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底色为话题的作文800字_底色作文800字

1、以底色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暑假里的一天,我跟随父母回到了老家。烈日炎炎,毒辣的阳光照着大地,我感觉自己像快着了火一般。我躲在浓密的树荫下,感觉略微好了些,但还是热得很。树上的蝉在不停地鸣叫,显得十分聒噪。树荫下点点光斑十分耀眼。

这时,我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爷爷缓缓走过,见到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是不是小a呀”我有些诧异:“您咋认得我?”他笑道:“你小的时候,跟我可亲了。后来你跟你爸妈去了外地,我就很少见你了。”我明白了,向他点点头,然后说:“原来如此!我要回家了。”他笑着摆摆手,说:“去吧。”

回到家后,我将这事说给奶奶听,奶奶一听,说:“是老张啊!他妻子前两年患病走了,子女都在外地,他一个人挺可怜的。”我听了,心中有些难过。奶奶继续说道:“不过老张他很乐观,没有抱怨,他整天乐呵呵的,换做别人早受不了啦。”听到这儿,我开始佩服他了。

第二天,相同的地方,我又遇到了张爷爷,这次我主动跟他打招呼:“张作文爷爷,您好!”我看到他似乎一下子激动起来,喊道。“真懂礼貌!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你都长这么大了,让我好好看看。我记得那会儿,你才这么高,第一次见我的时候,老往你妈妈身后躲。真好真好!你们大了,我也老啰!”他自顾自地讲着,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黯然神伤。我看了心里有些难受,但很快,他又如奶奶说的那样,笑容满面。他微笑着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上个好大学,给我们村争光啊!”我点点头。他便邀请我去他家,我有些犹豫,最终还是答应了。我走进他的家,只见里面的摆设十分简单,屋子也不大,他给我一些瓜子和花生,让我吃。然后给我讲起历史来,从他小时候开始讲,讲到他的生活,讲到社会变化之大,他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地讲着,让我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孤独的、不幸的老人。过了许久,我感觉时间有点长了,才匆匆与他告别,他似乎意犹未尽,让我下次再来。

是什么能让一个本应悲伤的老人乐观起来,答案就是他乐观、质朴的劳动人民的底色。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双色屏 作者年龄14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荔湾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5班
性格特点善组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水上娱乐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陶晋初 老师职务班主任

2、底色作文800字

秋意渐浓,层林尽染,这是众人皆知的秋天的底色。偶然路过宜兴的龙山岕,那里却有着与众不同而又令人心往向之的底色。

龙山岕中的原色之家最为出名,往往是喜爱涂鸦的文青们的歇脚留宿之地。主人是位清秀女子,据说大学毕业就造起自己的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不禁心生赞叹,不忘的初心是她的底色。当我步入原色之家,院墙上涂鸦的幸福生活、手绘的龙山岕地图映入眼帘。屋檐下,原色的摆设都是女子的心思,大多是,各处淘来的小玩意,随意摆放,像一个少女布置自己的寝室,处处安放喜悦。榻榻米的套间,是淡淡的橙色,一种暖心的底色。

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后院,青石板路旁是悦人的山泉,秋水温柔,缠绵丝滑,最激越的险滩仿佛也能被她化成一杯香浓的可可,朝你温暖倾泻过来。院子角落有畦畦菜蔬,墙畔有蔓藤闲座,在走廊里听风听雨,廊下节节灯笼垂挂,不免令游客感慨一番。自然惬意,正应了牌匾上的“原色”二字,而其中恬静闲适的底色,何不是成就了“家”的意义?

