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恩怨两亲家
半路遇上歹人
故事发生在民国末年。这天上午,丁丑挑着麻糖饼货担,出门走村串户。当他翻过小山梁踏上平路时,碰见一个问路人。这人五十多岁年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提一只小皮箱,看样子是个生意人。
两人一番寒暄,丁丑得知此人名叫何有,是个药材商。丁丑说:“老弟,你就跟着我走吧,出了这条五里冲,再向左拐三里多地,就是你要去买药材的地方,听说那里名贵药材多着呢。”
两人边走边聊,走过一个小山村时,丁丑见四下无人,突然产生了邪念,他趁何有不备,用扁担照着何有后脑壳猛敲一记,何有当即倒地。丁丑以为何有被打死了,就慌忙把他的小皮箱放进自己的大木箱里,抄山间小路仓皇逃跑。
丁丑胆战心惊地跑回家,骗老婆说:“今天我在路上捡到一只小皮箱,你打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老婆用钉锤砸坏小铜锁,打开小皮箱一看,不由被满箱的银元惊呆了。
“我们发大财了!再不用做麻糖饼叫卖,赚辛苦钱了!”丁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而丁丑的老婆却并没那么开心,她想:如此贵重的东西丢了,失主肯定心急如焚,在到处寻找。于是,她对丁丑说:“外财不富命中人,用了心里不踏实。依我看,咱们得去找失主。”
丁丑一听就摇头,说:“我捡的,又不是偷的,怕什么?放心用吧。”
老婆警惕地问:“莫不是你谋财害命,抢劫路人的吧?”
老婆这话,把丁丑吓得面如土色,赶紧掩饰道:“老婆,我杀鸡手都发软,怎么敢害人劫财呢?真是捡的!”
老婆还是那个意思:“丁丑,不管你是捡的劫的偷的,这皮箱里的银元我们不能动用。放在家里,由我保存,过段时间再说。”丁丑拗不过老婆,只好依了她。
再说何有,当时只是被丁丑打昏了,在地上躺了好半天后,慢慢苏醒过来。当他睁眼一看,卖麻糖饼的人走了,自己的小皮箱也不在了,这才知道碰上了谋财害命的歹人。
这时,一个赶着毛驴的年轻人路过,他见何有满头是血,便止步询问。听何有说了原委后,年轻人顿生恻隐之心,说道:“何先生,我是‘八方客栈’的伙计,我看你头伤得不轻,不如到我们客栈休息一宿,我们掌柜的是个大善人,就是白吃白住,他也不会说什么。”
何有感激涕零地说:“小哥,歹人谋财害命,你却路遇相救,我不知如何谢恩啊!”
年轻人忙说:“区区小事,谢什么恩呢。快,我扶你上驴。”于是,何有骑上毛驴,二人一起继续赶路。
“八方客栈”店老板叫魏明,是个热心肠。他忙请来郎中为何有疗伤,还安排厨师做了鸡蛋汤,让何有喝下。魏明安慰何有说:“何先生,你不用担心,你说的卖麻糖饼的人,根据你说的模样,一定就是那个叫丁丑的,我认识他。他每天都要过来叫卖,见到他后,我非抓他送官府不可!”
谁知,他们等了四五天,却不见丁丑的影子。看来丁丑做了亏心事,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了。魏明见何有伤势好些了,就对他说:“我带你一路打听,准能找到丁丑的家,要回你的银元。”
何有感动得热泪盈眶,说:“魏掌柜,你真是菩萨在世,我的救星啊!”
魏明连连摆手,说:“什么菩萨、救星,我们开客栈招揽生意,图的就是为人解难,和气生财嘛!”
河中救起女人
这天上午,魏明和何有出了门,边走边一路打听丁丑的家。当走在一条大河边时,忽听河里有人呼喊救命。跑近一看,是个女人,何有顾不得多想,跳下河将女人救上了岸。
女人见何有救了自己,感激地说:“恩人,我从娘家回来,路过河边,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多亏你相救,不然我就没命了啊!”
何有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能路遇相救,也是一种缘分。”正说话时,一个拉人力车的师傅路过,何有想:救人救到底吧,他就拦下人力车,掏出身上仅有的两块银元作车费,请车夫将女人送回家去。
何有的言行,令魏明敬佩不已。两人又步行了四里多路,终于打听到了丁丑的住处。他们来到山脚下一座草屋,敲门叫道:“家里有人吗?”一会儿,门开了,双方一看,都愣了:开门的正是何有刚刚救过的女人!
魏明试探着问:“大妹子,我们是来找丁丑的。莫非你就是丁丑的夫人?”
女人说:“我是丁丑的老婆,两位恩人,你们找丁丑有事吗?”
