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历史的足迹作文800字_踏着雷锋的足迹成长读后感800字

1、踏着历史的足迹作文800字

素泪漫了洲,只影随水流,过清明怀贞烈,悲震地庐,泪洒苍穹。

——题记

四月是个伤动的日子,同样是个感动的日子,是我们祖辈都不能忘记也不可以忘记的日子。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看到无数的生命为正义而凛然逝去,他们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我们的生,是他们的鲜血为新中国的崛起,点缀了最灿烂的一笔。没有一句诗能咏出他们的伟大,没有一幅画能绘出他们的壮丽。

今天我们来扫墓,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带着您百年之前的梦想为您拭去那沉重的灰尘。站在墓碑前,我们挺直了腰,抬起了头;我们像一只觉醒的睡狮充满自信地为您鞠下沉重的一躬,相信您在天堂会微笑,纷纷的细雨夹杂着最美的希望落下,是您给予我们最深的馈赠。

现在的中华民族是腾飞的中华民族,是东方的神龙,是悬崖峭壁上的雄鹰;是波涛澎湃中的飞舟是无边黑夜里的一颗流星,我们注定要怒吼,要翱翔,要搏击,要绽放。请远远地望着我们,望着希望的种子成才参天大树;今天许下的诺言,明天定会辉煌的实现,看着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陈述完成就与梦作文想,我们不再悲伤只有豪壮,昨天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今后我们就是你们的自豪。再次弯下腰将鲜花奉上,希望雨丝伴着花香结成永远割不断的思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让它随风去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踏上归程,脑海里又浮现出沙场喋血纷飞,浴血奋战保国家的场面,每一次的畅想都是一次震撼,每一次回忆都是一种怆伤,别离的确需要勇气。

落日的余晖爬上树梢,襟袖褴褛;独坐亭台,只将明亮的眸子注满思念的泪滴,看到黄沙之外,征衣如雷,辗转回肠,只有月亮懂得我们的脚步在您的凝视中渐行渐远。

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尽管离我们很远,但他们依然将我们的道路照耀的通明,这时我们的责任重大。从现在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贞烈的心,燃烧自己的壮志,奉献自己的青春。“挥斥方遒,捎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何惧年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何谓凶险。”

凝望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我们肝肠寸断,从现在起,将我们的悲愤化作力量创造最宏伟的诗。“千军万马过独木,驰骋江湖谁最狂?”是中华十三亿的儿女!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林之鹤 作者年龄15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义乌市第五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3班
性格特点幼稚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新闻 平均成绩108分
指导老师叶菊兰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踏着雷锋的足迹成长读后感800字

在二十二岁这一个如花似玉的年龄中一个叫“雷锋”的人民好儿子与世长辞了。可是他的精神鼓励着世世代代的人,激励着他们。社会上又涌献了一大批的活“雷锋”。

朱汉卿便是其中的典范了,他是被人民提吊:“河中噩耗儿郎取义,虎渡鸣咽英雄成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好少年,新疆兵团道德模范。

朱汉卿虽然已经远离人间,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了,可是他的壮举依旧鼓舞着我们。他用他的行为铺写了又一个“雷锋”。他用他的宝贵生命诠释了一个当代青少年报效家乡、报效人民的崇高理想。

我一直把朱汉卿当成了榜样,如果朱汉卿并没有离我们而去的话。我有朝一日见到他,我一定会对他说:“朱汉卿哥哥,你永远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的壮举令我敬佩,在见到儿童落水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去救他(她)。一点儿也不顾自己那宝贵的生命,我一定会向你学习的。”

朱汉卿的壮举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叫“黄夏秋”的女孩,她曾经救我的小表弟。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我和小表弟在外婆那个占地三亩的水塘边儿玩。小表弟手中拿着几只小船,一只一只地往水塘里放,一只小船作文不知怎的,一直漂在浅滩上,小表弟就跑了过去想把小船放回深塘。一不小心,用劲儿过猛,“噗通”一声——小表弟掉到池塘里去了。

我急忙往回跑,想去家里面叫下,一进家里才知道,外婆和外公刚刚上山去挖药了,大舅舅、小舅舅都上集去了,家里只有我和小表弟两个了。这下可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呀!这该怎么办呀?

