一个人想成功应准备什么样的条件?你有哪些动力?

黄鸣:如果我算是成功,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是我不怎么想着成功,不天天想成功。我想的是:我怎么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想着好一点强一点。我小时候梦想当科学家,当教授,当制造飞机的工程师,但是梦想仅仅是梦想,不会成为撕心裂肺、百爪挠心的压力。“我要发财,我要出名,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欲望越高越倒霉,越经不起打击。梦想只是梦想,梦想成了好事,不成也是生活的一个点缀。我追求当科学家当教授之梦想,到了四十岁也没有当成科学家,这样我是不是得天天愁眉苦脸呀?从来没有过!我还是继续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比昨天强一点,该出力的出力,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想清楚了这一点,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来已经放弃了的那个梦想,结果经过积累实现了:我是多家大学的客座授,常被邀请讲课。我想当科学家没当成,却成了科学家的领导,组织他们进行项目课题的研发……只要你心态平衡,你就永远在梦想的路上,但如果你经常在抱怨,就会失去求知欲和上进心,结果什么也干不成。

我有一个理论,人之初,性本上。没有一个人不想上进,人一旦不想上进了,是因为他气馁了,是因为他被挫折打败了。学生:你在没有成功之前,是否想到过有什么大的成就?

黄鸣:什么时候我没成功过?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算成功;我当儿子,爸爸让我干什么我都做得很好;我在学徒的时候,三个月之后我就带徒弟了……我怎么不成功啊?

什么叫成功?每个人用社会的标准来定自己的标准,你就成了别人的奴隶。其实只有你当主任当得成功,你才能当厂长当得成功,当厂长当得成功你才当总经理当得成功。没有小成功的积累,何来大成功的降临?前面的那些都不成功,后面的成功是挂在天上的月亮。

学生:你有什么梦想吗?怎么对待梦想?

黄鸣:我曾经有过梦想,当科学家,当文学家,想出国……

人做梦是有的,至于成不成那无所谓,没有一个人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但是要保留着这种有梦想有追求的秉性。一个梦想破灭了,他还会有新的梦想诞生,这一生当中永远有梦想,并且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断付出努力。

做科学家的梦,我努力学习数理化,认真地做实验;做教授的梦,我就开始练“嘴皮子”,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到位地表达出去,希望对他人有实用价值;梦想出国,我就开始学英语。( https://)追梦的过程是很美丽的,但是一个人不要对自己的梦太“认真”,非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不可,达不成也没什么,我在追寻的过程中积累经历了:我的外语水平提高了,我的数理化好了,我读了很多名著,你能说学识基础不是你美丽人生中的心理路程吗?如果一生中产生梦,追梦,或者弃梦,那么一生中将是充实的、丰富的、绚丽的。学生:人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成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黄鸣:又是成功,又是最重要的,干吗要那么多成功呢?你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天天踏踏实实的,是多么充实、多么有品质的事情!品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感觉,一种充实的、有意义的感觉。如果整天失落、抱怨、后悔,那么将错过昨天,晃过今天,还有什么明天?你扎扎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就是成功。

学生:你是如何理解“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

黄鸣:无论一个人当尾巴也好当头也罢,当不了尾巴就当不了头。有这样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家根本就不要讨论这个简单的问题。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当尾巴的,你是小弟弟小妹妹的时候,你在你哥你姐的身后当尾巴;在学校当学生的时候你在老师后面当尾巴;你进厂当学徒的时候,你是你师傅的尾巴。等你终于爬到头当了领导的时候,你是当好了尾巴才有了当好头的能力。道理很简单,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世上复杂的道理他们都懂,但最简单的问题现在还要探讨。

学生:要想成功,怎么做人,做好人容易吗?