“有事,有大事呢。”魏明开门见山地说,“大妹子,几天前,你男人丁丑路遇这位何先生,他见财起意,伤人劫财,提走了何先生装有五百块银元的小皮箱,他是不是回家跟你说了?”
“什么?”女人听后大吃一惊,差点气昏过去。她万万没想到,丁丑拿回的那箱钱竟然真是劫财害命得来的!
这时,丁丑从外面回来了,进门一见何有,顿时魂飞魄散,面如土色,还未等他开口说话,女人就抄起一把菜刀,要上前砍他,但被何有拦住了。
何有说:“嫂子别冲动,这只怪丁大哥他头脑一时发热做错了事,我会原谅他的。”
女人长叹一声,对丁丑说了自己刚才得救的事。丁丑顿时愧疚得无地自容,他扑通跪在地上,连扇自己耳光,说:“何兄弟,我丁丑不是人,罪该万死。我这就去县衙投案自首。”说罢就要破门而出,又被大家拦了回来。
这时,丁丑老婆也给何有跪下了,央求道:“何兄弟,你那皮箱里的银元,我们分文未动,现在就完璧归赵还给你,我求你不要报官好吗?”
何有点点头,说:“放心吧,我何有一生只会帮人不会害人,只要你丈夫痛改前非,我就不追究了。”
丁丑夫妇听了千恩万谢,很快就把皮箱拿出来。临分手时,何有说:“丁兄,嫂子,我是做药材生意的,住在城里,离你家不到百里路。我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就交个朋友吧。以后,你的麻糖饼也可以运到城里,我帮你代售,保证能卖出好价钱。”
丁丑两口子听后感激涕零,差点又要跪地给何有磕头。
亲家竟是恩人
再说丁丑,他有个妹夫在城里做生意,也算是个有钱的主儿。丁丑的女儿叫丁小花,十三岁那年,就被妹夫接到城里念书。如今丁小花已长成了大姑娘,与学堂的同班同学何小伟暗暗相恋。后来这事被何小伟父母知道了,他们就想见见小花。
这天,何小伟约了丁小花来到家里。这何小伟的父亲正是何有,何有见丁小花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可爱,立刻就喜欢上了。何有夫妻商定,八月初八到丁家提亲。
八月初八这天,何有夫妇带上厚重的聘礼,和两位年轻人一起去小花家拜访。马车赶到丁家门口时,亲家公亲家母正在作坊里忙着做饼,见客人到来,两人赶忙放下手中活计出门迎接。
两对亲家一见面,一时都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何小伟和丁小花目睹此情此景,都一头雾水,小花问道:“伯父,您认识我父母吗?”何有说:“认识,一年多前,我出门买药材,在路上认识的。”
“是呀,是呀。”丁丑忙接过话道,“小花,你妈那天从娘家回来,不小心掉进河里,是何叔叔救了她,何叔叔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呢。”
“好了好了,快屋里坐,我来拿烟泡茶。”丁丑老婆喜滋滋地劝大家进屋。
丁丑对何有说:“何兄弟,小花和小伟相亲相爱,真是天作之合,我们丁家高攀了。只是这儿女好事不能无媒呀!媒妁之言,名正言顺,你说呢?”
“对,是得有个媒人牵线搭桥呢!”何有沉吟了一会儿说,“丁老兄,依我之见,咱们就请‘八方客栈’魏老板做媒可否?”
“好,好,就请魏老板做我们两家儿女的媒人。”丁丑说着就去套马车,要将魏老板请来喝“托媒酒”。
不一会儿,就见何有和丁丑两位亲家赶着马车,直向“八方客栈”奔去……
2、《班级宠物一亲家》读后感600字
我相信大家都读过书吧,在书中,或许你能获得不少的知识。我读过的书也有很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阳光姐姐写的《班级宠物一家亲》了,让我来和你们说说吧!
这本书作者阳光姐姐——伍美珍。书中的主角是一个娇气的六年级小姑娘,名叫李彥宽,还有她的好闺蜜扬自热。
故事是这样的:她的妈妈从动物市场给她买回来一只斑点小狗,名叫牛牛。李彥宽非常喜欢牛牛,渐渐的日久生情。可是有一天,妈妈告诉她,小狗牛牛是给表妹陈佳佳买的生日礼物,李彥宽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仿佛是晴天霹雳。她非常嫉妒,于是便与自己的好友上演了一场小狗逃脱记,让牛牛到扬自热家待了几天,可是没有了牛牛的日子,李彥宽始终觉得心神不宁,便又把牛牛接了回来作文。
曾经的班主任陆老师强烈反对学生养宠物或上网玩博客。但自从班里来了一位新老师—胡老师后,就不一样了,他非常鼓励大家养宠物,并且还要求我们开一个宠物博客,一时间,同学们纷纷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宠物,大家都感受到了和宠物相处时的快乐。
虽然宠物不会说话,但它们都会默默无闻的陪在我们身边,它们是我们忠实的伙伴。
但现在有许多家长反对我们养宠物,一、嫌烦、脏。二、会影响学习。可现在,独生子女很多,他们却不知道孩子的世界有多么寂寞、孤独。我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管理宠物的权利,它们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读完《班级宠物一家亲》后,让我深深的对宠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让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幸福的陪伴。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罗亚蒙 | 作者年龄 | 11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薛庙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缓慢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陶哲轩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洋亲家
这天,张老橘接到远嫁法国的闺女打来的电话:公公戴高曼先生要来中国开三天会,结束后会顺道来拜访张老橘,尝尝他亲手种的橘子。
张老橘放下电话,有些发愁。原来,张老橘曾在闺女的婚宴上出过洋相,他担心洋亲家吃橘子也有啥讲究,生怕再出洋相!