在我再次回到水塘的时候,表弟已经咽了几口水了,正在扑腾。我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打开嗓子大声地呼救:“救命!救命!有人落水了!救命救命呀……”

好一会儿,来了一个陌路的女孩,她二话不说,“扑腾”一声跳入了水中,只见她一点一点地靠近了我的表弟,托住了表弟,又一点一点地向岸边靠近。在我的帮助下,小表弟和女孩都陆续上来了,女孩已经筋疲力尽了。我对女孩说:“谢谢你救了我的表弟,请问你叫什么?”“黄夏秋。你呢?”“张凡!”就这样我知道了她的姓名。我想问她住哪儿,方便日后来往。没有想到她已经无声无息地走了。

舅舅回来后,我对他说了刚才的惊险事件。舅舅说:“现在好人真的是越来越多,‘雷锋’也是越来越多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刘寅 作者年龄11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石家庄阳光未来国际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5班
性格特点多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足球 平均成绩105分
指导老师安织爱 老师职务班主任

3、踏着乡路去远方作文800字

曾读过一篇文章叫做《北京,太偏僻了》,讲述一个乡野成长的男孩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场景:来自城里的老师给同学们看了北京的录像后,问这个男孩北京好么,男孩清晰的吐出了这样的话:好是好,就是,太偏僻了。

你也许会笑,北京,怎会偏僻,那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心脏?而我却认为,不是男孩的无知,而是一种无法忽略的心的距离,抑或是一种无法消除的气息——一种深沉的乡味。

记得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即将离开家乡的自己“沉重的背包里满当的塞着家乡的霉干菜,霉豆腐……”而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会不禁联想到6年前的自己,跳下车,背着沉重的包,带着属于家乡的特产。霓虹灯下,仿佛只存在一个渺小的我,而背上弥漫出的,则是那整一个千里之外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计划去远方,而这远方有多远,也许我的近处,就是别人的远方……”听人说,看看那个人的动作,听听作文那个人的言语,就可以知道他是远行者还是本地人,当我身处异乡时,感受犹为强烈。当我在别人的近处、我的远方时,那一种乡味,愈加浓烈,当一个人轻轻的在我耳边说:“你不是这里人吧。”我欣喜,因为那一种气息并未褪去,“她”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我到了远方。

在这远方,我有感于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字,更发现自己会在远方寻找那些似曾相识的事物,一棵树,一朵花,一张照片,将鼻子靠近,深深呼吸,让那些积淀了相思的气味冲进鼻腔,带进脑海。

余光中去了远方,于是他那弯淡淡的乡愁,载着那阵淡淡的乡味;刘亮程去了远方,于是,他那份深深的思念,载着那份深深的气息。我亦去了远方,于是那鼓鼓的背包,捎上了那些无法褪去的味道……

每个人都可能行走在一条通向远方的看不见尽头的路;但,带着家乡之味远行,乡味便在尘路漫漫中慢慢弥散开来……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游达志 作者年龄16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钦州市小董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3班
性格特点坦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足球 平均成绩118分
指导老师高海宁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缅怀革命先烈演讲稿500字 不忘历史,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不忘历史,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起清明节,我们不禁回想起中华民族艰难跋涉的过去。峥嵘岁月已远去,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却长存我们心底。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继承烈士遗志,传承烈士美德,为祖国的复兴、民族的昌盛尽职、尽责。在此,我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首先是信念,然后是行动。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最好的爱国形式就是好好学习,努力锻造实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储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2.持之以恒,矢志不移

中国近现代是屈辱的历史,革命屡遭挫折,屡遇失败,退缩吗?先烈们没有;放弃吗?先烈们更没有。同样,在我们的学习中,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冷静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时刻保持高昂斗志,为成为优秀的中学生而不断努力呢?

3.紧密团结,齐心协力

革命成功并非一个人的功劳,同样,大到建设祖国,小到爱学校、爱班级也要依靠团体的力量。在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紧密团结,为共同目标而齐心协力的优良作风,多付出,多帮助,团结互助,携手共进。

同学们,历史渐渐远去,但革命志士的事迹已化作民族精神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他们优秀的革命传统,沿着他们指引的方向不断的前进。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张连志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双桥镇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冷静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新闻 平均成绩117分
指导老师徐勇凌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追寻历史的足迹作文800字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这个暑假,我紧跟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了这座城市。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这座伟大而壮观的陵墓修建在雄伟的钟山南麓。爬上高高的山峰,来到了中山陵脚下。登上这392级台阶,就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用玉石建成的陵墓中。他为推翻封建专制呕心沥血,受到了万人敬仰。

追随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了总统府。总统府是国民党蒋介石办公、休闲、住宿的地方。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筑历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孙中山逝世后,这里变成了蒋介石办公的地方。

追随着战争的气息,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一位失去了刚刚满一个月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的尸体,抱头痛哭。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泪流满面地背着自己的父亲,此时作文的父亲被炸药炸成了两半,惨不忍睹。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他们可爱的笑脸,多么痛苦啊!30万人的冤魂在天空中飘荡着,憎恨这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一缕硝烟拉着我的手,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在1927年以后却被蒋介石当成了屠杀共产党的革命烈士的刑场!据统计,从1927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在这22年中被杀害在这里的共产党和革命烈士达10万人以上!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著名共产党人就在此英勇就义!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雨花台,在南京人民的精心保护和努力建设下,越来越显得端庄秀丽,它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而洒在这里烈士的鲜血,孕育了震憾人心崇高的革命精神。

紧跟着历史的脚印,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看到了很多的文物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力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富腾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湖州市第十一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满足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郊游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王建生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6、猜你喜欢: