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作文
小的时候,爸爸就一直非常严格的告诉我,别怕困难,逆境而上。甚至在我跌倒了,哭了的时候也一直不曾安慰过我。那时我非常不理解爸爸的所作所为,但是却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一直想要教给我的道理——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这十个字,每个人都会说。但是真的当遇到了困境,有几个人是真正把它当做是一种历练的存在?大概有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不知所云,甚至茫然无措的对未来失去信心。
“挫折像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开了生命的新起点。”
逆境,也叫做困境,亦或是挫折的代名词。其实与作文“塞翁失马”的道理非常相似,一件好事不一定真的是好事,反之一件坏事也不一定是件坏事,若是把它当成是一种对人生的磨砺,又何尝不可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也正是经历了逆境,从未在逆境面前屈服,之后才有的雨过天晴,美好如斯的未来。
挨得过这暴风雨,就会发现在这残暴的外表下不过是屋檐滴水。
挨得过这狂风卷席,就会发现在呼啸的外表下不过是微风拂面。
挨得过这闪电狂鸣,就会发现在这肆虐的外表下不过是萤火流逝。
其实对于人生的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是看一个人的努力如何,有多坚强。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于金明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平遥职业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安静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99分 |
指导老师 | 王艺嘉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论逆境作文
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马克思
总有人抱怨命运的不公,总有人在低谷中一挫不起,也总有人饱经风霜,被岁月留下苍老的痕迹。我们,也许一个不经然,就会落在逆境之中。生活就是这样,给你来点暴风雨前的风平浪静,然后向你出手,打得你措手不及。可是,怎么办呢?我们总要学会生活,学会勇敢,突破逆境。
所谓“逆境”,不过就是让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失落、迷茫、彷徨、无助、恐惧——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有人可以坚持走出来,有人永远找不到出口。我们听说过太多的“逆风飞翔”、“在逆境中成长”。似乎就是一个不经意,它来了,又走了,我却更加期待最后冲破逆境的华丽转身,那力量足以天作文翻地覆。
人生有几次逆境未必不是好事。成长的我们不断被磨练着,就像一块精美的玉石,只有在千锤百炼之下才变得光滑,透亮。什么吸收天地之灵气,什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论它多么宝贵,在遥远的以前,不过是一颗不为人知的石头。雕琢它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坚强。我们不会在懦弱的哭泣,不会在懦弱的呻吟。是逆境,成就我们强大!
都说失败乃兵家常事,逆境就这样出现在每一个的生活中。面对逆境,懦夫是害怕,退却而失败,勇者是进发,搏击而胜利!
你是否为嫩苗破土而出的一瞬间感到春天的喜悦?你是否相信一条微不足道很快可能干涸的小溪会流入大海?你是否也在惊讶,惊讶着重生的那一刻?来吧,勇敢的面对逆境,我等着你!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薄溪来 | 作者年龄 | 12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彬县范公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柔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书法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谢作诗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决不转身作文800字
做出了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决不转身,让自己的背景孑然在天地之间。
选择
人生总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一辈子蜇居在一处,出生、成长、衰老、死去,都只静静地守在那一方水土;有的人生来就只向往着远方,相信山的那头有比这头更明媚的天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一首诗所彰显的是一个总在远方的毛泽东,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我可以想见,离乡远行的那一日,上演在某个山村的那一幕,背着重重行囊的他,头也不回的走在越来越远的山路上,他没有转身。因为对于梦想者,转身意味着不舍与累赘,身肩重担的他,再也承不起这无形的重压了。
停滞
只是因为多看了一眼,便舍不得触手可及的美好;只是因为一丝的留恋,便迈不开踏上渺不可知的前途的步伐,勾践如是,唐玄宗亦是如此。对于勾践,或许只是在离开富贵枕的那一刻多了一个转身便再记不起卧薪尝胆的滋味,而是像飞蛾扑火一般越陷越深;对于唐玄宗,又怎不是在决心远离温柔乡的那瞬,作文多了一次回眸,便从此沉沦于美人眼中的深情,一发不可收拾。谁人不是凡物?何人又真正无情?人心肉长,不愿转身,只是怕在重重的诱惑下,决心被抹平;不愿转身,只是不想遭遇那一瞬的停滞,甚至是一世的停滞。
背影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有人说,触及不到的才是永恒的。漫漫的历史长河,有多少人留下了他们的背景?林徵因做到了,张爱玲也做到了。冲破热恋的迷雾,林徵因知道,这个男人不是她的港湾。有伤心、有不舍,但绝没有藕断丝连,毅然决然的离去,留给他的、留给世界的,只有那个单薄却充满无限力量的背影,于千万人中遇见你要遇见的那个人,没有多言,只轻声道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谁有这份云淡风轻?张爱玲是也,对于胡兰成,她是真的放手了,一旦放手,再不转身。刻在所有人脑海中的张爱玲,便是那个洒脱而无牵无挂的背影。背影是一种姿态,它表达的是一种义无反顾,不求别人理解,只是用背影告诉世界,更是告诉自己:一旦选择,便再不转身。
行在路上,我告诉自己:决不转身。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夏涛 | 作者年龄 | 14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珠海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3班 |
性格特点 | 受欢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上网聊天 | 平均成绩 | 113分 |
指导老师 | 汪侠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论逆境作文
我认为,你竟是强者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是的,面对逆境,强者不会畏惧,更不怕被打倒,逆境只会让强者的意志更加坚定,并“曾益其所不能”。
你看,遥望历史长河,每一个成就大业的人,必定是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的。舜在田间被尧起用,后来就继承了尧的君位;百里奚曾沦为奴隶,秦穆公用五张羊皮将他赎买,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大夫;司马迁因罪入狱,受尽凌辱,但他坚强不屈,最终完成了《史记》,奏响“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朱元璋出生卑贱,曾出家当和尚,常常连肚子都填不好,但他在逆境中顽强成长,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君王,统治天下三十余载……这就是逆境所拥有的魔力,他锻炼了人们的心智,让我们有一颗乐观强大的内心,这些,让强者愈发强大,并最终登上人生的巅峰。