于是,张老橘去找村长王思良讨主意。王思良是个大学生村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秀才”。
张老橘一进村委会,就见村里的巧芝姑娘在流眼泪。巧芝家是村里的困难户:她爹死得早,娘有病,弟弟还要读书,巧芝靠着一双巧手编花篮卖,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今天她是来找王思良,打听救助款的事的。
王思良叹了口气说:“你再等等,最近乡里资金紧张,没那么快审批下来。”
巧芝抹着眼泪走了。张老橘才向王思良说明了来意。
王思良认真地想了想,才说:“听说洋人吃东西,不能直接用手碰食物!”
张老橘立马紧张起来,问:“那我要是直接用手剥橘子皮,把橘瓣递给亲家公,就是冒犯了洋规矩?”
王思良肯定地说:“那当然,这是很不礼貌的。”他想了想说,“你得用刀叉剥橘皮!洋人吃东西都是用刀叉的。”
“用刀叉来剥橘子皮?”这可把张老橘彻底难住了。
王思良又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就递给他一副刀叉,让他自己看着办。”
张老橘却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这不好!人家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咱中国,哪能让他自己动刀剥橘子呢?再说,戴高曼可能从没吃过咱中国的橘子,到时他问我怎么吃,我还是得用刀叉示范啊!我可不想再丢脸了。”
接着,张老橘叹了口气,红着脸说出了去法国参加女儿婚礼时,自己的丢脸故事:
那天开饭前,每人面前都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茶,茶水里还漂浮着几片橘瓣似的水果。张老橘没多想,端起来就一饮而尽。等他放下茶杯,才发现所有法国亲戚都愣愣地看着自己。事后,女儿告诉他,他刚刚喝的,根本不是茶,而是用来洗手的水!在法国的正式宴会上,开饭前会先上一碗洗手水,放在里面的橘瓣似的东西是柠檬,用来去味除菌。当时,张老橘真想钻到地底下去。
王思良听张老橘说完,也认真起来,他说:“看来,我们还真得好好学学这洋规矩。这样吧,我陪你去省城,那里有专门教授西方礼仪的学校。我们一起去上上课。”
于是,张老橘跟着王思良来到省城,几经打听,找到一家挂着“西方高端礼仪咨询”招牌的会所,一问:学费一个小时要两千。张老橘吓得直咂舌,对王思良说:“要不,咱找家便宜点的?”
王思良摇摇头,说:“你不知道,只要沾上一个‘洋’字,都便宜不了!”
张老橘咬咬牙,交了两千。咨询师问张老橘具体要学什么礼仪,张老橘掏出随身带的橘子,说:“就学怎么用洋人的刀叉来剥橘子皮!”
那咨询师二话没说,接过橘子,又从一旁拿过两只盘子和一副刀叉,就开始演示。
只见咨询师先用刀将橘子的顶端切平,然后用叉子利落地将橘子翻了个个儿,让橘子已切平的顶端变成底端,稳稳地“坐”在盘子上。接下来,她又用叉子固定住橘子,并用刀小心地侧切橘皮,最后,八片侧切的橘皮像花儿一样绽放开来,露出了中间的橘瓣。咨询师再次用叉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整个橘瓣,放到另外一只盘子里,然后用刀将整体的橘瓣一分为二,再沿着各片小橘瓣间的缝隙,将小橘瓣一片一片地切开来。整个过程中,她的手完全没有触碰过橘子。
张老橘完全看傻了:天呐,这咋学呀?剥个橘子整得这么眼花缭乱,我看都没看清呐!
这时,咨询师递给张老橘一副刀叉,示意跟着她一步步学。张老橘哆哆嗦嗦地一手拿刀、一手执叉,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桌上的计时器“嘀嘀嘀”地叫起来,提示时间已到!张老橘差点哭出来:他可啥也没学会啊!