黄鸣:做好人容易,做老好人难!我们经常想做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但最后谁都得罪了,在单位上经常碰到这样的人,谁也不想得罪结果得罪了最多人,到死他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当好人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该说句公道话的时候就要说句公道话。说公道话的时候,好人认为你好,坏人不认为你坏。实际上,坏人他也有是非评判标准,坏人他也想当好人,正因为坏人他坏,所以在遇到事情时他更敏感,他比好人都明白。你是否当了好人他心里非常清楚,虽然有时候坏人他恨你坏了他的事,但实际上从心里他是敬你的。一句话,要想成功就做自然人。

学生:请问你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黄鸣:活着!好好活着!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陈安之:下定决心,成功第一秘决] [成功励志:坚持是成功的秘诀]

3、励志小故事: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励志小故事: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 william h. gates ii,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mary 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公司致力于长期的发展,从目前每年超过5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就可看出这一点。

现在的人往往会专门关心一些成功人士的产业,以及他们的身价有多少多少,而对于他们辛苦的一面就从来不会去关心的。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认识论,他们以为成功人士的今天,说不定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从来不会回过头去问问他们自己。做过什么具体努力,付出过什么艰辛的代价?我打算从现在开始,多多介绍成功人士们的努力和艰辛。这也同样属于励志这个主题的。

有些人他们注目点,就是想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生活细节啊,有多大的豪宅啊?有多少多少名牌汽车啊!而他们偏偏就不会想想,人家的财产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是人家辛苦得来的。你也想要吗?可以呀!不过请这些朋友搞搞清楚,问问你自己努力了吗?奋斗了吗?要知道成功绝不会是偶然的。

不过老头子我也有一句名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只要你开始从此奋发图强,都是不会晚的。只要你努力到了家,说不定你明天也会成为成功人士的,至于你梦想中的东西,自然也会归你的。努力吧,哥们儿,姐们儿,你们的光明前途就在向你们招手呢!

4、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不是必然

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不是必然

想不做失败者的人们,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迎难而上,正视现实。果断把握机会。把职场当作自己实现理想的平台。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使我们可以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们,那么看到最多的,大概就是失败者了。这也符合社会人群构成的分布,失意者往往是大多数,成功者往往是极少数。怎样摆脱失意,成就自己,不妨先看看失败者有哪些共性,再看看自己占了几条。

失败者共性之一,怨天尤人

别人有个好老板,我们老板真抠门;别人有背景,我们是草根;等等,把自己的无能用“客观环境”来掩盖,乍一听条条是理,其实呢,别人成功都是偶然,自己的失败都是命不好。这样的人能成功才是没天理。今天无论是网络社区里,街边聊天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种谈资,“我们老板不成,太黑,你看人家谁那单位”,每个行业,顶尖的人才都是极少数,而平庸的人总是过剩,你跨入那个门槛,你就会发现,其实你的老板非常大方,一点都不黑,关键是,你在门槛外,然后看着门槛内的人,觉得他们似乎是命运的宠儿。却从来无视这个门槛的存在,所以有人说某某网游公司核心工程师月薪2万3万,人家公司待遇多好,自己才拿两三千,却从来不肯面对自己的水平和人家的水平差多少。

失败者共性之二,不肯面对现实

我们在每个社区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就是不肯承认在他们身边有些人做出了不起的事业,就是不肯承认那些看上去比他们年轻,比他们资历要浅的人能够有所成就,于是怎样,把眼睛捂住,把耳朵捂住,死活不肯承认,比如要是有人发帖说百度的新毕业没几年的研发工程师年薪20万(在百度真tmd不算什么)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枪稿,根本不可能,或者说百度很快就完蛋云云,总之,幻觉,都是幻觉,他混了那么多年互联网,还在五位数的年薪苦苦挣扎呢,怎么能容忍别人一下子跑到他前面,而且是远远的甩开他,至于之前只会叫嚣说“百度要完蛋,腾讯要完蛋,马云要完蛋”等等的,都是这类人物,不肯面对现实,不肯承认别人的成就,以阿q的心态蒙蔽自己,在yy中维持自己可怜的自尊和自信,就是这样的。当然这里还有另一类,就是某个神奇的理想破灭后,不肯面对现实,找出种种光挂陆离的借口来麻醉自己,比如某著名it评论家,google的狂热支持者,在目睹了google进入中国后的昏招迭出和神话破灭后,发出了“谷歌不是google”的论调,如此自我蒙蔽,在我眼里,也不过是一个著名的失败者而已。你听说过“华晨宝马不是宝马,北京奔驰不是奔驰”的话没?