这些,都是伟人们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道理又何尝不是一样。
我特别爱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个公益活动,每一次去观看,都给我的心灵很大的触动。那些孝心少年们虽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但长的是那么的茂盛,一如那绝壁上的松柏,给予他们的家人以阴凉,成为家人的依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沁烨,她作文的妈妈患上了白血病,在她妈妈患病的日日夜夜里,她悉心照料着她妈妈,为了筹集妈妈的医疗费,她甚至卖掉了将来会成为她的嫁妆的十字绣……她的事迹让我感动不已,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个十三岁的浙江女孩,站在舞台上的乐观、从容、淡定。我想,这是逆境为她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这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风浪的同龄人,所无法去获取的。
是的,逆境交给了我们豁达,教给了我们坚强,这些都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
其实,逆境不仅仅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他还是一个最出色的画家,是他,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更加的多姿多彩。
冰心女士曾说:“云彩愈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是的,从逆境中外露的生命之光,不更显得多彩吗?让我们想象,当一切烟敛云收,归于平静之时,我们再来回首当年萧瑟之处,难道不是更能感受出生命的韧性,体会到生命的厚重?
如今,我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岁月,焕发着年轻一代勃勃的生机,但是,因为年轻,也就难免好胜心太重,这就要求我们面对逆境,能够静下心来,用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挑战,让逆境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装点我们不凡的人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岑碧青 | 作者年龄 | 13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河北百强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机智敏捷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景丽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使死神屈服的力量作文
“忠、孝、仁、爱、信、义、廉、耻”,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八德”。“孝”这个字眼在忠君报国的封建社会便被排在“忠”字之后,位居八德第二,想必是因为它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诚然,每个人当自己垂垂老矣之时,看到自己用毕生精力抚养长大的儿女承欢膝下,自己还可以含饴弄孙,此乐何极。虽然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用“使死神屈服的力量”来比喻母爱,但我却更想用它来比喻孝心。“孝”在人们心中,古今中外,从来都是占据着无法替代的地位的。
“孝”是考察一个人能否担当重任的参考标志。早在汉朝时,中央政府便采用“孝廉制”来选拔官员,由此可见对于官员来讲,“孝”是和“廉”同等重要——甚至——超过“廉”的地位的一项美德。如此立制一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孝”是每个身心健全的成年人应尽的义务,应承担的责任。乌鸦尚有反哺情,羊羔亦报跪乳恩。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便是责任心缺失,没有担当的一例铁证。试问一位毫无责任感可言的官员何以担当大任?自古便有言: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是先修身齐家,才能够治国平天下。而一个身未修家难齐的人,即使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也是才学空有,不足以治理一方。以“孝”来考察官员,虽有其不合理之处,却也是情理之中,大有裨益。
“孝”是确定一个人能否与之结交的重要考量。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含辛茹苦将襁褓婴儿抚养为七尺男儿。如此辛苦,想必只有做母亲的人方能体会。然而,如果一个人连如此之大的恩情都不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报,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如何让他人与他成为知己?即便有了朋友,也一定会为这个人的冷血而感到心寒。而一个有孝心的人,作文所到之处,人们一定如沐春风,全无不快,因为他的身上有着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那是光,是热。可见,与人交友,“孝”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新时代的“孝”,不是盲目的愚孝,而是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爱戴。古有李密上书《陈情表》,为了祖母甘愿放弃功名利禄;古却也有郭巨埋儿,甘舍其子为保养母亲,万幸的是掘出黄金,方才两者兼顾。对于郭巨埋儿的故事,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所以,我们都知道“郭巨埋儿”之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在报养父母的同时,难道便要摧残一个含苞欲放的生命吗?显然这是不可取的。倘若郭氏夫妇二人过日子再俭省些,何愁一个小小婴儿的抚养问题?所以,新时代的“孝”,并非对父母言听计从,也不是百依百顺。要有明辨是非的观念和由内而外对父母的尊敬,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孝子(女)。
即使是流传千古的一个“孝”字,众人的写法也是各异。“孝”也是要因人而异的。《论语》中,孟懿子的“孝”是“无违”,孟武伯的“孝”是“唯父母疾之忧”,子夏的孝则是重在一个字——“色”——多数人认为其意为“态度”。孔子针对不同弟子的个性,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问孝的弟子不同的答案。孔子之智,常人自然无可比拟。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尽自己所能,用这使死神屈服的力量让父母颐养天年。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邓成明 | 作者年龄 | 16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利辛县张村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8班 |
性格特点 | 大方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阳安江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