在外面等候的王思良看见张老橘垂头丧气地出来,知道他肯定没学会,就安慰说:“洋学校收费贵,让您自己掏钱继续学,划不来!我们还是去乡政府,请他们帮帮忙。戴高曼先生是远道而来的贵客,乡长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张老橘便跟着王思良去了乡政府。乡长听张老橘把前因后果那么一说,大手一挥,说:“你接着去省城学。学费的事,乡里给你解决!”
王思良在一旁插话说:“乡里拿得出钱来吗?前不久,我帮巧芝来申请救助款,您还说乡里资金很紧呢。”
乡长不满地瞪了王思良一眼,说:“乡里的资金是很紧,但再紧,外国友人来了,咱也得好好接待,这可关系到咱国家的面子。亏你还是个大学生,怎么连这点觉悟都没有?”
张老橘见乡长这么重视,也觉得特有面子。不过,他一转念,又苦笑起来:“ 戴高曼马上就要来了,用刀叉剥橘子皮的活儿,忒难学,我短时间内根本学不会呀!”
这话让乡长和王思良都皱起了眉头。突然,王思良大叫一声:“我想到了一个法子。不如咱换个巧手的姑娘,她短时间准能学会。到时,让美女为戴高曼剥橘子,他肯定高兴!”
乡长立马说这办法行。王思良又说:要论巧手姑娘,全乡的大闺女小媳妇,谁也比不过咱村的巧芝姑娘!很快,他把巧芝姑娘叫来。巧芝一听是为了这事,当然满口答应。
接下来,张老橘就安安心心等着戴高曼的到来了。
这天,张老橘正在橘园摘橘子呢,就见王思良领着一个洋人走进了自家的橘园,后面还跟着一堆看热闹的小屁孩!
张老橘定睛一看:这不是戴高曼吗?啊呀,现在巧芝还在省城学剥橘子呢!
这时,那帮小屁孩却一拥而上,抢了张老橘手里的橘子,一个个用脏兮兮的小手剥了橘子皮,然后又直接用脏手掰下橘瓣,往嘴里塞。
张老橘面露窘色,他一边尴尬地向戴高曼解释:“小孩子家,不懂规矩,不懂规矩!”一边将王思良拽到一旁,让他赶紧联系巧芝,回来“救场”!
王思良却努努嘴,示意张老橘朝戴高曼那边看。
张老橘转过头一看,顿时愣住了:只见戴高曼正麻利地用手剥着橘子!他见张老橘看着自己发愣,便用手指指那帮小屁孩,用蹩脚的汉语说道:“跟他们雪(学),恨(很)简单的。”说着,戴高曼又直接用手掰下一片橘瓣,塞进了口中,一脸夸张地赞叹道,“哇,正(真)甜!中国的橘子它(太)好吃了!”
张老橘赶紧让王思良去报告乡长,就说戴高曼先生提前来了。
王思良却说:“来不及了,戴高曼先生跟我说了,他马上就要走了。”
张老橘搓着手,一边搓,一边懊恼地说:“这怎么行呢?回头我咋向闺女,咋向乡长交代呢?”
王思良拍了拍张老橘的肩,说:“乡长那里就由我来向他解释好了。实话跟你说吧,一听说你的洋亲家要来,我第一时间就和你闺女联系上了,别忘了,你闺女和我是大学校友呢。你闺女说了,我们咋吃橘子,就让戴高曼先生也咋吃!你闺女还告诉我,那次你将洗手水当茶喝下去后,戴高曼先是一愣,随即也拿起面前的洗手水,喝了下去,其他的法国亲戚见状,也纷纷将面前的洗手水喝了下去——戴高曼先生那样做,就是不想让你觉得难堪!其实,规矩、礼仪,首先还是要让人感觉自在!”
张老橘立马嚷嚷道:“那你咋还要我去省城学洋规矩?”
王思良狡黠地一笑,说:“你去学了,才知道难学,然后我才好趁机让巧芝代替你去学啊。”
张老橘更加不解了:“为何要巧芝代替我去学呀?”
王思良解释说:“巧芝可不是去学什么‘用刀叉剥橘子’的。这会儿,她正用乡里拨付的一万元接待费,在洋学校里学习全套的插花技艺呢!巧芝以前只会编花篮,卖给城里的小花店,现在她学会了插花,就可以向高端人群提供服务,收入可比卖花篮高多了!”
张老橘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你小子一开始就给我设了套,什么洋人吃东西不能用手碰啦,撺掇我上洋学校啦,都是为了巧芝姑娘啊!”
王思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也是被逼无奈,谁让乡长一直拖着,不肯给巧芝发救助款呢。后来,我听说你的洋亲家要来,就灵机一动,想了这么个‘曲线救国’的法子。”
张老橘还想埋怨两句,这时戴高曼凑了过来,鸡同鸭讲地说了一句:“你们中国人对老外,就想(像)热情的傻馍(沙漠)!”
张老橘被洋亲家逗得前仰后合,把什么国际礼仪和王思良给自己设套的事,都抛到了脑后。
4、我与书的恩怨情仇作文700字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许多渊博的知识和道理,所以我们要和书交朋友,来汲取书里的营养。我虽然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傻事。下面,我来讲一些我与书之间的恩怨情仇。
先来说说“恩”。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黄金屋就是知识和道理。读好作品,学习好文章,可以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加强语文的理解能力。读书还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和陶冶情操。
再来说说“怨”。有一次,老师留了读后感的作业,我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师留读后感。虽然我坐在课桌前抱头苦苦思索,但是我却怎么也想不出一个词。突然,《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露出一个角,我把书拿起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一个时辰,到12点了该吃饭了,我妈妈问:“读后感写完没有?”我才意识到,“啊!我还没动笔呢!”我这时在想:“书啊,你浪费了我一上午的时间。”但是随后的《八十天环游地作文球》的读后感,就一气呵成了。
再来说说“情”。现在小学语文主要靠课外知识积累。在一次的语文考试中有一道题,是名著和内容对对碰。同学们都在这儿犯了难,这些书我都看过,所以我轻轻松松地提笔“唰唰”地搞定了。我高兴地交了卷子,跑到操场玩去了。你说这书是不是有情有义呢?
最后说说“仇”。我视力不好,妈妈不让我长时间看书,但是我禁不住书的诱惑,经常上厕所偷看,一边拉,一边看,还一边想:“有粑粑拉,有书看,这日子过得好啊!”。正想着,就让老妈发现了,她抓起书就给撕了。我不禁感叹:“书啊,你为什么如此吸引人,为什么让我无时无刻地想观赏你呢?”当然,我知道妈妈这样做也是为我好。
读书的好处多多,但也要注意张弛有度。读书时多结情与恩,少结怨与仇,多仔细分析文章,积累好词好句,要劳逸结合。当然不能长时间看书,否则会伤害眼睛。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陈爱珠 | 作者年龄 | 9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我们民族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独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吃美食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荣文蔚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恩怨青蚨血
离家
清乾隆年间,山西有户人家姓王,丈夫早逝,寡妇王张氏带着一个儿子过活。凭借着家里留下的一点不算厚的底子,王张氏和儿子过着不饱不饥的日子。她让儿子闭门读书,希望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振兴王家。
儿子叫王子平,倒也聪明伶俐,十三岁中了秀才。中了秀才后,他连续两届没能中举,就不大愿意继续寒窗苦读了。王张氏无奈,只好对他说:“你既不愿读书,就去种地吧。”王子平不肯:“我好歹也是秀才,怎么能下地挖泥呢?”王张氏叹了口气:“孩子,家里的一点底子都要用完了,如果不是舅舅经常接济我们,我们是撑不下去的。你要学着做事啊!”
王子平听说过舅舅,却从未谋面,便好奇地道:“母亲时常提起舅舅的恩情,不知为何从未见面?”王张氏说:“我娘家本来也是贫苦人家,荒年过不下去了,你舅舅十几岁就被卖给一个买卖人当小厮了,他跟着买卖人闯荡京城,后来也在京城做起了生意,成家立业了。他生意忙脱不开身,只是每年让伙计来看看我,给些银钱帮补生活。”
王子平心想,舅舅在京城做生意,不如投奔舅舅去,将来做个儒商,也是件光彩事。于是他和母亲商议去北京找舅舅,王张氏本不愿意儿子出远门,但王子平心意已决,王张氏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了。正巧舅舅的伙计来看王张氏,王子平说明缘由,就跟着这个伙计一起动身了。
一个月后,王子平风尘仆仆地到了京城,京城的繁华让他看傻了眼。他兴奋地想,如果能在这繁华之地开创一番事业,也不枉此生了。
舅舅见伙计带回了王子平,也是十分亲近,仔细问过了姐姐的状况后,又询问王子平这次来的目的。王子平说:“听母亲说了舅舅的事,十分仰慕,因此来投奔舅舅,希望也能做些生意。”舅舅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王子平就这样在舅舅家住了下来,跟着舅舅和表哥学做生意。舅舅开着一家绸缎庄和一家酒楼。这两样生意都很琐碎辛苦,王子平每个店里都干了一段时间,学到了一些经商的学问。但他心里有些纳闷,这些生意的本钱不小,舅舅当初是怎么攒下本钱的呢?