失败者共性之三,迎难而退,拒绝挑战

失败者是不会承认自己迎难而退的,他们有足够的借口,比如说“我只拿这点钱,这个事情凭什么让我做”,或者说“那个谁谁谁工资更高,凭什么他不做”,以及“这事情不该我管”云云,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和“那些人”的本事没有两样,另一方面他认为困难的事情是“那些人”份内的事情,他从来不想一下,自己要是老板,是凭实干给人工资呢?还是一面之辞,反正他认为自己的待遇低,级别低,所以又借口不去碰困难的事情,然后天天等着老板提薪长级。迎难而退,永无机会。

失败者共性之四,没有目标

严格的说,失败者并非真的没有目标,他们也有诸如“中彩票得500万”,“公司给我加加薪”,“换一个好领导”,“这个公司混不下去了,听说那个公司不错,看看能不能找关系办过去”,以及甚至更高层次一点“学习一下面试技巧,争取混入一个好公司”这样的目标,但是他们的目标,你仔细看,往往都是要“遇贵人”才能办得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虚竹子的,于是他们往往嗟叹世无伯乐,他们只好混迹于平凡。

我在之前的公司,经常给一些新员工作培训的时候,我的上司也在座的情况下,我会告诉新员工,你为谁打工?这是最重要的,而唯一正确的。

答案是,为自己。你不是为老板工作,不是为公司工作,也不是为你的上司工作,而是为你自己工作,那么这里正好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百度离职副总裁俞军,俞军是为李彦宏工作吗?其实根本不是,李彦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俞军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愿而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也使他能够真正有所成就。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少有人能成为俞军。(励志名言  )我经常讲,打工要有创业心态,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打工者最后都要去创业,不是,但是你要想的是,公司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让你实现理想的环境,有人说了,你所在的公司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那就找一个那样的环境!有人说了,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忽视了,因为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优先排列的是工资,福利待遇,级别,工作地点,公司品牌等等,而没有任何自己梦想在里面,看看俞军当年的求职简历吧,一个成功者是怎么找工作的。

我有个前同事,做事其实还是很认真的,也很有成就,打工赚下几百万的身家,但是工作一直不够愉快,歇下来后要继续找工作,想去一个海外上市的网络公司做个小总监,问我的意见,我就问她,你还缺钱吗?你找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待遇?级别?你应该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兴趣是什么,连几百万身价的人,有时候还在这样的思维套路里出不来,何况更多挣扎在底层的人。

今天,我带一个很小的团队,仍然对每一个新人,灌输一个概念,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未来,要有目标的去工作。

失败者共性之五,瞻前顾后

我说过一句话,悲观的人永无机会,其实顾虑重重的人也一样,失去高薪怎么办,政府政策改变怎么办,人才流失怎么办,细细筹划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当断不断那就会不断的错失机会。

我这些年发现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越是一些背景很强名校毕业生,越不敢去挑战自己,他们选择太多,机会太多,太多大公司给他们offer,太多好机会等着他们,于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沉沦在一份看上去还不错的工作上,仅此而已,天幸不要碰到大规模金融危机,也许还能拿一份不错的养老金。我的同学里,现在公认“混”的最好的,其实是当时同学里成绩最差的,毕业时候工作最差,工资最低的,但是他不断的改变角色,同时不断的充电,充实自己,转换位置,最后成为一家颇具规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技术股东。他今天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他努力付出的回报,和大学成绩无关,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他得到了高分。

我永远记得十年前一位当时颇有成就老板跟我说过的话,他说,如果他当年在北京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超小房子,他就不会有所成就,有点讽刺的是,他的第二次创业相当惨淡,那时候他已经是豪宅名车都有了。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反而可以坚定人的信念。但是如果你有很多选择,你还会坚定信念吗?

失败者共性之六,总有人比我差

就好比小孩子学校里考了倒数第二,回家父母训他,他还会顶嘴说,谁谁谁还不如我呢,于是,总能在某些更惨的失败者那里找到自信,然后麻痹自己。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