竹亭中是古朴典雅的装饰,其中年近九旬的老婆婆正细细地品着山茶,她一辈子都住在当地的山作文中,山里人是不忘本的,我静静地看着,她一边扎草鞋,一边讲着老故事,一张张疏远而清晰的脸,一段段铭心的事,其实一直沉积在那呢。忽然,沁心的茶香升起,往事也如烟般袅袅浮现——原来老婆婆也年轻过,她的爱情,热烈也显得幽微,像丝绵蘸了胭脂,一点一点渗出来。远处又有聚坐着的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作画,书法,写诗,唱戏,下棋,夕阳里的笑容,灿烂明媚,心无城府,一如无邪的孩子。不忘本是女主人的底色,是老婆婆的底色,更是龙山岕人民的底色。他们用自己的初心,守护着大山中的家园。浮华世界中,竟留有一方净土——那是世世代代龙山岕人民纯朴归真的积累啊。

林清玄先生曾说过:“大海若能为人所动,就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那样干净;月亮若能随人而转,就不会那样温柔遍照了。”大海、明月被世人欢喜歌颂,却也有着“不忘初心”的底色。

久居城市的我似乎已习惯于车水马龙,被时代的潮流不断推向前方。幸好在随波逐流的状态下,我能从龙山岕中重拾初心。所谓“寻得所爱,为之守候”,所谓“勿忘初心”不也是人人心中不变的底色吗?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求发 作者年龄17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大庆市三十五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7班
性格特点严守秩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杂志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邱心仪 老师职务班主任

3、底色作文800字

列车载着我们离了新疆,只听见铿铿作响的辗压铁轨的声音,远处的山,像一道黑魖魖的魅影,山旁边,便是敦煌莫高窟。

危如累卵,蜷缩一隅。这是敦煌开始给我的印象。然而当我走进去,才感受到敦煌作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当之无愧。

莫高窟的里面完全消散了沙漠的空旷与荒凉,别有一番明媚与生机。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却又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乐章。这方明媚,退却了初春的寒意,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在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

它沉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却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它用独具风韵的壁画,给现世凡人碌碌俗务的内心,涂抹上宁静的底色,它给每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都染上了灵动的希望。

出来时,已是傍晚,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格外清冷,然而眼前的敦煌,却又分外耀眼起来。

生命的坚韧,在这里仍处作文处可见,依靠可怜的露水微微打潮的盐碱地上,绽开出条条比拇指还粗的裂缝,蔓延着伸向天际之间。这里,砾石丛生,却不时见有野蒺藜、骆驼刺蓬勃地生长,一株株,枝繁叶茂,吐青抽绿。它们用旺盛的生机,藐视着周遭恶劣的生存条件,开出一方属于自己的色彩。

我想,这实在是一个美得不能再美的寓言了。在中国的版图上小小的一角,有多少人冷落,又有多少人遗忘,然而,正是有了那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将生命的热血在这里挥洒,让毕生的才情在这里流淌,终于才让这文化的一角,人心的荒漠,开出了属于世界的色彩。

然而现在,那断壁残垣中永留千古的生命染料,却正逐渐褪色,尘世纷扰迷乱了人们的内心,给我们的灵魂涂上了漆黑的茫然,我想,中国大地上倘若少了这般底色,又怎会焕发出新的希望?作为新生的一代,我们难道不应该接过这支画笔,给时代的画布上,染上永不退色的文化之底色吗?

这方底色,是不畏世俗,安于朴素。

这方底色,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方底色,是苍凉,是生机,是坚守,更是担当!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明步 作者年龄16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勉县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8班
性格特点有条理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书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程杰 老师职务班主任

4、底色作文800字

窗外,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一脸烟火风尘扑面穿梭于马路,汽车的尾气沿着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缓缓而飘,最后消失在灰蒙蒙的天空,看上去五颜六色,光鲜美丽的城市,似乎被笼罩在灰色的结界中,就连路边的绿树都是那么的强颜欢笑。

冷漠地收回视线回到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来回翻舞,一个个机械的字体鱼贯而出。突然,妈妈推门而进,“下午去爷爷家吃饭。”大脑中的字符戛然而止,想起那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那个仙鹤般云游闲散的老人,我身心不禁轻盈起来,睁开眼,呼出一口浊气,我加快了打字速度。

几小时的路程,身边的风景焕然一新,像被重新粉刷过的墙,不同于城市里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人应接不暇,老家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只让人心旷神怡。如果说城市是一张浓墨重彩的京剧脸谱,完美的外表让你无可挑剔,老家就是一幅素净淡雅的山水画,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哪儿添上一笔自己喜欢的颜色,无拘无束。

当熟悉的青石板那样真实地被踩在脚下,当黄灿灿的桂花飘在了我的面前,当沁雅的作文墨香钻入了我的鼻尖,我突然感受到那些被强加在自己身上五彩斑斓的标签终于褪去,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而故乡就是这张纸的底色。

轻移脚步走进院中,青石案上宣纸静躺,书写它的人,硬朗如旧。爷爷把笔交予我,示意我书写,我抓起毛笔,生硬地写了几个扭曲的字,摇了摇头。打字已成为了文字交流的主要工具,硬笔我尚且生疏,又何况这挥毫洒墨的软笔。爷爷轻叹不语,接回毛笔继续书写。看着爷爷眉目间专注的神情,我不禁第一次用心观察那毛笔字。“点似高山之坠石,横如千里之阵云,撇如陆断犀象之角,捺如崩浪奔雷。”不同于卫夫人铁画银钩,鸾飘凤泊的精细笔法。爷爷的字一如颜真卿的书法,力透纸背,阔大宽正。流连于行云流水的书法,我感受收到了一种电脑整齐排列的文字都无法体现的汉字文化,就好像科技铸造的花花世界所不能表现的纯色。

轻抚院内的每一棵树,每一专瓦,每一寸土墙,它们的颜色都是那么朴实,院中的那个人也如此,他们都没被城市这所染房所污及,他们都还守着生活的底色。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韩懿莹 作者年龄15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沈阳市第一七零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8班
性格特点率直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二胡 平均成绩109分
指导老师何映达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底色作文800字

晚风拂起,落叶纷纷。夏日庞大的身躯只剩得稀稀泠泠。同时风还是一样无情的袭击,直到它剩下光秃秃的躯体,仍然誓不罢休。心情如同凄凉的天气,一个人,毫无思绪,一个人站在阳台,思索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和父母的距离有这么远,而且真的真的好远好远!

又是一年中秋节,万家灯火,喜笑颜开,家人团聚的场景似乎很常见,但是,对我来说那只是一种奢望!望着天上发着淡淡光芒的月亮,没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有的只是习惯性的孤独。

“怎么了?外面冷,回家坐吧!”妈妈从房里走出来,轻轻的拍着我的肩膀。“妈,我想过中秋节!”我将头慢慢转向她。“今天不就是中秋节吗?屋里还有月饼,要吃吗?”妈妈一脸疑惑。“我说的不是这样的中秋节!”我恨恨的说。“那……你……?”“你是知道的,我想要一家团圆,一家人一起,一起赏月吃月饼!”“你爸不是忙嘛,他说过了,一有时间就回来!”“有时间?他每次都这么说,可是……可有哪次是真的……别人总是家人团聚,而我,只有对着月亮发呆!我是真的真的好想爸爸。”我缓缓的将头转回,将头低作文下,让刘海遮住眼睛,让眼泪默默地流下,无尽的流下!“我知道,我知道、我替他保证,有时间一定会回来!真的!”妈妈双手扶住我的肩!我摇了摇头、不再作声!

妈妈替我披上一件衣服,进屋了。我又将头抬起,望着天上愈加园亮的月亮,并没有被它的美丽所折服,感受到的只有它的清冷,而且愈加严重。起风了,树叶哗哗的作响,一片又一片的树叶落下,枯黄了,归根了!我突然觉得好冷,好冷,又将衣服裹紧了些,真的好冷,透过心的冷!

院子门被推开了,听到了行李箱滚动的声音,“我回来啦!”一声熟悉又因长时间没有听到而陌生的声音响起。我寻声抬起头,那是一个消瘦的人,领着大包小包,满脸笑容。我不顾一切,飞一样的奔向他,紧紧地抱住他,因为,他是我最想最想的爸爸!

晚风拂过,捣乱我的头发。给人一丝寒意,不禁寒醒我对往事的回忆。记忆中,父母把最好的给了我,自己却在岁月中不断的苍老,他们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爱护着我的,爱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只会像父母额头的皱纹加深一样增加。人未变,爱未变,爱越深,底色越深。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蒙民伟 作者年龄17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佛山市第三中学 在读班级高三2班
性格特点毅力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睡觉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杨爱贞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