中秋节,舅舅设家宴,王子平喝了几杯酒,趁舅舅高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舅舅笑笑说:“当时我给东家当跑腿的,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做生意的门道。东家看我办事得力,就经常给我点打赏。我一文钱也舍不得花,都存下来。等存了一点钱后,就自己挑担子卖布头,再攒点钱就摆小摊,最后盘了铺子。”刚说到这里,表哥醉醺醺地说:“父亲,表弟不是外人,何苦瞒着他呢?”舅舅脸色一变:“蠢材,你喝多了吗?”表哥顿时吓得不敢说话了。王子平心里一动,知道舅舅有事瞒着自己。
第二天,王子平向舅舅辞行,舅舅很惊讶:“你要去哪里?”王子平语带双关地说:“昨天已经蒙舅舅教诲,感觉要想靠挑担子做到舅舅今天这样的规模,恐怕这辈子是别想了。就此绝望,回家去了。”舅舅尴尬地说:“也好,做买卖不容易,你回家好好读书也是正路。”说罢让人给王子平准备盘缠。
青蚨
王子平负气离开舅舅家后,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在离舅舅家比较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小房。舅舅送他的盘缠不少,他决定用作本钱先做些小生意。他进了一些干果食材之类的买卖,获利不多,心中甚是烦闷。
心境不好就容易喝酒,王子平在小酒馆里多喝了几杯,有人和王子平攀谈,说也是做生意的。两人聊了一会儿,颇觉投缘,那人便邀请王子平换个地方喝酒。王子平随那人进了一家高大的酒楼,不但菜肴精致,还有美女歌舞。王子平觉得局促不安,那人笑道:“放心,今天一切开销都是我请客!”王子平这才放心享受。为二人斟酒的女孩叫翠翠,娇俏可爱,善解人意,还能与王子平谈诗论词,王子平顿觉相见恨晚。酒席散去,王子平仍在恋恋不舍。
之后几天,王子平日夜想念翠翠,可去那里的都是豪客,自己手头的钱还要留着做生意呢。过了几日,请客的那人又来了,听王子平说了心中的烦闷后,哈哈大笑:“靠做生意挣钱哪有那么容易,那些去青楼的人都是靠赌发家的。”
王子平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书上说,赌能让人倾家荡产啊!”那人冷笑说:“书上说的就一定对?你看搂着翠翠喝酒的有几个读书人?”这话刺得王子平心里一疼,他动摇了。那人趁机拉着王子平进了赌场,他先赌,王子平看。几番下注,那人赢了大把大把的银子,王子平忍不住也下注了。
不到一个时辰,王子平身上的钱都输光了,还倒欠赌场五十两银子。正在这时,有人喊了一声:“表弟,你怎么在这里?”王子平抬眼一看,居然是表哥。原来,城里很多买卖商铺都从舅舅的酒楼订酒菜,表哥这是带着几个伙计来送菜的。王子平低着头不敢看表哥,表哥低声问:“欠了多少?”王子平小声说:“五十两。”表哥掏出五十两银子付给赌场,然后带着王子平走了。
路上表哥告诉王子平:“那人是专门往青楼赌场里拉人的,要让他缠上,不但倾家荡产,而且欠的债利滚利,一辈子都还不完!”表哥的话让王子平寒毛直竖,不敢再说话了。
舅舅听表哥说完王子平的事,也没发火,只是叹了口气,对王子平说:“你不相信我那天告诉你的发家经历,对吧?”
王子平点点头:“我这些日子也做了些小生意,靠这点赚头,一辈子也挣不到你这份家业。你肯定是有什么秘密没告诉我。”
舅舅点点头:“没错,本来我不愿意告诉你,不过你如果这样下去,我也对不起姐姐。”舅舅一招手,表哥拿过来一个匣子,里面有两个银锞子,两个银元宝,两个金元宝。王子平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舅舅说:“这些金银,看上去普通,可是你仔细看看,是不是每个上面都有个红点?”
王子平仔细一看,果然,每个最上面都有一个小小的红点,似乎是嵌进去的。舅舅说:“这就是青蚨血,点在金银上,就会和金银融为一体。青蚨是一种罕见的昆虫,母生子后,若将其子拿走,其母不管万水千山,总能找到。因此取其母子之血,分别涂在一对银钱上,就成了子母钱。将子钱留下,母钱拿出去花,那母钱不管被带到哪里,最后都会神秘地回来。究竟是如何回来的,没人知道,但必定会回来。”
王子平恍然大悟:“舅舅就是靠这三对青蚨钱发家的?”舅舅点点头:“你想,这三对钱虽不多,但我进零货用银锞子,进整货用银元宝,进大宗货用金元宝。进货后,过些日子,那钱就回来了。我就可以再拿出来找别人进货。如此一来,就成了没本钱的买卖,发家怎么会不快呢?”
归来
王子平大喜:“既如此,我也去捉来青蚨,就可以无本万利了。”舅舅苦笑着说:“青蚨早已绝迹百年,你到哪里去找?世间留存的青蚨钱,数量极少。即使有人还有,也不会说出来的。我手里的这三对,也从来不敢对外人说起。”
王子平一时愣了,舅舅看着他半晌,叹了口气:“也罢,谁让你是我外甥呢。看在姐姐分上,我借这三个母钱给你吧。”说完,他拿出一个银锞子,一个银元宝,一个金元宝,交给王子平:“你拿去做生意吧,此事绝不可告诉外人。而且你记住,青蚨钱有三不灵:入赌场不灵,入青楼不灵,剪破分开用不灵。”
王子平拿着舅舅给的母钱回到自己租住的地方,心里暗喜:这下有了无穷无尽的本钱,还愁生意做不好?第二天早上,他上街寻找好买卖。看来看去,他看到一家小布铺,挂着转让的牌子,他想盘下这家铺子。
他走进铺子,看见店老板正在清点存货。这家布铺门脸小,卖的主要是粗布,老板是个老实巴交的小老头,看见王子平进来,愁眉苦脸地点点头:“您买布?”王子平摇摇头:“我看你这铺子要出让,想问问价钱。”老板赶紧给王子平倒了杯茶:“你要买的话,我只要七十两银子就卖了。”王子平拿出金元宝,老板拿起秤称了称:“您这值一百两银子呢。您等着,我看看家里还够不够银子给您找,如果不够,我去借点。”
趁老板数碎银子的时候,王子平问:“你这布铺为什么要卖呢?是生意不好吗?”老板叹了口气:“生意还行的,我全家就靠这个铺子吃饭。要不是我儿子生病需要钱医治,我断然不会卖这铺子的。可我家三代单传,我这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板说不下去了。
王子平心里一沉,舅舅没说过母钱多久会回到子钱那里,如果这钱在老板手上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岂不是毁了人全家?他站起来,拿起金元宝,说了声:“我忽然想起件急事,这铺子回头再说吧。”不等老板说话,逃也似的跑了。
一直到跑出去很远,他才缓过口气来。不知不觉间,他路过上次来过的赌场,看着手里的钱,心里痒痒的。但他想起了舅舅的话,这钱是无价之宝,进了赌场万一输了可就回不来了,到时舅舅非打死自己不可。他咬咬牙,从赌场门前走过去了。
再往前走,王子平看见一家小吃店,牌子上也写着转让。王子平心想人们总要吃东西的,如果把这小吃店盘下来,生意应该比布铺好做,到时候再拿青蚨钱一点点扩大门面,何愁干不成舅舅那样的酒楼?
他走进去,店主人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叫徐婶,她说这店三十两银子就卖。王子平这次长了个心眼,问徐婶为何要卖小吃店。徐婶只是抹眼泪:“是我儿子不争气,他逼着我卖的。”王子平摸出了那个银元宝,正好是三十两。正在犹豫时,一个膀大腰圆的男人从外面进来,看见王子平,嘿嘿一笑:“我是她儿子,你要买铺子?正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铺子归你了!”说完一把抢过那个银元宝,扬长而去。
王子平愣了一阵子,徐婶流着泪把转让文书拿出来,按了手印,给了王子平,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离开了。王子平心里发闷,锁上房门出门,正碰上那个总替舅舅四处跑腿的伙计,伙计说舅舅正在找他呢,两人一起回去了。
王子平把自己的遭遇跟舅舅一说,舅舅点点头:“既然盘下了铺子,就好好经营吧。材料可以先从我这边拿,需要什么再找我。”王子平问:“那青蚨钱回来了吗?”舅舅打开盒子,三个子钱都在,母钱里的金元宝和银锞子也在,只有银元宝没了。王子平一惊,伸手往自己怀里摸去,空空如也。舅舅说:“你离家近,钱回来得快。那银元宝离家远,可能还要多些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晚上,舅舅把王子平叫去,打开匣子后,王子平果然看见了那个银元宝。舅舅把三个母钱又都给了他:“小心使用,不能让别人知道,更不能破戒。”
王子平把小吃店拾掇了一下,重新开业。这天,他看见徐婶在马路边上摆了个小摊,卖炒花生、瓜子。王子平心里一沉,他走到徐婶面前,轻声说:“徐婶,那银子……”徐婶擦擦眼泪:“让不争气的儿子拿走了,没给我。”王子平不知该说什么。这时那大汉又来了,冲着徐婶大喊大叫着要钱。徐婶哭着说:“我没钱给你了,店都卖了。”那大汉不依不饶,抓起瓜子就要扔。王子平看不过去,拿出那个银锞子来对徐婶说:“把这些瓜子花生卖给我吧。”那大汉一把抢过银锞子,眉开眼笑地走了。
徐婶哭着给王子平装瓜子和花生,王子平说:“你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不这样吧,你别卖瓜子花生了,给我当帮手,保证你吃口饭没问题。”徐婶千恩万谢地答应了。
秘密
第二天,那个银锞子果然又回到了舅舅的手上。舅舅又把三个母钱给了王子平。王子平继续经营那个小吃店,徐婶的儿子来找过一次,但见王子平只供饭吃,不给工钱,知道母亲真没钱了,也就罢了。
小吃店赚钱有限,王子平决定再盘下一个铺面来。只是他看遍了铺面,凡是要转手的,家里都有莫大的难处,他实在不忍心用青蚨钱去骗这些人。这天正走在街上时,忽然有人喊他,抬头一看,居然是翠翠,正站在青楼前冲他招手。他忽然想起了舅舅的话,心里大惊,快步走开了。
王子平回到店里的时候,徐婶正在嚎哭,几个食客在安慰她。王子平以为她儿子又来闹事了,结果一问才知道,徐婶的儿子在赌场失手打死了人,如今已经被关起来了。王子平看徐婶哭得凄厉,心里不忍,于是带着她去探监。
那大汉看见徐婶,哭着说:“妈,儿子知道自己不孝,之前被赌场迷了心窍,总想着靠赌发大财,你拦着我我就恨你。这次他们弄鬼骗了我银子,我才明白赌场里都是假赌,都是骗钱。我对不起您啊!”
看这对母子哭得泣不成声,王子平也很难过。他找到官府的人一问,才知道是大汉发现赌场弄鬼,喊了出来,赌场人先动的手,大汉为了保护自己,一失手打死了人,是否判死刑还在两可之间。王子平拿出三个母钱来,上下打点,官府得了好处,只判了大汉三年监禁。徐婶母子感激涕零自不必说,王子平心中想:“且让这些官员衙役高兴几天,反正那钱还会回到舅舅手里。”
果然,过了几天,舅舅让人叫王子平回家去吃饭。晚饭席上,舅舅兴致颇高,他问王子平:“如果那些钱不是青蚨钱,你还会不会拿去救人?”王子平想了想:“这个,我不敢肯定。会可能会,但可能不会那么痛快。”舅舅点点头:“你的小吃店经营得如何?为何没再动用这三个母钱来做扩充生意?”王子平低头说:“不瞒舅舅,那些转让铺子的人都遇到了莫大的难处,就是那些供货给我的人,也都很不容易。我实在不忍心……”
舅舅哈哈大笑:“好样的!子平,你看看这匣子里,这其实不是青蚨钱,只是普通的红铅嵌在金银里而已。”王子平吃惊地看着匣子里一个不少的子钱和母钱:“它们……不是都回来了吗?”舅舅点点头:“你这几次用钱,要么是被大汉抢走,要么是把这钱给了官府的人。这些人拿钱,八成会流入赌场和青楼那种地方,而那里的人都会从我这里买酒菜和绸缎,最终钱又回到我这里。”
王子平吃惊地说:“舅舅为何要骗我?”舅舅微笑着说:“你一到这里,我就在暗中观察你。你本性不坏,只是心情浮躁,难抵诱惑,我不能贸然资助你做大事。我和你表哥编了这青蚨钱的故事,一来是以此磨练你的意志,让你能抵挡赌场和青楼的诱惑;二来是看你如何用这些钱,看你是否真值得我帮你成就大事。”
王子平说:“那些花出去的钱最后回到舅舅手里,我能理解。可我身上没有花出去的青蚨钱每天都会消失,这是何道理呢?”舅舅笑着指指那个跑腿的伙计:“你不知道,他原来可是神偷,一次到我店里偷钱,结果偷走了我帮助穷人的开销账目,他主动归还了财物和账本。我劝他金盆洗手,跟着我干。你身上的银钱,是他偷回来的。”
王子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这钱不能进赌场青楼之类的说法,都是假的了。”舅舅的笑容消失了,他严肃地说:“青蚨钱是假的,但有两条戒律却是真的。赌场是无底洞,青楼是销金窟。就算你有金山银海,也填不满这两个地方。人如果不能戒除这两个恶习,永远不会成功。”
王子平这才完全明白了舅舅的苦心,他忍不住泪流满面,长跪在地:“舅舅,我真是混账,让您费了这么多心思。”舅舅仰着头:“孩子,你记住,青蚨钱虽然是假的,但钱却是真会飞来飞去的。你有德行、肯吃苦,那钱就会聚在你身边;你没德行、恶习多,就算挣了钱,也会像青蚨钱的母钱一样飞走的。”
王子平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脚踏实地,成为了跟舅舅一样成功的商人,让母亲过上了好日子。【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